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耀宗
孝敬父母
“百善之首孝为先,孝养父母天降福。”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
从小,父亲就是这样听着我祖父母的教诲长大的,再加上自身的经历,父亲很早便懂得了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就说读初中时的父亲吧,正赶上了1960年那个困难时期,学校供粮实行的标准之一是,每周供给每位学生三个馒头。可纵然如此,他还要省下馒头,切片烘干,给我祖父母带回家,供二老充饥……尽管这只是父亲感恩父母的一个剪影,但已初见他尽孝端倪。
工作后父亲才真正开始了孝敬父母的长征路。曾记得,一次,父亲领我回老家过年,我将一个核桃卡在门缝挤碎,祖父笑呵呵地夸道:“这小鬼,真有点点。”这一幕,特别是祖父那喜上眉梢的笑颜至今留在我的脑海深处。想来,祖父夸我事小,父亲陪他过年阖家团圆事大。无奈,只因我小,祖父留给我的记忆仅此而已。
祖父去世后,承接以往的习惯,父亲每年都回老家陪我祖母过年,十八年从未间断过。每到年前,父亲便开始准备年货,家里的、祖母的,一式两份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从吃的用的乃至穿的,父亲皆安排得妥妥当当应有尽有。稍大后,当我再跟随父亲回老家过年才深有感触,家好回路难走。弯弯曲曲,一坡又一坡,即使有自行车,可驮的东西多,不是人骑车,变成车“骑”人了。一路走来一路汗,等回到老家,父亲的背心、秋衣全湿透了。就是这样,多少年多少次回老家,我从没听父亲说过一句发愁或埋怨的话,由此看来他把对祖母的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大年三十熬夜,父亲哪儿也不去,就在家一边陪祖母拉家常,一边帮祖母包饺子、煮猪头,其乐融融。大年初一早上,父亲总要向我祖母行叩头之礼,边叩边问祖母好。按说,父亲不是守旧的人,之所以这样,或许在他看来,孝是心与行的共存体,缺一不可。
孝是多方面的。小到祖母嘴干,父亲给买冰糖吃。偶逢祖母头疼脑热,父亲总要送医送药,守候到祖母康复才离去。大到冬天给祖母买冻柿子、羊肉,夏天买西瓜、桃、猪肉……季节轮回,父亲把对我祖母的爱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直至祖母终老。在父亲看来,亲一个人,在她(他)有生之年多孝敬,等到人不在了,什么哭呀、红火呀都没用,那是给活人看的。果然,祖母离世,我没见父亲痛苦淋漓,他只编了一首十二月之歌,在祖母灵前长长地吟唱,以此寄托哀思。不消说,孝之于父,是坦然的。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总结父亲的孝,我以为既有家贫出孝子之故,也有事在人为之故。只要尽到了做人的义务,那就是一个纯粹的人、真正的人、无愧于人生的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