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8日深夜,春寒料峭。刚过月圆,此时的夜晚依然月朗星稀。合肥县肥西高刘乡河西岗保笼罩在皎洁的月光里,一片沉静,只有葛帮阔家灯火通明。亥时,一声“呱呱”的啼哭,葛家又一位公子诞生了,他就是葛照明。添丁增口,全家都十分高兴,上下老小一齐忙碌。母亲陈氏不顾身体虚弱,伸手示意接生婆把孩子抱给她看看。
葛照明的太祖父葛时清是一个勤劳俭朴的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当时,高刘乡工商业、娱乐业已经发展起来,米行,盐铺,洋油铺,铁匠铺,竹篾铺,布店,油坊,糖坊,槽坊,各色商号一应俱全,还有青楼,烟馆,赌场,戏社等娱乐场所。葛时清农忙耕耘,农闲做点小生意,家境逐渐殷实。其祖父葛怀仁继承家业不敢越雷池一步,家庭生活依然是衣食无忧。到了父辈,大爷葛帮谦、父亲葛帮阔,二人生性软弱,受人欺负和诱惑,一点一点出卖了良田,到解放时,家里已经没有什么田产家业了,靠政策分得一点口粮田。
葛照明七岁上学,就读于熊岗村小学。那时,学校升的是中华民国的国旗。学生身穿蓝色制服,帽子上的帽徽是中华民国的国徽,青天白日图案。学习国文、算术、写毛笔字,没有其它课程。天天早上出操,因年龄小,葛照明总是站在队伍中间,在老师跟前,就不用跑步。孩子们纯朴无邪,将学校师生的情况编成一段顺口溜:熊岗小学,学生几十名,有个先生袁家文,聪明学生吴希平,年纪最小葛照明。
熊岗小学条件简陋,几间房舍也摇摇欲坠。有一天下午,葛照明渴了,就一个人来到院子里,走到大水缸边,用自己带来的搪瓷水杯从水缸里盛水喝。水缸又大又高,葛照明个头太小,竭力探身向下,一下子脚起来了,悬在上面,想下来也不行了,没动两下,就一头栽了进水缸。亏好水缸里面的水少。跌入水缸的葛照明虽然喝了一点儿水,但是,很快翻身起来,喊人来救他。大同学将葛照明从水缸里拖了上来,报告了老师。老师便让他回家去。因为水缸里水少,葛照明捡了一条命,同学们又给他编了顺口溜:葛照明,个子小,饮水大缸去洗澡;水儿清,水儿少,大难不死享福了。
1938年5月,日本军从芜湖口岸入侵合肥,并长期盘踞在合肥。1943年4月,盘踞在合肥的日军欲入侵长岗店和高刘集,多次派飞机向长岗、高刘地区撒传单。这些宣传画上,中国是桑叶,日本是蚕,正在吃桑叶。幼年的葛照明从大人口中知道日本是外族,他们要占领我们的国家,掠夺我们的财富,心中便种下抗日的种子。
也就在这一年,国民党的桂军某师所属某团驻守长岗、高刘,与日军在长岗遭遇,这就是长岗店战斗。桂军经过三次战斗,将日军打回合肥城,可是,他们并没有善待百姓。有一天,几个桂军打死老百姓家养的狗,要带去吃狗肉,老百姓们知道后,都不让桂军带走这条死狗。双方争执不下。桂军中一个士兵向围观百姓开了枪,子弹从葛照明大哥葛照纲胳膊窝下穿过,差点打伤了身体。桂军这一暴行引起众怒,老百姓一哄而起,把开枪的士兵用绳子绑了起来,让两个桂军士兵把狗抬着,围着村子进行游斗。葛照明跟在游行的后边,一直到游行结束。葛照明看到自己国家的军队不能保护老百姓,心里十分失落,本来有长大了当兵打鬼子、保护亲人的想法,现在又要泯灭了。
八岁时,葛照明在门朝东袁如修家上私塾,学习小蒙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上论语等。在袁如修家上学,早上带着锅巴,中午不回家,他家给蒸热并给小菜吃。中午,学生们都不休息,而是下地帮袁如修家摘豆角、摘棉花等。可能因为学生们替他劳动的缘故,袁如修对这些学生很好,学生们也很敬重他。
九岁时,葛照明又转到潘槽坊一位姓潘的先生家念了一年私塾。和葛照明一道去潘先生家读书的有潘姓叔侄俩,常常在路上欺负葛照明。葛照明个子小,体弱,打不过潘姓叔侄俩,只能忍气吞声。夏天,有一天,葛照明趁潘姓叔侄俩不注意,冷不防将叔侄两个人依次推入旁边的水稻田里,弄得他俩浑身湿透了。因为是夏天,他俩也没有回家换衣服,而是一直去了潘先生家。他俩向潘先生告了状。潘先生听了十分恼怒,也不问青红皂白,在教室外画了一个圆圈,让葛照明站在圈子里晒太阳。夏天的太阳很毒辣,葛照明被晒了一上午,晒得他头晕目眩。那时,在学校犯错,是不敢回家和大人们的。后来,不断的欺凌,在葛照明的心里种下反抗的种子,也让他不断地反思做人的道理。
潘先生十分严厉。在整个上学期间,私塾念书以背课为主,背会了再教新内容,背不会或调皮捣蛋,老师就用准备好的竹棍子或木板打手心,罚站。教过的字认不得,或毛笔字写不好,就用手揪耳朵,捏耳垂,扯眼皮,甚至用毛笔杆捣你的眼睛……这些学生也非常捣蛋和玩皮,有时趁老师不在时,就偷偷把教鞭子、板子扔到了外面的水沟里或池塘里;有时还趁老师不注意,把钉子或刺槐树上的刺放在老师坐的座位上,钉子或刺槐树上的刺从座垫下面穿上来,露出尖头,老师不注意,没看见,坐了下去,一下子刺了屁股。教师愤怒地问谁干的,大家都不吱声,弄得老师哭笑不得。学生们用恶作剧的方式表达了对体罚的不满。
孩子们的恶作剧式报复,是他们朴素的爱憎感情的体现。这样的朴素的品格也影响着葛照明后来人事纪检工作,葛照明的正直,公正,不仅得到领导信任,也得到群众好评。
十岁以后,葛照明只能断断续续地上学,大部分时间主要是在家放牛,为家庭减轻负担。在农村,孩子们放牛是最有趣味的事情。葛照明和同伴一样,学会站在牛背上玩耍。在地上,他让牛低下头,两脚踏上牛头,叫喊着:“抬头”,牛便抬头,当牛把头抬起来后,他从牛头爬到牛尾,然后站起来,向着后面的同伴做着各种鬼脸;在水里,他站在牛背上练习翻筋头,即使没有落到牛背上,落下水也没有关系。放牛的地点一般在河东、河西,会遇到其他村庄的放牛娃。大家会因为一言不合打起群架来。打群架时,要好的同伴不只是呐喊助威,还敢为朋友大打出手。打架之后,无论输赢,回家是不敢和大人们说的,就是受了伤,自己吐点吐沫擦一擦,或者回家偷偷找一个火柴盒,撕下一点带有火药的纸片贴上。皮糙肉厚的孩子不怕这一点伤,一般也不会出现其他后果的。有时候,大伙玩得投缘,就让一个人去看着牛,其他人去田地里偷集体的或者私人家的青苞米、地瓜、花生,然后拾些枯草,点着火,烧烤熟了大家一起吃。
除了放牛之外,只要有空闲时间,葛照明还被安排去拾猪粪积肥,捡到牛粪,就用粪勺将牛粪贴到墙上,等到晒干了铲下来当作柴火。家里缺少吃的,葛照明还要去挖野菜,下河里捞虾、摸鱼,到水稻田里钓泥鳅,掏黄鳝……
夏天的晚上,大人们洗完澡,都坐在在月光下乘凉,聊天,葛照明也不忘学习,坐在一旁,借着月光练习打算盘,学珠算。老师和大人都说:“学会狮子滚绣球,走遍天下无对手。”葛照明对此深信不疑,只要有时间就练习狮子滚绣球。在葛照明幼小的心灵里,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学得比别人好更重要。
1950年初,高刘地区完全解放,十二岁的葛照明也参与到土地改革、斗地主恶霸、分田地等社会活动中,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年,葛照明当上了一名儿童团团长,成了少年先锋。在斗地主过程中,遇到一户姓葛的小地主,婆媳两个寡妇带着一个小孩。这家小地主,男人活着的时候,辛辛苦苦积攒了一些钱,购置了一些田地,赶上解放了划分成分,就被划为地主成份,并没有恶行,也没有雇佣长工或者短工。葛照明很同情这一家孤儿寡母,不太情愿参与批斗,被工作队长狠狠地批评了好几回,说他没有划清阶级界限,竟然同情地主阶级。其实,葛照明虽然年岁不大,也并非不分是非。在吴祠堂公开审判小河北恶霸地主袁俞卿父子三人时,葛照明去了,并且从人山人海里钻到了前头,看到了三个恶霸脑袋开花,脑浆满地,并且喊出“罪该万死”的口号。
1952年,十四岁的葛照明在潘小圩上学,学的语文、算术、珠算,教师是戴发伍,他一共教50多名学生,教一至三年级。葛照明当时上的是三年级课程。1953年,葛照明去何小庄青山小学上学,四年级没上,直接跳到五年级。有一次,矮个陈老师教地理,他正在给我们上课,讲的是地震是如何发生的,这时却发生了真正的小地震,这些正在上课的学生们连鞋子都顾不得上穿,一个个地挤着从窗户逃了出去。葛照明经历了一场风险,对知识更加渴求。葛照明还跟着一位教美术的女教师王老师学会织毛衣、毛裤,成为做针线活的能手。
青山小学离家远,中午就不能回家吃饭,只能早上带上锅巴、咸菜,中午时用开水泡一会儿,凑合地吃。然后,学生们趴在课桌上睡觉,或者躺在长条凳子上休息。有的同学打呼噜惊扰大家休息,就有同学调皮,用鞋子扣在他的鼻子或嘴上,或者用草去捅他的鼻孔,弄得他睡不成觉,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中午,老师一般是不到教室的,学生们比较自由,由于大家都有很强的纪律意识,中午并不是很乱。
1950年,美国等16个国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已经打过平壤,快要打到我国边境鸭绿江;蒋介石在台湾又叫嚣要反攻大陆;加上高刘地区出现什么“毛人水鬼”的说法,说这毛人水鬼样子凶恶,体形巨大,光脚丫就有三尺多长,非常吓人。在这紧张的氛围里,老百姓夜间不敢睡觉,家家户户抽人出来站岗放哨,学生白天也不敢到学校上学。夜晚,家里点着一根灯草的油灯,陈氏纺棉花,葛照明在一旁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学习,也算作陪着母亲。
1954年,葛照明读六年级。为了能考好初中,就吃住在校,不回家,每天学习到深夜。等到报考初中时,葛照明的父亲葛帮阔不让他上初中,要他回家务农,好减轻家庭负担。老师们看葛照明学习劲头大,成绩也不错,就做葛帮阔的思想工作。经老师们做工作,葛帮阔答应让葛照明报着试试看,就这样,葛照明才报了名。葛照明报的是肥西一中,也考上肥西一中。葛帮阔不得已,勉强让葛照明在下半年去张老圩读书。
肥西一中所在地是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故居,是一个大圩子,圩子里面有房屋上百间,都是瓦房,院子里面栽的满是桂花树,每年一到中秋节前后,全圩子都是桂花香。
张老圩地处大山沟,四面大山环绕,树木郁郁葱葱,风景优美,适合学生学习。因为离家太远,葛照明周末也不回家。因为身无分文,就很少去附近的聚星集游逛,只是三、五成群,或者一个人到附近山林里去玩耍,度过周末。
到山林里度周末,也不是纯粹玩,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看书。在山林里读小说,可以默读,可以诵读,也可以抑扬顿挫地搞怪读,反正一个人,不会影响任何人。有一次,葛照明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山里看小说,这里坐一会儿,那里坐一会儿;一会儿看蚂蚁搬家,一会儿瞅鸟儿对鸣。由于挪了好几个地方,临要往回走时,发现书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就到处寻找。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葛照明开始冷静下来,回忆了一下行踪,在所有行踪中,确定在去山洞小便时撒手把书放在洞口树根下了,于是马上跑到洞口,果然找到了这本书。事后,葛照明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办事马虎,没有做到小心谨慎。这件事对葛照明刺激不小,让他时时警醒自己。后来,葛照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中也常常以这件事为教训,使自己在工作上做到谨慎、细致、周密,精益求精。
学校离家50多里地,丘陵地带交通不便,全靠步行。每次回家都是在周六下午上完两节课后。一路上要经过张新圩、官亭、长镇、稀饭郢,晚上六、七点钟才到家。在家住一宿,陈氏给做一点好吃的,周日吃过午饭又动身回学校,很晚才能回到学校。
求学虽然艰辛,但是,开拓了视野,认识了许多新同学,接受了许多新思想。
1955年冬,在放寒假的时候,国家在学校招收新兵。葛照明在听了动员报告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他的脑海里出现各种场景,各种思想。他回想父母和乡亲们耕作的辛苦场景,回想自己挖野菜、吃野菜充饥的情景,回想妈妈述说家境从殷实到穷困的历史,回想日本入侵合肥、美军入侵朝鲜、蒋介石扬言反攻大陆给百姓造成的恐慌,葛照明就有了脱离家庭、脱离农村,弃学从军,报效国家的想法。于是,葛照明自己决定参军,立马报了名。这一年,葛照明初中才读三个学期。1956年,春节之前,体检合格。葛照明回家,把参军的决定告诉父母,家人都反对他参军。葛照明一一说明自己的想法,也没能说服家人。葛照明在参军这件事情上,决心很大,义无反顾,最终还是顶着家庭压力,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学友,离开了亲人,离开了父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葛照明心中,人民解放军部队是他人生向往的天地,军人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职业。葛照明觉得,从农村到部队,将是他改变人生境遇最佳机会。后来,葛照明对自己这一抉择始终无怨无悔。
1956年9月,葛照明在部队得知母亲在3月份就去世了,不只是因为母亲有病,最主要是想念儿子,担心儿子在外受苦受难。葛照明听到这些消息后,一个人呆在宿舍里痛哭一场,后悔自己的固执,后悔自己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葛照明每每想起此事,总是因后悔而动容。他只能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古来忠孝不能两全,唯有用报效国家、报答人民来报答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