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陋习交挚友,
寝室相融我先行。
忘我吟诵寻规律,
食得苦寒一身轻。
人与人交流首先是语言,只有语言的共鸣开可以,而在语言的沟通过程中又首先是可以要让别人听懂,让别人喜欢听自己讲话。
金州师范是这个省里最好的一个艺术类中专之一,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大多数都要走上中小学教师、幼儿老师的岗位,去教书育人。
这个学校把引导、教导每个学生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也是当成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开展。
小雪在这个方面就卡壳了。
小雪本来很小的时候就在藏住地区出生,收到了当地藏族普通话的一点点熏陶,后来又一直在陇东地区生活了十多年,那年那个时候也没有推广普通话,大人、老人、孩子都讲的是本地方言,就连代课的老师都是清一色的当地方言。
长期以来,受当地语言环境的熏陶,虽然小雪在上五年级的时候就觉得普通话很好听就,有意学习普通话,但因为当时老师和周边的人们都讲的本地方言,只有个别外地转来的同学操着别扭的普通话和同学们交流,但后来也都被本地方言给同化了。只有县里的广播上广播员的普通话稍微标准些,但还是夹杂着浓厚的本地口音。
在这种情况下,小雪自然的也就本地方言较重,而且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及一二三四声音调分不清楚;当地人说话基本上是二声居多、前鼻音多,搞不清后鼻音,而且还夹杂着很多本地的方言都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更是分不清什么翘舌音、平舌音了。
为了学习提升话下雪也是下足了功夫,可是收获还是不大。
别人告诉她学习普通话首先要发音保准,这就的得搞清楚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和声调,这些就得得去查字典,只有学习正确了才能对着进行读音;再者,就是多听和学习普通话保准的人群的具体发音,然后在去模仿发音;另外,重在实践,多朗读、朗诵各种文章、报道、诗词等。
为了能做到这几点,小雪买了本新华字典时不时的带在身上,走到哪里查到哪里,看到哪里?但就是这样,有时候查的多了,也就互相混淆了,还是搞不清楚里面的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和声调。尤其是声调方面,因为家乡话的影响感觉好多都是二声,可当翻开字典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是时间都错了。
小雪诞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新华字典不也就六百多页吗?我把它背下来不就可以了嘛!既搞清楚了音调,又搞懂了每个字的具体意思。
这可是说做就做,早上的操场,中午的宿舍,下课的时间,夜间的宿舍。小雪都是默默的在背着新华字典里面的内容,有些学生看到了又投来了不屑的目光。
“早干啥去了?还不认识字啊?这会还在新华字典上一个个的查呢!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个差学生?也不知道是怎么考到咱们学校的?”时不时有些不知情的学生看到在外面议论着。
小雪听到后也觉得无所谓,只要她自己知道她在做什么就可以了!她一直每天都这么坚持着。每天早晨她都回去操场人少的地方大声的朗读着新华字典上的内容。
当时真还有人给小雪都送外号“新华字典”了,看到小雪远远的来,都喊着“新华字典”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雪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真的还把新华字典给背下来了,谁要是问哪个字的音调、释意,她都能顺畅的背出来,甚至是连页码都背下来了。
小雪可真的成了这个学校活生生的移动的新华字典了。
这终于是把音调、声母、韵母、前后鼻音搞清楚了,可是这声音、语调从自己嘴里发出来时候还是不够准确、有股很重的家乡口音。
为此,她请教了好多的同学和老师,都告诉她这就只有靠多听、多揣摩、多联系、多对比了。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就是收听中央电视台的广播了,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的普通话是最标准的了。
小雪又继续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台小收音机,她在早上、晚上的时候总是在没有人或者人少的地方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电视台的各种播报,揣摩播音员的发音、语调及气息的长短。听着听着她也跟着播音员一起学着播报、朗诵。
这第一学期,小雪除了日常的学习、练功之外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背诵新华字典和收听收音机上中央广播电台的各种节目播报了。平时和其她的同学交流也很少,新华字典和收音机俨然成了她这一学期最好的好朋友了。
又曰: 临江仙
秋风乍起金城,雏鹰展翅待翔。初入异地百事难,时时遭人笑,枯叶随风荡。
黎明起身勤吟诵,午夜平仄在校场。词典广播随身携,字正亦腔圆,随时声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