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3年,也就是洛杉矶市成立三年之后,在荒凉的洛杉矶市郊区,孤零零的只有一座房子。到了1870年,由于农民的开垦,这里又变成了大量的农田。 1886年,一位房地产商在这里买下了一块不算大的土地,建起了自己的农庄。房地产商的夫人来自美国的俄亥俄州,她特别喜欢冬青树。于是,这位夫人花重金从苏格兰买来了大量的冬青树苗,种在了农庄里。几年过去,冬青树成林,一片郁郁葱葱。房地产商的夫人就把她和丈夫的农庄取名为“冬青树林”,英语为“Hollywood”,汉语音译“好莱坞”。
到了二十世纪初,有一位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来到好莱坞,对此地的风景大加欣赏,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接着,许多摄影者闻讯而来。再接着,一些为了逃避专利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人也来到这里安营扎寨,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大师为美国赢得了世界名誉,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也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资本家谋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拥有着世界顶级的娱乐产业和奢侈品牌,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比如梦工场、迪斯尼、二十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索尼公司、环球影片公司、“华纳兄弟”等等这些电影巨头,还有一些顶级唱片公司都汇集在好莱坞的范畴之内,这里的时尚与科技互相牵制发展,自然是不造作的,拥有着深厚的时尚底蕴和雄壮的科技做支持,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
我很欣赏和佩服中国早期的翻译,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和灵气,将英语的发音、含义与汉语的地名要素结合起来,音译成“好莱坞”,并一直沿用到今天。还有一些非常好的英语音译,例如“可口可乐”(Coco Cola)、“托福”(TOEFL)、“脱口秀”(Talk Show)等等,不像当代的汉语媒体和网络,直接将英语字母和单词搬到汉语里来,如“PM2.5”、“卡拉OK”、“江南Style”、“APP”、“AI”、“ChatGPT”等等,污染了汉语不说,既缺少智慧,更没有灵性,有的只是生吞活剥、鹦鹉学舌,背离了当今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
如今的好莱坞早已成为发达的美国电影业标志。作为游客,我们是乘坐“小火车”游览好莱坞电影工厂外景地的。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地方。一是“山洪暴发”外景地,二是“地铁灾难”现场,三是“飞机失事”现场。
“山洪暴发”现场非常逼真。一开始是平静的,房屋、树丛、手推车、路标等人们的生活场地寂静无声。忽然间,“洪水”露头,只是几秒钟的时间,“山洪暴发”一涌而来,声势极其浩大,瞬间将上述的场地淹没。我想,即使在此景处拍戏的演员,也会被这种人工“山洪暴发”的场景所震撼。
我们乘坐小火车进入一座山洞,两边是地铁站,站台上停靠着地铁列车。忽然间山摇地动,山洞塌方,列车翻倒,并伴随着呼啸之声,我们乘坐的小火车也剧烈晃动起来,以为真的要葬身于地震造成的山洞垮塌之中了。惊险和刺激至极。
“飞机失事”的外景地同样显得惊心动魄。在“失事”的大型客机残骸遍地都是,机头和机舱断裂成几段,“现场”还冒着浓烟,惨不忍睹。
应该说,在这样的逼真场景中拍摄影视节目,会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有置身于灾难现场的感觉,绝对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