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楸夫的头像

王楸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文学
202106/04
分享
《小城交警》连载

第五十一章

说起电子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我又想起小城北边的城北大道与关中环线相交的皇埔十字。因为在这个地方,先后发生过两起交通事故,并且,我对这两起事故都有很深的记忆。

第一起交通事故发生时,这里还没有这个十字路口,也就是说,还没有修关中环线,没有修城北大道,只有通向北部山区的县乡公路。城北大道段,就是在原来县乡公路的基础上修的。

先说第一起。

当时,我们村,也就是二亩台台的苹果园还在起步阶段,经济林木主要是柿子。每年的秋末,家家户户把柿子下了暖熟以后,就用架子车拉着到县城、或省市去卖。我少年的时候,几乎每年都要跟着大人去卖柿子,周边的县城几乎都去过。

记忆里最早的一次是跟爷爷到县城卖柿子。

记忆里走路最远的一次是跟父亲卖柿子。那一次天刚黑,我与父亲还有村里另外一家人,一起拉着架子车出了村,我们整整走了一个晚上,走的我喉咙眼里直冒烟,两条腿疼的像坏了似的。天亮的时候,我们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一个地方。随后,我和父亲又往前走了好久,来到了一个小集镇,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有一竹竿高。现在想,那地方很可能就是今天的阎良。

那时,村里人把卖柿子看的很重,为了多卖一点钱,有的人拉着一架子车柿子,还带着铺盖好几天甚至一星期不回家。

王小义就是这样的人。

王小义个子不高,常年害有腿疼病,特别是到了冬天,疼的更是厉害,每天早上起来,手抓着炕边,活动许久,才可以正常行走。他的妻子目不识丁,不会算账,是个地道的老城人。但两个人相依为命,勤勤恳恳地过着日子。

每年,夫妻俩卖柿子,不会走的太远,一般都是去周围的集镇或县城。去的时候,也经常是带着铺的盖的,带着自家烙的馍。饥了饿了就吃馍就柿子,晚上从来不住宿舍,把草帘子和铺盖往街边楼房底下的台阶上一铺,夫妻俩轮换着休息一下。日子虽然过的十分艰难,但俩人都从对方得到了依靠温暖。

我当交警以后,有一次坐班车回家,从车窗看见夫妻俩卖完柿子拉着架子车回家的情景——妻子拉着架子车,在路边慢慢地走着,小义坐在车厢里。当时,我坐在班车的最后排,突然起身,又回过头去看他们,直到远的看不见。

当时,我很为王小义夫妻感慨。他们作为最普通最弱势的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那种相依为命的情景,很让我唏嘘感慨。

还有一次,也是在深秋的一天,我下班回队,因为急着走路,没有注意到街边卖柿子的小义。他看见我,大声喊我的名字。虽然我回老家时经常和他见面,但在小城里陡然见面了,小义和他的妻子显得格外惊喜,夫妻俩手里都拿着柿子往我怀里塞,那份热情,那份执意,的确让我终生难忘。

之后,可能过了有几年吧,同样是深秋的一天,恰好是星期天,我回家看父母,少半个早上,小义年幼的孩子跑到我家里说,他父母卖完柿子回家的路上出事了。我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和孩子的小爸还有家门子其他人,开着蹦蹦车赶往出事地点,也就是今天的城北大道与关中环线相交的黄埔十字那里。大家去了以后,事故现场已经勘查完。

小义坐在路边的草上,脸上流着泪。公路上有已经散了架的架子车,紧挨着架子车的,是小义的妻子。她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上盖着草帘子。草帘子下边,流有很大一块血,人已经去世了。

公路上不见肇事车辆。

小义说,昨天晚上才把柿子卖完,随后,他叫妻子在架子车的车厢里睡了一觉,然后就起来回家。因为自己有腿痛病,路平的地方就叫妻子拉着架子车,自己躺在车厢里。这一天,走到出事的地方,天刚亮,他躺在车厢里,正听着妻子沉闷的脚步声,正伤心地想着老诚的妻子跟了自己,没有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正想着稍等一下,自己把妻子换一下,叫她躺在车上歇一歇。突然就听见好像是农用车声,紧接着就出事了,等自己明白过来,已经被甩到路的外边。他赶紧爬起来到路上看情况,架子车已经散了架,妻子已经一动不动地躺在路上。农用车跑的只能看见一个影子。

他赶紧跑到路边的那个茶馆去敲门。烧茶的是个老汉,他披着衣服开了门,问明了情况,赶紧到村里叫开别人家的门,用电话报了案。交警队的人来了以后,小义给他们说交警队的千鸿和自己是一个村的,勘查现场的民警听了,在路上拦了一辆车,让把话稍回到村子。

现场没有留下肇事车的任何东西。无法判断农用车是拉石子的还是拉白灰的,也没有办法判断农用车的形状颜色等。小义能说的,就是那是一个很破烂的农用车。

我放弃了休假,与李万春和另一个办案民警一起查找线索。在十字前边一两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收费站,办案的民警在电脑里查看了相关信息,却没有收获。现在我想,有可能那辆车是无牌无证。有可能农用车就没有从收费站经过,从别的地方绕道走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随后,我和办案的民警走访了附近的村子,走访了山上的几个石沙厂和白灰厂,都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线索。

最后,我记不清是通过什么渠道,好像是通过民政部门,补助了一千五百元。我给小义往回领了一千三百元。

我的心情很不好,不知道还应该说什么。

多年以来,我每到深秋时节回家,看着生长在地坎、路边的柿树上,累累的果实,就一定会想起小义和他妻子的事,心里就会有许多的感慨。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由于苹果特别是葡萄已经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也由于村子的年轻人都走进了城市,村里的老人再没有人拉着架子车去卖柿子了。从前那样一种卖柿子的生活,已经变为上了年纪人的一种记忆,年轻的娃娃,对于那种生活,不仅是陌生,也不了解。

今天,在深秋的时候,偶然,也有客商来村里收一些柿子,但数量很有限。大量大量的一树一树的柿子,像火一样地挂在树上,却没有人采摘了,就那样一天又一天挂在树上,被风吹着,被雨淋着,最后,在冬天的寒风里瘪干了。

原因嘛,是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大家来钱的门路增多了,是柿子的价钱实在很便宜,也是能吃的水果太多了轮不上吃柿子了。

在此,我不由自主地想说,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与命运。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