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懿波
喜欢安化,不止于她的青山绿水,更倾情于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其色如铁的黑茶和令人垂涎欲滴的本地腊肉。
今年初冬,有幸以湖南省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征文获奖作者之身份再次来到中国最美小城——安化。
伴资水之侧而立,依雪峰余脉而生。安化古称梅山蛮地,土著多为瑶族,是名闻遐迩的梅山文化发祥地。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设县,至今县治已近千年。踏入这块神奇的土地,每一脚踩到的都是吱吱作响的文化。
我的家乡,每逢炎热的夏夜都有纳凉的习惯。这时,总会吵着要父亲讲故事,如《薛人贵征东》、《陶澍访江南》等。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熟知这里的一位名人——道光重臣、两江总督陶澍。
当然,安化人文的殷实和厚重肯定不是因一人而就。史载,自宋初至晚清,通过科举考中进士以上14人,举人117人。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还有罗饶典、黄自元等。一代伟人毛泽东先生也曾先后两次来此进行社会调查和开展革命活动。
可谓人才辈出,代不乏人。其流风遗韵,激荡于梅山风物之间,溢彩流光,沾溉后人。
安化的人才涌现,为何会如此集中于自宋至清这一时段呢?因为文脉的滋长与延伸、人才的兴盛和汇聚,除一方灵山秀水的孕育外,更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崛起。
陶澍有诗云: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厢;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正是因为这位晚清名臣所书的茶,是此地的黑茶成就了这片蛮荒之地。
安化的茶兴于汉唐,而盛于晚清。由于当地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故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更在于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此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它是一条纵贯中国、外连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因此,出现了“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置身熙攘外,唯有水中鸥。”的繁华景象。
我曾到过茶马古道。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也是一个寒冷的冬日,行于那条羊肠般曲窄的细长山路,四周却不见丝毫萧杀凋零之气。满山树木郁郁葱葱、苍苍茫茫混淆了四季的界线。
立于山丘之半,透过薄雾,俯视山下茂密的山林,隐约间,一位壮硕的汉子,头緾一围青巾,手牵一匹矮脚健马盘山缓缓而行。悠扬的马铃久久回荡于山谷、急流和耳际。绵延数里的运茶马帮,宛若穿越了唐宋明清的时空,自边疆的茶市一路浩荡而来。
第一次看到黑茶却是五年前随同南县作协到安化采风。洞市那条古朴瘦长的老街,一色的青石板铺路,两侧尽是古色古香的老旧木楼。门前的长木板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茶饼、茶砖和各式各样的山货,每一寸空气里都弥漫着淡淡幽幽的茶香。满面沧桑的老妪,时不时用听不太懂的土语叽哩咕喽招呼着过路商客。
漫步老街,踏着锵锵作响的青石板,仿佛能听到数百年前历史的回音,即时滋生出寻幽访古的高雅意境。心中便少去了几分浮躁,增添些许踏实和单纯。
如今,随着安化茶产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一块方方正正的茯砖还是一卷长长圆圆的千两茶,都成为传承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民生产业。
此行,已是第六次来到安化。最让我乐此不疲的原因当然是这里的美食。
当地土菜当属湘菜系列,这里的腊肉、野生山菌、豆腐和黑山羊是我的喜爱,其中,腊肉乃是至爱。无论是茶马古道、云台山下还是江畔农舍,尽管菜式花样众多,但有一样菜总会有的,那就是本地腊肉。
正宗的安化腊肉,以山养黑猪肉为原材。过年杀猪所得之肉腌制晒干后挂于灶上,烟熏火烤长达数月。其形其色恰如杨万里诗中所言:箱刀切下黄水精,玉斧削出红松明。
出炉成品可蒸可炒可煮,但个人认为蒸腊肉才是上佳美味。不妨取来一块五花腊肉,温水洗尽后置于高压锅内水煮十多分钟,以去酯淡盐。而后,将之改刀为厚片,摆入盘中撒上味精、辣椒等进蒸笼约十分钟许即可上桌。提箸细细一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爽口而回香。
对此菜确实情有独钟。一次游于古城凤凰,一农妇挑着一担腊肉叫卖于江边。我拿起一块一刀切开,确实是外黑内红,观色泽应属上品。闻上一闻,熏香扑鼻。遂一次买下,塞满了坐骑的整个后备箱。
曾有这样的文字描述腊味: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品尝腊肉,既是一种味道,更多的或许是一种重重的情怀。
但愿能有更多的机会重游安化,来煮酒、烹茶,吃香喷喷的本地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