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峰的头像

李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11
分享
《南巢风物》连载

第十章 那一抹如烟的往事

  清晨,走在路上,大老远的便看见和听见一群人在围着猪肉摊,有的抱怨猪肉一下子涨了这么多,也有的说的给我少杀点肥的多搞点精肉呀!这一言一语的生活日常的语言听起来却是格外的有些人间味。

脑海里,想起八十年代的那个湖边的小村落,村落里几乎家家堂屋前门的院子里都会有低矮的猪圈,笔者依稀记着祖母的家也是和村落里其他家一样,院落里西边都会有个低矮的猪圈连接的猪圈和院墙的便是那茅厕(地方方言:指厕所),然对于正常一般的人家来说,猪在那个年代里是给整个家庭带来幸福美好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事情。

后来也听老人们说这养猪里面的门道挺多。对内来说则是各家姑娘媳妇好不好,对外来说家里的猪喂得好不好也成为重要的硬指标。由此可见,在那个小城还需要凭票买猪肉的年代里可见“猪”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八十年代的村落里,笔者在想那时的国内城市里的那些村落的小孩子们在那个年代应该是经历过“喂猪”、“跟猪”这类的家庭日常活动。喂猪相对是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过多的累述,稍微复杂的是“跟猪“。这种跟猪任务一般都是落在村落里的那些老大开始,随着岁月的迁移,光荣的任务则会传递给老二、老三身上。小点的孩子则是会跟在祖父祖母或者其他长辈的身后看着、学着,待到差不多大的时候便和那些大孩子一样,做些大孩子所做的那些事情。

对于“喂猪”“跟猪”,对于一个没有跟猪经验的笔者来说,更多的是来源记忆中那个年代里自己在一旁看着祖母或小姑跟猪,自己跟着大人的时候眼里所看到感受而已。

常常在后门口也看过村落的那些当年比我大些的女孩子们是手拿着筐子和铲子跟在猪的后面,手拿一支小棍子将猪们往塘边有点坡的塘梗那边赶,因为塘梗位于湖与塘之间,也是通往附近村落的主干道,两边都有绿油油的青草,这里的青草在湖与塘的水汽的滋润之下比其他地方的青草还要绿油,所以这边是赶猪的首选之地,故经常路上都能看到好几家的猪们在这条长长的塘道上悠悠地吃着青草。

女孩一路上一边手拿小混子轻拍赶猪一边将猪们路上拉的粪便铲起来放进筐子里,作为肥料带回去。同时在赶猪路过庄稼的时候则是一路一路小棍子不停的敲打猪们,防止那个馋嘴的猪们一溜烟的跑到庄稼地里吃别人家的庄稼苗,不然被其他人看到免不了会被家长一阵数唠叨。

到了湖边有坡的田埂上,猪们除了吃那些青草之外,还特喜欢用嘴去拱土里面的草根,若是冬天的话,猪们或许还能从田地里拱出冬眠的蛇出来,随后吧唧吧唧地直接将蛇吃进肚子里,这个场景一般小孩子看到或多或少的也会心里留下阴影,毕竟人天然的是对蛇是有所恐惧的。除了吃蛇之外,猪们甚至能将埋在土里的瓦片都能嘎巴嘎巴嚼碎吃进肚子里,真不愧是二师兄的铁齿铜牙所向无敌。

塘道上那几个守着猪的女孩子们则是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没完没了,但也不会就此只顾着玩而忘了自家的猪,时不时的用眼睛的余光看着自家的猪们在自己的视线内或没跑远的话,就继续在那里闲聊,若是家里的大人不过来吆喝一声,估计这些女孩子们会玩的更久。

儿时看到跟猪的场景在那个时代里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跟猪也是那个年代里村落的生活,而今猪肉摊上的那些猪肉据查资料了解,基本都是关在猪栏里,到点给猪食外加猪草吃,那些猪们基本足不出户,吃了睡,睡了吃,直到膘肥体壮时就差不多出栏了。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还是以前的村落养了两三年的猪肉好吃,甚至连猪骨熬汤都可以补人体所需的元素,而今的猪骨熬的汤也仅仅当做是喝水罢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