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D市省委办公室
徐明夫书记坐在迎门的一张大办公桌前手拿红笔批阅文件,他的现在的秘书弯腰站在他的身后指指点点,不时低声说着什么。——一幅首长办公图。
作家推门进来。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徐抬起右臂伸向沙发,右手仍在文件上比划着。
有顷。徐仍埋首文件,琅琅送过一句话来:“对不起啊,作家同志。我马上就完。”
“没关系。你忙你的。”作家的应酬似得体又不得体。
书记的文件并未马上就完。作家敏感的心多少萌生一种屈辱之感。
书记办完工。秘书挟着一叠文件走了出去。
徐书记走过来,歉意地笑笑:“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作家:“不客气,没什么。”
徐:“你们这次来,对我们帮助很大啊!辛苦了。”
安:“说不上。多亏省委的大力支持。”
徐燃上一支烟:“见到老杨了?”
安愣了一下。
徐轻轻地吐出这三个字:“杨月月。”
安:“见到了。”
徐:“同我儿子谈了?”
安:“谈了。”
徐:“大概同张桂芬同志也谈了吧?”
安:“是的。”
作家干脆地回答。她反感于这位书记今天那昂着头高深莫测的表情和那居高临下的气势。
作家冷静地沉默着。
116、闪回
昆山县劳改农场金场长御旨在握:“我们请示了领导。”
张桂芬书记的接见:“……特别是省委徐书记十分关心这个案件。”
117、现实
徐又点上一支烟,脸上微微一笑:“你不想问我些什么吗?”
作家:“是你命令我来的,我还以为你要问我些什么呢。”
徐书记仍是一笑,开始在宽敞的房间里踱来踱去,手中的香烟烟雾在他的身边上下缭绕。
两条笔直的派力司裤线。一双锃亮的皮凉鞋。
徐:“我找你想说些什么呢?对了,你是个文学工作者。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是啊,文学是人的学问,是研究人的。从这一点讲,我们该算是同行。我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不知道你承认不承认我这个同行。”
作家以其人之道还他,莞尔一笑。
徐一伸手弹去烟灰:“作为一个文学家、作家,你们喜欢研究人的性格,人的本质,人的幸福,人的悲剧等等。还有一些从西方引进的新词儿,什么人的存在,人的界定,人的价值,我学不上来。作为一个党的工作者,我所研究的课题是人的解放。我的责任是提高人的觉悟,关心人的成长。当然也包括解脱人的痛苦,诸如平反冤假错案之类。也许,在你们看来,这邪恶工作太古板、太琐碎、太缺乏诗意,更谈不上任何文学价值。但是,我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是相通的,工作的对象都是一样的——人;工作的目的也是一样的——比方说,为了人类的解放,或者说,使人的灵魂变得更美好。”
徐站定,目光深邃射向作家,似乎希望得到赞同,但并不期待对方回答,只管自己说下去:“我第一次认识你的时候,组长分配你到怀梦去,我本来是有点犹豫的。”
作家勾起回忆,开始警觉起来。
徐:“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作家,并被安排在怀梦招待所。若在别人,不会注意她,顶多留一封表扬信。而你,是研究人的。但是,我还是同意你去了。我希望你研究研究我和我那个破碎的家。并且告诉我,你研究的结果。”
作家审视着面前的这位书记,显然她是被感动了,幽幽的说:“明夫同志,你分析的太对了。可……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啊。我甚至弄不清楚这一切不幸是怎么发生的,甚至,坦白地说,月月到底是不幸的,还是幸福的,我也说不上来。”
徐又摸出一支烟来,点上:“这并不奇怪。人是社会的产物,是及其复杂的,所以才值得研究,才有那么多研究之处。如果人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像小孩子所分的好人和坏人,或者像你所说的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那么,也就无须花这么大力气去研究了。幸福和不幸,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交织在一起。甚至,正因为他是不幸的,所以才是幸福的,或者相反,正因为他是幸福的,所以才是不幸的。”
作家:“难怪老子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了。”
徐苦笑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老托尔斯泰说得好,我的苦恼只有我自己知道。”
作家:“你能给我讲一点吗?”
徐:“不,我找你来,不是想向你——如你们常说的敞开心灵的不幸。我只想告诉你,我不准备回答你将提出的问题。”
作家不禁讶叹:“哎呀!明夫同志,我真的有许多问题要问你的呀。”
徐:“很遗憾,我不会回答你的。”
作家:“为什么?难道你召我来,就是为了对我说不能回答我的问题?”
徐:“我说不清楚。”
作家:“明夫同志,坦率地说,关于你的个人生活问题,外边确实有些非议,难道你就不想辩白一下吗?”
徐:“一个人活在世上,要让所有的人都理解,那是不可能的,起码是困难的。况且,我确实做过不应该做的事,虽然组织上没有给我处分,但我自己从来没有原谅过自己。别人对我有些非议,那是很自然的,我何必去解释呢?”
作家不解地望着面前的不幸者,不忍下问。
徐明夫神色坦然,凄惶……
118、D市省委办公室
省委会和中央派出工作组同志商讨结案工作。
秘书跟着陈组长来到安容面前,将两张公文交给作家:“这是李小山的平反决定。这一张是凌晓云的平反决定。省里打算为他们召开平反大会,省里也要下去人。明天,还是老你去怀梦一趟。”
119、昆山县李小山、凌晓云案件平反大会
平反大会上,李小山和凌晓云与省市领导、与作家紧紧握手,会场气氛喜庆,热烈。
120、怀梦市百货栈
作家:“凌晓云同志,你坚持斗争十几年如一日,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的?”
凌晓云:“我相信党,相信群众。”
作家:“请你具体些谈好吗?”
凌晓云想了一想,回忆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位同志。”
121、闪现
解放战争时期的江南水乡。
两位女同志坐在一张板床上。一同志:“我们的同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群众,相信党。”
122、现实
作家:“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
凌:“她叫杨月月。”
123、怀梦市地委招待所。洗衣组
作家和凌晓云走进。
杨嫂两手沾满肥皂泡站在大木盆边远望着她们俩。
作家老远招呼:“杨嫂,你看谁来了?”
来人踅至跟前,凌迟疑地试探似的问道:“你是杨大姐?——杨月月吗?”
杨嫂:“是呢。——你是?”
凌:“杨大姐,我是凌晓云呀。”
杨:“凌……晓云?”
凌:“那一年,我们一起在乡下减租减息……”
杨:“啊,啊?”
凌:“我们睡在一张床上……”
杨:“喔,是呢。是有个娃娃相的姑娘跟着。”
作家:“听晓云说,那时候,你常跟她讲些革命道理哩。”
杨:“我会讲甚?我什么也不会讲呀。”
凌:“杨大姐,那时候,你常跟我讲呢。你说,我们的同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群众,相信党。”
杨一双大眼久久地望着对方:“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