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官亚兵的头像

官亚兵

鲁迅文学院学员

小说
202412/08
分享
《运河书商》连载

第三十章 运河书市

上帝关上一扇门,又会开上一扇门。

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李惟庆现在感到很大的经济压力,一分钱也不敢乱花。

如果这本新书能够打一个翻身仗,挣到足够的钱,他一定会购置一条大书船,作为今后的销售工具。

可是现在,他不得不低头,只有先租船。

李惟庆到刘金宝的“墨庄山房”书坊,谈妥了价钱,低价租了一条大书船。

刘金宝还算是个很懂得感恩的人,以前他曾经受到李惟庆的父亲李瑚的关照。

如今,侄子李惟庆有困难,刘金宝当然会鼎力相助。

至于李惟庆与女儿那庄婚事黄了,刘金宝也想通了,不能责怪李惟庆,如今,女儿也嫁出去了。

刚开始,刘金宝不想要租金,毕竟凭他的直觉,认为李惟庆这个年轻人前途无量,以后可能要仰仗李惟庆做生意呢。

李惟庆在商言商,毕竟,刘金宝的书船也是需要成本的,于是,给了优惠价价,双方都开心。

书船是京杭大运河众多古船中的一种。

“书船”,从明朝开始,就是江南地区水乡独有的一种船,一种专门卖书的船,是一种书籍贸易载体。

据史志记载,书船始于明初,嘉靖至万历年间,因雕版印刷业发达,书船步入鼎盛阶段。

李惟庆租的这艘书船,可以装上1万本书。

当然,李惟庆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卖个5000本,那就挣得个盆满钵满。

除了《荣辱录》这本新书外,李惟庆还带上了以前父亲在世时刻印的一些书。

当然,这些书,在李惟庆的眼里,是很多缺点的,但是,只要能卖出去,度过目前的难关,也管不了书的质量了。

李惟庆的表弟钱利,这个体力不强的花花公子,带领伙计们,把捆扎好的书籍,往许镇的码头上帮去。

书船就停靠在码头上。

看到大码头,李惟庆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是啊,多少个早上,李惟庆一个人,或者与堂兄李惟藩在这里苦读四书五经等。

只是,很多次,他也听到了李惟藩受到老婆邹秀芝的奚落,一个读书人在考取功名前,要受多少委屈啊。

如今,物是人非,李惟藩成了一个知县,据说找了新欢。

邹秀芝为自己的口舌之能付出了代价,自己愿意回娘家度过余生。

而李惟庆呢,再也不想那些功名的事情了,他现在就是一名深陷困境的书商,挣钱才是硬道理。

等自己有钱后,专门办一所大书院,培养村里的优秀学子,自己边教书,边读书,那才是李惟庆奢望的理想生活。

由于雇不起搬运工,李惟庆只好自己也来帮运书籍。

老婆张文君也赶来帮忙,李惟庆制止了。

李惟庆低声说道:“你有身孕,就不要来干体力活,会动了胎气的。”

“什么话,我是那千金小姐的命吗?我妈怀我7个月的时候,还出去打鱼呢。”张文君争辩道。

李惟庆只好无奈地摇头,提醒老婆别搬运太重的书籍。

两个小时后,全部的书籍都帮运到书船上。

装载6000本书的书船,于是,从许镇出发,沿着福河,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惟庆站在船头,这次他不是去京城赶考,而是去杭市参加书市,为了前途,赌一把。

这一船的书,就如一座金山,要是真卖出去了,陇西堂书坊将化茧成蝶,涅槃重生。

“表哥,要是这次挣大钱了,你要赏银几两给我,让我也在杭市的花花世界逍遥一番。”钱利嘴里抽着烟叶做的土烟,凑到李惟庆身边来。

李惟庆一看到这个表弟就来气,感觉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不是看在小姨的份上,早把他开除了。

李惟庆说:“你除了做好仓库管理工作,还要多学习一下书业经营管理知识,不要老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钱利自讨没趣离开了,嘴里还嘟囔着:“你是结了婚的人,饱汉不知饿汉饥。”

书船在福河行驶了一个小时后,到了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拱宸桥。

拱宸桥的码头,也是一派繁华景象,李惟庆看到很多漕运船只紧靠码头,很多兵勇从附近漕仓挑着漕粮往船上甲板走来。

一些船只正在卸货,有大米,有木材,还有布匹等。

而拱宸桥的两岸,是一排排商铺,有剪刀铺、雨伞铺、布匹铺、旗袍铺、大米铺、包子铺等。

李惟庆只能望河兴叹,毕竟,目前自己还是一个落魄的书商,没有什么经济实力去河上享受一番。

书船继续往前行驶,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到了武林门大码头。

千余年来,武林门一直成为沟通京杭大运河杭市城北段及城内运河的水上交通枢纽。

武林门外,据说历朝历代“朝廷恩泽自北而来,由此门入”。因此,历史上武林门被奉为“恩泽之门”。

李惟庆又雇佣了一些独轮车,把船上的书籍运送到杭市西湖旁的“孔庙书市”。

书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丰富的图书,以销售为主而举办的集市,是一种宣传和推销图书的方式。

书市,历来是参与度很高的群众性文化盛事。

杭市,历来是江南的经济中心,交通发达,雕版刻书业发达,因此书源充足,各地书商前来贩卖图书,极易形成大规模的书市中心。

在杭市,有科举书市、花朝节书市、孔庙书市、岳庙书市。

每当科举考试举办时,各地考生聚集,他们对书籍有“刚需”,书贾便趁机临时搭棚售书,形成火爆的书市。

待考试结束,书市也随之迁往别处。花朝节书市、孔庙书市、岳庙书市也都是在人流集中的一段时间临时设立的。

孔庙书市,当然是因孔庙而兴起的书市,杭市孔庙在绍兴十二年(1142年),当时的临安府学被南宋朝廷临时增修为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相当于中央大学。

后来府学退出历史舞台,渐渐演变为杭市人祭祀孔子的场所。

再后来,由于很多文化人来祭祀孔子,这里很自然发展成为书市。

看着眼前一个个搭好的临时书棚,李惟庆似乎看到了一个个银两在召唤着他。

李惟庆不免心里暗笑,几个小时的一路劳累也就烟消云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