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我可以不买名牌衣服化妆品,也可以不穿金戴银,更可以吃粗茶淡饭,但却不能没有书读。可以说,书融入到了我生命的骨髓里。我从书中得到的,并非
晚上,一家人坐在树下,望向天空的月亮,吃着糍粑月饼,听大人们讲嫦娥奔月,吴刚划桂的故事……而我们更期待着有一天去看一看外面大城市精彩的世界。
秋收到,连枷响。人们将早起收割的黄豆,铺在保管室门前的晒场上晾晒时,晒场就成了金色的毯子。母亲和女社员们大多是傍晚或晚上用连枷,对被太阳晒焦了的作物进行反复地击打。
母亲不厌其烦地把包谷翻新花样做成包谷焖饭,包谷凉粉、摊包谷薄饼、用荷叶包着放在炭火里烧成包谷馍、包谷酒糟等等包谷美食。她的巧手和知慧,让我们吃出了丰富多彩的夏季包谷盛宴。
那时做饭,不像现在烧的是天然气,大多是用茅草、麦草、野草生火。一顿饭做下来,熏得眼泪直流、眼睛发疼,鼻塞耳鸣头也痛。
高考失败了,我是不幸的,但落榜后种田、挖河打堤的磨练,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社会实践课。让我有了坦然从容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也让我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了起来。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其实也是那些年,江汉平原农村栽秧最忙的时候。因此,姑娘女婿们早早地干完自家田里的活,趁送端午回娘家时,给父母帮忙下田栽秧。
夏天到了,一条条丝瓜如无数美女的长辫子,垂挂在藤蔓上,给人一种淡雅脱俗的美。
又到豌豆收获的季节了,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和伙伴们在山上烧豌豆吃的乐趣。
那些年,五一放假时,我和爱人就会骑着自行车回娘家,去帮父母移栽棉花营养钵,过起了真正的劳动节。那时种棉花,大多和小麦套种,为了不影响下半年的冬播,不等小麦收割,就要把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