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与职业探索
1983 年,我告别区人武部武器保管员生涯,踏入竹山县民政局的大门。彼时的民政局,蛰居于众人戏谑的 “联合国大杂院”,卫生局、医药局等诸多单位齐聚,共谱往昔岁月篇章。直至 1985 年,我们才迁离那处。而在 1992 年下派乡镇前,于简陋平房办公的情景,与如今巍峨的办公大楼相较,真有天渊之别。
踏入那平房中的人秘股,仿若翻开一部厚重且庄严的史籍。陈旧书架上,文件资料层层叠叠,每页纸张似都在低诉往昔,每行字迹皆承载岁月记忆。微微泛黄的纸页散发着陈旧气息,我如其中一粒微尘,于无数日夜沉淀,见证此处风云变幻,体悟人生百般况味。
人秘股的时光,宛如一幅斑斓且梦幻的长卷。卷中满溢温暖与感动,仿若春日晨曦携香的微风,轻拂人心。那些日子,似春日暖阳倾洒前路,每缕光线皆为希望使者,携来无尽暖意与力量。
于此,信访工作仿若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坚实桥梁,流程严谨而规范。群众前来信访,接待环节热情耐心。信访接待处仿若宁静港湾,工作人员以热忱、亲和之态迎候每位来访者,引其至专属区域,以温和言语、暖心举止,舒缓群众或有的紧张心绪,使其真切感知尊重与理解。
群众倾诉诉求时,详尽记录至为关键。信访干部运用特制表格,将群众所陈问题、涉及人物、事发时空等信息逐一精准录入,仿若绘制解决问题的精准蓝图,不容丝毫疏落。譬如邻里纠纷信访,记录涵盖纠纷缘起、双方诉求、前期调解情形及结果等。
记录既毕,便行初步剖析与归类。信访干部依问题性质,将其分入诸如社会保障、民事纠纷、政策咨询等类别,此利于后续精准移交相应处置部门。遇复杂问题,尚需内部研讨,邀相关领域同人共析,确保持类精准。
继而步入问题转办环节。信访部门依类将整理完备的信访材料交付具体责任部门或单位,交接手续严整,责任主体与处置期限明晰。同时,对转办问题全程追踪,借定期问询、查核进度等形式,保问题妥善化解。
其间,我曾以笔为剑,用心雕琢信访干部林锡成令人敬仰的坚毅与担当。林锡成若巍峨山岳,面对群众诉求,沉稳伫立,耐心聆听。其目光坚毅如磐,似暗夜星辰,闪耀为群众纾困之决心。每位求助者于他眼中皆重若千钧,他如慈爱长者,予人充分敬重。无论难题何等棘手,困扰何等细微,他皆倾尽全力化解。
曾有老者信访,因灾失所,流离失所,切盼救助。彼时救灾救济对象多为此类无家可归者与受灾农户。老者情绪激昂,遮风避雨之所乃其燃眉之急。林锡成热忱相迎,先抚其心绪,邀其安坐,递上热茶。继而详询受灾详情,诸如房屋损毁情状、当下生活景况等,并仔细笔录于信访簿册。经初步研判,他奔走四方,与相关部司协调沟通,为老者争得临时居所与生活物资。赖其不懈努力,老者困厄得解。老者心怀感恩,亲至信访办致谢,林锡成笑言:“此乃分内之事,君得安身,即为吾等工作之至善褒奖。”
另有数位农夫集体信访,称村里农田受灾,庄稼几近绝收,生活困窘。林锡成接访,详录诉求,含农田受损程度、对未来生计之忧虑等。嗣后,积极与农业、民政部门协同,争得救灾物资与农业复产支持。经时,农夫获种子、化肥等物,开启农田复耕,生活渐现曙光。
林锡成于信访工作之表现,非独解决具体疑难,更传递对群众负责、为民服务之精神。其每行皆诠释民政工作者之使命担当。
而村干部夏书田,其质朴与执着,深镌我心。他似扎根乡土的苍松,枝干粗壮,枝叶繁茂,彰显其为乡村奉献之伟力与硕果。他默默倾献所有,无论春秋寒暑,风雨晴晦,身影常现田间地头。晨曦乍现,他已偕村民劳作,探问庄稼长势;骄阳似火,他仍穿梭村落,关怀村民琐事;落日余晖,他与村民促膝长谈,悉听所需,解其烦忧。其行无华辞丽藻,若质朴厚土,却载万物生长之冀望。他以躬行诠释至纯至真之为民服务,如蜡炬成灰,光热尽付。
夏书田对乡村之挚爱与奉献,源自心底对斯土斯民之深情。他无豪言壮语,唯笃行不辍。他以汗水心血,注力乡村发展。
副局长肖兴友之睿智与远见,尤令我钦佩难抑。他若沧海航行之智舵,纵遇惊涛骇浪、纷纭局势,总能凭敏锐洞察与深邃思谋,迅即切中问题肯綮。其思敏睿深刻,若电破乌云,于错综复杂间,速拟切实可行之策。每临会议,其言如开锁之钥,启解困之门。所提方案非止权宜之计,更具长远卓识与战略宏猷,引我们于民政工作之沧海破浪前行。其决每多深思,其行尽显风范,若统军将帅,指挥若定,率我们向目标奋进。
肖兴友之领导才具与智慧,为民政工作指明方向。其存使我们益坚为民服务之信念,遇困临险亦添勇毅信心。
于诸贤能干部身畔,我睹成长蜕变之伟力,若凤凰涅槃之奇。初入职场者,如初萌春笋,热血盈腔,梦翼振张,目含憧憬希冀之光。他们挟青春朝气无畏,积极赴任,遇艰克难,勇战挑战。每项任务皆为成长契机,如海绵汲水,奋力修习,日有所进。久经沙场者,若饱经风雨之苍松,经验富赡,智慧深藏,沉稳自信。临难从容,凭累年所积,速断是非。我倾心聆听其故事,感其喜怒哀乐,其经历若动人心弦之乐章,有高亢激昂,亦有幽咽低回。我秉笔载其点滴,每字如珍,串起其光辉形象。每见其因己力而进,或因我言而悟,成就感若春阳暖照,瞬时盈心。此悦难以言表,若农夫喜见丰饶,若匠者欣逢盛誉。
我珍之若待萌种籽,满蕴潜能,盼其来岁生根抽芽,绽绚烂华光。此间虽未获职阶迁升,却获心灵丰饶与成长。我习会珍惜感恩,悟得每番交流、每处解困皆为生命至珍。我明了坚持奋勉之值,若暗夜觅途,忽见灯塔,虽光微亦足照我前路。每番互动皆若灵犀相触,使我愈明人生意义价值所在。于人秘股此隅,我觅得人生座标,晓己使命担当。
尤值一提者,我笔下林锡成、夏书田、肖兴友三人之事迹,分载于《堵河文艺》与《湖北民政》,其故事激励更多志士投身民政大业,为苍生福祉砥砺奋进。
竹山县,位处秦岭大巴山区,仿若天工以岁月磨难琢成。崇山峻岭、深谷幽壑,见证无数灾劫肆虐,向有 “十年九灾” 之名。此地自然灾害频仍,若无情恶魔,屡扰斯土,致民苦不堪言。
斯地灾民之救灾救济事务已极繁冗,单是 “聋哑瞎傻瘫,一万八千三” 之旧救济户,已令人疲于应对。此辈救济户若命运遗珠,脆弱无助。或处幽暝之境,失聪失明;或身残障,难理生计;或心智有碍,弗解世情复杂。面对如斯庞大殊群,民政工作者需倾付更多心血勤劬。更有难计其数之五保户、贫困户,其困厄若沉枷重锁,压诸民政人心头。五保户多老迈衰颓,孤老无依,孤苦伶仃,艰辛写满脸庞;贫困户于贫沼挣命,为饔飧、子女教养、庐舍忧煎。
于民政局岁月,我尝任农救股长。那些年,若孤独行客,终年奔波于救灾一线。足迹遍履竹山,身影穿梭灾村。翻山越岭,山路崎岖若蟒,时绊我足;风餐露宿,风雨之夕,唯于陋洞或檐下暂避。然我心无悔,退缩之念未萌丝毫,因我胸有坚念,誓将希望播于每处需援之隅。
竹山之峰峦、川流、蹊径,皆证我无数风雨兼程。峰插霄汉,若天设障,验我意志;川流奔涌,或水势湍急,涉渡时寒波几掠我体温,我亦毅然前行;蹊径岖崎,石砾坑洼,不慎即伤踝,然我每步皆坚。
犹记那年,于 “朝秦暮楚” 之边界,遭逢人生峻险。风雨晦暝之夜,黑暗若巨幕覆世,狂风怒号,若恶魔咆哮,欲吞万物。我独步岖崎山路,泥泞没足,每行若陷沼淖,充满未知危殆。雨打脸庞,目不能视,唯凭忆与觉摸索前趋。衣履尽湿,贴肤生冷,寒意侵体。然此困厄激我坚韧,我深知路之尽头,有待援乡亲,其盼若灯塔耀我途。彼或瑟缩破庐,饥寒交迫,待我临救。我难舍此责此念,唯咬牙挺进,步步若与命争,抬脚皆需全力。
命运弄人,此行竟染中耳炎。于僻远山村,医疗简陋,赤脚医唯施链霉素。诊所湫隘,桌椅破旧,器具寥寥,昏灯摇曳风雨,几欲灭息。医无奈言,此唯可用之药。
我受治,然病情屡发。发作时若细针攒刺耳内,痛不可当。此疾若幽魅缠扰,乱我节律。
然我未为所败,反坚为民服务之志。我知责在援困,岂因己恙而却。每痛来袭,我自勉此乃天试,为农救岁月必历磨砺。
病情反复,使我愈惜康健之日,愈珍服务之机。我始善理作息,体适则勉力于救灾之事。亦重同僚协作,共担重负,保救灾有序。
虽胆脂瘤性中耳炎成终身痼疾,然我无悔往昔艰劳。此痛若刻刀,镌我灵魂,使我愈刚愈勇。它时醒我,民政之责在为民,纵遇艰危,不可弃守。
任基层政权建设股长之际,我负重任,赴竹山县柳林乡。柳林乡处竹山县南,地险路遥,交通蹇涩。连山若屏,令人畏瞻。海拔颇高,空气清薄,似诉生计维艰。坡陡径仄,出行困厄重重,每行皆辛。
至柳林乡,我即投身工作,力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之施。然初始困阻重重。部分村民久居闭境,对新法懵懂置疑。彼惯旧治,对新法惶惑不安。面对诸疑,我知任重,然未却步。
我逐户走访,详释法之要义功用。每至一家,皆费多时,以浅白之语,明法何以护其权益,何以使其参于村治。村民或有锐问,我皆悉心答解,未觉厌烦。此间,或遭冷遇,或遇驳难,我皆持耐心热忱。
为使村民善解律法,我数组村民大会。会上,我详述法条与步骤,答疑解惑。然非每会皆顺。或有村民质疑争辩,我亦无惧,以平和心导众理性研讨,共觅解法。
于柳林乡,交通不便亦碍我事。访远村常需徒步长途,日毕足磨水疱,我仍坚行。于岖径,我屡仆屡起,未改初衷。
除村民不解与交通难,我尚需协理各方资源,为柳林发展争援。此需与上峰诸司、他部频繁沟通协调。为一项目批覆,我常奔波往复,耗时费力。然我未弃,因知唯得多援,方可致柳林实变。
经漫长苦辛,渐有村民转意。彼见我之劬劳,亦明法之善益。愈多村民主动参于村治,建言献策。众共商村发展规画,齐心建美家园。
时移俗易,柳林乡貌丕变。村民民主识高,村治有序。众力并施,解诸旧患。道途修治,往来便利;基建完备,民生优渥。
睹柳林乡变,我心甚慰。此乃众志所成。此间我虽汗劳辛艰,然见柳林日善,一切皆值。我将勉力不懈,续注力柳林发展,俾此土民庶享美善之生。
在这十年民政路中,还有两段经历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段是住民政局扶贫联系点的日子,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五个月回不了一趟家。在那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我真正地融入了村民的生活。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我与村民们一同走向田间地头,耕种、施肥、除草,每一滴汗水都滴落在那片孕育着生机的土地上。夜晚,围坐在简陋的屋舍中,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执着。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民政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与他们携手共进,并肩作战,共克时艰。
另一段则是进华中师范大学民政大专班进修的时光,在那里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最终获得大专学历。校园的宁静与学习的充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犹如智慧的清泉,不断地滋润着我的心田。在图书馆的浩瀚书海中,我探寻着民政工作的理论根源与实践经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段进修经历,如同为我在民政工作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在面对复杂的问题与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去解决,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这十年,每一段经历都是成长的阶梯。在人秘股,我学会了洞察与记录,感悟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在农救股长岗位,我历经风雨,铸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基层政权建设工作中,我见证了乡村的蜕变与进步。而扶贫联系点的生活让我贴近民生,深知百姓所需,大专班的进修则为我插上知识的翅膀,让我能在民政工作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这十年,我在民政系统的怀抱中成长,感受着它的温度与力量,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充满挑战,但我将带着这十年积累的宝贵财富,继续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无论风雨如何变幻,初心如磐,永不更改。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迎接新的征程,为民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政关怀的阳光,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与希望。 我也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微小,但无数民政人的坚守与奉献,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和谐美好,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找到生活的希望与勇气。 我亦会将这些宝贵经历化作故事,讲给后来者听,让民政精神薪火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奋斗不息,在岁月的长河中,镌刻下属于民政人的不朽篇章。 相信在民政人的不懈努力下,社会的公平正义将不断彰显,弱者得以庇佑,困者重获新生,那将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美好愿景,始终引领着我们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