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官亚兵的头像

官亚兵

鲁迅文学院学员

小说
202412/31
分享
《运河书商》连载

第四十三章 进军科举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荣辱录》是不能再刻印了,市场已经被这些侵权者搞乱了,很多读者也搞不清谁是正版谁是盗版。

那就要寻找新的出路。

周大维在回北京前,曾经告诉李惟庆,要在雕版印刷业脱颖而出,还得靠刻印科举用书发展壮大。

明清以来,读书人成千上万,他们在科举考试的路上,以书为伴,总想靠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从而改变命运,出人头地。

希望渺茫,面对那千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录取率,多少士子从少年读到老年,一生只是一个穷酸秀才。

这些秀才,不仅没有考取功名,还不会劳动,甚至娶不到老婆,一辈子在痛苦与悔恨中度过。

要参加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就得多看书,特别是那些考试辅导书,成了他们趋之若鹜的法宝。

李惟庆自己参加过乡试,很幸运中了举人,当然知道士子们的需求。

广义上的科举教材主要是指各类经史图书,但到了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而大部分读书人考试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于是,许多考生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时文答题技巧。

所谓“时文”,即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也就是我们说的“八股文”。

当时出版业发达,从明代开始,科举教材就成了一门生意,一大批以考试为导向的科举教材涌现了出来。

在明朝前期的成化、弘治年间,科举考试用书就开始出现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教材当数《京华日抄》。

这是成化年间杭州通判沈澄所刻的一部时文集,相当于“高考优秀作文选集”。

此书一面世,深受士子们欢迎,同类书籍也随之大量迸涌出来。

到了明朝后期,科举考试类图书处于供销两旺的态势。

市场上,科举考试用书基本上刻印了很多,四书五经,到一般的书坊都可以买得到,但是,真正的“时文”书寥寥无几,这是考生最需要的。

李惟庆恨当年没有购买到时文方面的辅导书,否则,他可能就中了进士。

李惟庆觉得,要刻印时文,才能挣钱,就是要走别的书坊难走的路,正如《荣辱录》一样。

创新,才有生命力,不走寻常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书坊才能发展壮大,脱颖而出。

李惟庆找到编辑戴文,问问他有什么办法编辑一本畅销的时文。

戴文扶了扶快要掉落的老花镜,摸了一把白须,思考了片刻,说:“老朽不是进士出生身,不能为你写时文,即使我能写一些,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还是另请高明吧。”

李惟庆很诚恳地说:“我不是要你来写时文的稿件,而是希望你能帮我出谋划策。”

戴文又想了一下,说:“要请人写时文,一定要找一个中进士,并且目前在仕途上任职的人,他们写的时文有针对性,士子们一下子就能辨别出来,当然,这样的书,一定会畅销,挣得多。”

“那你看看有谁可以推荐吗?我目前是想不出来找谁去写时文的稿子。”李惟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戴文,希望他能带给自己启发。

戴文接话脱口而出:“不是那个魏力子社长认识苏州府的知府杨天劲,看看杨天劲是否愿意帮我们书坊写时文的稿件,他是苏州府的知府,在京杭大运河的苏州、杭州、扬州、常州等城市有一定的知名度,据说当年考进士,时文还得到了主考官的大力赞扬,要是新书一旦上市,很容易获得士子们的青睐。”

李惟庆听后顿时摇头,认为杨天劲不会看得起自己这个小小书商,上次他帮自己要回公道,纯粹是看在魏力子的面子上。

“去试试吧,万一成了呢。”戴文这句话,激发了李惟庆的斗志。

是啊,凡是都要去尝试,自己在北京琉璃厂摆书摊成功,在许镇改革书坊成功,不也是源于尝试吗?

说干就干,李惟庆又带着一份厚礼,来拜访苏州知府杨天劲。

这次李惟庆得到了张大人的热情接待,直接把他带到了杨天劲的面前。

“李掌柜,这次来找我,难道又是那些苏州书商翻刻你们的书不成,我这就叫人把他们抓来治罪不可。”杨天劲搞不懂发生了什么。

李惟庆连忙献上礼物,趁机说道:“知府大人,我不是为那件事情而来,大人已经为我摆平了,我今天来的目的,是想找你帮我们书坊写时文刻印新书,待遇丰厚,不知你愿不愿意。”

杨天劲一听这话,思考了片刻,说道:“实话实说,我在仕途走,也不便写时文,恐怕影响我的前途,再说,我的文章写得不好,当年中进士也是侥幸,入了第三甲,但是排名靠后。”

李惟庆感到很失望,不过,杨天劲向他推荐了手下一位推官,叫萧时运,去年考上进士的,写时文一流,前途看好。

“你们去看看我们知府的一些重要言论文,都是出自这位后生之手,后生可畏,这个机会,我要推荐给他,助他快点成长进步。”看起来,杨天劲对萧时运的文才非常认可。

更重要的是,萧时运当前要靠微博的薪水养全家六口人,很是吃力,要是能为李惟庆书坊写稿,当然收入丰厚,可以补贴家用,何乐不为。

李惟庆又去拜访萧时运,只见此人眉目清秀,衣着朴素,但是口才极佳,待人接物很让人舒服。

听了李惟庆的介绍后,萧时运想了一会儿,就答应了。

萧时运对李惟庆说:“你我都是读书人,都说金钱如粪土,但是目前家里经济条件差,好在李掌柜看得起小萧,那我用尽洪荒之力,也要把这部新书写出来,我们实现双赢。”

萧时运刚考上进士致仕,一是有经验,有激情,写时文不在话下;二是家里揭不开锅,当然需要银子解难;三是他也想通过自己的文章,让更多的士子甚至高层人士知道,利于今后的进步。

一石三鸟,萧时运真的会如他名字那样时来运转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