被诗化的特征属性词汇,王国维称为“替代字”。“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人间词话》34)
“桂华流瓦”,“桂华”即月光,为月亮的特征属性,以代指月亮,是说月光照在屋瓦上如水波一样流动。“绣毂雕鞍”指华丽的车马。王国维不主张作词使用“替代字”,他认为“意足则不暇代”,“意”古诗词里指的是“情”;“语妙则不必代”,“语”在古诗词里指的是“景”。“意足”“语妙”就可以不用“替代字”了。美成是北宋周邦彦的字,梦窗是南宋吴文英的号,少游是北宋秦观的字,东坡即苏轼。
王国维的“意”与“语”的统一,对于诗人来说,要求得还是有些过于严格,不但是一般诗人达不到,即使是大诗人,也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这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为什么充满“替代字”,即绝大多数诗人使用词汇特征属性诗化这一手法,来表达其意境或境界的主要原因。诗讲究上中下三品,从大数据搜索到的这类诗词作品看,此种使用所谓“替代字”的诗人,其作品总体在中品以上,有的还属于上品。如“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苏轼《秋兴三首》其三)。“黄花”即指菊花。
词汇特征属性的诗化,其形成的因素很多。前几则说过,有以本体的特征属性指代本体的,有以本体的一部分指代本体的,还有以本体转而为特征属性的等等;而“年时”的诗化,则与以上各种截然不同,它是以本体缩略语的形式来指代本体的。缩略语,就是古诗词因格律等形式的限制,由长的、字数多的词汇,缩短省略为短的、字数少的词汇。如“楚辞招”,源于楚辞《招魂》,“吴儿不识楚辞招”(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四);“风骚”,源于《国风》和《离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诗化之后的缩略语,有的成为词一直被沿袭下来,有的不成为词仅一诗一时使用而已。
古诗词经过特征属性诗化的缩略语,其语义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年时”,到底是什么意思,读到这一处,人们往往只要求懂得一个大概其,具体的含义就放弃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诗无达诂”。比如:
1.“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魏晋张华《轻薄篇》)
2.“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唐卢殷《雨霁登北岸寄友人》)
3.“年时海山路,寒碧乱清淮。”(金蔡松年《水调歌头·高德辉生朝》)
4.“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清黄景仁《感旧四首》其一)
以上四例,从魏晋至清朝大约1300年,“年时”一语在古诗词中虽屡见不鲜,而“年时”的意思却各不相同。例1,是岁月。人生就像寄宿的浮萍,时间匆匆而过。提醒人们要珍惜,不可虚度。例2,是年青时。忆起年青时在冯翊部任职的时光,友人常常带着自己登楼欣赏美景。“冯翊部”,冯翊郡所管辖的部门。左冯翊为汉朝时京畿三个地区之一,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以汉喻唐。“谢郎”系指谢庄,南北朝南朝宋人,文学家;具体所指不详。例3,一年的尽头。年来时的海山路上,清澈的淮河被碧绿的水色所搅乱。“高德辉生朝”,“生朝”即生日,高德辉不详。“清淮”即淮水。例4,是当年。在扬州的大道上,高耸的青楼映入眼帘,当年我在这里歇马,与心爱的人共饮美酒,沉醉其间。“流霞”即美酒。
“年时”被以特征属性词汇诗化,即缩略之后,之所以产生多个义项,除词汇本身长期演变这一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年时”一语在古诗词本身的诗化过程中,多种不同意义的原语词汇,共同使用了同一个缩略语。
一、去年时:年时
“去年时”是一个确指的表示时间的词汇,其是否能被诗化为“年时”,往往要靠语境的支持。如唐王建《寒食》: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寒食”即寒食节,这个节令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到唐朝逐渐演化为许多风俗,田舍此时的“出火”“白衫”等,都是对这些风俗的描写。“还似去年时”就是跟去年的仪式一样,风俗在延续。“斩新”就是特别新。“去年时”进一步诗化就是“年时”了。如现代顾随《生查子》:
身如入定僧,心似随风草。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间小。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
这是一首抒发年老体衰、心境如水而又不甘寂寞的名作。作者是叶嘉莹、周汝昌的老师。
“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这句的“年时”,就是“去年时”,是说人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比去年更差;即“今年不及去年身”(北宋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写“去年时”的还有“春来还似去年时,手把花枝唱竹枝”(唐薛能《春咏》),“隔淮仍见袅袅垂,伫立怊怅去年时”(北宋王安石《春日晚行》)等。“袅袅垂”指的是柳,“怊怅”悲伤或失意的样子。
与“去年时”相反的就是“今年时”,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北宋欧阳修/一说朱淑真《生查子》),“今年时序早,九月已清寒”(南宋陆游《夜归》)。这些“今年时”不能诗化为“年时”,因为“年时”指的是以往,指的是回忆。
二、少年时:年时
“少年时”与“去年时”,前者是泛指,是年岁;后者是十二月中今年的上一年;但两者在时间上互有交集,都是在表示回忆的时候,于是便都可以被诗化为“年时”,回忆很重要。如唐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
……
忆我少年时,携手游东渠。梅李夹两岸,花枝何扶疏。
……
回忆我们俩“少年时”,手挽手到东渠游玩,渠水两岸梅花李花盛开,花枝多么茂盛。可见回忆是“少年时”最常用的题材。此时的“少年时”再被使用于另一种体裁的词里,即被诗化为“年时”。如南宋颜奎《菩萨蛮》:
燕姬越女初相见。鬓云翻覆风转。日日转如云。朝朝白发新。
江南古佳丽。只绾年时髻,信手绾将成。从来懒学人。
两个江南美女,老了在北方相遇,回忆“少年时”的风姿,“只绾年时髻,信手绾将成。”她们非常熟练地绾成了“少年时”的发式。“少年时”习惯上指的是男儿,此处指的是少女。“年时”即“少女时”。此类诗词,另如“一春醉得莺花老,不似年时怨玉容”(南宋卢祖皋《鹧鸪天》),“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泛澜”(王国维《浣溪沙》)。此两词的“年时”都是“少年时”或“年青时”特征属性诗化的缩略语。
与“少年时”相对的是“盛年”“老年”。如“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南北朝吴迈远《长别离》),“人生当惜老年时,醉插山花压帽欹”(南宋陆游《社日小饮》)。“盛年”时可以回忆,可以诗化为“年时”,“老年”则不可,因为“老年”已不属于回忆的范畴了。此外,还有“往年”“故年”。如“因知筋力减,不及往年时”(唐耿湋《登总持寺阁》),“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唐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其一)。“往年”和“故年”虽都是过去的事,值得回忆的事,却与“年时”一样,是已经被诗化过的缩略语了,所以不可以再度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