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赵匡胤这个伯乐又发现了一个人才。
有个叫王泽方的布衣平民,因为学识很好,被他直接赐予了进士出身。
这个王泽方,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很陌生,但他主持编写的《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等书却是流传千古。
王泽方的成就应该要感谢赵匡胤,若非赵匡胤给他编书的环境和平台,他极有可能会一生无名,更不会留名史册。
八月十六日,大概是今天的安徽省泗县区域,当时称作泗州,有个叫侯济的公职人员,他的职务是泗州的推官。
北宋时期地方上的推官,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法院院长,泗州是个州,那么侯济这个推官就相当于是中级法院院长。
说是大宋针对各级司法官员,组织了一场如何据律断案的笔试考核,这个侯济也不知道是业务不熟,还是什么原因,他找了个熟悉大宋律法的枪手,替自己上场作答,结果很不辛,这事传到了赵匡胤的耳朵里。
侯济被责以杖刑,打烂了屁股,还被除了名。
八月二十三日,赵普被罢。
当然,只是罢了他的相位,让他离开了大宋的权力核心,改任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
河阳三城在哪里?这有两说,但我们不纠结怎么说,它的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孟州市向西区域。
赵普的黯然下野,我们在《朝天阙(52)平民告宰相》中已经给出了预兆,雷氏父子的御状事件之后,参知政事薛居正便走上台来,与赵普分掌了宰相印信。
这个赵普啊,终于还是伤了赵匡胤的心,负了赵匡胤的信任。
骄傲自满,专横跋扈,尤其是贪腐营私,身为一代明君的赵匡胤就算是有多宽广的胸襟也经不住朝臣们和坊间的不断议告。
关于赵普的故事和评说,流传很多,我们这里只作笔记,就不过多赘述了。
赵普的被逐离京,自然也算得上是大宋官场的一场地震,赵匡胤不得不紧锣密鼓的调整一下班子成员,以确保权力中枢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九月十七日,任命吕余庆为尚书左丞,免去他的参知政事职务。
九月十九日,封赵光义为晋王,兼任侍中;封赵德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命薛居正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命枢密副使沈义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石守信兼任侍中;任命卢多逊为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九月二十二日,赵匡胤又下诏,诏告晋王赵光义的班位在宰相之上。
这是大宋脱离赵普之后的新的权力班底,作为皇帝的弟弟,赵光义在这次调整中可谓是放尽了异彩。
十月初四,后周恭帝的陵墓竣工,这一天开始正式安葬,赵匡胤没有上朝,他必须要对这位后周恭帝的安葬有个态度。
十月初七,赵匡胤去了一趟玉津园,视察了种在这里的庄稼长势。
十月初八,出现了一个天象,在文昌六星和北斗七星附近的位置,落下了一颗流星。
按照古代星相学的理解,这颗流星的寓意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也许是有治世之能臣下凡,要来帮助大宋,也许是对某现世之能臣的陨落预兆。
会不会这颗流星的落下,就是对应此时人间的赵普,我们不得而知,也找不到当时大宋对这次天象的任何解释。
十月二十四日,老天爷还是要敬重的,赵匡胤特赦了一批犯有隐瞒贪腐行为的官员,以诏示皇恩,感召天地。
十一月初三,赵匡胤让身边进士出身的言官们,每人举荐一名有文学造诣的人才。
说到这里,我们多说几句。
我个人吧,总有个感官直觉,我觉得赵匡胤这个人,绝不是如一些人所说的没有文化。
赵匡胤虽然没有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造作出许多传世名篇,但他对文化的思考却是高于那些面子上的文人许多。
我以为,一个皇帝,国家的命脉主宰,绝不能傲娇于个人的文艺,他必须站在高台之上,俯视天下的文来文往,否则就是狭隘,甚至引发国祸。
你看古来君主动不动就吟诗作赋、搔首弄姿的,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惜,今天的文人大多是狭隘的,以小文人居多,大文人很少。
他们用小文人的视角,总结赵匡胤没有文化,我是严重不同意的。
当然赵匡胤似乎也没留下过什么诗篇名作,小文人们说,这就是赵匡胤没文化的根据。
这是胡扯,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不看大宋的文化建树,单究皇帝个人的文化产出,然后武断的去说人家粗鲁,没有文化,这种思考很蠢,我很愿意称呼这类小文人为蠢货。
我们的文化眼光在今天的某种程度上很肤浅,也很倒退,比大宋时期的文化态度,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个人的产出多少,头衔多少,成了这个人有没有文化的绝对标尺,也成了文化的话语权。
所以今天的文化,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的钻营,这种文化的钻营,让文化人显的卑劣,也显无耻,这是导致小文人泛滥的温床。
反观那些真正有思想,有大德,有才学的大文人,很多时候都是扮演着隐于市野的观众角色,他们总是在默默的成就着自己的专注,用以影响社会,推动社会。
再看那些总好在台上叭叭扯淡的脸面,无一不透着骨子里的精明和浅薄。
这就是今天文化的现实,也是今天文化态度的悲哀。
所以谨记,不是谁名头大,谁就德行好、才学高。
相反,这个人一定是精明于世,工于心计的卑劣小文人,文化点讲,此人情商很高,学问浮躁。
牢骚发几句就好,不多发,说回赵匡胤。
赵匡胤曾经也随口留下过半句诗,说是有一年过中秋节,他宴请文武百官,刚好天空中横挂着一轮明月,于是他脱口而出:“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
实话说,这两句诗的确是不错的,但赵匡胤却并没有继续说出下两句。
然后,我们今天的小文人们就解读了,说是当时赵匡胤吟出这两句诗之后,周边的大臣们当即鼓掌叫好,马屁赞誉之声此起彼伏,这一下子就干扰到了赵匡胤的思绪,赵匡胤憋红了脸都没能想出下两句,所以只好就此作罢。
也有人解读说,就这两句也是在宴会之前刻意准备好的文学表演,只是当时被群臣们的马屁一干扰,赵匡胤忘词了,没能背诵出下两句。
典型的自我臆想,无耻解读,这是对历史的亵渎!
关于赵匡胤这两句诗,据说后来到了明朝,被朱元璋在偶然间看到记载,于是他大笔一挥,给出了自己的续句:“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你看,朱元璋的续句也有今天的文人附和,怎么说呢?他们说是朱元璋很有文化,替没文化的赵匡胤续圆了这首诗作。
滑稽吧?滑了个天下之大稽!
赵匡胤和朱元璋无论是谈出身,还是过往,以及修养,后者都比前者差了许多量级。
却说是朱元璋比赵匡胤有文化,也只有那些不学无术,只懂弯腰的小文人们能够说的出。
而他们这种弯腰的态度,恰自元始,明承,清盛!
所以说这话的小文人,不过是奴性卑劣的基因延续,他们比之大宋的文化思想,拾鞋都不能及。
纵观我中华历史,大宋的文化成就是几千年来毋庸置疑的顶点。甚至于可以说,我们今天都不能及。而这样的历史顶点,正是由赵匡胤这样的君主创立,你说他有没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