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峰的头像

李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07
分享
《南巢风物》连载

第二章 漫笔串门


串门,在我老家也叫“串门子”“串门儿”,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乡村间相互到家里站站、坐坐、看看、聊聊,这是乡村里习以为常的一种风俗,由来已久,不知兴起于哪个年代,直到现在仍然在延续着,与现今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乡下农村,能够让村民喜闻乐道莫过于是串门子,以往人口流动有限制不及现在手上拿着身份证想去哪就去哪的自由,那时,村民们比较喜欢邻里间串门子。平日里村民们忙活庄稼地里的活,无暇串门,相互见面也顶多打个招呼寒暄一下,然后各干各的活。当农忙一过,村民们开始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子,走东家串西家,拜拜亲访访友,这俨然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冬天是串门子最多的时节,也是个冬闲人懒的时候,村民们一年到头就熬到这么个好时候,该好好歇歇了。想着自己整天在家歇也没什么意思,就去串门,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嘻嘻哈哈一上午,不知不觉一下午,有时晚上接上,挑灯论战,串门上瘾了,走顺脚了,抬脚就去了。没串门的男人在村道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着,他们大抵穿着粗蓝或黑布的裤褂,嘴角叼着烟卷儿,手上带个茶杯儿,背着手走路,东瞅瞅西看看,很是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

 

平常村民农家屋舍、前场后院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大多数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你只管随便进,热情的主人一边递烟,相互客套几句,聊的高兴处顺便邀请你进屋坐下来聊聊天,想聊啥就聊啥,不一会儿功夫,你准保见到茶水、瓜子、花生等一一端上你的面前,热情招待,尽情地吃喝,尽情地聊天,悠哉乐哉!

 

 

串门不光是男人们的事也跟女人们息息关联形式上和男人有所差异,她们大多不是腋窝夹个纳了一半的鞋垫,就是手臂挽个正在织的线衣的小篮子,或者看小孩子女人三五成群,在一处场子大太阳好的人家门口聚集带孩子的女人家的孩子是好动的,时间长了站不住、坐不住,好奇地到处跑,一会儿呼呼跑这家,大人就跟着到这家坐坐说说话一会儿呼呼跑到那家,就跟着到那家站站聊聊天,女人们往往让孩子牵着去串门。而那些纳鞋垫和织毛线衣的女人们则是边说边笑聊这女人们的话题,偶尔也不时也有闹哄的场面,大多都是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充分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话说乡村里有些妯娌之间或者婆媳之间或者女人之间就起了口角的时间或者打起了架,离家出走或者寻死寻活的事情或多或少的也是跟这个女人串门有一定的干系,女人们闲谈东家长西家短,添油加醋等等也是有这个可能在乡村一般也是怕谣言经过几传变原味,不出事来也会出些事。

 

 

串门子不光是大人男女们的专利,也是小伢子们的专享,似乎大人更爱串门,小孩们串门的目的很简单,无非就是找小伙伴玩耍。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去隔壁家的大宝二宝家玩耍,他家的前场子对着我爷爷家的大门前路口,从大门出来右拐直走过个村道就到他们家的前门场子,每次只要走出大门跑到前场子喊上几嗓子,然后和他们玩扑克或做游戏了。时间一长,大人们就会发现几个人小孩躲在屋里玩的乐乎,大人们见小孩玩的开心不是老找自己这事那事也就乐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孩子们玩得开心。平时一得空,不是我过去,就是他们过来。有时闲暇,两家大人还隔着村道说说农事,拉拉家常,既方便又舒心。

 

串门子最惬意的时光是下雨天。左邻右舍常聚集在哪一家里,一边望着屋檐下的雨线,一边聊着前朝后代的事情,议着五乡八镇的八卦,无拘无束,自在悠闲。不觉间,主家午饭都端上来了,但串门子的人一般都不会在主家吃饭,随即便散去也回家吃饭,待吃完饭后这些人又串门子聚集起来哗啦啦的接上午饭前的话题,因都是邻里乡亲的,没有那些客套,图的就是一份好心情。

 

这串门子有时看起来还真像是个新闻发布会。哪个村民去了镇上市里一趟,遇到点什么新鲜乐闻的事,回来后一般串门子把消息发布出去,再加上自己天花乱坠的一通描述,事情的新鲜度立马放大不到半天时间一般村子基本差不多都知道了。

 

乡村,串门子不仅能联络感情,还能化解矛盾。若是邻里之间有了磕磕绊绊,往往串门子比什么法子都管用。进门说声对不起,一边道歉,一边递烟,对方一看,都上门道歉了,烟也接了,这还有啥说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满天乌云一扫而空,很快又和好如初。

 

串门在乡村是一种生活需要,通过串门,解决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串门,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通过串门,增进了彼此了解,增进了感情和友谊。串门,也存在不足的一点,就是容易引起口舌之争。正确运用和把握好了串门这门艺术,扬长避短,对人生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串门,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一种乡村文化,带来了乡村的和谐灵动,让乡村变得生动、多彩起来。看似平淡无奇,却营造着一番淳朴而温馨的乡土情结。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这一习俗已然不可避免地离我们愈来愈遥远了。身居闹市数载的我,也只有在记忆中去寻觅儿时串门子的场景,但愿串门子这一流传千年的乡村遗风,能永远传承下去。

 


庚子年腊月发表于南京机关作家协会金陵作家公众号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