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平的头像

陈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30
分享
《山里老家》连载

第三十章 夜半狗叫

这场战斗发生在1941年春夏之交。正是麦穗儿泛黄,庄稼人要换棉衣的时节。

5月中旬的一天。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高大厚重的大柘山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牧童们唱着山歌回来了,吃饱的牛羊哞哞地叫着,跟着主人,听话地回栏了。小山村眼看着静寂了下来。

16岁的陈桂新也在牧童之列。尽管家里在去年就给他娶了媳妇,按照本地习俗,他有了家口,就已经“成人”了。但是,这个身材还没有长足的男孩,怎么看都不像个大人,特别是那双黑漆漆的眼睛,更是流露出不折不扣的孩子气。

早饭后他去后山放牛。离家时带的那块地瓜面拌糠窝窝,早就就着石佛寺的泉水啃光了。现在饿得前腔贴后背,肚子里咕噜噜直叫。

一回到家里,新媳妇杨淑贤就赶紧把饭食端出来,伺候丈夫吃晚饭。杨淑贤小他一岁,是邻村的一个朴实勤劳的姑娘。

陈桂新坐到桌边,忙不迭地端起了饭碗。

母亲和妻子疼爱地看着他三口两口地扒拉完一大碗地瓜干糊糊。妻子又端来一盆热水,给丈夫烫脚。

山村农家春天的伙食是有点寒酸,但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月,这已经是山民最好的饭食了。

刚刚烫完脚,小叔子陈瑞胜推门走了进来。

“三嫂,吃过了啊。”

陈瑞胜客气地跟陈母打着招呼。

陈桂新家在十道峪算是家境较好的人家了。有牛,有地,房子宽敞。那时候还没有分家,都是一大家子住一个院。所以陈瑞胜也跟着住在这里。

“早点歇着去吧。”母亲嘱咐道。

庄稼人晚上是不怎么点灯的,为的是能节省一点灯油钱。同时,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晚上点灯有点太扎眼。所以,一旦吃过晚饭,大家就要早早地上床睡了。

陈桂新小两口住在堂屋西首的一间屋里。陈父和陈母住在堂屋的上首。陈瑞胜则借住在过道屋里。

简单聊了一会天。大家分别进屋休息。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夜,格外安静。

23时许,小小的十道峪村突然被一阵狗叫声惊醒。

睡觉一直很警觉的陈瑞胜立即侧过身来,把耳朵贴近屋子后墙。

他听到屋后的河道里传来一阵踢踢踏踏的声响,隐约还伴随着金属器械相撞时发出的叮当声。

“可别是再闹土匪什么的吧?”

陈瑞胜一下子坐起来,穿上衣服,折身下床,穿上套鞋,快步走到大门旁,拉开了门闩。

金楸打制的笨重木门刚刚闪开一条缝,一双大手就从外面伸进来,将他拉了出去。

“大胆毛猴子(日本兵对八路军士兵的诬称)的有?”一声狼嚎般的问话惊醒了沉睡的一家人。

“鬼子来了!”

紧跟在陈瑞胜身后的陈母赶紧用身体倚上大门,飞快地插上门闩。挥手示意跟在身后听到声响也跑过来的陈桂新躲开。

“没有!”陈瑞胜坚定的声音传进来。

“发现了就杀你的头!”紧随的是一句嗓音粗哑的生硬的中国话。

“杀就杀!没有就是没有……”

陈瑞胜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远了。好像是被带走了。

陈母无力地倒在门边。她不知道亲爱的儿子将被带到何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如何是好。

这时候,陈父已经来到门前,扶起陈母。低声说道:“赶紧收拾东西,快上南大窑(四梯洞)。这帮子没有人性的熊东西,一会还会回来。”

转过脸来,又对还在发呆的陈桂新说:“快去告诉大家伙,一起上山。别忘了牵上大牲口啊。甭让这伙畜牲回来给吃了”。

陈桂新点点头,闪身出门,飞快地向村中跑去。

一会儿的功夫,原先寂静的山村鸡飞狗跳地乱开了。百姓们牵牛赶猪,背粮挑担,能带的东西几乎都带在身上,慌不择路地向南大窑爬去。

刚刚两三岁的陈茂志,正睡得迷迷糊糊,也被母亲一把从被窝里拎出来,裹在棉袄里抱到了山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