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新进士们正在北海宾馆举行恩荣宴,虽然说是国家最高级的宴会,但是由于遵循开国皇帝朱洪武皇帝节俭的遗训,这恩荣宴也只有一十六个菜,十六个菜是:胡椒醋鲜虾、烧鹅、羊头蹄、咸鼓、鹅肉巴子、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原汁羊骨头、胡辣醋腰子、蒸鲜鱼、羊肉水晶饺、五味蒸面筋、椒末羊肉。外加豆汤和三鲜汤两个汤菜。喝的酒是黔东茅台镇进贡的构酱酒。饭是从淮北夹沟一带进贡的夹沟香稻米饭。
一阵猛吃猛喝之后,官员们和新进士们的食欲得到了基本满足,于是开始说话,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一次会试。也有的人把议论的重点放在小皇上和满丞相这一对奇特的搭档方面:
“听说这满丞相也是十二岁?”有人轻声问。
“是的,小皇上跟满丞相都是十二岁,据说小皇上比满丞相刚好大一天,所以小皇上自称老哥。”
“难怪……”
“难怪什么?”
“你们没看到刚才满丞相拍小皇上的肩膀么?真正的哥俩好呀。”
“一个娃娃皇帝,一个娃娃宰相,够意思的。”
虽然这上千人的宴会场面没有谁去注意人们在说些什么呢?但是对于皇上和满丞相说的话大家自然是高度关注,此时小皇上跟满丞相来到了状元席,状元孙继皋、榜眼余孟麟、探花王应选以及几位主考官一齐站起来,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小皇上把小手扬扬:“免礼,都坐下,都坐下!”于是大家坐下。
“孙状元余榜眼王探花,三位的那篇文章都写得好哇。”小皇上夸赞道。
“皇上看过我们的文章?”状元孙继皋问。
“当然看过,余榜眼王探花的也都看过,满丞相也看过,朕跟满丞相一起看的,真的写得好。”
“其实对于那八股文,我们早就厌烦了。要说八股文的弊端,我们用不着思考就能够说出一大套道理,它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使许多读书人只顾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考中作官后,他们大都是不能够办实事的书呆子……”
“说得好,说得好呀,所以呀,你们三位的作文都得了满分。”满丞相夸奖说。
“跟我同乡的一个举人居然连《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的‘汝’指的是谁也不知道,你们说好笑不好笑。”榜眼余孟麟说。
“也难怪,人家对《论语》可以倒背如流,但是这个题说的是孔圣人的不足之处,人家怎么想得到呢?他们根本都没想到孔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探花王应选说。
“好笑的事情还多着呢,我们县里的一个举人竟然不知道《订鬼》的作者是东汉的王充。”邻桌的支可大大声说。
“王充是什么人?一个县令属下的小官,有谁会注意像他那样的小人物的著作呢?况且那《论衡》还被当时看着异书呢。”
“其实,那王充正是一位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的人,所以他虽然地位卑微,却写出了《论衡》这样的不朽哲学著作。”
“还有的举人甚至连本朝大文学家罗贯中写了那几部小说还搞不清,填空处不是《粉妆楼》吗?有许多举人填不出。”
“也怪不得他们不知道,以往的考试题目从来没有考过小说,谁知道这一次考了几部小说呢?连《李娃传》和《莺莺传》这样的描写爱情的书也考,那些老学究也只能够咬笔管了?”
新进士们还在议论纷纷,小皇上和满丞相已经来到了特长生进士席。大家正议论热闹,看到皇上和满丞相来了,一齐站起,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小皇上把小手一挥:“免礼免礼!新进士们好呀!”
“托皇上的福,我们这些人凭着一技之长也成为进士了。”
“这位是……”
“董其昌,华亭董其昌。”。
“听说你的书法和绘画都很出色?”满丞相问董其昌。
“禀皇上、满丞相,要说其昌学习书法,还有一段故事。我在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考卷时,本来可以把我评为第一,但是衷知府嫌我考卷上字写得太差,遂将第一改为第二,同时将字写得较好些的我的堂侄董源正评为第一。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我,从此我开始钻研书法。”
“听说董先生的草书写得很好?”小皇上问。
“谈不上很好,不过其昌很喜欢草书。”
“草书很好看,只是难写,也有些难认。”满丞相说。
“其实写草书也是有笔划规律的,宋朝就有了学习草书的《草诀歌》,熟悉了《草诀歌》,学习写草书就快了。”
“草诀歌?写草书还有诀窍?”
“是呀,比如‘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这四句,就是说的‘水’、‘言’、宝盖头和‘之’、‘走’这几个字和笔划的写法。再比如‘某枣借来旋’,‘之加心上恶’,‘非作浑如化’,‘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这些句子都是告诉你一些字的写法。‘点三上下心’,‘三’、‘上’、‘下’、‘心’这几个字写起来都是三个点,不过是排列组合的方式不一样。”董其昌一边说一边用手划笔划。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点三上下心’,居然一句话说出了四个字的写法,真的是诀窍,真的是诀窍呀。”满丞相也一边说话一边用手划笔划。
“这位是……还有这位……”小皇上问。
“我吕纪,这位是徐渭。我们二人喜欢画画。”二人一边说话一边从怀中拿出他们的绘画作品给小皇上和满丞相看。
“哟,画得实在好看,《鸳鸯图》?这鸳鸯画活了。《墨葡萄图》?画得好!画得好呀。”小皇上和满丞相一边欣赏一边称赞。
“这位先生大名?”满丞相问。
“程大位,安徽休宁人。”
“先生研究什么的?”
“大位就喜欢这个东西。”程大位从布袋里拿出一架小算盘,用手用力划一下,小算盘发出一声清脆的“哗啦”声。
“哟,那是一个什么玩意?”小皇上感到新奇。
“算盘,用它帮助计算很方便。”接着程大位又用一双手十个手指一齐在小算盘上“哗啦哗啦”拨弄一会,一边拨弄一边口里念道:‘一零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十五九三七五十六加一斤一共是八斤五两。”
“好玩,真的好玩。不过先生念的是什么口诀?”
“这是一种换算口诀,把十六两一斤换算成十两一斤的,比如说十六两一斤的一两换算成十两一斤的一两就是零点六二五两,十五两就是九点三七五两。刚才我不是在搞演算。而是利用不同进位制的换算练手指拨算盘的灵活性。如果要进行演算,利用加减乘除的口诀在算盘上进行演算就很方便,你们看:在空档上加子就是加几上几,比如一上一,六上六;如果档位上有子,比如档位上已经有四,再加三,口诀是‘三下五去二’,上面一子当五,拨下‘五’,下面去掉‘二’,等于加上了‘三’;乘法口诀好记,因为平日经常用到。除法口诀复杂一些,又叫‘归除法’,比如‘三一三余一’,道理是用‘三’去分‘一’,每份得三还余一,‘六四六余四’,用六分四,每份六,余四……以此类推。小数点靠自己心中有数。”
“这东西好,希望程先生尽快把它推广开来,算数工具的一大发明呀。”小皇上说。
满丞相又指着另外几位进士问:“这几位是……”
“我叫徐光启。”
“我是马一龙。”
“我们是两兄弟,我喻本元,他喻本亨。”
“都是研究什么的?”小皇上问。
“我在研究农学。”徐光启回答。
马一龙拿出一本书给小皇上看:“这是臣写的《农说》,里面写的是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请皇上和满丞相过目。”
“哟,好呀,大明朝的贾思勰出现了,将来也要写一部《齐民要术》那样的农书吧?”小皇上问。
“禀皇上,臣正在着手写一部农学方面的百科全书,题目准备用《农政全书》。”徐光启说。
“好,《农政全书》这书名好,希望能够早日看到先生的大书。”满丞相说。
小皇上和满丞相来到另一桌特长生席,新进士们正要站起,小皇上满丞相一齐说:“免礼免礼,大家坐着说话。”满丞相首先开口了:“这位先生是……”
“朱载堉,臣就喜欢搞这个。”朱载堉拿出一本书给小皇上和满丞相看,原来是一部《乐律全书》,满丞相说:“这个东西我不太懂。”小皇上说:“音乐这东西比较难,在历史上的皇帝中间,据说只有唐玄宗懂音乐,那唐玄宗还真的不简单。”
小皇上又指着另一位问:“这位……”
“万户,千家万户的‘万户’。”
“研究什么的?”
“火箭,能够把人送到天上的那种具有强大推力的火箭。”
“火箭?火能够发出强大的推力吗?”
“有。你们没看到鞭炮吗?小小的一个鞭炮也会发出神奇的推力,这说明火药在燃烧时能够发出推力;如果让大量的火药燃烧,并且让发出的推力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就很有可能把坐在封闭器具里的人送到很高很高的地方。”万户解释说。
“好神奇的学问,有些成就了吗?”
“正在准备试射,能不能成功还没把握。”
“但愿你早日成功,让我们大明有更多的人上天。”
“这位是……”
“姓吴,吴承恩。”
“研究什么的?”
“搞这个,写鬼话。”吴承恩拿出一卷书稿递给小皇上,满丞相也把目光投向书稿:
“《西游记》?”小皇上急忙翻开书稿:“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来跟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跟众多妖怪大战。最后保唐僧从西天取回真经。”
“有意思,真有意思,快点写完,给我和皇上各送一本,怎么样?”满丞相提出要求。
“谢谢皇上和满丞相喜欢我的书。”
小皇上和满丞相来到了神童进士席,神童进士们都离开座位把二人团团包围起来。
“这次考试作文好写吗?”
“好写,甘罗者,古之神童也。在吾心目中,乃古之少年英才,实为吾心中之偶像也。人们常常说,老年学黄忠,少年学罗成,可是我却认为,少年更应该学甘罗……”
“好啦好啦,我知道在座的都是甘罗一样的神童,少年英才,大明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小皇上和满丞相跟神童们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