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河源》的头像

《党河源》

内刊会员

剧本
202110/19
分享

带路连载

作者   行僧

肃北牧民群众与红军有着弥足珍贵的历史交集,留下了深刻而感人至深的军民团结故事,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上,肃北牧民群众做出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贡献,依据就是党史资料中红军首长对带路牧民诺尔藏布说的一句话:谢谢你,现在你可以返回家乡了。我们一连多日的行军中没有出事,这全是你的功劳呀。还有红军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亲自给酒泉市委写的一封肯定给红军带路和帮助了红军的牧民诺尔藏布的信,以及相关诺尔藏布的回忆记载。《带路》这个涉及到红军的内容,为避免表述上的误差,在创作时我就把重点放在肃北牧民群众对红军的帮助上面。重点通过表现牧民群众的所做所为,从群众的角度反映红军在肃北境内的这段感人至深又影响中国革命深远的故事。

在主人公的名字的选择上,我也采取了多个合为一个的做法, 巴图这个人物身上集中展示了肃北蒙古族牧民的诸多性格特点:爱憎分明、勇敢憨厚,不惧牺牲,深情而又坚毅,乐观而且机智。也通过他把当时肃北雪山蒙古牧民群众受到的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压迫苦难。红军的行军过程在整个故事的创作中基本就是作为一个背景性道具性的因素呈现,所以关于红军的表述,无论是领导还是战士的选择上我采取了模糊化的表述,没有独特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根据真人真事写作,个别细节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合理化演绎稍做虚构,整体上保持了故事的真实,基本上还原了当时肃北盐池湾一带牧民群众无私帮助红军的感人事迹。

主要人物:

巴图,他是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蒙古族汉子,他自小失去双亲,在草原上过着流浪汉的生活,在地主家放羊,也曾遭受诸般虐待,但性格坚毅的他历经劫难活了下来,他有着草原牧人天然的知恩图报的精神特质,也有着胆小被压迫者的那种不自信,但一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就变得完全不顾及后果的果敢。救济红军,保护红军,请求参加红军,给红军送情报,最后决定给红军带路。巴图帮助红军不掺杂任何条件,巴图带着红军走到一处险路——流砂山面前,这个地方连野兽都无法通行,连饱经千百次战斗历经几个长征路的红军战士也不相信这条流砂山能通行,在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又在万分紧急的骑兵追踪时刻,巴图也再次突破他自己的心理禁区,他给红军做了示范,成功地趟过了流砂山,也成功地帮助红军趟过流砂山带出了一条有惊有险但安全的路。

才仁,巴图的妻子。一个表面上柔弱,还有点爱使小性子的女子,她对自己丈夫给予了充分的信仁,在帮助红军的事上,她做得比巴图更圆满更彻底。她以一个女人特有的方式动员了草原上的一些牧民群众共同筹集羊只、衣物鞋靴等。在配合丈夫给红军带路的事上,她故意到马家军阵营里用欺骗的方式蒙蔽和混淆马家军的视听。虽然她的计谋失败了,因为马家军的奸滑,不是她一个牧民妇女就能够欺骗得了的。在计划失败后,在千均一刻的时候,她采用草原牧民传递信号的方式向丈夫以及红军成功传送了情报。也逼迫丈夫在最紧急关头再次突破自己的心理屏障,成功带着红军走出了险地流砂山。

林有田,红军领导,指战员。党河河谷地带已经被国民党马家军骑军团重兵封锁。这支近千人的红军部队在考克赛山口不但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已经陷入了绝地。在这种情形下,这个人物保持着非凡的定力,他沉稳和谒,谨慎细心,喜怒不形于色。在红军中威信很高,他在与牧民群众打交道方面,不急不躁,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深得牧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把他真正当成了自己人。

查干夫,巴图的结拜兄弟,安答,他胆小怕事,吝啬懦弱,善良而世故,逆来顺受,但同样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帮助红军的事上,他也拿出了自己一半的羊只。

故事根据真人真事写作,个别细节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合理化演绎稍做虚构,整体上保持了故事的真实,基本上还原了当时肃北盐池湾一带牧民群众无私帮助红军的感人事迹。在贯彻习近平讲话中关于落实用好红色资源,庚续红色血脉的要求指导下,本人尝试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艺术化的手法再现当年肃北蒙古族牧民群众对红军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