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耀宗的头像

常耀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19
分享

诤友

常耀宗

何谓诤友?

诤友就是能够与你坦诚相见,总是修正你缺点的朋友;就是他做的事你通过耳濡目染,从中会受到教益的朋友。

一个人一辈子能遇上一、两位诤友,真是人生之幸也!

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位诤友。平素,别看他能言善辩,可他并不把大道理挂在嘴边,非到你经历了事情的轻重缓急,尝到了各种滋味,他才站出来有的放矢地说你。

一次,有人托我写份材料,当时由于我正忙着赶稿子,千头万绪而又心系此间,我怕答应了人家一旦写不出写不好岂不误事,于是径直说忙云云,结果彼此不欢而散。事后,他与我面对面交谈,说我太呆板。人但凡求你,那是左思右想,觉得你合适能靠得住,谁料你轻易地一口回绝了,事情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把人得罪了。接着,他又说,本来有些事你办不办是态度问题,办好办坏是能力问题。要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真的满足不了他人的要求,也要婉言说明,以取得别人的理解。处事关键在态度,态度决定人缘,态度代表一切……一言为重百金轻,说实在的,我信服他。

他看似柔和,实则透着刚劲。一天,一位女士到他单位敲某个办公门,无人应,如此几下,那位女士急了,便用脚踢门,这时呆在另一办公室的他走出来不软不硬地对她说:“你来估计是有事要办,不是来生气的吧!”说得那位女士哑口无言,只得坐下来和他谈了一阵,走了。之后,我夸他会说话,他说他那是逢机而动,号脉行事。据他观察,那女士来过几次,找人未果心里生气是可以理解的。她错就错在有气不该往门上撒,一撒有理的成了没理的。他正是抓住了她的这个弱点,再加上技巧,遂很好地处理了此事。他更进一步地讲,说话的艺术如此,做事也一样。只要摸清门道、吃透规则、掌握方法,一切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本来人生心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却用而对我言,秘而对我宣,真我之诤友也!

还有一次,同行业一位友人给其子办喜事,我原没打算去。他对我说:“你应该去!人逢喜事精神爽,你去捧场人家肯定高兴。且不说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就连某某也去了,你再怎么的也比某某强吧!”一语点醒梦中人,由于我的疏忽,险些错过广结人缘的机会。看我点头称是,稍顿,他继续说,往长远看,人与人的关系越处越活。多个朋友多条路,友谊就像银行里的存款,在困难时刻能帮我们度过危机。他的话,风物长宜放眼量,蕴含着人生哲理。

他为人处事,不只在语言上,还在行动上。

节假日,每逢找活儿干,他用人多数是亲朋好友。用他的话说:“雇谁也是雇,还是把钱给亲近的人好,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说到做到,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看他这样,众人都各司其职,尽心竭力,总是把活干得漂漂亮亮。每年他给他们的干活钱,个个心满意足。在他看来,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挣钱就是为了消费,钱对于他,就是享受生活的馈赠,就是联络感情的媒介。偶尔路过亲戚家买点礼品登门拜访;常回家孝顺父母、看看祖父祖母,问长问短,适时地开句玩笑,无论是长辈、平辈,气氛顿显融洽,人气由此旺盛。“这孩子就是懂事”,亲戚们如此评价他。

对朋友,他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小到给同事安装电脑、修暖气,大到帮人办事借人钱应急。在单位,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同事们就叫他。不是他的事,他也做了。这一来是他手巧脑活,二来是他乐于助人。对不相识的人,只要有求他必应。在乡下写标语,村民要涂料要油漆,他来者不拒。碰上开饭馆的,人家让写几个字,他照做。写完,有问要多少钱的,他笑言:“给啥钱了,举手之劳!”不了了之。有什么也不说的,写完也就写完了。他这人,看得开,你就是给,他也不会要“顺便”的钱,因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他生在农村了解乡村,乡村人善良,他也与人为善。他的这种不忘根不忘本的秉性,如今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他为人处事低调,就在我写完这篇小文请他看时,他将一些夸大其词的话和他自己的名字去掉了,说小人物没必要宣扬。既如此,我且称,诤友者,吴君也。一个涂满个性色彩的人物,一种充满韵味的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