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眼中人的头像

眼中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1/11
分享
《断肠声里忆平生》连载

第一十一章 酒的三部曲

     酿酒

 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爸突发奇想,打算酿酒。

 他开始买书研究酿酒的流程,发现酿酒最终会有个副产品叫“酒糟”,想着怎么处理。那个年代互联网不发达,他问了一些人,了解到酒糟买家群体太窄,一般只有养猪的人才会买,而且得是养猪大户,一般人家的剩菜剩饭就差不多够喂猪的,不会专门去买酒糟喂,所以不好卖。就干脆决定搞“一条龙”——再养一些猪不就完事儿了。

 先是硬件设施建设。盖了一个大院子,里面西边和南边的区域是养猪的猪圈,东边和中间的区域是酿酒的,北边是自住的房子。这样划分后,整个院子就满满当当了。

 只说酿酒的场地吧。

 中间挖了个大坑,坑里面建了个锅炉,锅炉的身体是一个直径大约三米的圆柱体,身体底下是烧锅炉的洞,主要是烧炭。锅炉右边,跟锅炉相连的是一个小池子,大概一米见方,是半池子水,上面坐着一个不锈钢的冷却器,很像旋转木马的形状。

锅炉左边是一间房子,里面依次排列好的是一个个两米见方的池子,用红砖垒成,表面涂了水泥。这个房间是用来发酵的。

 除了这些硬件,还有一些竹子制成的簸箕(一种盛东西的器具,三面有边,一面开口,边的高度大约是10-20厘米)、搅拌专用的大铁锹等工具。

 高粱、小麦和玉米,都被用作过原料,不过,最常酿的是玉米酒。

 把洗干净的玉米粒放进锅炉,加上水,烧锅蒸制大约一上午,再闷一两个小时就好了。打开锅炉盖,浓浓的玉米甜香漂荡在空中,经常引得周围的小孩子过来讨玉米粒吃,尤其是在不能吃嫩玉米的时节,被大锅炉煮熟的“老”玉米粒,口感、味道都和家常煮的嫩玉米粒几乎一模一样。

 我爸负责把玉米用铁锹铲出来,放到簸箕里,我和我妈端着依次放在院子里晾晒,有小孩来吃玉米,他就铲一铁锹放在一个干净的小盆里,小孩子们围着吃。

 把盛满玉米的簸箕码放好后,就开始洒酒曲,酒曲的量是很重要的,我很快就跟爸爸学会了目测粮食的量来定酒曲的量,用小手抓着酒曲,均匀地洒落在簸箕里的玉米上。全部洒完后,开始搅拌,让玉米和酒曲充分融合。

 之后就是把玉米倒进发酵池里,一锅炉蒸出来的粮食的量,正好是几个发酵池能装下的量,这一点,我爸总是把握得恰到好处。

 装好后,用塑料布把发酵池盖得严严实实,在上面压上红砖,就可以静静地等待发酵了。

 我忘记了需要发酵多少天,当发酵池子里飘出的酒香味特别浓厚的时候,就该打开了。

 打开后,继续放进锅炉里,烧火,里面的蒸汽就会从锅炉上方出来,这种蒸汽就是“气体的酒”。蒸汽经过管道进入冷却器里面,冷却后的蒸汽,就会变成液体的酒,从冷却器右下方的小孔里面流出来,进入到接酒的大桶里。

 酒就算酿好了。

 当然,全过程中,有一个老师指导着我爸操作,这个老师,是邻省的一位有名的酿酒大师,在我家决定酿酒之后,我爸去拜访过多次。

 第一次酿酒,需要引子,也就是别人酿过酒的酒糟。这个也是那位老师从他们家的酒厂里拿来的。

 酿好的酒需要大缸来装,这种缸不太好找到卖家,正好那位老师家里有几口闲置不用的大缸,就送给我们了。

 去运大缸和酒糟的那天,爸妈带我去了。

 那位老师家,在邻省的一个镇上,虽然跨省,但离我家不是很远,开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他和他老婆很热情地接待了我,看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他老婆立马带我去了镇上的超市买零食玩具。回来后,他们聊事情,我在他们的大院子里漫无目的地边吃边游逛。他们的院子分前后院,他们主要在后院居住,前院用来种花草和菜。我对他们后院的楼梯特别感兴趣,那个楼梯可以直接上到他们家的堂屋屋顶,我站在那里看了很久。

 看我一直盯着楼梯,他老婆笑着走过来,问我想不想上楼梯,我开心地说想。然后,她带我上了房顶,还把我的零食拿到房顶上,我坐在房顶吃着零食,惬意地看着房顶的风景。

 走的时候,我们把大缸和酒糟装上车,他们说过些天会添一个小孙子,希望我们过来喝喜酒,我们欣然应允。

 冬天,那位老师来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手把手教我爸酿酒。工作之余,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毛泽东选集》,正好我爸也喜欢,他们经常聊到很晚,我也在他们的聊天中,学到不少知识。

 酿酒进入攻坚阶段,他们比平时更忙了,每天观察、检测发酵池的温度、湿度等指数,认真地记录、比对和判断。

 出酒的前一天,那位老师和我爸的神情都很凝重,因为民间酿酒成功的概率不高,哪怕有一个环节出了岔子,很有可能造成几百斤粮食的浪费,而且还损失巨大的人工消耗。于老师而言,更是损害了技术名声。

 还好,第二天酒顺利地产生了,当冷却器的出口流出甘醇的美酒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村里人更是开心地上前去抢一碗酒喝。

 生产出来的酒装满了一只又一只的专用的塑料桶,放在院子里。酒缸在我们家另一个院子,两个院子之间隔了半个村的距离,我爸不辞辛苦地运到半夜,才把所有的酒都运到了酒缸里。

 从此,我们家的酒铺就正式开张了,没有任何包装,只有纯粮酿造的品质保证,主要面向前后几个村里喜欢自斟自酌的人群,送礼的不要。他们经常拿着自用的大塑料桶或者玻璃瓶子去我家灌酒,我爸用一个不锈钢的大勺子舀给他们。

     泡酒

 可能喜欢喝酒是受基因影响的,不知道是不是遗传的因素,我也特别喜欢酒,尤其喜欢古诗词里提到酒的句子,一看到就兴奋。

 我没有机会酿酒,就开始研究泡酒。

 夏天,正是青梅上市的季节,我决定泡一些青梅酒。

 青梅在超市不容易买到,我就在网上买了些福建产的,运过来发现果子有点小,好在坏果不多,勉强是可以用的。

 打开听书软件,随意翻到百家讲坛里讲关于酒的诗词的章节,边听边把青梅挨个去蒂、清洗、擦干,然后晾在铺好的纸巾上。整个过程不要太快,慢悠悠的品味每一个细节的意义,心中的幸福感满溢。在纸巾上整整齐齐排列的青梅,煞是可爱。

 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玻璃罐子,先用清水清洗,再倒进米酒涮两遍,最后又用同样的方式洗干净了罐子的盖。

 最关键也最幸福的步骤来临了,开始装罐。在罐底先铺一层青梅,上面放一层黄冰糖,再铺一层青梅,再放一层黄冰糖,如此重复,放满瓶子容量的三分之二,最后把米酒倒进去,罐口留一点余地,因为泡制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装得太满可能会导致爆炸。

 封好罐子盖,把罐子放在阴凉处,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了。

 顺便,我又做了两小罐樱桃酒,做法和青梅酒如出一辙。

 没做杨梅酒,因为我没信心把杨梅这种果子清洗干净。

 转眼冬天到了,青梅酒和樱桃酒都可以喝了,这些夏天的果子,温暖了我的冬夜。

   名(音四声)酒

 名酒,就是给酒命名。

 倾注心血与情意泡成的酒,不能就那么囫囵地喝下去,得慢慢地品,而且,得有名字,不然它们和普通的酒没有任何区别。

 我把它们分装到一个个100ml的小瓶,每个小瓶上贴了标签,上面写着酒名和酒名的出处,分别是:

 飞雪融: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今朝醉: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合自然: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一江秋:一曲高歌一杯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邀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借红酒: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云影落: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不止酒: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相思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无由醉: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新词酒: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诗百篇: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白云碎: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三更归: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惜旧香: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贪欢笑: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三万场: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手推松: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初尝醉: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日月长: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轻王侯: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别西楼: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梦谢桥: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醉颜红: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才名折: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花下眠: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趁年华: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滴春衫: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少年游: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慰风尘: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春睡重: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祝东风: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千杯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下西楼: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春常在: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