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的人都知道,当无数次投稿都石沉大海后,甚至于连一份退稿单都收不到的情况下,突然间有作品发表了,自己的名字和自己写在稿纸上的钢笔字变成了铅字,被印刷在了成千上万的报纸或期刊上的时候,那叫啥?对,那时应该叫“处女作”。这“处女作”会让人记忆犹新甚至于终身难忘。
“郑老师,应该是我上次写的那篇作文。”缓过神儿来的刘希望脱口而出。
“《我的母亲》?嗯,是篇好文章!虽然你字写的不咋样,但内容却是感人至深的。我记得当时还是被送到各个班级里去传看了。对,我也看了!的确是一篇充满了真情实感的作文。”郑老师点头微笑,随即,又说:“报纸呢?变成铅字的文章的报纸呢?”
“我?我不知道啊!我一直没有收到报纸啊!”刘希望眼巴巴的瞧着汇款单,心里急的不行。
“也许是报纸还在邮寄的途中,别着急。”郑老师安慰道,同时轻轻拍了拍刘希望的头。
身边路过的同学纷纷停下,向刘希望投去羡慕的眼光。
刘希望在初三三班,虽然学校那时还没有明确分出重点班和普通班,但同学们都心知肚明,学习好的学生都在一班,稍微差一些的在二班。那么三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不言而喻了。郑新城很年轻,教学经验少,所以才成为了三班的班主任。当然,谁都晓得,班主任能力的决定着你这个班级在学校里的分量。刘希望,他三班的学生拿到了八元稿费,而且,他郑新城还是教语文的老师,试问在整个学校里,还有谁收到过稿费?别说学生了,老师都没有过。而且,郑新城也是个文学爱好者,也悄悄投过很多稿件,基本上都是肉包子打狗,不见一个回来。这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他的学生收到稿费了,这足以明他这个语文老师也是蛮厉害的嘛!
很快,刘希望收到稿费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校园。
那年,刘希望的父亲刘志忠已经从村小学的校长,调到镇中学担任教导主任了。作为教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在三班的确有点丢人,但也没办法,这孩子就是偏科。除了语文好,其他学科都是不及格。但他绝对不会动用自己的权利,把儿子调到一班去的。当刘希望把汇款单递到他手里的时候,刘志忠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心里突然有了种莫名的激动。
“儿子,”他说,“后天是周日,咱爷俩儿一起去城里邮局去拿你的稿费回来。”
刘希望点了点头,他在想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报纸肯定早就被邮寄到学校,到底是谁把报纸给悄悄拿走了。他在《希望的摇篮报》上的征稿启事上了解过,报社编辑老师都是先邮寄样报,等过些天才会给作者邮寄稿费。主要是怕是抄袭的作品,就如一篇文章的公示期一样,没有举报的,便会给作者发稿费了。
猛然间,刘希望想到了一个人,报纸被她拿去的概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几九十以上!
晚饭后,刘希望溜出了家门,穿过村道向江边方向快步奔去。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汩汩流淌的松花江面上,很多不知名的虫子在草丛间鸣叫个不停。刘希望顺着江边跑了一段路后,便跳进草丛向大草滩的深处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