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中客的头像

云中客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30
分享
《辛弃疾传》连载

第十章 北固亭上怀古今 千古佳作传后世

宋宁宗开禧元年,春风渐暖,江南的花草树木都在暖阳中肆意生长。然而,这看似生机勃勃的景象,却未能驱散辛弃疾心中的阴霾。

此时的辛弃疾,已被任命为镇江知府。这一日,他身着一袭素袍,独自登上北固亭。

放眼望去,江水滔滔,奔腾东去,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风拂过,掀起他的衣袂,发出猎猎声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感慨,心中不禁涌起“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怅然。

辛弃疾手扶亭栏,眉头紧锁,目光中透着忧虑。

他想到如今南宋朝廷一心北伐,韩侂胄主战,看似气势如虹,可在他看来,这其中却充满了轻率与鲁莽。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忆起往昔战场上的峥嵘岁月,心中豪情顿生,可紧接着便是深深的无奈,仿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叹。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金色的鱼鳞在跳跃。但这美景在辛弃疾眼中,却显得如此凄美而又苍凉。

他在亭中来回踱步,口中不停念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那焦急的神态,仿佛在试图让这亭中的风将他的话语带到朝廷,让那些当权者能够听到他的忠告,莫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而应深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他抬头望着天空,晚霞如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愤:“我辛弃疾一心为国,奈何朝廷却如此短视!当年李陵孤军深入,以五千之众对抗匈奴数万之师,最终兵败降敌,尚且留得千古骂名。如今这北伐准备不足,岂不是要重蹈李陵之覆辙?”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他长叹一声,眼中泪光闪烁,对朝廷的不满在心中愈发强烈,恰似“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感慨。

他想起自己一生为抗金奔波,却始终未能得到真正的重用,如今虽有北伐之机,却又恐因准备不足而重蹈覆辙。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是对朝廷不识人才的控诉。

他心中暗想:“廉颇虽老,尚思报国,我辛弃疾又岂会甘心就此埋没?可这朝中奸佞当道,如同赵高弄权,蒙蔽圣听,我空有一腔热血,又能如何?”不禁吟出“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的词句。

回到府中,辛弃疾仍难以平复心情。他坐在书房,案上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映照出他那坚毅而又沧桑的面容。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上,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他望着那晃动的光影,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我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却被朝廷视为异类。如今北伐,本是大好时机,可这般仓促行事,如何能胜?昔日诸葛亮为兴汉室,殚精竭虑,出师未捷身先死。我难道也要落得如此下场?”

想着想着,他不禁握紧了拳头,犹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的壮志满怀。

数日后,这首词在镇江城中流传开来,人们争相传颂。有人为词中的豪情所感染,有人为其中的悲愤而落泪。而辛弃疾,依旧在为北伐之事忧心忡忡。

一日,辛弃疾在府中召集下属商议防务。他站在大堂之上,神色严肃,声音洪亮:“此次北伐,事关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下属们纷纷点头,眼中充满敬意。

然而,朝廷的旨意却一次次传来,催促加快北伐的进程。辛弃疾据理力争,却始终无法改变局面。

他望着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心中满是落寞,宛如“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的孤寂。

夜晚,北固亭在月光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宁静。辛弃疾再次登上亭台,望着那一轮明月,心中默默祈祷:“愿此次北伐能有所成,不负百姓之望。”可他心中明白,这希望是如此渺茫。

在这复杂的局势中,辛弃疾的心情如同这变幻的风云,起伏不定。但他那颗爱国之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