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昆的头像

王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报告文学
202009/06
分享
《禁区之门——武汉抗疫一线实录》连载

第五章 ​永不删除的合影

永不删除的合影

王昆  罗义翀

武汉的夜晚有些冷,与白天的还是温差蛮大的。不过比起沈阳还是比较温和的。窗外吹来的风,让护士长高锐在琐事忙碌中有了丝久违的舒逸。3月初,疫情得到初步缓解,持续增加开放床位,大量病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收治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重症科床位紧张,病区开始接收危重患者,监护重任自然落到我们身上。病区新收治的两名病危患者是41床和42床,两位是感染七科一病区首次收治的重症老年患者。入院时患者病情危重,治疗中需要持续使用呼吸机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同时需要24小时对患者全程专人监护。高锐作为护理组组长,责无旁贷地承担了两位老人的监护工作。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护下,仅用4天时间两位病危患者的病情和各项监测指标均见好转。

“两位老人病情平稳了,住了这么久院,身上一定很不舒服。应该帮他(她)们擦擦身子,换换衣服了。”接班后她先烧好热水备好毛巾和脸盆,和患者沟通中两位老人推辞说:“看着你们每天为我们从早忙到晚,我们真的不好意思再给你们添麻烦了,就这样对付对付吧,不洗了。”

“不麻烦,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挽救患者生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为你们做好基本的生活护理也是同样重要的工作。”高锐笑着说。她帮两位老人从头到脚细细的擦洗了一遍,又清洗了会阴部,将老人从里到外穿了许久的三层脏衣服一件件脱下来,换上了干净的病员服。一直不善言辞的41床大爷握住高锐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啊,真是我的好姑娘啊!姑娘你说我还能活着出院吗?”这是大爷一直以来心中最大的负担。高锐立刻安慰道:“大爷正是因为您病情好转了,我才敢又给您擦洗又换衣服啊,要是前几天病情不稳定肯定不会让您这么活动的,您一定能治愈出院。”“加油”高锐和大爷同时竖起的大拇指郑重地触碰到了一起。大爷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安慰完41床大爷,高锐发现42床的阿姨也表情凝重。原来经过检查评估,高锐确定阿姨能自行排尿了,就建议把外院带来的导尿管拔除,避免时间过长发生尿路感染。可阿姨怕每次用小便器接尿太给护士添麻烦,就不敢多喝水了。口渴时心里就有一些烦躁。 “阿姨,您现在病情平稳尿管拔除了是好事,您一定得多喝水多排尿,为您接尿一点也不麻烦,要是尿管留置久了发生了感染或是影响了您的排尿功能,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呢,您就放心喝吧。”

忙碌中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交接班的时间了,看接班护士来了,阿姨忙拿出手机:“麻烦你给我和高锐合个影,我要留作纪念,她不是我的女儿,但与我的女儿同样重要,这张照片我会保留好,永远不会删除。”

合影中的高锐,更像个女儿,善良中散发着乖巧的气息。加之原有的重患,她现在每班次要护理5名重症患者,繁重的监护工作、厚重的防护服,加之无休息的倒班,使这个久经沙场的护理老将也有些吃不消。高锐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院里医疗护理专家奔赴小汤山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治伤员、援驰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参与马里维和国际救助的一幅幅画面。他们是高锐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英雄,在感染和死亡面前他们表现出的无所畏惧,让已拥有17年临床急救重症护理及培训管经验的高锐感动崇敬之余,更有信心、有能力在危难之际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那是正月初一,万家灯火共团圆的日子,她第一时间向医院和科室递交了请战书。有朋友劝我:“你妈妈腰脱需要治疗,孩子还那么小,院里那么多人呢,你就非得去吗?”但我想:正是为了亲人,为了更多健康的人的生命安危,我必须去。这是医护人员的职责,也是军人、是党员的职责。

昨天一同出院了10名患者,这让她很欣喜,病人治愈出院的越来越多,就代表着感染者在慢慢减少。接班时,前班的护士还未来得及收拾出院病人的病床和垃圾,看到她们已累得手在发抖,高锐急忙赶过去让前一个班的护士赶紧回去休息,剩下的工作由她们来完成。

面对10张空床上的脏被褥和周围的垃圾,高锐和同事崔颖没有半点犹豫。给床单元终末消毒,彻底消毒擦拭床架、床头桌、物品柜、重新铺好新的床上用品……忙了很久高锐转眼一看,需焚烧消毒的物品用超大号医疗垃圾袋整整装了15袋,堆满了垃圾运送出口,捆扎完所有的垃圾袋口,高锐和同事累得跪在了垃圾袋上。防护服里从头到脚,汗水不停地往下淌。透过满是水雾的护目镜,高锐望向走廊不远处的每间病房。

望着床上的白色床单,高锐回忆起刚和从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调的医护人员一起到达“火神山”的日子。她放下背包,一刻未停地投入战斗。“火神山”刚刚施工完毕,卫生环境没有清理,所有病区里设施一片空白。是医护人员更是战士,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战场。协助施工队完成施工收尾工作,清理病区环境卫生,布置病房内的设施。大到呼吸机、CT仪,小到病床上的床单、枕套都是她和战友们一样一样安排放置妥当的。

40床很快又来了一位85岁高龄的病重患者,老人患有脑血管病,生活完全依赖于他人照顾,只见老人肢体无力、面色发红,一测体温39.4℃、心率快、血氧低,高锐评估病情征得医生同意后,立即快速给予患者降温和补液治疗,这时病人很焦躁留置胃管及其不配合,“怎么办?”她丝毫没有迟疑的取下病人口罩,冒着极易被感染的风险,寻求到安全角度和速度,用注射器将药液从患者嘴角慢慢推入,只见老人将药缓缓咽下,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

眼前的难题似乎是状况频发,但高锐心里知道,比起刚到这里时已经显得轻松,对各种突发已经游刃有余。

他们用两天的时间,凭借通宵达旦的努力完成病区布置、物资器械整理和护理流程熟悉等工作,然后24小时待命,随时等待命令。

【主人公简介:高锐,文职人员,中共党员,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多次在辽宁省、全国、联勤保障部队等护理比武中摘得桂冠,荣立二等功,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多次获沈阳联保中心优质护理先进个人、优秀文职人员、优秀护士称号。担任火神山医院七科护理组长,累计护理患者260人,治愈254人,是接收第一批病人且救治率最高的科室。】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