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诗仙李白》
简介
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谪仙人”,晚年自称“酒仙翁”,并有“诗仙”、“醉圣”之称。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人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开元十二年(724,一说开元十三年即725年)出蜀漫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西入长安,北上太原,先后隐居安(今属湖北)与徂徕山(今属山东)。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故世称李翰林。因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安禄山叛乱,志在济世,应召入永王李璘幕。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临淮,仍欲从军报国,半道病还。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生平事迹祥见魏颢《李翰林集序》、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及两《唐书》本传。清人王琦、黄锡王圭有《李太白年谱》,今人詹钅英《李白诗文系年》、郁贤皓《李白丛考》、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等考订其生平事迹甚祥。其论诗主张天真自然,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之境界。其诗感情真挚,形象明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艺苑卮言》卷四)。绝句意境含蓄,韵味深长;乐府名篇多气势磅礴,色彩绚烂,感情激荡,形象雄伟。多用比兴、夸张手法,具有“风雨争飞,鱼龙百变”、“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唐宋诗醇》卷六)之特色,形成独特之“纵逸”(《河岳英灵集》卷上)风格。其诗文多豪放俊逸,清新自然。贺知章曾称其为“天上谪仙人”,故后人又称“李谪仙”。其文骈散结合,感情奔放,与其诗风近似。其集今存宋蜀刻本,清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又称《李太白全集》)最为通行。
李白生活在开元、天宝盛世,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时期度过的。李白一生经历了开元盛世、待诏翰林、赐金返还、“安史之乱”、永王东巡、长流夜郎等政治变故。恰恰生活在唐王朝由鼎盛转向衰落的历史大转折时期。
李白的一生,是“济苍生”、“安社稷”、报效国家的一生;又是酷爱祖国大好河山,不知疲倦、永不止步地寻求大自然之美的一生。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因此,在李白漫长的旅游和游仙访道的生活中,他的诗歌,随着他旅行的足迹和他终身离不开的酒,飘逸着一种潇洒的“仙风道骨”的“仙”气,洒遍了天下名山大川。所以“斗酒诗百篇”(杜甫《饮中八仙歌》)的李白,是集“诗仙”、“酒仙”、“游仙”于一身的奇才。李白是五位一体的:诗人、儒士、道士、剑客、旅行家。他更是诗仙、酒仙、游仙的三位一体。
铜陵籍青年作者王孝付在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创作了规模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诗仙李白》,再现了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传奇曲折和艺术的一生。
作者于2002年创作了四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李白在铜陵》,并获该年度铜文化电视剧征文优秀奖。后来,在此基础上,作者决定创作一部反映李白整个人生的长篇历史小说《诗仙李白》。恰好,去年《铜陵日报》、《皖江晚报》、《江淮晨报》对作者创作电视剧之事作了报道,一些李白研究者获知后,通过种种渠道找到了作者,并慷慨提供了大量有关李白的研究资料,本人又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增删五次,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诗仙李白》的创作(规模约三十二万字)。
这部书是在萧本雄编著的《李白》和常秀峰、何庆善、沈晖主编的《李白在安徽》等基础上创作的,较多地描写了李白与安徽的不解之缘,对于宣传安徽、提升安徽知名度、弘扬地方文化,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对于丰富安徽魄力城市内涵也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诗仙李白是世界知名文化人士,国内外有许多李白研究机构,李白同时是道士、武术家、酒仙、游仙。尤其作为游仙,几乎游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大好河山,名山大川,都有诗记之,因此该书出版后,一定有很好的销路,单是李白到过的名胜古迹,在全国打造旅游经济热潮中,不会不收藏此书,李白研究组织、高等院校、图书馆更将争相收藏。而李白作为家喻户晓的诗人,相信此书在读者中更能引起普遍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条件成熟,此书将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