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耀宗的头像

常耀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26
分享

写作种种

常耀宗

但凡爱好写作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切身体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以说,灵感是写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当作者的所见经过一段时间积淀,与其所思摩擦、碰撞出心灵火花时,一篇文章便始出来了。

我是一个自由写作者,某时,灵感突至,操起笔来,一气呵成。这中间讲究的是气势,精神须高度集中,切不可中断,否则如昙花一现,不复难再。那种欲写、正写而被人干扰中断写的情形,不只是有情抒不出、有话吐不出的不畅快,更是一种极大的惋惜和喟叹。

也有这种情况,思路来了,也写了几行,本没人打搅,可就是手不应心,继续不下去,头脑一片空白。此时,最好立即搁笔,丢开它,不要硬撑。不妨去散散步,吸吸新鲜空气,看看蓝天白云,陡然间心旷神怡,回头来再伏案写作,便觉精神百倍,意兴颇佳。抑或,放几天,再积累、酝酿一番,届时来写或可一次成形。写作不同于体力劳动想干就干想停就停,有时它听你的,有时它不听你的,它的降临,得经过感知、认识、消化和灵感、创作这几个步骤。有人说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累,具体到写作之累,皆因每一篇文章的形成,都经过了作者的一番精神煎熬啊。

以上写作可谓自由写作。自由写作并非放任自流,这个自由也是相对而言的。比如遇到催交稿、命题作文,没准备你也得硬着头皮写下去,慢慢地写着写着灵感就被引诱出来了,这或许就是压力产生动力的缘故吧。可见,写作有时也靠逼迫,硬性的规定和严谨的规划让一切变得不自然而自然,不顺理而顺理。试想,如果一个写作者单凭灵感从天而降,那他能写出多少文学作品呢?人们常形容写作者是苦行僧,苦就苦在苦思冥想,苦就苦在有灵感了还得一个字一个字往出“挤”。换言之,从物质到精神,其间的转换费思量颇周折,苦啊!

特别是常年写作者,从构思到成形顺当的不论,若不顺当的,即使写完了,待到夜深人静躺下休息时,你的头脑里不由要将其过滤一遍,哪处欠缺,神经系统马上会反馈给你的大脑,然后你不得不起来再修改、补充。一下完事好说,就怕完不了从头再来,像过电影一幕幕的,一夜翻来覆去地折腾,直至,自我感觉全文能顺利通过了,方休。这或许就是一种职业病吧。因此,近年来我尽量避免或不进行夜间写作,以防失眠。

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有出书前求写序的、有出了书求写评论的,还有的干脆什么也不拿,猛然间限定范围、拟好题目让你代写散文或诗的,准备参加征文比赛活动。人是感情动物,但凡来求的,就有希望,推不开辞不掉,写吧。会写有会写的好处,同理,会写有会写之累呐!写之累莫过于代人受过,受的师出无名。写过一次,有的一去无音信,估计过关了。有的获奖了,与你打声招呼。人之常理,一两次可以理解,往后,但请朋友们别找我代替写了。我是个自由写作者,最怕强迫写作,强扭的瓜不甜。过不了关,不过;拿不到奖,不拿。人生难道非得过此类关获此类奖才算出彩?让虚荣心见鬼去吧!

作文一次成形最好,成不了的,磕磕绊绊也要把它完成,留待后来完善。这个完善不一定一次完成,时间久了,反回来看看,再润色,思路开阔了,表达深刻了,文章严谨周到了。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可以增进写作技巧,逐渐使难写的成为易写的。养成写作好习惯不如养成修改好习惯,改,确属写作成功的一大法宝,有百利而无一害。

某个角度上,读书是写作的积累和反映。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都经历,读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读书可以延伸生活。不知你有没有这种巧遇,某天,你正读着一本书,一刹那,书中的某个亮点仿佛启明星,照亮了你写作的路,于是你迫不及待,铺纸提笔。或者,当你写不下去时,读读书,也许潜移默化中会激发你的灵感,于是你便写出来了。更重要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你进入写作状态时,有时想引用个诗句、名言什么的,可就是没合适的,那个坑煞人的情景相信你会念念不忘的。为什么我们看过一个人的文章,有时会说:“这个人肚里有货!”那就是人家书读得多,见识广博,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使你不得不信服人家说的有情有理,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进步主要表现在,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深处意气平。

说一千道一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我们表达不到的生活,没有不存在的现实生活。生活是万花筒,我们只有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磨砺自己、陶冶自己、锻炼自己、升华自己,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写作写作,多写方能有作为。从小养成记日记、写读书笔记等习惯,这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无疑是基石、是桥梁。坚持练笔,写些散文、随笔乃至小说,是一个写作者永远行进在路上的本色和追求。最后,改用他人的一句话结束此文,“写作有路勤为径,耐住寂寞始能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