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肖绮云转告的集团董事长司马龙想去那颗外宇宙内的行星上观光的事,宋文山亦不假思索地点头同意了。
虽然宋文山是司马龙的部下,但因他是多个专业研究机构的特约学者,他也并不受司马龙的直接管辖。
司马龙与他的关系,如用资金支持与技术服务关系,倒也挺贴切的。因为两者都为某种利益而构建了合作关系。
这次他们是想通过快子转换器直接把自己复制并粘贴到那颗类地行星表面。
其过程就是,想去异地旅行的人先走进一间电梯轿厢一样的扫描室内进行扫描,扫描器把人或物的全部信息扫描成一种空间点阵信号并保存下来。
如把已复制好的信息转换成快子信号并依照其空间点阵顺序及外加的催化反应的刺激信号混合成一种足以与原体相同物质产生化合反应而形成与原体相同的“副本”,即完成粘贴步骤。
这一些,当被复制体进入扫描室并接受扫描后可瞬间完成,因快子速度远高于光与电磁波的速度,所以,人奔赴外宇宙也是瞬间完成的事。
粘贴成功后的人,与原体一样,只要两者间建立了互感连接,地球上的原体也看到自己的外宇宙上的“副本”看到的一切,也就伸手推开反应室门走出去,观看室外的陌生世界:阳光,蓝天,荒凉的大地,高山深潭……
当然,他也可让地球上的原体发送各种生活物资来,也就是通过外宇宙上的类地行星上的物质在从地球上发射的快子信号的刺激下产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物质或人、动物。
宋文山在外宇宙上寻找这样的行星是费了很大的劲,花了很长时间才好不容易找到的。
谈到外宇宙,现代主流理论是抱有否定的态度的,为什么呢?因为爱因斯坦在其狭义相对论中明确指出光是世界上最快的粒子,最快,当然没有另外再快的粒子了。
这样的观点下,宇宙是有限的,是一个爆炸后不断膨胀的区域,即宇宙。宇宙外也就什么也没有。
显然,唯物主义的无限宇宙论并不支持这样的假设,仍坚持认为宇宙是无限延伸的物质世界。
通过书本了解到本宇宙的可观测范围是930亿光年(太阳系的直径不过是一光年),据称,理论上我们可观测到465亿光年的尺度,这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那么,随着人类观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类通过光与电磁,是不是观测到更多的星斗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所看到的星斗,也不是一看就到了的,它实际上是跑了数十亿年,甚至跑了数百亿光年才撞到我们的视网膜上的。而它的原体,此时可能已经“熄灭”(天体可能已经没有了)了。
同时,也别以为我们看到的星光是笔直地射到我们的眼里的,错了,这些光,从他原体上放射出来后已走了数十亿或数百亿光年,其路线也是弯弯曲曲,如同一团乱麻一样的!
这也误导了世人,产生了各向同性的结论。其实呢?各向同性的现象恰恰反映出星光所走的路线如同乱麻一样杂乱,其源头无从谈起。
宇宙在膨胀,且有起点而无中心,是一个不停地膨胀着的时空。这是大爆炸宇宙论的观点,是现代主流科学理论!
科学家用气球解释不断膨胀中的宇宙,但是,假如我们所在的这个点也是随膨胀中的宇宙朝外运动的质点的话,我们向外运动时,从这个点上朝各处看,各点上的物体都离我们而去,这样是无法否定宇宙有中心的事实的。
很多天体是绕着其核心旋转着的,表明他们只要运动,大都离不开绕着一个核心运动,等于说,宇宙也是一个庞大的星系团,它们也有它的中心。
我们不能用人类有限的感官去揣度自然界的无限的宇宙,宇宙也应该有一个核心天体,带着众多星系在运转。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无限宇宙观。
那人类用光或电磁探测器能否看到外宇宙呢?看不到!这也是现代人类感到观察到最远天体后很少再发现更多的星斗的原因。
宇宙,其实是空间物质通过振动,摆动,旋转而使用空间点阵来平衡着的物质在旋转作用下沉淀生成的众多天体而已!物质向心沉淀而出现的巨大空洞,就是我们面对的无限宇宙。
因光速飞行的物体在大尺度宇宙中显得如同蜗牛爬,它虽然在本宇宙中显得最快的速度,但在大尺度宇宙中仍显得仍非常慢,因而,本宇宙与众多外宇宙间,光电信号是无法彼此相连的。
也就是说,每个宇宙所展现的光,都是一个个的光团,都达不到另一个宇宙的,相互间形成用数字无法表达的巨大漆黑空间。
只有当人类发现更快的粒子的那天,外宇宙才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露出它们的用光电信号无法“看到”的神秘面容。
宋文山发现比光更快的粒子——快子之后很快把它投入了应用,最终观测到了以前人类用光电望远镜无法看到的众多天体。
现在他又艰难地搜索到一颗处在一团外宇宙内的行星,这颗行星也和地球一样,绕着一颗发光的恒星运转着。
通过用快子“拉近”观测,同时用快子这条“宇宙长辟”他也观测到其化学成分,断定它的成分与地球上的物质完全相同。
这样,他就把这颗行星列为重点研究对象,经过长期的快子转换实验,他最终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把自己复制到该行星上。
现在他又决定带着肖绮云的研究团队去该行星上安营扎寨,实施大规模仿地球实验,包括改进该行星的大气化学成分,让它变得更接近地球大气成分。
同时,他也决定改良该行星的土壤,使其变得与地球土壤一样,适合种植与养殖。
这种情况下,其顶头上司要去该行星上建旅游点,这倒更合其心意,自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这样,他通知肖绮云从太阳内太空返回地球上的研究所,准备立即启程去那颗宇宙外的行星上进行大规模开发。
那颗行星此时也已被定名为野牛星,这个名字主要是宋文山手下的一个员工去那颗行星上后意外地发现其上的一座山的样子很像其老家的一座叫野牛山的山。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个手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感叹所喊出的山名竟被自己的上司采纳,把那颗星定名为野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