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庄公有三位妻子,正室夫人是齐国公主庄姜,另外两位是陈国公主厉妫和戴妫。
庄姜被誉为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有作品被收录在《诗经》中。《诗经》里还有另外一首作品描写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但庄姜无子,人美而有才,生活并不快乐。厉妫和戴妫是两姊妹。厉妫有一子,早夭;戴妫生公子完。戴妫因病不治,公子完被过继给庄姜,立为太子。
除了三位夫人外,卫庄公还有几位姬妾,其中一位给他生了儿子州吁,另一位生了公子宣。夷姜是卫庄公晚年娶的姬妾,与庄公没有生子。夷姜年轻貌美,与年纪相仿的公子宣互生情愫,暗通款曲。后来,公子宣被送往邢国为人质。
卫庄公死后,公子完继位为卫桓公。州吁骄奢,桓公罢免了他,州吁逃出国外。后来作乱,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卫国人反感州吁,大臣石碏联络陈桓公,数月后借机杀了州吁,迎公子宣回国,是为卫宣公。卫宣公继位后,娶夷姜为妻,生伋、黔牟和顽。卫宣公立伋为太子,派右公子教导他。
这段时光,是夷姜一生最快乐的光阴。太子伋长大后,亦懂事孝顺,甚有长兄风范。右公子为他娶妻,是齐僖公之女。与齐襄公和齐桓公是兄妹关系。这本是满好的一桩婚姻,但在拜堂前,卫宣公遇见准太子妃,宣公见她长得漂亮,就违反礼法自娶此女,称做宣姜。而让右公子为太子另娶了其他女子。宣姜为宣公生下两个儿子,寿和朔。宣公派左公子去教导他们。
夷姜没想到卫庄公会作出这样的行为,这样对待他们的儿子。宣公当日对她的热爱,全然变得冷淡,只有宣姜日益受宠,要挽回卫宣公对她的热爱是绝无可能。或许,因为她的人生曾享受过强烈的爱,所以接受不了没有爱的生活。人生对她再没有任何意义,夷姜自缢而亡。
母亲的死让太子伋伤心至极,人也变得孤独。太子伋的样貌与夷姜长得相似,每次见到他的有点儿忧郁的面孔,宣公都会想到自己有负于他们两母子,感到很不舒服。毕竟他和夷姜,还是有过很美好的过去。
宣姜希望儿子寿取代伋的太子地位。就和朔一起经常在卫宣公面前谗恶太子伋。宣公就派太子伋出使齐国,然后暗中指使强盗在半路去杀死他。
寿知道了这个计谋,就去找哥哥,让他赶快逃走。
太子伋说:“弃父之命,我这个作儿子的还有什么用?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存在吗?”
伋没有逃走。他内心的悲伤,恐怕也只有寿能理解。
寿是仁善的,他爱自己的异母兄长,就摆酒为伋送行,席中,他灌醉了伋,然后自己上车出使到齐国。半路上果然遇到强盗袭击,寿被杀身亡。
伋酒醒赶到时,寿已倒在血泊中。
伋责骂强盗说:“寿有什么罪呢?你们要杀的是我。你们为什么要杀他呢?请杀我吧!”
强盗闻伋所言,就把他也杀了。
卫宣公立朔为太子。一年后,卫宣公去世,太子朔继位为卫惠公。
但卫惠公不受大臣们拥护,尤其是左、右公子,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朔的诽谤,太子伋和公子寿就不会被强盗杀死。两人就联合起来举兵作乱,立伋的弟弟黔牟为君。
卫惠公逃到齐国。齐襄公念其是自己外甥,就派军队护送卫惠公回国。
卫惠公是合法国君,卫国军队没有抵抗。齐军长驱直入,逮住了左、右公子,卫惠公将他们诛杀了。黔牟则逃到洛邑,寻求周王室庇护。
齐襄公命宣姜改嫁公子顽。公子顽又叫卫昭伯,是夷姜与卫宣公生的第三个儿子,太子伋的弟弟。齐襄公这样做,既是保护了妹妹宣姜在齐国的地位,也可以防止夷姜这一支的亲友作乱。
卫昭伯与宣姜结婚后,共生下三子二女,分别为:齐子、公孙申、公孙毁。齐子早死。两个女儿中,大女儿后来嫁宋桓公为夫人,小女儿嫁许穆公为夫人。
卫惠公死后,子卫懿公继位。
卫懿公好鹤,且鹤有乘轩。这样豢养宠物,地位比人还重要。在和平时期,大家也就无可奈何。但到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人们就可能会把这积累日久的不满情绪释放出来。尽管这样危难的时刻并不常见,可能一辈子也碰不到,只是恰好,卫国就碰到了。
在卫国北部,住着一个蛮族部落称为北狄人,源自商朝时期的鬼方人,这时他们强大了起来,向南入侵,灭亡了邢国,然后继续南下攻伐卫国。
北狄人是很残酷,很野蛮的。因为他们还没开化,就和野兽没有两样。没有文化,没有道德,没有道理可讲。所以,卫懿公感到恐慌了。他命令大臣把军库里的甲胄全拿出来,派给国民抵抗。
但卫国人在接受甲胄时说:“为什么派给我们呢?应该派给国君那些宝贝的宠物鹤去抵抗北狄人吧,我们不会打仗的!”
卫懿公并不是懦夫,当危机到来,他没有投降。他把佩玉交给石祁子,把箭矢交给甯庄子,让他们守卫都城。
卫懿公说:“这座都城,全权交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判断,选择有利的去做。”
他把绣衣给夫人,说:“要听他们两位大夫的决定!”
离别了家人,卫懿公抱着必死的决心,把能调动的军队都上,北上抵抗。卫懿公和狄人在荧泽决战。渠孔为卫懿公驾御战车,子伯作为车右;黄夷打冲锋,孔婴齐指挥后军。
卫师败绩,全军覆灭,但卫懿公仍不失其国君之骄傲。
太史华龙滑与礼孔设法逃出狄人魔爪,回城报信。
他们说:“守不住了,得赶快走。”
石祁子和甯庄子二人就组织城内军民连夜撤退。
宣姜带着与卫昭伯所生的小儿子毁一起逃到齐国。二儿子申则与其他活下来的卫国人一起往南方走。
狄人进入卫国首都朝歌,发现人尽城空。就继续往南追击,到黄河边,追上逃走的卫国人。
石祁子和甯庄子组织最后的力量,与狄人在黄河边上打了最后一仗,掩护其他人渡过黄河。
卫国残兵再败。石祁子和甯庄子阵亡。
公子申叹息:“天亡卫也。我们只能接受这个命运了。”
他带领活下来的人渡过黄河,继续南逃。
宣姜的大女儿宋桓夫人,在得知狄人入侵卫国的消息后,匆匆忙忙走去找宋桓公。她在宋桓公面前跪了下来。
宋桓夫人说:“不知妾在夫君心中,还能说上话吗?”
宋桓公不解:“你是我儿兹甫的母亲,他是宋国的太子,你在我心中的地位,这还需要问吗?”
宋桓夫人说:“感谢夫君的恩德。”
宋桓夫人扣首说。她抽泣起来。
宋桓公问:“不必如此。夫人何事悲伤?直说好了。”
宋桓夫人说:“狄人入侵我祖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妾只盼夫君能派出军队救援卫国,妾虽死无怨。”
宋桓公说:“这事我已知道。不必寻死。寡人答应你。北狄入侵中原,伤害的不仅是卫国。我等岂能袖手旁观。”
宋桓公扶起宋桓夫人。
宋桓夫人再次稽首着地:“妾万分感谢!”
宣姜的小女儿许穆夫人,嫁在许国。在得知狄人入侵卫国后,也希望夫君许穆公能为自己的祖国出些力。
许穆公说:“许国乃小国也,如何有能力抗击狄之入侵?”
许穆夫人说:“如果许国的将领,都没有勇气领兵作战。愿夫君允许小女子招募勇士,我甘愿驾车上阵。”
许国的大夫们都不赞成。
但大夫们说:“狄,豺狼也。要驱逐他们,只有大国才做得来的事情,我们只是小国,没有这个能力。你出嫁了,你的家就在这里。”
许穆夫人说:“娘家也是我的家,也是我心里的牵挂。如果都像你们这样想,戎狄将更肆无忌惮。我要到齐国恳求小舅去。”
许国只是小国,许穆公虽然爱自己的夫人,但也有心无力。全国的青壮年召集起来,也没有多少人。但他也拗不过许穆夫人的任性脾气,尽管大夫们反对,许穆公还是派了一小队人马,护送许穆夫人到齐国去。也只有齐国能救她的娘家了。
宋桓公亲自领兵出发救援卫国。大军来到黄河边,见到石祁子和甯庄子壮烈殉国的最后一幕。他没敢贸然渡河,他驻兵河边,接应渡河南逃的卫国难民。戎狄追到河边,他们没有舟船渡河,无法继续南追。
公子申率领逃过河的卫国遗民,共计有七百三十人,加上共地、滕地的百姓,一共五千人。
宋桓公护送他们到达曹地。申与难民们在曹地结庐而居,暂时有个安身之所。卫懿公无子,宋桓公立申为君,是为卫戴公。
宋桓夫人闻讯,感激不已。为宋桓公烧香,祈祷平安。
齐襄公是一位被误读了的国君,说他荒淫无道,这在他生前已有定论,但说他昏庸无能,则是后人的误读。他生活淫乱,不仅是诸侯口中茶余饭后的笑谈,在民间亦广为流传。《诗经·齐风》有好几首作品都是唱他与鲁庄公夫人文姜的情欲故事的,其中《南山》第一节是这样写:
“南山高大,
雄狐求偶。
鲁道宽阔,
齐姜出嫁。
既有归宿,
为何回来?”
这一节的诗意,与鲁国大夫申繻劝谏鲁桓公时所说:“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的文意一样。
诗中被批判的主人公是文姜而不是齐襄公,似乎有为尊者讳的意味,或者说是害怕得罪权势。其实,现代人若遇到妻子红杏出墙时,首先想到的也是责备女方,古代人的思维大概也是如此。
齐襄公是否昏庸之君,在他于鲁庄公四年,出兵灭纪国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观点。齐襄公《春秋》是这样记载的:“纪侯大去其国”。大去其国就是灭国的意思。但是谁灭了纪国?这一历史记载没有明确指出。
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认为,孔子这样行文,是为贤者讳。由于灭纪国的是一位贤君,所以需要讳其名。但孔子为什么又会认为齐襄公是贤君呢?这是因为齐襄公灭纪国是报九世之仇。当年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开启了齐国君位交接的血腥轮回,齐哀公之死是纪侯谮之。国与君一体,先君之耻犹如今君之耻,今君之耻犹如先君之耻。前人种的因,后人得的果。当后人又没有去做补救工作时,纪国被灭就是纪国之错了。
当然,公羊高这一意义理解,与左丘明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纪国是合法国家,齐襄公灭纪并不违礼,这一点两人是相同的,但对孔子的这一行文方式,左丘明认为不是尊卑评价,或贤劣评价,而是责任评价。国君被杀,记国君之名,表示错在国君,这就是左丘明对孔子的理解。
自从齐襄公的太公齐成公和平继位以来,他爷爷齐庄公、他父亲齐僖公,到他自己都是和平继位的。所以,现在齐襄公就担心了,他不认为齐国已跳出这个轮回,而是担心自己会死于非命。这是比较明察的,他报九世之仇,就是要产掉这轮回的源头。
齐襄公护送卫惠公复国,在卫国稍待了一些日子,等局势稳定下来以后,就返回齐国,他敏锐地发现到,自己离开齐国一段时间以后,国内政治气氛有点不对头。他认为是有人想谋权篡位,就找卜者占卜。
卜者说:“危险将近。”
齐襄公问:“会是谁?”
卜者说:“天机不可泄也。”
齐襄公就猜想,这当然就是有权继位的那几个人了。尤其是两个亲弟弟,身边都有贤士辅助,公子纠有管仲和召忽辅助,公子小白有鲍叔牙辅助,这是他十分忌讳的。而公子无知亦和自己的小舅子,以及大臣管至父友好。齐襄公采取了一些积极的预防性措施。
鲍叔牙对公子小白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国君役使臣民,态度傲慢,必将生乱。鲍叔牙很能察明时势,行动也迅速,当他意识到危险将近,就果断地带公子小白先行出奔莒国。
按“墨菲定律”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就总会发生。齐襄公也陷在这条定律中,最后,尽管不是他最忌讳的异母兄弟作乱,而是他的堂兄弟公子无知,他还是被弑杀了。公子无知在齐襄公的小舅子连称、大臣管至父支持下,自立为国君。
公子无知之乱发生后,管仲和召忽也赶紧带着公子纠出奔鲁国,以免受到连累。
公孙无知被立为国君后不到一年,又被大夫雍廪所杀。
齐国没有了国君,鲁庄公就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他是鲁桓公与文姜之子。但莒国近,鲁国远,齐桓公抢先从莒国回到齐国,夺得君位,是为齐桓公。齐军打败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桓公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并送回召忽和管仲。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被押上囚车送回齐国。
齐桓公志向远大,身边有贤人相助,又有过大难不死的经历,要做出一番伟大事业来的决心十分坚定。
他准备任命鲍叔牙为齐相,但鲍叔牙推辞了。
鲍叔牙说:“我只是一个庸臣,不能再助国君更进一步。若只是治理齐国,有高傒与叔牙可以,但欲成霸王之业,就非要管仲不可。”
齐桓公就问鲁庄公要回管仲。鲁国大夫建议鲁庄公杀掉管仲。但齐国使者会说话,他说齐桓公是要亲手对管仲施刑示众。鲁庄公也没理由拒绝。就让管仲回齐国。管仲快到国时,齐桓公三次薰香沐浴,然后到郊外迎接。
齐桓公问管仲:“社稷可定乎?”
管仲说:“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
齐桓公问:“寡人欲修政以约盟诸侯,如何开始?”
管子说:“始于爱民。”
齐桓公又问:“如何爱民?”
管子说:“昔者,圣王之治天下,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
也就是安居乐业,老有所终。
管仲属于小众型人才,他的思维是创新性的,因为他的智慧在金字塔的最顶端,超越于许多人之上。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理解不了他。齐桓公相信鲍叔牙,但并不总能理解管仲,他们也常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
齐桓公欲先修治军备。但管仲力主先修内政。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民同好恶;齐桓公欲重用亲信。但管仲认为,德不当其位,功不当其禄,能不当其官,此三者,都是内政不修的原因。
管仲说:“要避免小人当道。因为有过于君子,带来的怨恨浅;若失于小人,让小人手握权力了,为祸必深。”
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不过不失是最理想的,但若实现不了,宁可有过于君子,也毋失于小人。
齐桓公说:“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
管子说:“未可。邻国未吾亲也。”
桓公问:“怎样与邻国相亲?”
管仲说:“审定疆界,归还侵占地,接受邻国的存在,派出使者作亲善访问。”
齐桓公初登位时,为阻止公子纠回国,派高傒与国懿仲领兵设伏打败护送公子纠回国抢位的鲁国兵民。但在随后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以曹刿为主帅,大败齐桓公报了一箭之仇。齐桓公登位六年之后,鲁国以曹沫为主帅,再与齐三战,皆败北,鲁国丧土割地。
齐桓公想处理好与鲁国的关系,但又不愿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双方约好在柯会盟。齐桓公与鲁庄公正盟于坛上,突然,腰间被一把冰冷的匕首顶住。齐桓公回首望之,是鲁国大将曹沫把他劫持了。
齐桓公问曹沫:“寡人与鲁侯甥舅相聚,何事用刀也?”
曹沫说:“齐强鲁弱,齐国侵鲁亦甚。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太过分了。”
齐桓公问:“子将何欲?”
曹沫说:“齐国归还鲁之侵地。愿请汶阳之田。”
齐桓公不愿意。
管仲说:“君与地,以汶水为界。”
齐桓公就在口头上答应了曹沫的要求。但曹沫要求立即签协议。齐桓公只好签了协议,曹沫这才放下手中的匕首。
回到齐国,齐桓公想反悔。管仲劝谏他,谈判桌上也是战场,虽齐强鲁弱,但不可弃信于诸侯。
齐桓公虽有不甘,但因此意外,他的政治信誉自此传遍天下。
到他登位十五年春季,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在鄄地会见,正式推举他为霸主。霸并非暴君之意。霸就是首领的意思而已。
天下诸侯归附他,齐桓公就让诸侯们带着轻微的礼物来朝见,而用重礼回赠他们。所以天下诸侯朝见时用劣马做礼物,用麻织的粗布做托玉器的衬垫,送来的鹿皮也不是整张的。诸侯的使者空着口袋而来,却都满载而归。
齐桓公知道天下诸侯都服从他,就大力施展他的忠信,可以采取行动帮助诸侯的就去行动,可以为诸侯谋划的就去谋划。他派军队灭掉了不服从他的谭和遂两个小国,但自己不去占有而把它们的土地分给诸侯,所以诸侯们称颂他的宽宏大度。
燕国在齐国的北方,被山戎入侵,燕庄公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出兵救燕,一直把山戎人打回到更北的孤竹以外。但春往冬返,迷途失道,大军陷于危险中。又是一次严峻的生死考验。
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
放开老军马,然后跟随走,又找回到了大道上。
行至山中无水,隰朋说:“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可在蚁穴下挖井。”
最终使全军摆脱困境。
燕庄公对齐桓公的救援十分感谢。燕庄公依依不舍,一直把齐桓公送回齐国境内。但这是违礼的。周朝礼法规定,诸侯间互相送别,不能走出自己的国境,这是天子才能有的礼遇。所以,齐桓公把燕庄公所至之处挖沟为界,以北的地方送给燕国。
齐桓公说:“燕公请重修召公奭之政,定期向周王室进贷纳贡,像周成王周康王的时代一样。”
经历多次考验,齐桓公的霸业终于建立成形。
许穆夫人在出嫁前,是个任性的女孩子。因为她在家里排行最小,哥哥姐姐都让着她,父母亦宠着她,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以她为中心一样。所以,在嫁给许穆公为夫人后,她倒不适应了。尽管许穆公对她的爱是真挚的,她也明白自己是许家的人。但故乡的影子,亲人的音容笑貌,时不时就会自动涌现在她脑海里。她常会一人独处,偷偷思念自己的故乡。
许穆夫人就写下《竹竿》一诗,被收录在《诗经·卫风》中。全诗是这样写的:
细长竹竿在手,
垂钓淇水河边。
想念我的故乡,
但路远回不了。
泉源在左边,
淇水在右边。
长大出嫁了,
兄弟父母远。
淇水在右边。
泉源在左边,
微笑露皓齿,
佩玉在身边。
淇水慢慢地流,
松木制造的舟。
驾起四处闲游,
写下内心乡愁。
诗中自述了一位有点儿自恋的女孩子,垂钓累了,划起小舟在平静的河面上,缓缓而行。船浆划出一行行的水波,如同是在书写她内心的乡愁。这意景,很有想象力的。
当听到卫国被狄人入侵,卫国被灭国的噩耗,许穆夫人十分焦急。她不知道亲人的下落,她牵挂着他们,她要想办法拯救她的祖国。因此,许穆夫人坚持要到齐国去搬救兵。尽管许国的大夫们反对,幸好许穆公给了她一定的支持,派出了一队护送兵马。
在去齐国的路上,许穆夫人写下著名的《载驰》一诗。收录在《诗经·鄘风》中,其中最后一节是这样写的:
“我行车于野外,
看麦子茂密繁盛。
我要去恳求大邦,
救援我的祖国。
大夫君子们,
无须责备我。
你们有百般的思虑,
不如我亲自去一趟。”
许穆夫人终于来到齐国。她见到了舅舅齐桓公,见到了母亲宣姜,也见到与母亲在一起的哥哥公子毁。许穆夫人与母亲抱头痛哭,这既是悲伤的泪水,也是欢欣的泪水。见到亲人无恙,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安慰的。
管仲说:“戎狄豺狼,贪得无厌。诸夏相亲,不可抛弃。《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仇敌忾也。汝等不必悲伤,请国君救邢卫,以从简书。”
许穆夫人听到此言,十分感谢他。
管仲所提到的诗歌作品是《诗经·小雅·出车》,其中提到简书这一节是诗中的第四节,大意是这样的:
“当日我出发,
五谷花方开。
今日我归来,
雨雪载于途。
国家有灾难,
不可图安逸。
谁不思念归,
使命不可违。”
《出车》一诗不是女孩子的柔美,而是一首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作品,也一直鼓舞着古代人们的男儿气概。就像现在的人们下象棋,在把车开出来以后,就会有那样一种感觉了。
齐桓公告诸侯:“戎狄入侵,请救伐。诸侯许诺,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千人。”
诸侯皆许诺。
齐桓公命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协助卫戴公守卫曹地,并赠送卫戴公车马、祭服五套,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只,还有门材,以及绸缎等。
齐桓公、宋桓公、曹昭公率领的三国联军最先汇合。他们把攻占卫国的北狄人赶走。之后部队驻扎在聂北,这里是邢、卫、齐三国交界处,地方不大,原是吕衡的封地。
齐桓公继续把北狄人往回赶。缴回一车又一车装得满满的邢国器物财货,联军没有占据这些财物,而是让邢军都搬回去。
齐桓公说:“戎狄无道,犯天子令,欺负小国;朕以天子之故,敬天之命,令以救伐。”
邢卫两国都城被戎狄毁坏。邢国迁都夷仪,三国联军替邢国修筑了新城;卫国迁都楚丘,诸侯又在楚丘为卫国修筑都城。卫国得以重建,但卫戴公积劳成疾,不治病亡。齐桓公立公子毁继承君位,是为卫文公。
卫文公决心建设一个不一样的新卫国。他穿的是大布之衣,戴的是大帛之帽;训导农民掌握耕种技术,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之余,又通商惠工;敬教劝学,任用贤能,以及向臣下传授管理技术。
所以,当晋国公子重耳流亡路过卫国时,他也无暇应酬。卫文公的治国特色,就是重视教育,尤其是技术技能教育,由此带动了卫国的高速发展。
卫文公继位头一年,战车还只有三十辆,卫文公在位共二十四年,到末年,战车数量达到了三百辆,卫国民众的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
楚之先祖鬻熊,侍奉周文王如是他亲生的儿子一样,但他在周推翻商朝之前就死了。此后,他的儿子、孙子,以及曾孙熊绎,都在周朝工作。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晋侯燮、以及姜太公的儿子吕伋一起做同事,共同侍奉周成王。
周成王论功行赏,要分封周文王、周武王功臣的后代。熊绎被封于楚,子男爵。楚国地狭民少,爵位低,但熊绎仍是忠心事王,哪怕是乘柴车、穿破衣,哪怕是跋山涉水,仍忠心事奉天子,定期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
熊绎死后,他的儿子熊艾继位为楚子。熊艾的想法就与祖辈不同了。他本来在京城生活,日子过得优越,现在迁居到南蛮之地,心中有怨恨,觉得他们家不是被封赏,而是被贬了,受歧视了。
熊艾的观点一代传一代,到他的玄孙熊渠为楚子时,当时的天子是周夷王,他也就是听信纪炀侯谗言,烹杀齐哀公的那位天子,此事对周室的信誉本身当然是造成了极坏影响。
熊渠说:“我蛮夷也,不必与中原各国号谥相同。”
既然周天子无道,他也就不必继续奉周天子为王。熊渠不仅中止了向周王室进贡,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封了王号,就如同自己要比天子还高的级别一样。周夷王死后周厉王即位,周厉王是以性情暴虐著称的,熊渠担心受到周厉王讨伐,又悄悄取消了儿子们的王号。
这对楚国而言反倒是幸事。因为,避免了日后楚国的分裂。而楚国在熊渠带领下,不断扩张,先后征服了庸、杨粤,至于鄂。鄂盛产铜,使楚国实力大增。到熊通为楚子时,周朝分封的四十六国,在成周以南的国家,基本都被楚国征服或吞并了。楚国的边界,直接推进到与郑国、宋国接壤。
熊通请求周王室加封爵号。理由是周成王封给楚国子男爵的爵位太低,现在蛮夷部族都顺服于楚国,他希望能参与中原政事,与中原诸国平起平坐,周天子应加封楚国更高的爵位。
但周桓王拒绝了他的请求。
熊通不满地说:“我蛮夷也。若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熊通遂自封为楚武王。
楚子屡屡自称为蛮夷,这也不假。他们地处南蛮,亦受蛮风影响。在征服随国的时候,楚武王发明了一种叫做荆尸的军阵。这种军阵十分野蛮,就是用随国人的尸体叠砌而成,阵型极为恐怖。而随国的文明程度,至今还可在曾侯乙编钟上认识到的。到楚武王的孙子楚成王继位为楚子,继续楚国的扩张政策。
对齐桓公来说,楚国的扩张,比戎狄人的入侵难对付。戎狄人崇尚狼性,嗜血贪杀,无法沟通。戎狄人的入侵对中原人来说,就像是感染了病毒,人无法与自己身上的病毒沟通。只能设法袪病除毒,或被疾病击倒。
但楚国是想要参与到中原事务中来的。楚虽蛮夷,其实也是气话而已,楚国是有使用文字的,与中原可以沟通。但中原国家只奉周天子为王,不可能接受楚子自封为王的。
齐桓公共有九位妻子,正室三位,分别是:王姬、徐嬴、和蔡姬;妾室六位,分别是:卫共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卫共姬生子公子无亏,少卫姬生公子元。
齐桓公固有大志,要成大业,但亦好淫乐。
这天,齐桓公和蔡姬在园子里游玩。两人坐在小船上,蔡姬心血来潮,把小船摇动起来。
齐桓公说:“别摇了。”
蔡姬说:“这样好玩呀。”
齐桓公说:“不舒服。”
蔡姬说:“好玩。你也一起来摇。”
这本是夫妻间的小游戏,情趣而已。以往两人在一起时,偶尔也会玩一下类似的小游戏。所以,齐桓公越是这样说,蔡姬越是玩得高兴。但没想到上岸后,齐桓公直接就把蔡姬送回娘家去了,但不是退婚,并没有断绝婚姻关系。
蔡姬是蔡穆侯的妹妹。蔡国原也是重要的中原国家,但在楚国的野蛮征服下,已经成为了楚国附庸,而且为表忠心,蔡穆侯还表现得特别积极。妹妹被送回来后,他就建议蔡姬改嫁一位楚国公子。
蔡姬没有什么异议。虽然是从王后变成公子妃,社会地位下降了,但说实在的,齐桓公有这么多位夫人,精力有限,哪能个个都照顾周到呢。她也需要追求自己的快乐人生。改嫁去楚国,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秋天,楚成王发动对郑国的战争。齐桓公和鲁僖公、宋桓公、郑文公、许穆公、邾子等在荦地会盟,研究怎样救援郑国。就在这时,齐桓公接到蔡姬改嫁的消息,必中大怒,发兵讨伐蔡国,把蔡穆侯也俘虏了。然后,齐桓公陈兵楚境,要逼楚国从郑国撤兵。
楚成王不想与齐桓公硬拼,派大夫屈完出使齐军。
屈完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齐君陈兵楚境何故也?”
管仲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均有权征伐,以辅助周室。’今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寡人是征。周昭王南征失踪,寡人是问。”
屈完说:“不纳贡是寡君之罪,但周昭王失踪,与楚无关。”
屈原回去后,齐桓公继续进兵深入楚境,驻扎于陉。
夏季,楚成王再派遣屈完出使,并带兵到诸侯军驻地。齐桓公让诸侯军队后撤,到召陵驻扎。这让诸侯意外,联军一众将领已经准备大战一场,把楚国赶离中原地区的。
屈完往见齐桓公。
齐桓公下令联军列阵相迎,并与屈完同车检阅。
齐桓公说:“不穀出兵,是为继续先君的友好关系。楚与不穀共同友好如何?”
屈完说:“君王惠临敝国求福,寡君之愿也!”
齐桓公又说:“以此众战,谁能抵御?以此攻城,何城不破?”
屈完说:“君若以德服人,谁敢不服?君若使用武力,楚有山作城,汉水为池,齐军即使兵多将广,亦无所用。”
屈完是个杰出的外交人才,在楚国扩张过程中,他在军事之外的斗争中,多次发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作用。这次齐桓公对他炫耀武力,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这一番外交交手,并不输阵。
之后,管仲代表联军,屈完代表楚国,双方签订和约。和约规定,楚国停止入侵中原,恢复向周王纳贡,并即时从郑国撤兵,而齐国联军则同时从楚国撤兵,并释放蔡穆侯回国。这就是第一次召陵之盟。
联军撤出楚境,陆续回国。途中,许穆公不幸染病,在到达许国边境前逝世,君位由许穆夫人之子许僖公继承。
按礼制,诸侯在朝会时死去,算因公殉职,安葬可礼加一等;如果是为天子作战而死,可礼加二等,还可以用天子的礼服入殓。联军进入许国后,齐桓公用安葬侯的礼制安葬许穆公。此次葬礼没有越礼,因为许穆公随齐桓出征,亦算是为天子作战而死。
周惠王崩,周襄王继位。周襄王的母亲早死,继母惠后生下一子叫王子带,周惠王生前非常宠爱王子带,周襄王担心王子带会作乱,先压下丧事不发,而将可能发生内乱的事报告给齐桓公。齐桓公就在洮地组织诸侯会盟,以安定王位。王子带逃到戎地去,之后,周襄王才举行了丧礼。
齐桓公、王使宰孔、鲁僖公、宋桓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在葵丘会盟,重申过去的盟约。
宰孔把会盟用的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天子有事,需要祭祀文武,特使我把祭肉赐给伯舅。”
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
宰孔又说:“王还有命令,‘伯舅年老,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须下拜’。”
齐桓公说:“天威就在眼面,岂敢贪天子之命而不下拜?”
齐桓公先下阶拜谢,然后才登上台阶接受祭肉。
齐桓公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九月,晋献公卒,晋国大乱。齐桓公带领诸侯军队准备进攻晋国平乱,但在到达高梁之后,因为晋惠公已经登位,晋国内部已定,齐桓公就先行离开回国。
王子带勾结扬拒、泉皋、伊雒之戎,一同进攻京师,焚烧了王城东门。秦军、晋军联合攻打戎军救援成周。秋季,晋惠公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
周襄王讨伐王子带。王子带奔齐。齐桓公收留了他。因为他是王室成员,没有周王的命令,齐桓公也不能处罚他。而王子带既然逃走了,周襄王也没打算继续追究,只要他不在眼前捣乱就行。后来,周大夫富辰劝周襄王召王子带返周,以免丢了王室面子。
晋国和秦国都受到饥荒影响,没有足够的力量把戎狄赶走。齐桓公使管仲设法让戎与周襄王讲和,又使隰朋设法让戎与晋讲和,暂时安定了北方局势。
周襄王以上卿之礼招待管仲。
管仲辞谢说:“我只是低级官员。齐国有天子所任命的国氏、高氏在,若他们春秋两季前来承受王命,用什么礼节来招待呢?”
周襄王安慰他说:“我是赞美你的功勋,嘉奖你的美德,履行你的职责,毋逆朕命!”
管仲病了。齐桓公前去探望。
齐桓公问:“仲父之病重矣,我不讳言吧,群臣中,谁可为相?”
管仲反问:“国君心中想的是谁?”
齐桓公说:“鲍叔牙。”
管仲说:“他虽然是一个廉洁的好人。但对人要求过高。把比自己差劲的人,不当作人来看待。且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他这样的人作管理者,上会困扰国君,下会违背民意。”
齐桓公说:“易牙、开方,或竖刀?”
管仲说:“此三人不可重用,用必国乱。”
齐桓公又问:“那还有谁?”
管仲说:“隰朋可以。”
齐桓公问:“为何?”
管仲说:“有仁德可以分给别人的,谓之圣人;有钱财可以分给别人的,谓之贤人。虽然隰朋对国事有所不闻,对家事有所不见,这是一个遗憾,但若上忘而下不叛,则隰朋可以为相。”
齐桓公重用管仲、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这批人才,建立了霸业。大国惭愧,小国附协。齐桓公的霸业不以辉煌的征服为特色,不是标榜杀了多少人,不是占了多少地,而是以抵抗外敌入侵,恢复周王室的权威为使命,后人遂将他的霸业概括为“尊王攘夷”。管仲死后,齐桓公就任用公孙隰朋为相,但在管仲死后一个月后,公孙隰朋亦病逝,齐桓公便任用鲍叔牙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