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家次子的头像

杨家次子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07
分享
《了不起的香山匠》连载

第一十三章 烟斗

吃完了早饭,杨承恩跟着孙冬宁主任前往了银安殿。

银安殿内,摆放着采购回来的材料。

孙冬宁主任介绍道:“杨工,这些漆的颜色会和银安殿的配套,此外这些漆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最注重的是环保,而且环保漆最大的作用,就是不会散发太大的味道,能够更早的投入使用。”

杨承恩点头,表示很好。

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所以现在不环保的材料,已经开始逐渐淘汰了。

当人们开始向自然索取的时候,也要注意回馈自然和环境,这样才能够赖以生存。

杨承恩蹲下,检查了两桶油漆,有国家防伪标志,这更让杨承恩放心了。

倒不是怀疑采购会贪墨,而是说市场上的漆,很多人为了赚钱,会仿制伪冒,结果自然是对人的身体产生非常大的威胁。

轻一点的会过敏,重一点的那是会中毒的。

也在这个时候,苏宁副馆长也来了。

见到孙宁副馆长来了以后,孙冬宁主任倒是有些好奇。

“苏副馆长,你怎么来了?”

苏宁回复道:“是这样的,我们除了银安殿外,还有一批旧家具想要请杨工进行修复,只是这些家具损坏得有些严重。杨工看一下,能修的就尽量修吧,不能够修的就让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提到这儿的时候,孙冬宁主任明白。

“是堆在库房的那一批吧!”

接着孙冬宁主任又对着杨承恩讲解道:“杨工,你也知道,之前恭王府其实是很多单位和很多居民住在这里的。还是周总理在的时候,就希望他们搬迁离开。后来周总理离世多年以后,这里才彻底搬迁结束。而那些原本住在这里单位和居民,他们使用的很多老物件,原本馆里的人就舍不得掉,就让人搬到库房里边去了。而到我们任职的时候,都觉得这是历史遗留,更是舍不得了。”

杨承恩听到这儿来了兴趣,询问道:“能不能带我去库房看一看?”

孙冬宁开口道:“我这边等会还要和张工交代一些事情,要不然苏宁副馆长,由你带着杨工去吧!”

孙宁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两人开始去往库房的路上,杨云逸道:“苏副馆长在恭王府工作很多年了吧?”

苏宁笑着回复道:“是啊,很多年了,这里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棵树,甚至每一棵花花草草,我都很熟悉。说句不客气的话,我闭着眼睛走,都能够将这座王府逛完。”

杨承恩看得出来,苏宁很喜欢这份工作,也很热爱这个地方。

而苏宁也问起了杨承恩:“杨工,你今年好像不到三十吧?”

杨承恩摇头:“今年就三十了!”

苏宁继续道:“像你这么年轻的匠人,已经很罕见了。”

杨承恩想了想,才给出了回应。

“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是说现在手工逐渐被机器替代了,虽然说手工做出来的东西存在有灵魂的说法,可毕竟手工制作的东西,会比机器做出来的贵很多,也就导致了很多人以为像我们这样的匠人不多。”

两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库房。

库房打开,里面干净而整洁,和杨承恩想的很不一样。

他原本以为库房里的东西不用的话,肯定会很多的灰,而且摆得很杂乱无章,没有想到竟然是整整齐齐的。

不说一点灰没有,至少干净得不像个库房。

杨承恩记得,在苏州自己父亲的那个库房,一打开灰尘就扑面而来,很有“历史”的味道,让人也很厌烦。

杨承恩当时真的是打扫了很久,才清理干净的。

苏宁副馆长似乎看出了杨承恩的诧异,便解释道:“我们隔三差五,都会让负责打扫的工作人员来清理一遍。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带着历史遗留的,虽然损坏了,可想着修补一下还是能够用的。”

杨曾恩的目光被一个两寸的烟斗给吸引了,倒不是杨承恩要抽烟,而是这可是件宝贝啊!

苏宁副馆长见杨承恩拿着一个烟斗把玩着,略带疑惑的问道:“杨工,这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杨承恩倒是没有隐瞒,如实回答道:“这烟斗可不一般,质地是黄花梨做的,一般烟斗可舍不得这么好的材料。此外这上面的痕迹,大概是民国初年的玩意儿,放到如今也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算是古董类别的。如果拿出去卖的话,少数得十几万吧!”

苏宁副馆长啊了一声,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烟嘴镶铜的烟斗。

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一百一十多年了,确实算是古董了。

而且还是黄花梨做的,那更是有价值。

要知道现在很多的黄花梨做成的佛珠手串,少的也是上千,贵的更是上万。

可以这么说,这个烟斗是可以当做传家宝传下去的。

不过这是国家的财务,杨云逸自然不会心动。

就是很好奇,这是谁留下的?

当苏宁副馆长小心翼翼的从杨承恩的手中接过这烟斗的时候,觉得异常的沉重。

十几万她不是没有,就是觉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重要的是,这烟斗就在这库房放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人发现这是个宝贝。

其实啊,也是大家对烟斗不感兴趣。

或者他们认为,是当初搬走的那些人里,不知道是谁留下来的。

杨承恩继续在库房里面翻找,其实这一屋子的,对于杨承恩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可能在旁人看来,这只是一堆有着历史的破烂。

如果能够修复呢?

这不是价格可以衡量的,也是价格可以衡量的。

杨承恩突然觉得,这里是一个宝库,不是个人的,而是国家的。

苏宁副馆长也在打电话,很快王静副馆长和孙冬宁主任都来了。

他们也是不敢相信,一杆两寸长的烟斗,竟然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当然,他们来的时候,也带来了一位老专家。

这专家可不是外面的水货,他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一看,都震惊了。

这表情也从侧面的印证了,杨承恩说的是对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