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天现不祥之兆,天上的火星跑到了二十八星宿的斗宿位置。《宋史》记载:乙卯,荧惑入南斗。
清代有个叫洪亮吉的人写了一首叫《长星见》的诗,诗中有这样两句: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荧惑来天垣,天子坐未安。
荧惑就是火星,南斗就是二十八星宿的斗宿位置,这样的天象预示着帝王或者国家将要发生一场大的灾难。
其实这一年,从南唐被灭之后,赵匡胤的情绪就一直不对,也说不出怎么不对,总之看《宋史》,我们总有一种帝王的意气不够,暮气沉沉,怀旧寡断的感觉。
七月初三,晋王赵光义家的池塘景观在赵匡胤的亲自关照下终于落成了。赵匡胤也不食言,专门来看了一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弟弟的关怀和重视。
一个弟弟的家里新添了池塘景观,另一个弟弟赵光美却突然病重了。
赵光美的病,来的可真是时候。
我们看多了影视剧的宫斗,又知道赵光美后来又为了避讳宋太宗还改名赵廷美,他是活到了太宗朝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病重,本质上就是一种保身。
他在怕什么?他怕赵光义的手段,更怕赵匡胤的宽仁。
这让赵匡胤很着急,没有了这位弟弟,就少了一份对晋王赵光义的政治制衡。
七月十一日,赵匡胤亲自前往京兆尹赵光美的府邸,探望他的病情。
七月十三日,赵匡胤再次前往赵光美的府邸。
是啊,怎能不急,荧惑已入南斗,这个时候少了京城一把手席位的支持,这皇权的交接还能平稳吗?
这一天,泉州节度使陈洪进上书求见,赵匡胤应了他,让他前来开封觐见。
此时的陈洪进和赵匡胤都不会想到,他们此生再也不会相见。
七月二十一日,天气还是不怎么转晴,整个开封笼罩在一股阴郁的气氛之下,让人感到窒息和发蒙。
赵匡胤命令左右的亲近大臣,集体去祈祷上天放晴。
七月二十二日。赵匡胤又下诏让人组织修建先代的帝王和五岳四渎的祠堂庙宇,他要恭敬神明。
五岳我们应该都知道,但四渎可能许多人不一定清楚。
这里的四渎指的是四条独自流入大海的河流,即东渎长江,也称江水;西渎黄河,也称河水;南渎淮河,也称淮水;北渎济河,也称济水。
七月二十五日,这天是《宋史》有记载的赵匡胤最后一次到赵光美的府邸进行探视。
诚然,如果发声是真的有危险的,如果隐退是的确没可能的,那么赵光美的病情只能还未痊愈。
赵匡胤急于让这个京兆尹弟弟来站队,而赵光美这病却来的好像愈发沉重。
也许如那荧惑入南斗,一切果真都是天意。
八月初一,吴越国进献来了一批会发射火箭的军士。
《宋史》没有详细记载这批会发射火箭的军士能发射的是什么样的火箭。但我这里要科普的是,火药在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唐宋时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军事领域,而利用火药推进的火箭也是军事上的常备列装武器,由最初的火攻需要,到后来的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武器,这在大宋都不是什么稀奇少见的事情。
所以吴越国送来一批会发射火箭的军士,应该理解为是给大宋送来了一批训练好的技术兵种,而不必纠结于他们会发射什么样的火箭。
八月初五,赵匡胤入寺庙祭拜。
八月初七,赵匡胤再斩一名贪官。
八月十一日,赵匡胤先是去了皇家染院,看望了这里的染布工人,并赐给他们许多钱财。跟着又去看了拱卫皇城的将士们练习射箭,又赐给了将士们许多布帛。随后又去了寺庙看经书静心。
这一天的赵匡胤,宛若一位闲散的老者,他四处闲走,四处微笑着给众人赏赐。
吴越国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但北汉却仍旧还是域外之物,这让赵匡胤想起来就一阵心急。
八月十三日,他下令由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率兵征伐北汉。
八月二十二日,他又分派五路将帅,分别进攻北汉的都城太原。
赵匡胤是显得有些急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档口全力进伐北汉。
他应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有拿下北汉,此时的大宋才像他心里所想的大宋。
他影影绰绰的感觉有些急,但他并不知道这焦急的缘由是什么,他不想自己有遗憾。
九月初一,赵匡胤去看了一回皇城里的丝绸织造。
初七,朝鲜半岛的高丽国来使进贡。
同一天,派去征伐北汉的党进在太原城下首战胜利。
党进此人我们要在这里加写介绍,他相传是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奚族人,这个民族有说是属于鲜卑,有说是属于匈奴,还有说是夏人的后裔。
大宋同时期的契丹,认为奚族是他们辽国的民族,所以奚族人属于是辽国人。
但无论党进是不是宋人,都改变不了他是大宋头部猛将的事实,此时还未投宋的北汉名将杨继业,就曾败阵于党进的军前。
九月十八日,赵匡胤从长远战略的角度考虑,命人将山后诸州的老百姓全部内迁。
解释一下什么是山后诸州。
我们都知道的那个儿皇帝石敬瑭,将当时燕山以南的幽州片区和山西雁门关以北的土地都割让给了契丹。
燕山以南的幽州片区当时有7个州,统称为“山前诸州”。
山西雁门关以北的片区有9个州,统称为“山后诸州”。
赵匡胤此举的意图很明显,他是想把雁门关以北片区作为大宋战略进守的预留地。
对北汉的战事进展还算顺利,九月二十七日,赵匡胤又开启了京城散步模式。
他先是去了开封的南池亭看风景,又去了礼贤宅散了散步,随后又到弟弟赵光义的家里拉家常。
十月初一,寒衣节到了,赵匡胤也有所表示,他赏赐给了文武大臣们不少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