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建国的头像

傅建国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23
分享
《岁月箩筐》连载

第七章 我是民工,我叫建国



身为民工,命运待我不薄。

从皖南到温州,一路走来,虽历经诸多艰辛与坎坷,但却收获了不少喜悦的果实,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1963年,鄙人出生在皖南山区一个叫做南阳湾的小山村。父母都是文盲,三岁的时候,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名字。外婆看他外孙脑袋扁平,就叫我“扁头”;村里月娥奶奶见邻居家的小男孩又瘦又乖,喜欢叫我“小狗”。

冬日的一天清晨,下派工作组一位名叫王旭的干部找父亲有事,他跨进门槛只听得婴儿的啼哭声,却看不见孩子的人影。原来,用两条长凳和几块木板搭起来的床铺,床沿没有挡板,我和妹妹一起滚落掉在了床底下。

那会儿,我们家可谓是真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祖父原籍枞阳,父亲从小在南阳湾帮人家放牛为生。母亲从荒无人烟的三十六岗深山老林里,嫁给了一无所有的父亲后,夫妻二人租住在王家村一孤老太太家。那次,当王旭从床底下抱起两小孩、从母亲口中得知小男孩还没有正式取名字时,就随即给我取了“建国”二字。到了上学的年龄,不知何故,我不知被谁(也许是学校老师)稀里糊涂地改名为“傅东”。从此,我拥有两个名字: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叫我“傅东”;回到村里左邻右舍都叫我“建国”。

1977年寒冬腊月,在南阳湾斯木河中学,班主任宁老师站在讲台上对着班级里七十来位学生说:

安徽省从明年开始,由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因此,本届毕业生应延长半学年毕业,自愿留下来复读的同学请举手,不愿意参加复读的同学,届时毕业证书照发不误……

彼时,傅东同学只有15岁,他单纯地认为:既然毕业证书照发,迟回家务农还不如早回家务农,以便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就这样,16岁的我回到村里,成为生产队里的一名小社员,与78年高考擦肩而过。当然,话又得说回来,即便留下来复读半学年,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可以顺利通过中考而进入高中门槛,毕竟在一边放牛、砍柴,一边“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环境里,荒废了美好的读书时光。

十七岁那年,母亲本着“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传统理念,为我请了一位篾匠师傅,学习篾器农具的编制技术,开启了三年学徒生涯。当年农村娃学徒被许多老规矩绑架,比如第一学年没有报酬,早晚还得帮师傅家挑水种地,干着永远干不完的家务活;逢年过节,须烟酒伺候,请客送礼。篾匠手艺本身是一门复杂而艰辛的行业,从竹子到一件件篾器,需要掌握剖篾和编织等多项技能。而冬天,冰凉的竹子和锋利的篾片,不时地将我不太熟练的双手划下一道道血口,往往是旧的伤疤还没有痊愈,新的伤口又出现了,导致今天我的双手仍然被刻着密密麻麻疤痕。

十九岁那年冬天,提前出师的我,在考圲河山寨一农户家做篾匠时,无意中读到一本电影剧本的杂志,从而萌发了写作的念头。毕竟只有初中毕业,一部近3万字、在工分簿上完成的“剧本”,至少有几百个错别字。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前夕,鄙人以一名代课老师的身份,站在家乡南阳小学的讲台上。

从此,务农、代课,做篾匠,成为我青春路上人生起步的履历……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导致原本幸福的家庭出现变故,使我遭受严重的精神打击。迫于生活的无奈,刚过而立之年的我,于1994年转辗来到了温州。

人在他乡,打工第一夜,由于身份证和盘缠在公交车上遭遇扒手,身无分文的我在南塘街一棵大榕树下,度过了漫长的寒夜。

进城之初,人生地疏,身为农民只会种田、做篾匠的我,忽然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多余的人”。为了生存,我曾在工地上做过小工,托运部干过装卸工,饭店揣过盘子,以及皮革公司仓库员,等等。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城里人所追求的高效、快节奏的生活品质,使我开阔了眼界,意识到一个农民工如果想在城里站稳脚跟,没有文凭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心态,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要让自己有过硬的生存技能。因此,我丢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切从零开始,并且将“终身学习”视为自身业余生活的一种常态。工作中,我向同事们学习皮革知识,向老板学习销售经验;工闲之余,我一边认真阅读名家作品,一边“爬格子”,不间断向报社投稿,偶有“豆腐干”发表,便更加增强了信心。

2000年,在皮革行业锻炼了六年之久的我,终于在一家皮革公司谋求了一份销售经理的职位,使自身掌握的新技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又经过数年打拼,口袋里有了一些积蓄,于是2003年下定决心,通过银行按揭在瓯海区购买了一套房子,从此,一家人真正成为了新温州人。

2009年,鄙人终结了十六年之久的打工生涯,在浙南鞋料市场六街租了一间店面,开启了自谋职业的道路。尽管自2011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但本人凡事亲力亲为,信用业务,真诚做人,在众多客户兄弟们的帮助下,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最终在号称“中国鞋都”的温州、强手如林的皮革行业中站稳了脚跟,并拥有了一线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当一家人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我又重启“文学梦”,将人生的心路历程倾注与笔端。文学源于生活。身为民工,从乡村到城市,平凡而坎坷的生活经历,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注入了活力;而一直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为我的作品或深或浅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十年前,打工随笔《搬家》曾荣获温州日报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一等奖;散文《母亲、老屋及红床》入选2009年湖南文艺社出版的《我的名字叫建国》一书;特别难忘的是2013年7月20日,笔者有幸被邀请走进浙江省著名讲坛——温州市图书馆籀园讲坛,作题为“让梦想照亮生活——网络时代,亦谈大众阅读与文学情结”的专题讲座,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业余创作的苦与乐。近年来,相继出版了散文集《人在旅途》《从皖南到温州》、中篇小说集《奶奶的村庄》,以及长篇小说《皮王》等作品集。

人生旅途,难免会遭遇各种艰难困苦,但只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拐个弯就会遇见幸福。

身为60后农民工,人到中年的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大江南北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新温州人,名叫建国的我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谨以此文,感恩故乡,感恩温州,感恩人生路上所有的遇见……


2019年10月1日于秋浦堂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