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胜的头像

阿胜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6/14
分享
《一线城市》连载

第一十二章

贾文生从事语文教学虽然才两年多,就多次参加过校内语文公开课和县级语文公开课,均获得一致好评。但他知道,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上课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把自己的情绪调到最佳状态,摒除一切杂念,脑子里就要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地过滤着这节课的每一个情节。

这一天,虽然是自己到浦东南汇县泥墙英才学校试讲,并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课文。但经过自己一天两晚的备课,已经把六到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熟悉了一遍。他知道,一篇课文只要给学生讲透三个问题即可,这三个问题是:1、课文写了什么?2、课文怎么写的?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三个问题,第一个涉及文章内容的概括,第二个问题涉及课文的写作技巧,第三个问题涉及文章的中心。当然,基础的字音字形等知识就要灵活地穿插在这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贾文生便是带着这三个问题把所有课文都梳理了一遍,做到了心中有数。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但机会永远属于有所准备的人,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贾文生和魏道同乘南新线公交车,二人都怀着共同的目的,故而在车上没有过多的话。魏道因为从事生物教学五六年,初中教材中生物知识结构谙熟于心,所以显得比较放松,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贾文生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双眼欣赏着车窗外的风景,把自己思想调整到语文的诗情画意里。车到了瓦屑镇,魏道要提前下车,贾文生就跟魏道告别,并说了一句:“魏哥,祝你成功。”

车到了泥墙镇,贾文生下车后朝北走了约50米,便看到了泥墙英才学校的校门。贾文生看到自己所走的这50米小马路的右边是一片碧绿的油菜地,左边是一片民房,学校就包围在碧绿的油菜中,颇有诗意。校门高约三米,已经很熟悉大理石的贾文生看那校门,是用天山红大理石装砌而成的一个梯形,上书写着“泥墙英才学校”的金色大字。挨着金色大字的地方挂着四块金字铜牌,那块“南汇县学校建设一星级学校”的牌子最显眼。左边是月洞门式围墙,右边是一串拉着卷帘门的小商店。贾文生到了门卫室,向里边那位值班的头发花白的高个子老人说明来意,老人就让贾文生登记。并告诉了贾文生教务处的位置。贾文生一看时间离九点还有四十分钟,为了让自己彻底放松,或者在教学中可以说一些学校的话题,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就在校园里转悠起来。

一进门,就是一座正在拆的旧教学楼,旧教学楼下过道的板报上写着些好人好事之类的文字。紧挨旧教学楼右边是一座写着“行政楼”的楼房,行政楼前面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楼、阶梯教室,二楼、教务处,三楼、校长室,四楼、音乐室和图书馆。穿过旧教学楼,豁然入目的是初中部教学楼,共四层的楼房表面全贴着红瓷砖,很气派。教学楼前的花园正在修建,有几个工人正在那里忙活,教学楼左右边估计是教师办公室或是厕所,中间一色是四间明亮的教室。走到教学楼后边,是教工餐厅和一座很旧的小二楼,然后就是约四十平方米的停车棚。教学楼往右是学生食堂,食堂里桌椅整齐,分小学部初中部两大间。有几个食堂师傅正在里头准备学生的午餐。继续往右走就是小学部,共有五幢不新不旧的四层教学楼兼教师办公室。楼前花园争奇斗艳绿草如茵,在石材厂住久了的贾文生觉得美不胜收。不时传来阵阵小学生们朗朗读书声。走过小学部北面的一座小桥就是操场。操场很大,环形跑道环绕着足球场。西边是单双杠场地,南边是升旗台,东边是两个标准的篮球场,白闪闪的水泥地很显眼。

绕了一圈,贾文生就来到行政楼二楼教务处,前日接待他的三位老师已经等在教务处了,看到贾文生,许老师就跟贾文生握手,说:“欢迎贾老师,辛苦了。”接着指着胡老师和王老师介绍:“这是学校胡校长,这是学校王书记,我是教务处主任。”

听了许主任的介绍,贾文生心里紧了一下,原来三位是学校的核心领导。但又镇静下来。然后许主任就把贾文生带到一个小会议室,小会议室已经有七八个应聘者在那里。许主任拿过一本八年级语文教材和相关教学参考书,翻开语文教材,指着一篇课文对贾文生说:“贾老师,你就上这篇课文。上午剩下的时间你备课,下午一点到教学楼三楼八年级二班上课,需要什么帮助就找我。”

贾文生走过去一看,课文是鲁迅先生的《社戏》,心里就乐了,他昨天备课的时候专门把几篇可能会安排讲课的课文重点照顾了一下。许主任又给了贾文生一个本子写教案。并喊来一个男教师。说:“贾老师,这是八二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就问他。”说完许主任就去张罗别的应聘者去了。

贾文生跟这个男教师简单招呼后就问:“请问贵班学情如何?我要注意些什么?”

那个老师说:“班级50个人,三分之一的学生基础好但是死读书,不爱讲话和大胆发言,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除了一两个压根不学习以外,其余的都是那种基础差厌学的。所以老师你去讲课只需要把知识点讲到位,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就可以了,至于互动啊讨论啊那些花架子没用,弄不好学生会跟着起哄。你看还有需要我帮助的吗?”

贾文生就说:“谢谢你的帮助,就需要一块小黑板和几支粉笔就可以了。”

那个老师就转身去给贾文生找来一块小黑板,并说了一句:“祝你好运。”就走了。

贾文生开始备课,他琢磨着这样的班级如果按照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现成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因为那个教法没有基础知识训练这一环。而且《社戏》一文生涩字词较多且课文很长,学生的提前预习肯定是走马观花,如果不把这些生涩字词和难懂的句子给学生讲明白,那么学生在听老师分析课文的时候也会云山雾罩,飘飘然而不知所云。刚才那位老师虽然说不用管学生,自顾自把知识点讲明白就可以了。但是贾文生认为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即使是这样的应聘试讲课,也得抓住学生才对。也要想法子把学生的兴趣点激发起来。

思考一会儿之后,贾文生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将基础知识讲解与课文内容理解同步进行,由浅入深慢慢导引。

于是,贾文生开始在小黑板上整齐地写下课文的生字词:归省、行辈、不惮、絮叨、怠慢、撺掇、凫水、磕、潺潺、即、踊跃、屹立、舀水、喝彩、皎洁、旺相、撮、楫、拔、礼数、依稀、自失、弥散、向午、纠葛。这些字词的音义在课文的注释里基本上都有。写完了小黑板,贾文生把小黑板放在远处看看,字体还可以,就开始坐下来写教案。他郑重地在教案纸上写下标题《社戏》,然后工整地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午饭前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贾文生就备好了课,轻松地跟着许主任去食堂吃饭。饭后,贾文生问:“许主任,学生们中午时间都不回家在教室里午休吗?”许主任说:“是的,他们都在各自的班级里休息,贾老师可以先去教室熟悉一下学生。”贾文生就朝教学楼三楼八二班教室走去。

到了八二班教室,学生们刚吃过午饭回教室,都三三两两坐在教室里聊天。看到兀然进了教室的贾文生,都有点错愕。等贾文生说明了来意,学生们就开始笑起来,几个大方一点的学生围过来,一个问:“老师,侬哪里来的?”贾文生学着上海话说:“吾陕西来的。”几个就尖叫:“哎哟,兵马俑哪里来的呢,勿得了嘛。”一个大胆的女生说:“兵马俑都像老师你这么高大帅气吗?”学生们就起哄大笑。贾文生就跟学生们一起大笑,惹得学生们都围在贾文生的周围问这问那。一直到那个给贾文生小黑板的班主任老师过来维持午休纪律了才散开。贾文生也在和学生的聊天互动中基本上知道了几个爱讲话的学生,偷偷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上课时间到了,贾文生提着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和教材教案大步流星自信满满地走进了八二班教室。贾文生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因为提前认识了贾文生,差不多都洋溢着笑脸。但也有几个斜着眼看贾文生,仿佛是要看贾文生如何出洋相和下不了台。

贾文生声音洪亮地喊:“上课!”干脆的嗓音一下子镇住了全场。那个班长也跟着响亮地喊:“起立!”贾文生面对起立的五十个学生和听课老师,鞠了一躬,喊:“同学们好。”

学生坐下后,贾文生并没有首先介绍自己。而是一个开场白:“童年是难忘的,在贾老师我梦幻般的童年,因为我家在陕西省秦岭山麓,所以在那山环水抱的地方。我难忘夏天去小河里游泳,难忘骑在牛背上去山里放牛,难忘跟着大人们去庙会听那听不懂但是很震撼的秦腔。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难忘的,包括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很多文学家都在文章里写过童年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一起来读读鲁迅先生是怎么写童年生活的。请大家打开语文书。”

贾文生在课前导语里巧妙地就把自己介绍了,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让后面几个表情严肃的听课者也开始被贾文生所吸引。

贾文生在黑板正中间写下了课题“社戏”两个字之后,就把小黑板挂在黑板右上角。转身说:“上课前我已经了解到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我就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吧。”

然后点了一名学生站起来,指着小黑板上的“省”字让她读。那个女生读成了“shěng”。贾文生就冲着全班同学问:“她读得对不对呀?”

众答:“不对。”

贾文生追问:“那怎么读呢?”

有几个学生就抢答:“读xǐng”

贾文生就知道抢答的几个显然是看了课文注释的,就点了其中一位问:“那你说说‘归省’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回家看望父母。”

贾文生追问:“既然你知道这个词义,现在请你对照一下课文,是谁回家看望父母?”

生答:“是鲁迅。”

贾文生看到旁边一个女生在捂着嘴巴笑。就说:“好的,你坐下。旁边那位女同学在笑,他说得不对吗?”

那个偷笑的女生站起来答:“不对,是鲁迅的母亲。”

贾文生就笑着提醒:“你仔细看看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

生答:“是小说。”

贾文生引导:“既然是小说,请问这个‘我’是鲁迅吗?”

学生才恍然大悟,说:“哦,不是。”

贾文生追问:“那你怎么就感觉那个‘我’是鲁迅了呢?”

生答:“因为太真实了,感觉就是鲁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一样。”

贾文生就肯定了她的说法,让她坐下。说:“是的,小说用第一人称‘我’的形式来写,它的好处就是增加文章的真实性。请大家把这一条写在笔记本上或者书上空白处。”

等学生写完了,贾文生接着问:“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写归省这件事啊?”

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因为这是当地的风俗。”

贾文生鼓励道:“很好,但是我觉得他回答得不够全面,哪位同学能给她补充一下?”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这,文中‘我’才能和母亲一块到乡下,才有后来的看社戏。为后文做铺垫。”

贾文生又鼓励:“说得好,铺垫这样的专业术语都用上了。请大家在旁边批注刚才和两位同学说的话。”

贾文生又问:“那请问这个归省是在什么时候?”

生答:“在夏天。”贾文生笑着问:“是在夏天吗?”

有人举手答:“不对,课文中说了‘我’母亲分担了家务,夏天是不能去的,应该是在春天清明以后的几天时间中。”

贾文生点头表示赞许。又问:“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有没有别的依据?”

一个学生举手回答:“第四节中说‘现在想那演戏的或是社戏,或是春赛’,而本文主要写的是社戏,把春赛跟社戏联系在一起,那‘归省’的时间当然是春天了。”

贾文生就为这个学生如此严密的回答而鼓起掌来。在贾文生的带动下,全班都鼓起掌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贾文生调动到热烈状态。在这样的分析之下,学生就已经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为了不让学生们在自己已经调动起来的文本学习气氛中松懈,贾文生趁热打铁,就顺口喊出了自己课前来教室偷偷记下的学生的名字。贾文生一喊这个学生的名字,全班学生就讶异于贾文生怎么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就觉得贾文生很亲切,无形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加兴致勃勃地随着贾文生设置的情景进入课文。那个被点到名的学生站起来,她也讶异怎么这个老师就记住了自己的名字了。

贾文生指着小黑板上“行辈”让她读。

学生读:“行(háng)辈。”

贾文生面向全体学生说:“读准了,很好,那么这个字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呢?”

众答:“xíng。”

贾文生问:“那这个‘行辈’指什么呀?”

学生答:“排行和辈分。”

贾文生说:“对,那么请大家现在对照一下课文,文中的‘我’的行辈是小还是大?”

稍停了一会,有学生举手,贾文生向他示意叫他回答。

学生:“应该是小。”

贾文生问:“根据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这句话的中心语是‘行辈是叔子、七公’,而对照上句不难知道是指陪‘我’玩的小朋友的行辈。”

贾文生点头。然后追问:“既然小伙伴们排行是我的长辈,那我就应该要规规矩矩的,尊重老前辈咯?”

贾文生刚说完,全体学生都笑起来,好多学生都举手想回答问题,包括自己刚进教室冷眼看着贾文生的几个学生。贾文生就示意其中一个曾给他冷眼的学生回答。

那个学生说:“我是从后文看出来了,‘我’与小伙伴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都没有管这些礼节和规矩。”

贾文生就夸他:“这位同学读书比一般人全面,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全面读书整体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那个学生就眼睛放光,俨然是很少受到表扬而兴奋不已。

贾文生说:“但是在那样的社会没有规矩行不行?”

生答:“不行。”

贾文生问:“那么‘我’与小伙伴们玩耍的年代该是什么年代呢?”

学生:“应该是封建社会末期。”

贾文生就说:“对的,是封建社会末期。在这样的年代,封建礼教与伦理流毒还很猖獗。那么,这些在这群小伙伴中还存在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学生:“在小伙伴中,封建伦理被打破了,表达了作者从小就对封建社会的憎恶。”

贾文生说:“好,‘憎恶’这个词用得很恰当。请同学们把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大体意思批注在这段的空白处。”

等学生写完后。贾文生问:“那么,在这个地方人们的心中,就没有封建伦理的束缚吗?”

生答:“不是,他们有。”

贾文生问:“那他们不遵守这些伦理道德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生答:“因为‘我’是客,他们对‘我’照顾,所以不计较,另外就是他们大多不识字。”

贾文生说:“对,那么你们从第一节中找出我在这里得到照顾的句子吧。”

停顿了一会。

生答:“我在这里受到了优待。”

这个词算是解决了。于是贾文生又指着小黑板上“不惮”请学生解释。

生答:“就是不怕的意思。”

于是贾文生追问:“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不怕什么?”

生答:“小龙虾不怕钓钩。”

贾文生问:“这都是谁在钓虾啊?”

生答:“‘我’跟小伙伴们。”

贾文生说:“好,同学们平时可能也有钓虾的经验,也确实体会到了虾的呆。可是我们钓的虾一般都是自己吃,可文中的小伙伴们钓的虾归谁吃呢?”

生答:“都归‘我’吃了。”

贾文生问:“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答:“‘我’在这里受到了优待。”

贾文生说:“好的,钓虾与后文的放牛都是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的第二个原因。请同学们把‘我’受到优待的这两个原因归纳一下,写在笔记本上。”

看着同学们意犹未尽专心致志写着的样子。贾文生吁了一口气,终于没有出现那个老师说的那种课堂难驾驭的情况。后边几个听课的老师也在交头接耳说什么,一个戴眼镜的老师还起来看学生写的情况。

贾文生从这三个词入手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引到了这节课的中心目标——‘我’为什么把平桥村当作我儿时的乐土。这么晦涩的长篇幅小说,贾文生从基础知识的讲解中由浅入深灵活地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到课文分析当中。全然没有了丝毫的呆板和枯燥,而且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落实教学目标,没有刻意做作,没有花架子,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贾文生很善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学生完全被贾文生带动起来。贾文生继续按照先前的方法将小黑板上另外的词对照课文中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带领学生从“絮叨、怠慢、撺掇、凫水”等词语的分析中理解了“看戏前的波折”这个内容,并掌握了这个内容中“我”的情绪变化过程。从“拔、橹、篙、磕、潺潺”的分析中体会了去看戏出发前小伙伴们划船一系列动词的妙用,并总结归纳出双喜这一人物形象。从“踊跃、蕴藻、弥散、依稀、自失”的分析中总结体会了看戏途中景物的分角度描绘的好处。从“屹立、舀”分析中巧妙地分析了小伙伴们好恶标准的相同、天真的性格。从“皎洁、喝彩”而分析了课文第22、23节最后一句的修辞手法。从“旺相、撮”的分析引出了“偷豆”这一生动清洁的赏析,并得出阿发的性格特点——慷慨无私。从“楫、向午、纠葛”的理解分析了“六一公公”形象——热情、珍惜劳动成果和淳朴老实。

分析完所有的词语后,这节试讲课的重难点也同时完成。然后贾文生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知识内容阅读分析课文最后一段,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即全文的中心。就当着全班同学都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的时候,下课铃声响起来。就在贾文生准备跟学生们告别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到这一幕,热爱语文教学的贾文生热泪盈眶……

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有了兴趣后,就不需教师在讲台上冗繁地分析课文了,那反而会让学生腻烦乏味。这个时候教师要将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在兴趣中去自学。如此就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实现了实施素质教育语文为先头军的好作用。

所以贾文生的这节课虽说是应聘试讲课,但是他上出了纯正的语文味道,真正做到了“课我合一”。热爱语文教学的他并没有受外部教学情形的影响,上了讲台就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课后,许主任对贾文生说:“贾老师,我个人觉得您的课上得很精彩,但是究竟如何还要我们招聘委员会下午研究决定。您辛苦了,结果我会在明天上午告诉你的,请你留下你的联系电话。”

听了许主任的一番话,刚刚还在课堂气氛中的贾文生才醒过来,一颗心又悬了起来。就把石美丽办公室的电话留下,告辞回大场。

回到太姥山石材厂,贾文生把情况向石美丽说了。又问石美丽魏道来过没有。石美丽说还没有来。贾文生就出门朝魏道的出租屋去寻魏道。石美丽也放下手中的活跟着贾文生,说顺道去接庄霓。到了魏道出租屋,看到魏道正在淘米煮饭。贾文生就问魏道:“哥,你试讲情况如何?”

魏道说:“别提了,想起来就怄火。”

贾文生说:“怎么了?”

魏道说:“下车后,我看到瓦屑镇那个街道破破烂烂,还是个镇呢,还不如老家一个村子的街道好。我就想转身走了。但是想想来一趟不容易,就去看看吧。结果那所育才学校在街道尽东头,学校门口的小马路还不是水泥路。一到大门口,我的天啊,教学楼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老楼,又黑又旧,这个老楼下边一个门洞穿过去还要好一点,还有小学部几幢像样的楼房。差我们原先的那学校十万八千里。”

贾文生说:“不是你说的去这种小学校被聘上的概率大吗?怎么又埋汰起学校基础设施来了?入编进公办学校是我们的目标。先进了教育系统,再想法子换学校嘛。快说说试讲如何?”

魏道说:“我到了,应聘生物老师的就我和另外一个重庆大学刚毕业的美女老师。接待我们那个书记说了我们两个是二选一,说话的时候不停地用眼睛瞟那个年轻的女教师。我心里就想,人家又年轻漂亮又是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还没上课就输掉了一半。”

贾文生笑道:“你不是有着五六年教龄的老教师吗?何况正值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刚毕业的小年轻怎么比得过你呢。你应该这么想,战略上藐视她才是,怎么还没上讲台就气馁呢?后来讲课如何?”

魏道说:“然后我们就分头备课,让我讲的是消化系统,我翻了一下教材,知识点讲过好几遍了,熟悉得很。我写了一个答案就去校园里转悠。”

贾文生说:“哥怎么能写答案呢?这是试讲,人家不是只考察你讲课能力,还要综合考察。”

魏道说:“不管什么学校,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都可以写简案。他们知道我的教龄。”

贾文生说:“哥,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前几天说‘态度决定一切’,因为前锋郝海东训练态度不好,耍大牌,人家米卢就是不用他。老哥啊,这不是教龄不教龄的问题,是态度问题。”

魏道就岔开话题:“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个湖北的老师。就跟他聊起来。他说现在正是教师招聘高峰期,多跑几所学校试试,跑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干啥?我就问他怎么他就来了,他说他是学历不合格,是函授大专,不然才不会来这么偏僻破烂的学校呢。我就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贾文生说:“你忘记前天在招聘会的遭遇了?一所学校都不要你。”

魏道说:“哎呀,再怎么着不能瞧扁了自己,我觉得还是要朝高处走才是。”

贾文生就无语。继续听魏道说。

魏道说:“后来讲课我就是按照教学程序讲下来的,该讲的都讲了,时间刚刚好。”

贾文生问:“跟学生有互动吗?”

魏道说:“我提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没人举手,都木登登坐在那里,就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回答不出来我就让坐下了。就管自己讲完。有领导听课,居然有三四个学生趴着睡着了。”

贾文生说:“没有互动倒是罢了,睡觉的你也不叫醒啊?”

魏道说:“我是试讲的,又没有成绩压力,叫他们就会浪费时间,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人家听课领导是听你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是你的教学基本功。”

贾文生看着魏道,半晌才说:“哥啊,你对教材把握得再好,再怎么熟悉,讲得再怎么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可是学生却不听,那你这节课对那几个睡觉的学生来说是无效的课啊。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不是教材。一个学生都不可以打瞌睡啊。”

魏道说:“那我总不能去拉他们起来吧?”

贾文生说:“不是去拉他们,而是应该过去叫醒他们,问问怎么睡觉?换一种方式讲课,可以讲个笑话啊什么的活跃一下气氛嘛。”

魏道说:“老弟你错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个体,他自己主观上不愿意学,老师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贾文生张着嘴巴不说话。末了才问:“哥,你走的时候他们咋说?”

魏道说:“叫我去办公室聊了一下,说我基本功扎实,教学很规范。就是课堂气氛有点沉闷。我说太注重规范了,所以放不开。他们说理解。就问我怎么在生物课里渗透德育教育?我说有的知识点可以渗透,有的知识点没法渗透。他们就叫我举例。我就知道他们的意思是我的这节课怎么不渗透德育教育。我就说这节课讲的消化系统的知识点没法渗透德育教育,因为我觉得讲明白啥叫胃,啥是十二指肠,啥是肛门和膀胱。‘消化系统与德育’,怎么融会贯通?‘肛门与德育’?他们就笑,就叫我留下联系方式叫我回来等消息。我就留下了美丽办公室电话。明天等等看吧。”

贾文生也哑然失笑:“哥啊,你有点迂腐了,您完全可以在讲消化系统的时候点一点同学们今后可要注意饮食习惯,不要乱吃零食什么的。对消化系统不好啊什么的,这不就是德育的渗透吗?”

魏道说:“我也想过,但是我觉得很牵强很扯淡。妈的什么知识都要跟德育挂钩,是不是太形式主义了。不说这个了,整菜吃饭。不行就拉鸡巴倒。”

贾文生又张着嘴巴看着择菜的魏道。

第二天,贾文生吃了早饭。正在忐忑不安地看着书等待办公室电话传来消息。石美丽忽然娇声喊:“文生,来电话了,找你的。”

贾文生一听,腾地跳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电话机旁,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许主任的声音:“贾老师,祝贺你。我们经过研究,决定聘用你,但是鉴于你在老家是非在编老师,我们决定试用你到这学期结束,然后这学期期末最终决定是否正式引进你,你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愿意的话一会给我回个电话,电话是58155008,下周一到学校报到。”

贾文生激动得不能自已,拿着听筒的手剧烈抖动,不假思索地说:“许主任,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不用考虑了,我愿意来试用。我下周一一早就到学校报到。”

石美丽看到贾文生激动的样子和听到贾文生颤抖的声音,就用手抹着眼角的泪水。

不一会儿,全厂的人都知道贾文生被南汇县公办学校聘用了的消息。贾文生跑到小商店买了两包上海牌香烟,给抽烟的一一敬烟。这个时候魏道也来了,看到了兴高采烈的贾文生和石美丽,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说着祝贺的话。自己也心里七上八下地等着自己的电话。可是左等右等一上午过去了,没有等到。心神不安地吃了中午饭,下午又过去很久了还是没有电话,他就忍不住拿出招聘广告,按照招聘广告上瓦屑育才学校的电话,打了过去。结果当然是人家不聘用他,用了重庆大学毕业的那个年轻女教师。

机会总是垂青于认真准备的人,会变通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