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匠人中有一种被称为“编编匠”的匠人,说通俗一点叫“介绍人”,说现代一点叫“中介”,说洋气一点叫“掮客”,就是在双方交易中居间撮合,谋取一点佣金,赚点“好处费”的那类
评书又叫说书,在我国算得上是历史悠久,我国历史上许多名著的产生就得力于评书艺人的演义、传承、丰富和发展。然而旧时说书人的地位很低,大多是在街头巷尾茶坊酒肆靠嘴皮子赚取生活
篾匠就是凭着那双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各种美观适用的用具,是川西坝子最古老的职业。
川西坝子有句言子(歇后语),叫“棉花匠的女——会弹不会纺”,意思是只会说不会做,借用的是棉花匠的一个“弹”字。所以有的地方称棉花匠又叫“弹花匠”。
锅儿匠就是掌汤瓢儿的厨师。锅儿匠是旧时川西坝子对操厨师手艺人的习惯称呼,实质上无褒贬的含义,只是带有一点戏谑的味道。
川剧自古就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而这半台锣鼓中,鼓又是整台戏的灵魂,整台戏的节奏自始至终都是由鼓点在调度,故打鼓的师傅就是整台戏的指挥。
郫县是历史文化古城,但让郫县扬名天下,蜚声海内外的却是郫县豆瓣
旧时的川西坝子,能够住瓦房的一定是有钱人,至少是日子过得还可以的,一般的穷家小户都住的是草房,有一二间木皮房子就算是好房子了。而干泥瓦匠这个行当的人,却又都是穷人,真正应
徐渡之名始于当地一个渡口徐家渡口,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徐家渡,简称徐渡。2005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乡,2005年撤乡建镇并入石羊镇后,作为一个行政建制的乡消失了,但作为一个地名,徐渡却
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簇头寨有西羌第一村之称,一九九七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此作社会调查研究,为这里古朴的羌族民居、典型的羌族碉楼、浓郁的民情风俗、精美的羌族刺绣、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