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民的头像

任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2/03
分享
《我的军旅生活》连载

第十章

1993年9月5日早晨在训练场上,我们听指导员樊二军说,部队准备外训,要我们做好准备工作。于是连里所有的驾驶员都把各自的CA10B型老解放车和CA30型牵引车启封后从车库里开出来,做外训前的保养和检查,新疆籍的上等兵麦延峰把他车上的备胎卸下来用火补胶补着轮胎、甘肃庆阳籍的上士贺云鹏也钻进驾驶室里付下身子检查着汽车的点火系统、甘肃陇西籍的上等兵祁瑞祥此刻也趴在车下面给传动轴的十字万向节打着黄油、陕西籍的中士孙忠新也端着一盆水清洗着汽车底盘,我拆下汽车的化油器,用板刷沾上汽油清洗着化油器。三天后,我们接到了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下达的指令,要求全军仅有的三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之一的步兵第61师在甘肃省山丹县丰城堡地区举行军事演习,代号:西部93。接到指令后,迅速下达命令,要求全师各部队立刻做好演习准备并于9月14日24点前集结到位。

9月10日早晨6点,全营各连队将所有的各型火炮等武器装备挂在牵引车上,除留守人员外的其他参训人员全副武装,穿着迷彩作训服、戴着钢盔、背着背囊,拿着八一式冲锋枪,统一蹬车后,我们离开陇西,开始行车动众、千里机动。

我们开着车拖着各型火炮鱼贯而入,依次驶向文峰镇火车站,进行铁路输送。我们把拖着各型火炮的车辆驶上平板火车后,团里加固组的人员迅速对车辆和火炮进行了加固。下午18点30分,满载着指战员和各型武器装备的火车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缓缓驶出文峰火车站,一路向西,沿途的村庄、城市被淹没在秋天的旷野中。我坐在驾驶室里透过车窗把目光移向远处青黛色的山峦上,看到峰峦叠嶂中绿色泛滥成灾,此刻早已淹没了贫血的语言,秋天的旷野中四处流淌着绿色的生命,秋收过后的麦地里一片沉静。

火车经过一夜的狂奔,直到第二天的下午3点多,我们挽上青藏高原徐徐的清风,倚着大山的两肩来到了青海省的民和县一处不知名的小站,一路上白杨树的叶子在碧蓝的天空下被热情的阳光照射着,而阳光则被层层叠叠的杨树叶子过滤的漏到地面上时变成了淡淡圆圆的轻轻摇曳着的光晕。

我们在这个大山深处远离都市喧嚣的被遗忘的无名小站快速将拖着各型火炮的牵引车开下火车后,改用摩托化机动的方式沿着大通河谷地向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青石嘴方向开进,一路上我们行进在秋日里大通河岸边蜿蜒崎岖的便道上,一眼望去,此刻的河湟谷地天空是那么的高,洁白的云朵是那么的淡,阳光照射到大通河两岸的原始森林及河谷的旷野中让人多少有些晃眼。秋天的山风带着厚重的紫外线吹过脸颊,让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们一路行进,一路欣赏着河湟谷地风光旖旎的山水和众多的古迹文物以及古老、淳朴的自然风光,感受着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沿途两岸到处是成群的牛羊,散布在山坡、谷地的草原上。一顶顶蒙古包临水而建,烟囱中冒出股股轻烟在秋天的山风中飘来荡去。在海北州的大草原上,像天女散花一样被撒了一地的牦牛和羊群悠闲地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啃食着绿茵茵的青草。清澈见底的潺潺缓流,碧波荡漾的圣洁湖泊,山环水绕、百花争艳。

我们拖着各式重型火炮就像一条移动的长龙,一路向着门源回族自治县方向,疾驰在海北州大草原早在两汉时就已经期形成的胡羌和羌中公路上时,3000多年前的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遗址和王洛宾先生创作著名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的采风地在我们疾驰的车轮下快速向后移去。当我们来到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这个远古时期以狩猎和游牧为生的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时,突然接到命令,要求我团炮兵营30分钟后在海晏县靠近无人区的荒原地域对蓝军一号集结点和前沿指挥所进行火炮打击,以配合我团步兵发起攻击。于是我们在前期侦查员的带领下,迅速将火炮拖入阵地后快速撤离,炮兵班的战友们则快速占领有利地形进行炮阵地伪装,20分钟后,一门门火炮被伪装得跟四周的荒野一模一样。夕阳西下,跨昼夜实弹射击开始,只见空旷寂静的荒野上空突然万炮齐鸣,一发发出膛的炮弹像一道道火舌带着优美的弧线飞向100公里以外的蓝军阵地,我们通过快速机动、侦察指挥引导、火力打击目标等,全要素、全流程进行炮兵对战役级的火力支援,有效攻击蓝军纵深上的集结点的快速打击能力和夜间打击能力检测。第一轮火炮打击结束后,我们迅速从隐蔽所将牵引车开进阵地拖上火炮开始转移,快速向预定地域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青石嘴方向机动,途中我们摸黑还要进行穿插自救互救、隐蔽伪装、排除车辆故障等科目,以此来检验我们这支在全军所有军兵种里面仅有的三支快速反应部队之一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打击能力。

当我们快速转移阵地来到海拔3940米山峦蜿蜒、高拔陡峻的大坂山隘口这个自西汉以来,历经沧桑曾经数次被废弃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时,天色已晚,于是我们便在“千难万险的鬼门关,难不过雪天里的大坂山。”之称的隘口附近准备露宿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我团按照实战化作战要求,十分钟后向蓝军二号集结点发起第二轮火炮打击,步兵在炮火打击后迅速占领蓝军阵地消灭蓝军残余有生力量。

随着战地指挥员迅速组织火力单元进行射击准备,瞄准手根据炮长命令装定射击诸元后,指挥员一声齐射指令,我团炮兵营各火力单元对蓝军二号集结点进行有效射程内的火力打击,从5公里到100公里以外的蓝军阵地和集结点瞬间被我营的炮火覆盖,实施了精准打击。步兵则迅速向蓝军二号集结点发起冲锋,占领蓝军阵地消灭蓝军残余有生力量,为后续部队进入主战场扫清了障碍。

随着第二轮打击结束,夜色已深,我们便在空旷的不毛之地快速搭建起了野营帐篷,人员分散在野营帐篷和车辆的车厢里露宿。哨兵也由之前的2人增加到了6人,因为一是怕蓝军小股溃军有生力量乘着夜色偷袭;二是怕狼群攻击。因为我们就在刚才搭建野营帐篷时,不时有狼群被火炮声吓得四处逃窜的身影从我们身边闪过。

第三天的下午17点,当我们像移动的绿色巨龙一样来到门源回族自治县时,受到了沿途各族群众的夹道欢迎,我们继续沿着大通河的流向一路风尘仆仆,横穿整个门源回族自治县到达预定地域青石嘴时天色已晚,于是,我们便在青石嘴的一所藏族小学简陋的教室里临时露宿一晚。

第四天早晨6点钟,天色还没有完全大亮,我们在昨夜只休息了3个小时后披星戴月,顶着青藏高原白色的寒霜继续风雪兼程,全团将士们威武雄壮、齐装满员,沿途时而伏击、时而冲锋、时而躲藏、时而奔袭。一路上,沿着大通河谷地,古丝绸之路的辅道即唐藩古道,经过皇城蒙古族乡、黄灵山、草大坂、翻越祁连山的金羊岭、拦腰沟、狼牙沟口、大马营,上午11点,我们翻过祁连山的冷龙岭来到了甘肃省山丹县皇家军马场。当我们驾车穿行在皇家军马场时,只见皇家军马场地势平坦,绿如碧玉的草原上水草依然较为丰茂,与刚刚翻越的祁连山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浓墨重彩的田园风光。车窗外沙土公路左右两边的草地上,三五成群体型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的马儿或低头啃食青草,或饮用溪流,或抬头看着巨龙似的我们鱼贯而入,穿行其中。我们行程3519公里,于9月13日下午17时顺利抵达山丹县丰城堡集结地域。

和我们一起到达的还有原兰州军区的其他参演部队。

9月14日上午9点,我们整装列队,分列式一开始,武装直升机在上空飞过观礼台,我们接受沙场检阅。伴随着激昂的《分列式进行曲》,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在作战部长和演习导演部指挥员的陪同下,首先站在北京212吉普车上检阅了方队,之后由原兰州军区诸军兵种组成的野战军方队、坦克兵方队、炮兵方队、陆军合成兵方队、特种兵方队、摩托化步兵方队、空军航空兵和空降兵等军兵种组成的多个地面方队,按照作战编成编组方队,以踢正步通过观礼台,寓意向党表达铁心向党的意志和敢打必胜的决心。检阅结束后,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演习总结时说:“我们所有参演部队,特别是步兵第61师,这支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强悍的特种快速反应部队,能在短时间内按照作战命令迅速集结到位,在一个陌生地域组织实弹射击考核,从战争角度来讲,就是在考验我们军区的这支王牌部队和其他所有部队平时的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的有效结合程度、运用程度,既考验部队技能也考验战法,练就部队官兵不畏艰难、持续战斗的能力和过硬作风……。”

演习结束后,我们采用摩托化机动的方式从荒无人烟的阵地上开始有序撤离,下午四点,当我们拖着各型火炮驶上宽阔笔直的连霍高速公路后,因考虑到拖着重型火炮,便以60码的车速正常行驶,我们先后穿过了老军乡、永昌县、丰乐镇、永丰镇、松树镇,当我们到达西部重要的隘口城市武威市时,天色已晚,便在皇台镇临时修整了两个小时后继续一路向东。

黄台镇,原名窦融台,公元240年,北凉王后尹氏至凉州,蒙逊重其高节,迎夫人居窦融台,因尹氏为西凉国王李浩皇后,唐初,开国皇帝李渊,为了怀念先祖,便将窦融台改名为尹夫人台,并建有尹台寺。后人们将其称之为黄台,皇台镇因此而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低吟浅唱到“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诗歌如风,但经不住铁蹄的践踏,当年的战争是这个黄台铸下了三个英雄的名字,窦融、黄娘娘、刘林;也写下了东汉、唐朝、明朝三个朝代的历史和沧桑。这是一个“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地方,也是一个“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地方,更是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地方。

武威,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在2200年前就已经是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枢纽,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汇传播之地,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北方佛教的中心。武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2100米—48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武威有1600年前的鸠摩罗什寺,其寺始建于后凉麟嘉元年(389年),唐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寺是后凉黄帝吕光为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而建,使我们研究五凉文化、汉传佛教、西域佛教的绝佳之地,相传其内宝塔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舍利。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其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天梯山石窟中的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旋梯,故称其为天梯山。有凉州白塔寺,藏族朋友将白塔寺称夏珠巴第寺,为当地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1247年,为解决西藏归属问题,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还有文庙红色教育基地等。

第二天天色还没有大亮,我们便在早晨凛冽的寒风中驾车穿过古浪县,沿着徐古公路一路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继续挥师东下。过黑松驿镇、安远镇,翻越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塞乌鞘岭,来到了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一路上,路旁的杨树枝在深秋季节的山风中狂舞着,不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路边被秋霜打湿地野草都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枯萎的枝干在秋风中左右摇晃着,发出沙沙的声音。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命名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境内从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文化底蕴深厚,天堂寺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十四寺院之首,系唐宪宗(806—820)年间所建藏族苯教寺院,千佛殿内有亚洲最大的宗喀巴木雕坐像,寺后绝壁石洞,为宗喀巴的弟子华锐坚参巴参禅圣地,寺院周围群峰环抱,林木葱郁,大通河从寺前蜿蜒流过,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极具祥瑞。达隆寺,系明代建造石门寺的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所建,因建寺之人为西藏噶举派达隆系僧人,故称为达隆寺。据史料记载,清康熙时,达隆华丹土登嘉措应召赴京为康熙皇帝做法事,被封为大喇嘛,授权让其管理天祝等地10余座寺院和18个部落,该寺被封为护国寺,康熙御赐“报恩寺”。石门寺为达赖六世仓央嘉措驻锡过的寺院。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9)当地僧人喜饶尼玛修建的东大寺内藏有全国发现唯一大型《西游记》全本壁画,还有乌鞘岭长城、松山古城、栗家庄汉墓群、岔口驿古堡等。沿途,不时有牦牛和羊群慢悠悠地穿过公路,走向对面枯黄的草地。

我们马不停蹄地穿过永登县,折返到甘肃和青海交界的地带,沿着大通河沿岸穿过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甘肃省兰州市的红古区,当我们到达兰州市区时已是第二天深夜2点,为了不影响兰州市民的休息,我们绕着环城公路在当地交警的协助指挥下,快速穿过兰州市区,第三天早晨6点,我们顺利返回驻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