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广胜的头像

胡广胜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10/22
分享
《沙瓦脱贫唱新歌》连载

第一十一章

扶贫小故事之一:火塘边的“交锋”

2017年10月的一天,深夜十一点左右的时候,碧罗雪山上已经阴雨霏霏,天气也像帮扶工作一样显得让人多了丝丝凉意。福贡县委由副书记带队,国土、发改、住建等十多个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与沙瓦村十五个村民小组长及20多个村民代表在民兵班长李建华家中的火塘边形成了对峙。工作组耐心细致的讲述了政府对搬迁工作的各项政策,以及搬迁后的美好发展前景。当前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要将高杆农作物,比如玉米的种植地进行退耕还林。村民代表和15个小组长对此没有任何反应,但却强烈提出了“我们只需要政府修通到村里的公路,这是我们山上全体村民的唯一希望,也是我们千百年来的梦想。”党委确定整体搬迁,村民要求修通公路,谁也不让步,思想工作从晚上七点僵持到深夜快十二点没有任何结果。

“你们走吧,我们沙瓦自己挖路。自己发展,我们最终也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这里没有住的地方!”工作组被村民排斥,不得不连夜下山。工作组的个别年轻同志心中有了怨气,发出深深的慨叹:什么素质嘛,这么好的政策得不到拥护,哪有这么犟的人。

工作组的身影逐渐远去,犬吠渐消。火塘边一双双失望的眼神暗淡无光,老百姓长满茧子的双手不停的搓动。乡亲们看着不断跳动的火苗深深的思考着,我们全村的前景在哪里呢?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暗淡的目光陷入了茫然、徘徊之中……

“这么晚了大家还不休息,有什么好事呀!”下午爬山到村里的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向文,接到村支部书记斯春梅的电话,简单了解情况后来到了现场,打破了这份纠结的“宁静”。朴实憨厚的村民们低着头耷拉着脸,似乎有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感觉,想说却又害羞。“大家有什么就直接说吧,军分区帮扶沙瓦村,我们就是一家人,和大家一道解决难题就是我们的帮扶工作。”

      “谢谢向主任,谢谢你们的好意,我们太难了。唉!为了这条路,我们反映了无数次,祖祖辈辈盼了多少年,政府就是不同意,还让我们整体搬迁,这里山好水好,不是养不活人,搬下山去我们没有了土地,我们吃什么、干什么,我们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年龄也老了,打工都没有人要,我们村里的好多人从没有走出过这座大山,好多老人连县城都没有去过。这些天和政府的工作组谈过去谈过来,嘴皮磨起了茧子,口水也讲干了,带着工作组全村到处跑,腰酸了、背痛了,我们也累了。这条路还得靠我们自己修,我们这一代修不通,下一代接着修,总有一天会修通,工作组也不要再来了,谢谢主任,明天你们也回去吧!”村里威望最高的老阿大哥含着眼泪倒出了这番苦水。

“老阿大哥,乡亲们,别丧气!这条路困扰了你们成百上千年,听说你们自己动手都挖了1公里多了,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里,如果你们泄气了,可能这条路真修不通了,祖祖辈辈的梦想就断送在你们这一代,你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你们不是信教嘛,上帝去哪里啦,怎么不出来帮你们修路呢?当有一天你们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地狱,你们的祖先都会骂你们这些不孝之子,以后你们的子孙后代,也会骂你们这些不争气的老东西,真是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后人,你们敢泄气吗?一定要坚持下去,把这个关键时刻挺过去,实现你们修路的梦想,这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你们这一代人的机遇。工作组来做你们搬迁工作,没有答应修路,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表态说不修这条路”。老阿大哥和村民们身板在这交谈中逐渐挺直起来,眼睛也逐渐聚光有神起来,信心再一次在心里树立起来。

“向主任,我们应该怎么办呀,教教我们。”老阿大哥面露羞涩谦虚地问着。

“对,教教我们,我们听您的!”村民们随声附和,在无奈中把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交给了部队的帮扶工作人员。

“好,我要的就是你们这个态度。全村必须打起精神,勇敢的面对明天,既然你们听我的,以后我们就战斗在一起,为实现修路的梦想积极争取,把这条路修通了,我再来村里,也不用爬山那么辛苦,我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但是,我要对你们提一个要求必须答应,就是从此以后,党委政府的工作组来开展工作,你们家家户户,每个村民都必须积极配合,热情招呼,体现出我们沙瓦人的善良、热情、大方、纯朴。老阿大哥,你们今天和工作组闹翻的事,必须找个机会,代表全体村民进行道歉。动不动就各自为阵、自以为是绝对不行,以后也绝不可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你们答应了我就支持你们,挺你们!”

“好,我们听您的。”

“好,不要说一个要求,就是十个八个我们都同意。”

“我们跟您干,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村民们从迷茫中走了出来,又开始激烈的商量如何向工作组道歉,如何争取把路修通,顺利实现祖祖辈辈的梦想,过上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好日子。经过大家不懈努力, 2019年10月,沙瓦村通往外界的盘山公路几经曲折终于建成通车了!

         小故事之二:“朱向角力”沙瓦村

 

“我不要先进,以前是我该干的。我要求换人,我实在累不动了。”

“你不要激动,大家都知道你累,我不累吗?我不也在坚持嘛?!”

“不行,这次就换人,反正我不干了。”

“不干就算了,你不干我一个人干。”

......

争吵得不可开交,狠话硬话不断放出。这是在沙瓦村蹲点帮扶近三个月的朱云参谋与向文主任在老沙瓦村委会的一段真实争吵。

黑黝黝的朱云穿着一身透着白色盐巴夹着汗迹的迷彩服,透着一股怒气怨气和疲惫,垂头散气的走到老村委会的墙边,蹲在那里使劲的抽烟。愤怒的向文主任怒气冲天的又走进老村委会继续安排帮扶工作。

是的,朱云确实太疲惫啦,连续在沙瓦村蹲帮80多天,每天走路上山下山再上山。这段时间为修通村公路,又带着交通、发改、林业等部门的同志测量、选点,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工作其他同志又没法替换,晚上还要连夜找群众聊天做思想工作。加之上个月的一个晚上,朱云穿着短裤在村民的简易房洗好澡出来时,因为马上休息没有穿军装,被狗咬着,正在打狂犬疫苗。向主任这次下来,也是准备定好即将修上山公路的点,就带他回去休整几天的。回到军分区,向文主任和朱云进行了深层次交流,队员可以换、我们可以不干,老百姓的日子得过,脱贫攻坚总要有人去做;山上的群众那么淳朴、对我们那么期盼,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年轻吃点苦不需要谁去理解,也是我们成长的另一种方式,几十年后再回忆起来,满满的自豪;我们的帮扶会像一道道深深的烙印镌刻在沙瓦人的心中,这份光荣属于帮扶队员。这些共识在两人心中默默达成。一个星期后,两人又愉快地上山工作。群众热情的招呼,像对待久别的亲人,那么亲切、那么真诚、那么幸福。

2017年5月的时候,省军区余琨政委到怒江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给怒江军分区下达了加挂沙瓦村帮扶的工作任务,并具体交给了在福贡人武部代职政委的向文同志,怒江军分区在机关抽调了懂基层、反应快、当过主官的朱云同志协助向文驻村工作。这条上沙瓦的路一个单边就需要3小时左右,一条宽1米左右,一直爬坡到村的羊场小道。当地的驾驶员告诉代职的向政委:你在江边找沙瓦村,带着迷彩帽看向碧罗雪山,一直仰头,一直仰头,什么时候帽子掉就看见村子啦!确实是这样,在那白云深处的山的顶端就是美丽的沙瓦村。

4年来,朱云连续上山下山往返50余次,加之沿山测量、选址行程共1000余公里,向文从军分区到沙瓦往返80余次,行程1700余公里。鞋磨破了三四双,上山的拐杖换了四五根,终于在2019年10月,沙瓦人民盼望千百年的公路修通了。

上沙瓦的山路更是一段个人成长的心路,是一条沙瓦人民脱贫奔小康的幸福之路,也是帮扶队员个人成才之路。

2018年底,朱云参谋因表现优秀评为了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组织关怀下提升到了新的工作岗位。2019年底,向文主任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小故事之三:怒族群众搬新家,村史馆里寄乡愁

       李小二是沙瓦村沙瓦小组的组长,也是一个建档立卡户,40岁过了,至今单身,当地人叫“光棍”,是典型的搬迁对象,就是其70多岁的老母亲不同意,放不下祖祖辈辈住过的老房子,舍不得周边熟悉的环境。

“大妈,你们搬下去以后李小二就可以谈对象结婚啦,在山上没有女孩会嫁上来,为了他也要搬下去住呀!”军分区驻村帮扶的同志跟大妈拉着家常。

     “不行呀,这个房子是我和他爸一根梁一根梁的从山上砍来的,一棵柱子一棵柱子的扛回来的。搬下去我们舍不得,而且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搬下山去后再也没有火塘,生活也不习惯啦!”

确实,住惯的山坡不嫌陡。老乡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让这些在山上住了一辈子的老人搬下山,他们舍不得习惯的环境。

“大妈,我连你这个房子一起搬下山去,你搬不搬迁呀?”大妈笑着说:“主任啦,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嘛,你如果真把我这老房子搬下去我肯定搬迁。”一句玩笑使得驻村帮扶的向文主任陷入了思考。沙瓦村需要搬迁120多户,小组长的工作都做不通,其他人怎么做呢?要老百姓离开熟悉的环境,故乡、故土实在难离呀!

“把老房子搬下山,在搬迁点找个地点,让搬下去的群众时刻能找到生活在老家的感受。”经过深深思考后的向文主任和驻村队员开始着手研究这个新的计划。这样既为搬迁工作找到带头人,又把首先搬迁的群众拆掉的旧房子进行回购复制,两全其美。在搬迁安置点复制怒族民居这个主意得到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并被定性为村史馆。

2019年12月正式复制定型,里面既原汁原味的体现了怒族直过民族的生产生活,又把搬迁前后的发展变化进行对比展现,还利用墙面制作展板记录怒族的发展变迁,同时年轻的怒族后代也能在这里找到先辈们生活的艰辛,激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内动力。2020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同志到该搬迁点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肯定。2020年5月,云南省委正式在全省各村进行推广。

“这是我们过去打猎的弩和箭……过去没有雨伞,出门我们就带这个。”61岁的老人和付益饶有兴趣的向参观的客人作着介绍,“雨季时,屋外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和付益回忆着过去在山上的日子。从深山老林里搬出来,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和付益感觉像做梦。他最初不想下山,直到扶贫工作队员带他到了安置点看完新房他才动了心。为了搬迁的群众时刻能见到山里的老家,军分区在安置点旁边建起了村史馆,房屋按照老宅比例复原,里面陈列着村民亲手制作的竹酒杯、木碗、竹箩、犁耙锄头、存种子的罐子、怒族乐器“达比亚”等,还有他们世代不离的火塘。

村民搬下山后,老人会常常想念旧居,用村史馆的形式还原老家的模样,闻得到老家的气息,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乡愁,就能在安置点居住得踏实安稳,生活得舒畅幸福。村史馆成为村民告别贫困的见证,也是存放老家气息的地方。老人们隔三差五都会来村史馆走走,看看老宅的家居陈设、生活用品、农耕器具和老照片,在火塘边坐坐、聊聊天,淡淡的笑容和幸福的在泪珠常常洋溢在饱经沧桑的脸庞。

小故事之四:微“园”大益

搬进新家园,搬出新生活。为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怒江军分区在沙瓦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结合群众所需,创新工作思路,解决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安置点周边土地资源,让荒地变菜田,打造出一块块“微菜园”,让每一个搬迁户都有地种、有菜吃、有收入。

2019年9月,军分区驻村干部姜勇在住村期间,向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工作处向文主任反应:“好多村民搬进来几天又回山上去了,据了解,他们说上山种地去了。搬进安置点后,没有菜吃,没有活干,他们不适应”。如何让搬迁群众留下来、稳得住,安心生活下去,成了军分区领导的一块心病。受军分区领导指派,向文进驻安置点,了解情况找对策,不能让做了多少工作好不容易才搬下山来的群众又回去了。进驻的当天晚上,恰逢水利部门的同志在村里协调防汛工程施工。

第二天早上,向文主任和姜勇早早起床,在安置点四周走路锻炼,看到准备施工的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安置点外进行测量,向主任前去了解他们工程的相关情况。当听说他们要在指挥田安置点外边新打一道(圈)防洪堤坝,高度有的达到七八米,向主任灵机一动,在防洪堤内进行渣土回填,再拉土垫上,不就是土地吗?他和姜勇合计,将搬迁点附近的边坡荒地进行整治,通过土壤改良、采用先进的灌溉系统、根据群众喜好引进优良的蔬菜品种并进行田间管护培训等系列措施,让搬迁群众有地种、有菜摘的同时也掌握了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在前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尽可能的选用搬迁群众参与施工,让部分搬迁群众多一份创收,一片菜地的模型就这样在他们心中绘成了“蓝图”。

向主任召集村委班子成员和水利部门的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立马引起了村委会班子的共鸣。村支部书记转瞬又陷入了郁闷之中:没有资金,启动不了。向主任说资金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去协调,土地、规划、设置尽快组织,尽快搭上防汛工程这个东风。整治菜地的决心现场敲定。再向军分区党委汇报后,向文又及时赶到县里向书记县长就此想法进行了汇报,得到他们的一致赞同,也解开了他们纠结了很久的疙瘩。军分区又协调珠海帮扶的领导,一家负责渣土整治回填,一家负责换土和规范化建设。按连队种菜地的模式组织实施,很快军分区和珠海各家出资30万元,1个月时间,占地15亩分为330块的菜地建成,刚好分配搬迁的330户农户使用。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安置点农户”管理模式,建立扶贫车间“微型菜园”项目,使安置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参与产业从事生产,解决入户群众蔬菜供需矛盾,降低日常支出生活成本,为安置点农户打开又一扇致富之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挪出穷窝窝,搬来新生活,迁走的是贫困,移来的是幸福。2019年10月28日,福贡县指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行扶贫车间“微型菜园”菜地抽签认领仪式并签订租赁使用协议。

走进指挥田易地搬迁安置点,除了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外,还有一块块引人注目的方方正正的菜地。每块菜地旁边悬挂着如同 “身份证号码”一样的编号,菜地里种着青菜、茄子、西红柿、辣椒等应有尽有,绿油油的一片,生机盎然,与安置点的高楼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菜园是为了更好的让搬迁群众安置下来而专门开辟的。与此同时,专门成立了“福贡碧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搬迁群众以租赁形式确定土地使用关系,在约定范围内使用、管理、养护分配菜地,并选派专人提供全程农技服务,定点进行“种”、“防”引导及后续管护培训。

“微菜园”的建设不仅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地种,找到农民对土地的情怀和在新家园的归属感,还可以省下买菜钱,降低日常支出生活成本,并且还能吃到健康放心的蔬菜,一举多得,微“园”大“益”,深受搬迁群众好评。搬迁群众和银香说:“我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因为政府给了菜地,所以平时也不用去街上买菜了,一年下来也省了不少钱。”粗略计算,老百姓去附近市场买菜来回车费需要10块钱左右,买菜每天平均也在10块钱左右, 每天可以帮他们省20块钱,一年下来,搬迁群众每年可实现增收近3000余元,村委会每月每块地收取5元管理费,又解决村里有一定的集体经济。2020年5月,云南省政府将“微菜园”作为大项工作在全省推广。

        小故事之五:诗从怒江来

吃手的小腊八登上中国诗词大会啦!

在云南怒江一个千沟万壑的小山村,“物质贫”的困境正因解放军扶贫工作队员的到来和帮助逐渐化解,而精神上的“贫困”也因朱云这样的老师,腊八、芳芳这样的学生“扎根”逐渐远去。

刚上山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每天七八个孩子整天在村里面东家房头西家墙头的顽皮嬉戏着,却怎么也不靠近我们,为什么不去读书呢,这个疑问在村民坡罗身上找到了答案:大人白天下地干活,最近的幼儿园要在山下10多公里的地方才有,不可能每天接送,只有等到9岁左右才可以送到最近的乡镇寄读,每个星期接送一次,山上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朱云,你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这些孩子学儿歌、玩游戏、背背诗吧,我下次上山的时候买点水果、糖之类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带上来,每次发一点跟他们。再买一些识字挂图之类的来,跟他们开办一个学前教育点。你在这里有这些小朋友陪伴你,也不至于孤单,过去我们在老山开办帐篷小学就是这个模式。”

      “好,明天就可以开始。”驻村队员朱云愉快地接受了向文主任安排的这个任务。

“腊八,到你了,站起来。认真一点,手放好。”轮到腊八,他咻地站起来,将五指并拢贴在裤子两侧中缝。朱云念一句,腊八念一句;腊八念一个字,他的两只手就不安分地拍打一下裤子中缝。很快小顽皮们已接受了朱云这位老师并成为他们的朋友。

因为年纪还小,孩子们学念诗,多为学音,鲜少认字。腊八念错了诗,瞬间和坐在他左侧的小女娃笑到抱成一团。最后,他又老老实实地站好,跟着朱云将正确的诗句读了一遍。为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知识的种子,朱云成为孩子们的老师,先把容易背诵的古诗词一句一句教给孩子们,小朋友一旦会背,朱云就在他们小手上放一颗奖励的糖果;孩子们今天背会明天就忘,朱云就满山遍野去“堵”他们,“逼”他们背诗词。

2020年2月3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5场中,主持人龙洋向观众介绍了6岁的柒杰杰(腊八)和5岁的李成芳(芳芳)。在朱云、春花的陪同下四人千里迢迢,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怒族村去到北京,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预备团现场。面对全国观众,身着怒族民族服装的两位小朋友用稚嫩的童声,背诵了一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代孟浩然所作的《春晓》韵致清新,因其明白如话,这首流传千百年的小诗曾给予许多人以诗词的启蒙。但对于生活在怒江大峡谷山间沙瓦村的腊八和芳芳来说,学会这首简单的五言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云把孩子们背诗词模样用手机拍摄下来,给孩子们外出务工的父母看,背诗词成为了山里和山外链接的纽带。

每当深夜,和村民围坐在火塘边聊天时,驻村队员告诉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出去看看,去找寻诗词里讲述的山川河流……

腊八和芳芳是幸运的,听到受邀前往北京录制节目的消息,村民们都激动得难以自抑,“我知道消息以后太激动了,我太开心了,因为我从没去过北京。”走出大山、到北京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对于两个小朋友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录制完《中国诗词大会》回到沙瓦村,腊八妈妈一次又一次向村民重复说:“外面真的有很大很大的平原!”顽皮的腊八,则开始在碧罗雪山深处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唱着从北京学来的歌:“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诗章,周秦汉唐数不尽风流倜傥,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诗章,宋元明清英雄威武登场!”

经历过村里第一次有人受邀进京参加电视节目这件“大事”后,村里又恢复了宁静,沙瓦村的日子还在继续。诗从怒江来,也将继续在这里播种、生根、长出如荫的绿盖。

2019年11月,军分区协调珠海帮扶资金400余万元,投入60余万元在沙瓦村搬迁点建成了一个能容纳80余名小朋友的八一幼儿园,还招聘了两名学幼教专业的老师,山上的孩子和全国的小朋友一道,也能正常享受学前教育,过上快乐的童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