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苗仔的头像

花苗仔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1/18
分享
《求歪脱贫记》连载

第三章

3

其实,求歪原本的名字叫杨求正,1975年生,一米七零左右的身高,大鼻梁、四方脸、皮肤白白的,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他是大平苗寨的第一个高中生,也是一表人才。1994年大平被大火烧时,杨求正正在振兴一中念高二,发生火灾后家里困难供不起他上学,杨求正才辍学回家。他学过木匠,嫌酸手,放弃了;学过泥工,嫌脏手,不干了。砍柴怕被柴刀砍;割草怕被镰刀割。犁地耙田,嫌犁耙重;喂猪养牛,怕日晒雨淋。一次杨乾坤生病了,叫杨求正挑猪食去喂猪。他厉声喝道:“嘎佬(当地人对父亲的称呼),你看看,我全身上下哪一点像喂猪的人?我是读书人,怎么能干脏活呢?”杨乾坤默不作声。在一旁的村长吴通才听到后说:“杨求正啊,杨求正!我快60岁了,还没有看见你这样的读书人。嘎佬都病成那样了,你都不肯帮着点。我看你书读越多,人越糊涂。你不应该叫求正,应该叫求歪啊!”经村长随口那么一说,一传十、十传百,求歪的大名传遍了四村八寨。刚开始,别人叫他求歪,他还跟人家闹别扭,可是越闹求歪的大名打得越响,最后只有默认了。

尽管大家都笑话求歪白白消耗家里的粮食。他依旧我行我素,干这样活嫌丢读书人的脸,干那样活嫌丢读书人的丑。别人叫他帮忙做事,他总是说“空点倒”。父亲杨乾坤在世时,有父亲耕田犁地,勉强有口饭吃。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主要靠姐夫和姐姐送来的粮食度日。2014年,因家庭贫困,他家被评为低保贫困户,现在主要靠母亲的养老金和家里的低保金过日子。

和姜大力赶场回来后,不到五天,一条蓝黄烟、五斤肉、一瓶包谷烧,除了姜阿婆得尝几口肉汤外,剩下的全部消耗在求歪那张只会说“空点倒”的嘴里。一天傍晚,姜大力约寨上的杨老条、吴老宝一起到求歪的火炉房唱歌。姜大力和求歪同一年出生,比求歪小两个月,一米七八左右的身高,读到初中毕业,黝黑干瘪的脸上,摆着一个歪鼻子和两颗灯笼大的眼睛。爱说好话不爱干活,属懒人好一张嘴的那类人。杨老条,比求歪小两岁,读到小学毕业,一米五六左右的身高,粗壮、圆脸、秃头,属半天放不出一个屁的那类人,村民叫他“闷葫芦”。但他有个特点就是胆大,夜间一个人敢去深山捉毒蛇、竹鼠、野羊。吴老宝年纪最小,比求歪小五岁,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读到初中毕业。说话时嘴老爱往左边歪,头发稀少又爱疏一个“中分头”,一副影视剧里汉奸的形象。他是村长吴通才的亲侄儿,自幼父母双亡,是吴通才把他养大的。

求歪、姜大力、杨老条、吴老宝他们都会吹唢呐,四村八寨哪家有人去世了,他们就去那里吹唢呐,混口饭吃。他们都会吹芦笙、唱苗歌,哪家有人结婚、生小孩、竖新房,他们就去吹吹唱唱,讨口酒喝。他们手里有一本记事本,记录着哪家年轻崽要结婚了,哪家姑娘要出嫁了,哪家马上竖新房,哪家老人病重什么时候断气?记事本藏在求歪家里,他们经常聚在火炉房,时不时地翻来看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混饭吃、混酒喝的机会。看着他们四个人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妇女主任顾巧巧把他们称为混吃混喝F4组合。

这一次,混吃混喝F4组合齐聚求歪家商讨吃喝大事。“这点低保金和养老金哪里够花,三下五除二就花完了。如今,两天没有闻到烟、酒、肉的味儿了,嘴里都淡出清口水来。也怪了,最近四村八寨就没有什么红白两喜?”求歪一边翻着记事本一边发牢骚。“后天,支书赵大炮竖新房。”闷葫芦杨老条放出了一句话。“对,有那么回事,下请帖给我伯了。”吴老宝摸着他标志性的中分头说。“你们一天到晚就整点捉蛇、捕鱼那些屁事,能干点有用的大事没?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向求歪哥和我汇报。你们看看,记事本半个月了,还写不上‘囍’字的半边。”姜大力说。

“你们瞎扯的闲话,能变出酒肉来吗?”求歪一发话,三个人就竖起耳朵来听。“上梁的吴道师跟他的儿子去县城住了,四村八寨只有我会上梁的祝词,到时候赵大炮肯定请我去上梁,你们这几天练好苗歌,到时跟我一起去找吃找喝。”求歪说完,四个人分头准备去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