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溘然离世后,两位亲人也相继与我断绝了通信往来,这对我的打击很大。方芳对我误解很深,尽管我做了种种努力,挽救这份感情,但效果依旧不佳,既然她不理解我,对我不理不睬,我也打算把她从自己的记忆中慢慢忘却,让时间来冲淡对她的思念。
时间是医治精神世界的最好良药,最感伤的记忆、最痛苦的往昔,也会从心头慢慢地消失,只有军儿始终是我的心头肉,我怎么也放不下他。每当夜深人静,想起自己辛苦养育的军儿,心里就剧烈的疼痛,总觉得不是个滋味,千思万想,怎么也找不出自己有什么对不起军儿的地方。每当忙完一天的活儿,自己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孤寂感猛烈地袭来。思儿之痛,真的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这种锥心的疼痛,一直持续到几年后的一个秋天,才有了些释怀。因为我迷上了摄影,并担任了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的名誉会长,在深圳组建了一个团体,参与中国民俗家摄影采风,我的精力得到了分散,牵挂和痛苦稍稍得到了减轻。每年四季,我都要组织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偏僻山村,拍摄一些他们的风土人情。协会规定每年四次摄影活动,春夏秋冬各一次,会长负责带队和筹备。今年的前两次,我因工作繁忙、抽不开身,委托张武秘书长带队前往。然后耐心等待他们的拍摄成果,回来与我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喜悦。
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协会准备组织摄影发烧友去四川甘孜地区采风,这是一次长时间的活动,至少要20天的时间,我把自己手头的工作交给了副总,并跟公司的部门以上领导打了招呼,便自愿带队前往,主要是自己心里不舒畅,想外出散散心,驱除一下心里的郁闷,让大自然的风光带给自己心境开阔、精神愉悦的感觉。
我们一行8人,从深圳自驾车出发,经过五天的长途颠簸,终于抵达了四川甘孜地区,甘孜是四川风景最美的地方,也是最偏僻的地区,居住着一群藏民族,也有部分其他民族,甘孜地区的风景以稻城亚丁的风光最盛,2002年亚丁风景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因其景色壮美,在多年前就闻名于世。1996年世界华人摄影协会副会长,美籍华侨李光先生到亚丁后,先后在海内外举行亚丁摄影展,引起了空前轰动。李光先生谈到在亚丁的感受时说:“亚丁是中国1000年以前的原始风光,这里群山环抱,谷底温暖如春,雪山上茂密的原始森林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流水淙淙,肃穆的寺院,宁静的村庄,再加上这里古朴善良的人们,我认为亚丁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香格里拉。”雪山,冰川、森林、瀑布、溪流、湖泊、海子、冲古寺庙,亚丁村曲曲弯弯的小路上,远远近近那些朝拜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口中低诵经文,眼里闪出质朴的光,他们去向神山参拜,向苍天和大地祈祷,祈求健康,祷告幸福。野羊、獐子、鹿、芷马鸡,悠然自在,欢畅嬉戏,追逐跳跃于丛草林间,万物众生,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构成一幅世外桃源,被世人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亚丁风景保护区内主要有如下景点:俄初山,藏语意为“闪光的太阳”,是稻城最大的林区,俄初山,山形平稳,森林广阔,山上风云变幻莫测,秋季,初山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在初山顶峰远眺贡嘎日松贡布雪峰景色十分壮观,知火扎朗,它是一块巨大岩石为贡嘎日松贡布的神。贡嘎沟沟的河水在此汇入银河,当地藏民将贡嘎银河视为神河,河边用片石堆成的嘛堆比蔚为大观。传说贡嘎日松贡布藏有许多的金银财宝,但有一天,妖魔作怪,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地动山摇,一时间金银财宝顺着贡嘎银河流下,知火扎朗门神虽百般努力,仍无法挡住湍急的河水,便无奈地“大喝一声,挡不住了”而得名。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藏民们都要在河里沐浴更衣。西落牛场海拔3100米,站在西落牛场,抬头可望见贡嘎日松贡布第一神峰,6032米高的仙乃日。蓝天下,仙乃日洁白的雪峰巍然屹立,于茫茫林海中,银光闪烁,上行2小时后至牛角沟,此地森林茂密,溪流潺潺,3880米高的冲古寺经于仙乃日雪峰脚下,寺院毁坏严重,一片残垣断壁,根戈治佛派有扎巴在此诵经念佛,水经室内供有宠塑稀逊。传说,高僧却杰贡、觉加错,为终身供奉神山,宠物佛洁在此修建寺庙。因动土挖石而触怒神灵,灾祸降临四周的百姓,麻疯病流行,高僧觉加错,终日念经求佛,施展法力,乞求神灵降灾于自己,免除百姓之灾祸和病痛,他的慈悲举动感动了神灵,百姓平安,他则身患麻疯病圆寂,他让弟子将其灵骨葬在自己建造的寺院内,寺院僧人每日念经,纪念他的功德。从冲古寺出发,向左前行,绕右转至牧场。珞绒牧场,被念青贡嘎松贡布3座雪峰环绕,森林、草场、溪流、湖泊、瀑布和牧场木屋相映。这里三座雪峰尽收眼帘,北峰仙乃日,像一尊大佛安祥地端坐莲花宝座,南峰央迈勇,山峰陡峭,线条优美,尖刀的峰顶直指天空,东峰夏诺吉多水晶般的山峰傲然耸峙。这3座雪峰自古就是藏民心中神圣的象征,青贡嘎日松布藏语意为“经常积雪的化石三座法神山圣地”之意。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诺多吉日)命名,因此称为“三座古雪山”,从络绒牛场出发往上行,到达曲九扎阿神泉,可以看见央迈勇雪线下西藏北方香巴拉王国神遗的柏树。在此可用神泉水洗去人身积下的肮脏之物,,乞求护法神灵九曲司里的保护。继续上行向右转,可以观赏牛奶海、珍珠海等圣湖,翻越海拔4476米的却素马(金刚完)山口,下行一小时到仙乃日脚下的全湖姆拉错(海拔3960米)完嘎朗吉岭寺,为全县最大的黄教寺院,理塘长青科尔寺,因意青贡嘎日松贡神山而得名,贡嘎郎吉岭寺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寺中存有三世达所赠弥勒铜像一尊,为珍贵文物,地狱口,谷口海拔3800米,谷底2500米,谷中风走云动,雾霭朦胧,嶙峋怪异的山峰时隐时现,近在眼前,令人心惊肉跳,地狱谷狭长深邃,原始森林密布,怪石嵯峨,飞泉瀑布、吼声震天。
当我对四川甘孜地区的风景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我把称为摄影家天堂的亚丁,做为此行的主要去处,亚丁所在的县稻城,目前约有总人口3万多人,其中占96%,处川西北丘状市原山区,从稻城出发,前往令人神往的亚丁风景区,傍河两边到处都是美丽的草甸,葱茏的杨树林,像一排排卫兵守卫在路的两旁,黄红蓝色夹杂在一起,草甸上的牦牛,稀稀落落地散播在平坦的草甸上,搭配的雪山构成了一幅五彩的图画,沿途欣赏着赤土河谷迷人风光,世外桃源般藏式村寨,观万亩杨树林公园,朝拜贡嘎郎吉岭寺,稻城到日瓦约110公里,全程碎石路,但路基平整,从日瓦至亚丁可选择骑马,大约要七至八个小时。
我们民俗摄影协会深圳团体,在日瓦选择了骑马至亚丁,送我进山的马夫是一位女同志,只有40多岁,但不知是亚丁的日光非常强烈,还是什么原因,马夫却苍老得让人难以想象,她虽说只有四十岁上下,但看上去却像个历经风霜的80岁的老人,满脸皱纹密布,像一张松树皮,让人不愿多看。亚丁景区路边是陡峭的山坡,坡上长满了高耸的杉树,淙淙的溪水从树下流过,清晨,朝阳四射,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但亚丁景区的路况相当的不好,有些地方就像攀岩,两地落差较大,非常危险,时不时从马背上下来走一段路,马夫与我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但亚丁的风光确实美得异常,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闪动。站在高高的山头,顶着蓝得有点发黑的天空,四周是白雪皑皑的神山,让人感到绝对的真实,一汪汪的秋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挂在马脖颈上的铜铃,随着马的脚步,有节奏地叮当作响,宁静的山间回荡着清脆、悠远的铃声,路边巨大的草堆。雄伟的白塔,漫山遍野的经幡和洁白的哈达,山峦下的村庄,田野上的牛马,小河边的藏房,阳光下金灿灿的杨树,所有的这些,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水彩画。我眼珠子不停地在山上搜寻,不肯放过一处美景,一路都是感动的山水图画,我不停地示意马夫停下,自己按下快门,拍摄下一组组人间美景,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意。大山里除了千奇百怪的树木,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忽而在山丛中闪现,它们瞪大眼睛,惊疑地观看走过来的马夫,反应过来后,迅即穿入草丛密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机灵活泼、非常可爱。
我在亚丁先后游观了冲古寺、知火扎郎、俄初山,、地狱口,我把兴致放在贡嘎日松贡布三座神山,我被它那摄人心魂的美丽所陶醉和痴迷,三座神山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雪峰,朝阳初起时金碧辉煌,阳光强烈时银光闪闪,月朗风清时圣洁肃穆,远观如金碧辉煌的金字塔,挺立在如黛的苍山间,连绵一片,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鲜花盛开,姹紫嫣红,色彩亮丽,斑斓夺目,山上有着高耸入云的针叶林,更有珍稀的红豆杉,以及满树繁花的报春来,一根树上有红色、紫色、白色、蓝色,四种鲜花,全世界惟有神山独有,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仙乃日如同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大佛,人形巨大的山体无比威严壮丽,当仙乃日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时,瞬间被它的美丽所惊憾和征服。夏诺多古像个沉默的汉子,山体线条粗犷苍劲。然而,央迈勇则充满女性的魅力,线条柔和流畅,像是拖着长裙,缓缓走来的美丽新娘。1928年美国植物学探险家洛克来到此地,却是这样如此地为她倾倒,他这样记述着第一次看到央迈勇时的感受:早晨气温40度左右,喇嘛向导在四点半把我叫醒,他在我的帐篷面前喊道,快来看壮观的央迈勇,你的运气真够好的,我爬起来,走进黎明,天空万里无云,眼前耸立着举世无双的金字塔状的央迈勇,是我眼前看到过的最美丽的山峰,去江南方知什么是阴柔,出塞外方知什么是壮阔,上高原方知什么是高洁,眼中的亚丁三座神山,是我至今所见过最圣洁,最美丽的雪山,景区内海拔5000多米的五色海,有着遗世独立之美,稻城的桑堆、红草地到了金秋十月,蓝天红草,黄叶构成了一幅浓墨彩重的风景画,野生动物,高山花蕊雪山,森林冰川、湖泊、河流,它们与人和谐相处着,我真有点流连忘返的感觉。
马夫把我送到山里。晚上,他们就不见了,第二天一早,他们又会准时地赶到我的居住地,接送我去下一个景点,在亚丁游玩了四天之后,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回到日瓦。大约傍晚时分,经过几个小时的骑马抵达了日瓦,村里星罗棋布的藏房铺满了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坡,山谷三面是空的,矗立着碉楼,整座村寨都处在它的威仪之下,一个民族原始的思维构建,倚山而立,暗示着时代的悠远,他们是美丽的,静静守护着民居者,仰慕已久的藏族美女,花头帕、红长裙、优雅端庄,靓丽迷人,一如从远古跚跚走来,藏房的炊烟袅袅升腾,寺庙的号声低沉而悠远,美丽诱人的格桑花灿烂地开放着,背水女孩胸前清脆的铃声,会让你想起远古的过去。这个傍晚,我来到了日瓦唯一一家像模像样的酒店,我想在此好好地饱餐一顿,喝点白酒,驱赶一下几日来爬山的困倦和疲劳,我把店子里的两只鸡,还有一些值钱的野味全部买了下来,想慰劳一下同伴和跟我一起游览的马夫。饭店里唯一的一位女服务员是一位藏族姑娘,她看上去让人赏心悦目,在那间装饰别致的酒店里,她带着山间的清香在客人的身边来回穿梭,给客人们倒上酒之后,便把那个精致的铜壶搁在旁边的桌子上,然后安祥地倚窗而立,在做着深度的沉思。饭店吃饭的客人们,在酒店外兴高采烈地走来走去,女服务员面对着这些游客们,高高的鼻梁上,那双迷人的大眼睛变得迷离而潮湿,她一定被某种东西或某个人触动了她初恋时的情怀,她的小手无意识在擦拭着已经锃亮的铜壶,似乎在翻阅自己渐渐长大的记忆,或是在追溯自己淡淡的岁月和希望的年华。我的思想留在了三座神山的仙境,而我的心情却为台边花香簇拥的美人而独占,她在我的心目中真的就像飘在云朵上一个花的影子在晃动。
在亚丁的几天里,我没吃到一顿像样可口的饭菜,每天都是用青麦饼填饱肚子,用自带的矿泉水瓶,打山间的泉水解渴,晚上,租用老百姓的帐篷度夜,由于被亚丁美丽的风光所吸引,吃什么都毫不在乎,也全不当一回事,今天总算饱览完亚丁的旖旎风光。因此,我与几位发烧友打算在日瓦好好庆贺一番。这顿饭由于被服务员藏族美女的情绪所感染,我的精力和目光大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因此,饭菜对于我什么味道都没有感觉到,吃过晚饭后,我们与三位马夫道别,我把自己携带的三瓶可口可乐送给马夫,马夫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可口可乐装进包里,饭店的伙计用藏语问她,为什么不舍得吃,她用藏语回答伙计,是舍不得吃,要拿回去给老公吃,老公从来没有尝到过这些东西,伙计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翻译给我听,马夫眼泪双流地看着我,可能是被我感动得哭了。我知道还有几天的工费没有与她结算,结账时我特意多给了她们100元钱。然后给三位马夫每人买了一瓶白酒,因为一路上,我看到那些马夫都在喝劣质的白酒。我把带来的冬天的衣服、帽子、棉袄、皮带、胶鞋统统都送给了马夫,马夫热泪双流,跪倒在地,抱着我的腿痛哭起来。她哭什么,我听不懂,但我知道,她们是被我的举动感动了。藏民虽然贫穷,但他们心地纯朴。
从四川甘孜地区回来后不久,转眼就到了春节前夕,时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罗湖片秘书长张广提议,春节前赴贵州黎平县采风,拍摄侗族的风土人情,接到这个电话,心情非常激动,前两个月,自己已在四川甘孜地区饱尝了人间最美的自然景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欢快的景象,至今依旧在我的心头回荡。回来后,心胸变得开阔,不再为收不到亲人的来信耿耿于怀、忧郁寡欢,春节期间,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寂寞自不必说,如果能和摄影发烧友在贵州黎平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那自然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为了搞好这次旅行,自己首先抽空查阅了报纸、资料、网站对黎平的介绍,黎平被称为“歌的故乡,舞的海洋。”侗族人坚定地认为“饭养身,歌养心。”黎平侗族大歌多次赴海内外演出,早已蜚声中外,被誉为是“清泉里闪烁的音乐。”它是一种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合唱歌曲,一领众和,分高低声部合唱,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为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为此,侗族大歌已于2003年申报了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每年10月3日,在黎平城关举行的“中国黎平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侗族人民擅长建筑,鼓楼、花桥、戏楼、吊脚楼是侗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民间收藏的国宝”,鼓楼和花桥是侗族村寨的标志,侗族鼓楼结构独特,榫孔层叠交错,不用一钉一铆,且衔接无隙,多以五至十一层为序,重檐多为四方和八方形,呈宝塔形直耸于空。花桥既是侗乡的交通枢纽,又是侗家的文化纽带,是侗族人迎宾接客、送往迎来的重要场所。
全县现存鼓楼332座,花桥戏楼随处可见,吊脚楼民居比比皆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纪堂鼓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花桥、侗戏发源地茅贡的戏楼。现住有4000多户,是全国最大最古老的侗寨,钟鼓楼群。侗乡黎平最美的地方是肇兴,它有“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的耀眼光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肇兴街边上的商店,几乎都注有英文,老外游客一群接一群,肇兴与黎平县城相比,似乎离世界更近一些。黎平的特产有山茶油、侗乡雀舌菜、腌鱼、野山核桃、九朝贡米等。
从深圳至黎平经过一天的驾车,终于在日落西山的下午,抵达了贵州黎平县,侗乡地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丛林葱郁,梯田层层,侗寨依山傍水,溪水环绕,鼓楼耸立,花桥飞架,构成了侗寨山乡特有的迷人风光,侗族人民形成的独特民族风俗则更神秘,更具魅力,侗乡黎平原始古朴的村寨,山道弯弯的乡间小路,带给了人类美的享受,在县城古老的木屋里,到处可以听到宛如天籁的美妙歌声,除了最出名的侗族大歌外,还能听到古歌、礼俗歌、坐夜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等民歌,她们的服饰多姿多彩,花团锦簇,有高贵华丽的盛装,有风姿绰约的简装,服饰上有巧手经年累月描绘制作的图案,绣长银饰,更是让我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在县城我仅只住宿了一晚,就赶往心仪已久的肇兴,为了能更近地接触侗族,我选择居住在一位布衣侗族人的家里,侗族的房子结构独特、干净整洁,能感觉到古朴清新的气息。肇兴侗族中饭,我就在老百姓家里凑合着吃点土特产,他们的腌鱼,还真是特有一番风味,房子的主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姓陆,村寨里全姓陆,他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侗寨生活,接触外地游客的机会较多,来侗寨旅游的,如果在肇兴留宿,一般都入住他们家,客人与主人交流,相对方便,因为他是留在村子里文化最高的农民,他的普通话还算标准,与我说话,听起来不至于费劲。不一会,我们几位发烧友就与他混熟了,他是个热心健谈的中年人,他一边领着我们观看侗寨的美景,一路给我讲述侗寨发生的旧事,他说侗歌是他们侗族人的精神家园,是一种侗族人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气势灰弘,场面壮观,传说很久以前,有人抬着几箩筐的歌书到黎平县岩洞镇的时候,扁担突然断了,歌书散落一地,被当地人拾得。歌书上的歌曲逐渐传唱开来,村村寨寨,广为传唱,经久不绝。在这么迷人的风光中,追忆往昔,让自己既饱眼福,又饱耳福,我的思绪也随陆先生的讲解,飘到了历史悠久遥远的侗寨,陆先生讲述着这里的陈年旧事,当他讲起侗乡的金蝉段佳妮的故事时,我几个都竖起了耳朵,感动得掉下热泪来。
2004年6月正是热浪袭人的时候,远在北京工业大学上学的段佳妮,随贵阳日报工作的母亲段丽娜第一次来到黎平,神奇的侗族大歌和美妙的山水风光让她流连忘返,久久不肯回去。暑假期间,她再次来到了侗乡,自愿参加当地侗族大歌童声合唱团的筹建和排练工作,那些日子里,段佳妮白天与孩子们一同学唱侗歌,晚上给孩子们讲大山外的故事,教孩子们讲普通话、讲英语。孩子们演出时,她担任报幕员,她经常开导和鼓励孩子们学好侗歌,侗歌是天籁之音,是民族音乐的瑰宝。2004年,段佳妮随童声合唱团的小伙伴们奔赴昆明参加国家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团,她们演唱的侗族大歌获得了金奖,期间,段佳妮与孩子们同吃同住,悉心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竞赛环境。因此,段佳妮与童声合唱团凝结起深深的情谊。她此时,正值毕业前夕,这年的11月,段佳妮决定,不打算留在北京,毕业后准备来黎平工作,当她回到学校,拒绝男朋友要她留京工作的要求时,性情粗暴的男朋友一时失控,竟残忍地将其杀害,段佳妮突然离世的消息传到侗乡,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四十多名孩子拥抱成一团,泣不成声,,当地80多个寨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主动将自己选取的百年之后安葬的风水宝地,让给段佳妮,侗乡派专人赶到贵阳找到段佳妮的母亲段丽娜,说服她,请她将段佳妮的骨灰留在侗乡。为了迎接段佳妮的骨灰回到侗乡,村子里的孩子们、家长们,三天之内肩扛、背驮,修了一条九十九级的台阶土路,从岩洞小学一直通到墓地,段佳妮的墓地旁,有两棵两米左右的小树,矗立在微风中,是侗乡孩子们为了怀念佳妮老师,亲手种下的,他们希望小树常青,永远在墓旁守护佳妮老师,让她在天堂不再感到寂寞,几十名孩子,还为佳妮老师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山水相依,侗歌永伴佳妮老师,我们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听完佳妮老师与侗族大歌的故事。大家黯然神伤,默默地,许久都不说话,陆先生也因讲这个伤感的故事,嗓子变得像是被什么东西噎住了。又走了一段,我们几个发烧友突然问陆先生,你们的侗族婚姻很有特点,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陆先生说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等回去吃过晚饭后,再跟你们讲侗族的婚姻。因为我急于想听侗族的婚姻情况,当回到陆先生家做饭时,我说中午吃得太饱,晚上只吃几个蔬菜即可,不要搞得太复杂,草草地、急急地吃了两碗饭,就围在他家的火炉旁,听陆先生介绍侗族男女的婚姻,陆先生简单打扫了一下厨房,看到我们急切的心情,就坐到火炉边,静下心来,给我谈侗族的婚俗习惯。陆先生已经滔滔不绝地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午侗乡的风土人情,但他似乎一点也不觉得累,依然兴致很高地给我们几个讲解,看来,他对我们这群特区来的摄影发烧友是感兴趣的,他不是导游胜似导游,对我想要询问的东西,都能对答如流,他语速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讲一会,呷一口他们侗乡的老旱烟。
侗族婚姻多是男女有恋爱基础后,由媒人说合缔结而成,侗族择偶不避同姓,但不能在同一房族内谈婚论嫁,盛大的赶歌集会,更是青年选择伴侣的最佳时机,他们以歌为媒,从唱歌开始发展到相爱,许许多多的青年就是在这种活动中结成美满姻缘。
黎平的婚嫁更是独特,她们采取行歌坐月的方式,晚上几个要好的姑娘聚集在一家堂屋里纺纱、绣花,等待男青年的到来,有的后生虽不相识,但是姑娘们还是脚手不停,一面纺纱绣花,一面热情接待,以歌相向,以歌相答,以歌传情,往往是唱到深夜才离开,以后经过多次接触、唱歌了解,终成眷属,黎平县肇兴男女社交方式别具一格,青年男子架着木梯在闺房窗前和姑娘唱歌说爱,经过无数次的闺窗夜语,和情歌对答,再定终身。侗族婚姻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他人说合,都得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得到女方父母应允,才择日完婚,有些青年摒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规自由结合。婚后,再给女方父母道歉认亲,个别甚至与家庭决裂,也要选取自己心里的意中人。黎平侗族的婚礼简朴,迎亲的傍晚,由探亲婆手提灯笼,肩背一床铺盖,把新娘接到郎家,新娘进门时,全家回避。新娘进门后,坐在火塘边的新凳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念新婚词,向新婚夫妇祝福,接着新娘动手架锅作炊事仪式,表示她从此为这家主妇,宰杀两只鸭,合家吃饭,所请亲友,最多十来个人,邻寨的新娘子饭后即归,外村来的媳妇住三天即回,何时来夫家住居,视夫家感情和年龄大小而定。感情好,年龄大的,一年半载可到夫家落户,包办说合或年龄小者,两三年甚至七八年才上夫家共同生活。
侗族结婚多在春节期间举行,春节前后,许多新婚夫妇,双方家庭都要举行隆重的婚庆活动,这种活动,叫吃糯米饭。婚庆这天,几个男青年穿着一新,挑着青红、黄绿等各色糯米饭和猪肉米酒,拥着新郎向岳父母家走去,途中,被新娘的同伴们拦住,以草标、用具或其他农作物为障碍,堵住路口,同小伙子对起拦路歌,一道道关卡靠唱歌打开。到了大门前,响起迎客礼炮,众亲友出门把新郎和同伴迎进房中,一起吃饭。饭毕,新郎一行在炮声中,担着新娘的衣服、头帕、侗锦、和船形绣花鞋,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告辞。姑娘组织群送,依依而别,但是新娘没有跟新郎走,只算举行了结婚仪式。以后,逢年过节,才到夫家小住几天,婚姻的程序,一般分放蓝、定亲、结婚三个阶段。结婚时,新娘多哭嫁,女友伴嫁,并唱“伴嫁歌”,在新娘哭嫁时,男友悄悄送来礼物,新娘暗托女友代之哭嫁,自己溜出后门与过去的情友话别,凌晨新娘出嫁时鞭炮响、唢呐吹,堂屋里摆起了结婚酒,合家同饮后,父母赠送嫁妆,新娘由亲兄弟或堂兄弟背出大门,兄弟姐妹组成一支数十或上百人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送到郎家,这批送亲客称为“皇客”,新娘由“引亲娘”带领,经堂屋往里走,全家都回避,不照面,然后把新娘引入洞房。皇客在新娘家吃住一至三天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
夫妻不和睦,感情破裂,提出离婚的,风俗非常简单,女方提出离婚,只要挑一担水到夫家,对其父母说句:“我今后不能来服侍您老人家了之类的话,就算离婚了。男方要求离婚,则砍一担柴到女方家说句“望妹另找好人家”等语,从此算离婚,有些村寨搞象征性离婚手续,媒人用男方家的破饭篓装饭和鱼给女方吃,将饭篓扔掉,表示各奔东西,不再往来了,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一般还得赔偿男方的彩礼钱。
讲到这里,我对侗族的婚姻有了初步的了解。陆先生说,从前村里出现婚姻危机的很少,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狐狸满山走。但近年来,有些侗族女子婚后去外地打工变心了,与外地的男人喜结连理的,也渐渐多起来。明天早晨有侗族女子完婚,今晚大家早点睡,明早起来看看侗族婚俗的场面,很有趣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乐开了花,庆幸自己来得正是时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象着明早的婚嫁场景,久久难以入睡。不知何时,我迷迷糊糊地睡去。睡到半夜,不知怎么回事,自己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不知是吃错了菜,还是水土不服,上了几次毛厕,仍无济于事,匆匆从旅行袋里取出自带的药片,弄了一杯热水服下,但没多久,又疼痛得支撑不住,只好爬起来,坐到烤火的灶旁去,轻声地呻吟,怕大声喊叫,惊醒了主人,影响大家休息。不一会,还是被主人知道了,起来问我怎么了,我说可能水土不服,或者是睡觉时,不小心着凉了,肚子疼得顶不住,吃了药也不见效,依旧是钻心的疼痛。陆先生说,你不要急,再忍耐一下,我去山上给你采点草药来,这时他穿上胶鞋,提了盏马灯,朝屋后的山里走去,我怕他一个人害怕,忙叫发烧友广发陪同他,他拒绝了,他笑着说:他信神,但不信鬼,经常一个人走夜路,从来没看到过什么鬼,我坚执让广发去陪他。但他一转身不见了,独自朝山上走去,望着他的背影,我想这侗族人真够仗义,很热心的。大约20分钟的功夫,他手上抓着一把树叶回来了,他走到灶房里,用清水洗了一下,然后让我用牙齿把它嚼碎服下,我将信将疑,但自己实在是疼痛难忍,只好顺从陆先生的意思。几分钟后,肚子疼痛的症状消失。自己痛出了一身冷汗,只好换了件内衣,真有点感叹山里人治病的神奇,也不知他采摘的是什么灵丹妙药。陆先生告诉我,他们村寨里的侗族居民,大都生活困难,经济拮据,小病小痛的都是自己去山上采点草药,是祖传下来的秘方,很管用的,肚子虽说不痛了,自己看了一下时间不早了,因此不敢深睡,害怕睡沉了,错过了看侗族婚嫁的大好时机。将近六时,外面响起了唢呐和鞭炮声,我知道是婚庆开始了,说时迟,那时快,我一分钟穿好衣服,溜出房间。此时,天还没有放亮,我提着陆先生家的马灯,朝女方家走去,男方家来迎亲的客人正在堂屋内用早餐,准备接新娘子回家,新婚的娘子穿上新衣,化了点淡状,靓丽得光彩照人,男方也长得很精神,侗族待嫁的新娘子,并没有和大家一同来用餐,而是坐在她自己居住房
间的床沿上哭泣。她的小妹不时地给她递上擦眼泪的餐巾纸,他的父亲或姨娘吃了一会,即走进房间劝她不要哭,今天是个大喜日子,应该高兴才是,但新娘子却全当没有听见,依旧一个人在伤心地哭,她舍不得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娘家,现在要去一个陌生的家里生活,她能不伤心吗?肯定是恋恋不舍的,长辈们也不好训斥她。来归劝她两句,看她无动于衷,就又回到餐桌上去了。看到新娘伤心难过的模样,我拨动了相机的快门,咔嚓一声,拍下了新娘子痛哭的场景,正在用餐的亲朋好友,见到我们几位外地游客,正在拍摄她们婚庆的场面,显得特别高兴,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我的身影,有的忘记了用餐,两个眼珠子不停地围着我转。一位长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十分好客,看到我忙碌,便迎上前来自我介绍,他是新娘子的爷爷,请我与他们一同共进早餐,我怕吃饭耽搁了精彩镜头,因此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主人无奈,只好回到座位上继续用餐,并帮新郎、新娘致主婚词,用过早餐后,一位年轻男士走进新娘子的房间,背她出门,迎亲队伍即尾随其后,吹吹打打,唢呐声在乡间回荡,格外刺耳,几个姐妹即边走边唱婚嫁歌,我紧追不舍,时不时地按下快门,留下些珍贵的侗族婚嫁的场景,大概走了两公里左右的路,已是上午十时左右,阳光从云层里穿出来,给寒冷的田野撒下些温暖,我觉得有些累了,不打算再随婚嫁的队伍前走,准备坐在小山丘上小息,只见面前走来几个衣衫褴褛、裤子破旧、脸色墨黑,背着柴火。虽说是冬季,他们几个十多岁的少年,却衣着单薄,赤着脚,连鞋子都没有穿,脚板下长着一层厚厚的老茧,好像踩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感觉,他们随便踩玻璃、荆棘,也不会感到疼痛。这让我们几个摄影发烧友瞪大了眼睛,惊讶不已,我端起照相机,即把他们几个定格,他们的脸上阴沉沉的,看不到童年的欢笑和快乐。我飞步跑到前面去,询问高个少年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叫柱子,你为什么不穿鞋?家里穷,没鞋穿,你上过学吗?饭都没有吃的,哪里有钱上学,你爸妈呢?不知道,你能带我去你们村里的小学看看吗?可以,他们几个把背柴火的背篓丢在地上,带领我直往厦格村的厦格小学走去。当我走到小学,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侗族人的学校,一个操场边直立着两栋木屋,木屋破败不堪,窗门上没有玻璃,是用当地的塑料纸钉上的,塑料纸好多都已经破损,在寒风中发出唰唰的声响。此时,正值年关,学生都已经放学,老师也都已经回家,透过窗门可以看到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桌子像是清朝政府制作的木桌,有的只有三个腿支撑着,凳子上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上,好大一个坑显现在那里,这哪是什么教室,分明跟牛栏猪栏差不多,坑坑洼洼的,还有些积水,可能是屋子漏水的缘故,我怀疑那些积水里肯定还有小鱼小虾在游泳,我问柱子,学校放假了,没人看学校吗?这学校不用人看的。老师也没有宿舍,老师都住在附近村子里,在我停留的时间里,一群牛羊在操场上慢悠悠地徘徊,把操场边的嫩草吃了一遍又一遍,同时也在泥土操场上留下了深深的蹄印,你们学校有校长吗?柱子和几位小伙伴回答说,有,就住在附近,你们可以带我去见见他吗?于是,在柱子的带领下,我来到了陆校长的家,陆校长大概四十开外,但显得比年龄要老成得多,看上去有60多岁的年纪,背有些微弯,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我向陆校长介绍,我们是从深圳来的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的,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陆校长让家里人搬来两根长条木凳,倒了几杯白开水,坐下来慢慢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这里的孩子上学都是为了认识几个字,懂得点算术会算数,在外不被人骗就可以了。读到高中的很少,小学一毕业就有一大半学生辍学了,我们这个小学是完小,一共有六个班,一至六年级都有,总共有二十多个人,有六个老师,我是学校的校长,只有2名老师是吃国家粮的公办老师,其余都是民办老师,每月发给他们七十六元钱的工资,上午上3节课,下午可以回家去做工,农忙的时候,学校老师想休假,只要跟我说一声就可以了,学生每学期交80元学费,一年160元学费,但仍然有些学生交不起,面临失学,每个学期,都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放弃上学,几年来相继有十余名学生因家境贫困失学,你面前的几个孩子,除了柱子从未进过校门外,其他几个孩子在我们学校读到一至二年级就停学了,校长说到这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山里的孩子真是可怜,柱子今年都十四岁了,还不认识字,日后不知怎么生活。我问校长,柱子为什么不能上学,校长说,柱子的爸爸十多年前外出打工,前三年杳无音讯,到了第四年收到东莞收容所一封信,说柱子的爸爸无证在外面流浪,被收容所收留,请他们家筹备三百元钱去领人,柱子那时才五岁,他妈妈一个人靠务农养家,家里没有男人,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外出的男人不仅不给家里寄过一分钱,现还要在家务农的妻子拿了钱去领人,三百元钱对于柱子家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数字,还要路费,柱子的妈妈没有办法,实在是没有钱去领人。柱子的爸爸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柱子的妈妈穷得实在受不了,只好跑到外面去,另嫁了他人,把柱子丢下不管了,现在柱子就跟他的叔叔生活,每天有着繁重的家务,上山砍柴,下地干农活,样样都得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真是替他担心,长大了怎么生活。听完校长的述说,我们几位摄影发烧友都流下了热泪,我问校长总共有多少个孩子失学。有12个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这两年陆续休学,我当场掏出一万元钱给校长,这些孩子的学费,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全部由我负担,让他们学点知识,学点文化,不要再这样世世代代穷下去,你通知厦格小学所有失学的孩子,全部重返校园。另外,你们学校也要修补一下,那些教室里的坑,可以当鱼塘养鱼了,要想法把它填平,最好搞成水泥板地面,桌椅板凳该修的修,该换的换。你可以去做一个预算,经费让我们民俗摄影家协会帮你们出。那些危房刮风下雨很可怕的,万一哪天倒下了,学生老师都有生命危险。我另外给你一万元,抽时间你把学校装修一下,明年我还要来你们侗乡看看,肯定会来你们厦格小学。校长接过我给的钱,泪水潮湿了双眼,许久咽咽着说不出话来,突然从凳子上站起来,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喃喃地说:感谢你们,代表这些山区的穷孩子们感谢你们,代表穷孩子的家长感谢你们,你们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
第二天,我起程离开侗乡,全村的百姓闻讯后,敲锣打鼓为我们送行,不少乡亲还把自家的土特产塞给我,要我拿回去品尝,把我视为侗乡最珍贵的客人,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陆校长,要他有什么事就跟我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