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槐的头像

曲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19
分享
《禅解《论语》》连载

第十章 禅解《论语·学而篇》10

既至其邦必闻政,

不自求之非与之。

全凭五德以得之,

夫子之求异乎人!

若遇当家人,合说著实话;不遇当家人,不谈家里事。索甚花言巧语,叙谢寒温。当可依实具实,尽情管待。还有不作外不做客的么?举: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陈亢,字子禽。从《论语·子张篇》所载看,似非孔子学生,《史记》之仲尼弟子列传中亦不载此人。但郑玄注《论语》和《檀弓》则列其为孔子门人。臧庸《拜经日记》谓子禽即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原亢禽,简朝亮《论语集注补疏》曾加以辩驳。子贡(前520—?),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小孔子三十一岁。郑康成注:“子禽,弟子陈亢也。子贡,姓端木名赐。”夫子,是古代对儒士大夫的一种敬称,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故其门徒称其为夫子,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老师。在一定的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抑,反问词。凡语末三个“与”字,皆为疑问词。其诸,程氏《集释》引洪颐《读书丛录》:“其诸,是齐鲁间语。”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黄家岱《嬹艺轩杂著说》“其诸”意为“或者”,大致得之。在此,不妨将“诸”作“在”字讲,即在“温、良、恭、俭、让”五字上。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又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先人后己谓之让。此章大意曰:

子禽发疑而请问子贡曰:夫子每到之国必闻其国之政,此为求得之呢?还是其国君自愿与得之呢?子贡不以求之与之而答,乃曰:夫子全凭“温、良、恭、俭、让”五德以得之。必曰夫子之求之也,则异乎他人之求之也?(!)

此章的确可与“美玉”一章参看,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以“藏”与“沽”而问,夫子再言沽之,只是“待贾”二字,便与寻常沽法不同。可见,夫子连言“沽之哉”,前后有天渊之别。此章,今子禽以“求之”并“与之”而问,子贡先言夫子得之,待子贡亦言夫子求之时,只是说出“温、良、恭、俭、让”五字而已,便与寻常求法不同。这么说来,子贡以“求之”答子禽之问,与夫子以“沽之”答子贡之问,如出一辙,想必是子贡从夫子那里学得的妙用,是故师徒二人同一鼻孔出气也。

子禽之问,盖亦不善观夫子盛德者矣。夫子所以每到其国必闻其政者,既非夫子有心而求之,亦非列国之君无故而与之。盖夫子盛德充积于中,而光辉自发于外。可谓“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德厚流光,终不可掩”。其容貌语气之间,但见其温而和厚不粗鲁,良而易直不矫饰,恭而庄敬不惰慢,俭而节制不纵驰,让而谦逊不骄傲。有此五者德容之盛,自可感动乎人,故使列国之君敬之而不忽怠,信之而不疑忌其干人之政,而愿推诚咨以政事。的的是列国之君咨政(与之)于夫子,而非夫子求之列国之君。就按子禽所谓“求之”而论,夫子这等样求之,岂不异乎他人之求之者与!盖他人之求,必待访问于人而后得闻之;而夫子之每到其国必闻其政者,则以五德之盛感乎于人而自发与之,岂可以一概而论之哉!(?)真可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处水墨,两处成龙”。同一求之,子禽之求之乃向人(外)而求,夫子之求之即克己(向内)而求。若竟说夫子不求闻其政,则与隐逸山林的巢父许由何别?若竟说夫子求之,则与功名儒士何别?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于度外。则知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

古圣先贤进退语默动有师法,不宜与常士相浮沉也。《礼记·儒行》曰:“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周末忧天下者,无如夫子。夫子所以周游列国,不外乎推行仁礼。夫子深于致知而自能格物,故待而不求,道蕴五德以感乎列国之君而与之。盖贵义而守道,洵为圣贤楷模。此章子贡圣门言语之选,不但赞孔子入妙,其论因果亦甚精。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是故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反求诸己,而不愿乎其外。《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子坦荡荡,信因果,格物致知而修身;小人长戚戚,不信因果,不务本修身,舍己而求人,

行险以徼幸。岂不知求人不如求己乎!(?)君子克己不得,则乐天知命;小人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

箕子《洪范》陈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子贡《论语》示夫子五德:“温、良、恭、俭、让。”《法华经》云:“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老子之书其所宝者三: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贵者,清净宁一。合而论之,温以延寿,良以致富,恭以康宁,俭以养德,让考终命。如来室、老子慈即孔子大温大良,如来衣即孔老大俭,如来座、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即孔子大让,安住是中而不懈怠说法、老子清净宁一即孔子孔子大恭。是故三教宜合不宜分,以儒治世,以老治身,以佛治心。治世在治身,治身在治心,心治则身治世亦治矣。孔子未见佛,然曾向老子问道,临行赠别曰:“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想必,夫子“让”德来自函谷关。

夫子游说列国,犹华严会上善财童子南询,亲历百城烟水。夫子既至其邦必闻其政,亦犹善财既谒诸大善知识必闻其法一般。夫子善财皆有天下知己赏音,故可与其洽谈其政其法也。夫子以五德感闻其政,善财本初心遍参知识。所以道:无心于天下求知己,而有真知己,以无谋自合也;有心于天下求知己,而无真知己,以有谋却背也。欲求天下知己者,岂有别术哉!(?)全在于深于致知而自能格物也。何是求为可知之妙呢?噫!

尘埃满面君休笑,坐看争名夺利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