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经意间想起了蓑衣。这可是一个老物件、“稀罕物”了。蓑衣,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记事起,我就认识了它,那时对这个外貌怪怪的“家伙”还有点怕;童少时期就披过它,蓑衣襟垂到了
儿时的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大水缸,放在家里的方便处,用来蓄水。每家只少一人到水井里去挑水,挑着一担担的水回家倒进大水缸里,大都挑满了水缸为止。那时候,一个个挑水人挑着
炕,带火字旁,表示是一种可以烧火取暖的床,在我国北方农村很常见,是由土坯或砖砌成的;因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北方人在过去的年代大都常依靠炕来取暖,而南方天气温暖,大都不用炕。
有时闲下来细细琢磨,人与物件伴随时间长了,也会因日久而生情,这就不免对那些寄托情思的老物件有所怀念,思之愈深,想之愈切,挥之不去,常常还会走进梦里。清明已近,母亲当年为我
老父亲经历了一次病魔的侵袭。 2017年11月21日,八十五岁老父亲突然间不会说话了。弟弟给我打来电话说,咱爸突然间病得挺厉害。自接到弟弟电话那一刻起,我的心头就涌起了阵阵愁云,不
说句心里话,在很多年前我就颇爱散文,因了疲于工作,累于应酬,一直无暇顾及散文。只是最近几年才有机会看看散文,写写散文,我便在空余时间一头扎进散文里。捧读散文书,让我明白散
春天里,生春意,突发奇想,不由得想到了名家大师笔下的春天。一来,是想跟名家大师们学学怎样写好春天,别让这美好的春天匆匆而过失之可惜,让春天生动起来,灵动起来,真正在笔下有
春来了,明天就是植树节了,人们忙着植树了,我的思维深处忽然扯出了人与树之间的关系。于是乎,相关的民间俗语便一股脑地涌了出来,“树挪死,人挪活。”“背靠大树好乘凉”“前人栽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恰好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我就退居二线了。退居二线后,却迎来了我散文写作的“第二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过去酷爱散文写作的我,平日里却只能为单位写新闻稿,这
从小在农村长大,其间所耳闻目睹的所谓乡村里的趣事还真不少,有些被时间的尘沙所淹没,有些被风吹雨打成碎片,有些还会时隐时现,时而撞击着心弦,隐约发出些许心音,激起一阵欢快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