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苑战国的头像

苑战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1
分享
《饶河之阳》连载

第四章 东关村印象

5岁之前,我生活在饶阳县东关村,但我对这个村却没有多少印象,只模模糊糊记得我家院子门口外的景象,有树,有黄土地的土路,有邻家的土墙。门口外有空地,空地有树荫,我曾在树荫下玩儿。母亲说过和我一起玩的孩子叫什么,还说过我去过人家玩儿,但这些我都不记得了。

或许我也在村子里转过,因为我脑海中有更多土路、更多土墙的影子。

顾名思义,东关村是饶阳城墙东门外的一个村子。但当时的饶阳县城已没有了城门,因为它的城墙已于1945年拆除了。

据《饶阳县志》(1998年版)记载:“饶阳旧县城为今县城旧区,始建于南北朝,曾为芜蒌县治,唐‘安史之乱’后,因县治鲁口城毁于战乱,遂迁治于此。旧城区在今县城东北部,与新城区相连。明正德八年(1513年),始修城墙(时为土城)……明崇祯九年(1636年),始建砖城。城墙周长4里,高4丈,宽3丈6尺,设有3座城门:东门为朝宗门(开始叫淳美门),城门楼叫环海楼……1938年秋末,抗日军民将城墙拆除,这样,一旦日军占领县城,将无险可守。1939年日军占领县城后,又修城墙。1945年县城解放后,城墙又拆,仅剩护城堤。”

虽然没有了城门,但东关村并没有与城区融为一体,我的印象中它还是实实在在的村子,当然,现在它已经是城区的一部分了。

据《饶阳县地名资料汇编》(1983年10月出版)记载:“据《深州风土记》载,今饶阳城系南北朝时博陵故城(隋唐时芜蒌县故城)。东关即博陵故城东关。抗日战争时期与原郭家池合并为一村叫东关村。位于饶阳县政府东偏北2.3公里处,原旧城东侧。东关村现有人口1096人,耕地2784亩,以农为主。注:郭家池,相传永乐二年,郭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该地定居建村,因该处地势低洼,常有积水,故以姓氏得名为郭家池。村座落于城东三里。”

我对于“郭家池”这个地名完全没有印象,只记得村边上确实有水坑,叔叔还从水坑边上给我取过泥巴,捏小人,捏小狗。

我还记得奶奶给我煮过村里的名产干杂面,觉得特别好吃。当然,现在已成了县里的招牌产品。

《饶阳县志》(1998年版)在收载的土特名产中,就有“金丝杂面”:“金丝杂面,是饶阳县著名特产,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末年,东关村有位叫仇发生的农民,以经营杂面为生。为了提高杂面质量,使自己经营的杂面具有独特风味,他苦心钻研。经过10来年800多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金丝杂面’。自此世代相传,声誉不绝。清朝末年,有个老家在肃宁县的太监,每次回家探亲必到仇家杂面店买此金丝杂面,作为礼品带回皇宫。此后金丝杂面成为贡面,每年向皇宫进贡,‘金丝杂面’随之名声大振。民国期间仇家金丝杂面曾获孙中山先生颁发的奖状。1929年,金丝杂面在天津国货展览会上,以‘制做精良,品质尚佳’荣获二等奖,获奖状一张,奖章一枚。是时,每年生产金丝杂面6000斤,其中5000斤外销。金丝杂面配料考究,制做精细。它的成分主要有绿豆面、白面、鸡蛋白、白糖、芝麻、香油等6种材料。做时把6种材料按比例和成面,轧成薄片,晾成半干后,切成细条,盘成把,然后包装。因杂面条细如丝,呈金黄色,故名‘金丝杂面’。又因该杂面吃时简便,只要把杂面条放人碗里,配好佐料(如香油、醋、酱油等),用开水一冲,即可食用,故又名‘速食杂面’。它配料科学,味道鲜美,清香适口,独具风味,且以营养丰富著称,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建国后,饶阳金丝杂面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由切面机代替了人工切面。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使金丝杂面的产量大大提高。目前饶阳金丝杂面每年生产达3万多公斤,生产厂家80多个,个体企业尤以仇氏正宗金丝杂面质量最佳。”

我虽与仇老板的后人是同村的乡亲,但离村前年岁太小,并不认识他们。不过现在我知道了他们的一些信息:他们家的绝技本来不外传,但公私合营时仇家的后人到县食品厂工作,就把生产技术和配方都公布了,这项技术便传播开来。

现在,天津国货展览会的银奖已传到了仇老板第14代后人仇盛荣手里,他不再开杂面铺,而是办了个杂面厂,生产的产品就叫仇氏正宗金丝杂面。仇老板的后人也不再住在村里,而是搬到城里去了。

记得村里人还都会擀炮仗,好像主要是卷纸管儿。

听说现在村里有400多户,1300多口人,3000多亩地。当初是个什么规模,好像我完全没有印象。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