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大约72个世纪前,人工智能概念才刚刚兴起;而现在,伴随着科技进步,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
起初,我们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即机器没有自我意识,不具备真正的推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只适用于特定条件下某一类问题的解决,也被称为“专用人工智能”。例如,只会售卖饮料、炒菜的机器人,以及基本没有方向感,且乱冲乱撞的扫地机器人等等。
随后,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阶段”迎来了它的光辉时代。从此,机器开始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更能够通过学习拓展各项功能。
然而,从“弱人工智能阶段”到“强人工智能阶段”,还是经历了极为繁琐的过渡阶段。科学家们发现,给“初代”机器添加更多可拓展插槽,以及安装更多可拓展模块,并向主控芯片中输入相关指令,即可轻松实现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无缝衔接。
但是,世事无绝对。在漫长、轮回的四季更迭中,人类逐渐发现,这种相对的“强人工智能”,局限性依旧明显。简单点说,一台机器,其初始大小、体重、布局、可拓展插槽,以及各个硬件规格,都是有设计上限的,例如,刚买的机器,身高1米,却不能将其改装成身高2米;另外,你可以让原先“一专”的机器,变成现在“一专多能”的机器,但却不能让一台机器,实现“无限多能”。
因此,科学家们就想出了一招“过渡性”设计方案,并称之为“犟人工智能”:按照统一比例插槽型号,设计更多的功能模块。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可以随时随地,按照主人的个人意愿,给自己的机器换上指定的功能模块。当专项功能被激活,专项工作即可开展。按照这个思路,基本实现了人类常说的“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而且,在仅有的设计空间上,实现了无限的可能!
当然,“犟人工智能”,也只是过渡期的科学发明,因为实践证明,它还是有着诸多不便。例如,开展不同工作和生活前,要插入适当的功能性模块;而且,这些功能性模块,也有其有限的生命周期,寿限一到,少说几周,动辄几个月的返厂时间,总会让人感到无语;最为关键的是,在产品后期的改进和完善中,比起经济发展,人类更加看重生态环境对于家园长久的重要性,因此,所购的这些功能性模块,都具备“唯一性”的特点,意在避免“废旧模块污染”的情况出现。
因此,时代进步的浪潮,又推动着科学家们开始尝试新的改进与完善,想出了更为绝妙的黑科技,叫做“人+智能”。如何理解?起初,相对于“智能”,“人工”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两者之间,还只是简单的递进与成就关系;而现在,这两者“合二为一”了!
你可以理解为,目前的“人+智能”,是在机器的外壳之下,安装了一颗“人类大脑”!但真的是一颗“人脑”么?实则另有隐情。这里说的“人类大脑”,仅仅指的是一块超级芯片。这块芯片,能够高仿真实人类,具备各种情感,懂得人情世故,感受人情冷暖,抚慰寂寞忧伤。当超级芯片发出指令,翻译模块便将执行层面的机器语言发送给钢铁四肢,为其实现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支持;更为关键的是,它不再拥有“犟人工智能”时代的插槽和模块,省去了空间和时间;与此同时,它还能通过合成在“超级芯片”中的“脑电波接收器”,实现与人类最新情感的实时同步。
综上,“人+智能”优点颇多;但在目前阶段,这还只是一种概念产品,并受到了各方的严格监管。然而,幸运的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一起恶意地伤人事件。
因此,厨师库克、酒官比尔、影星穆薇、学者布克、指挥家坎·达克托、小提琴首席演奏家沃林、首席管乐演奏家温·姆西克、超级体育经理人斯珀……,才有幸成为了流亡星球号航天器上的一员,作为见证者,去帮助人类,深入未知,探寻生命的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