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4/21
分享

汉中七天行日志连载

 

横穿关中环形路  跨越秦巴西边景

序言——汉中七天行骑行日志及随想录

 

             题记 

 

风雨大散关,雾锁秦岭梁;

酒奠梁上碑,柴关岭前亭。

栈道烧几回,褒河石门开;

萧何月下功,留候张良谋。

秦巴山中景,江南水乡韵;

风雨两千里,汉水人文情。

城固张骞墓,蔡伦洋洲坟;

秦岭林深处,佛坪熊猫家。

  

      骑行综述:关于“横穿关中汉唐路,跨越秦巴山中景”的骑行策划,早在年初就已有了设想,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档期和足够的时间,故一直未能成行(期间天马车友 有些不耐烦自个儿单独跑了趟汉中,成就了其特立独行骑行侠的形象),五月份渭化集团进行生产装置大检修,六月份开始轮休,总算是有了合适的档期和足够的时间,故邀约车友——月初本来已有四位车友准备参于骑行活动,六月初生产装置的频繁跳车,促使出行时间推迟了一个星期,由于诸多变故,有两位车友不得不退出了骑行的行列.6月16日早6:30在渭南开发区与前来送行的车友道别后,我们便踏上了此次骑行的征途。


      此次汉中七天行共骑行1024   km;曾经在眉县、凤洲镇(凤县)、留坝、汉中、金水镇(洋县)、马召镇(周至)等县市和乡镇驻跸,在途经的十几个县市中游览了诸如:大散关、嘉陵江源头、陈仓古道碑、张良庙、萧何追韩信处、石门水库、褒斜栈道、汉中古汉台-拜将坛、南郑小南湖、张骞纪念馆、蔡伦墓、佛坪熊猫基地、黑河水库、仙游寺、户县钟楼等名胜和古迹。


       七天来,曾两次翻越秦岭——分水岭,并五次骑行诸如:酒奠梁、柴关岭、酉水河、金水镇、秧田等山梁或陡坡;期间冒雨骑行了六个骑行日,一路上尝尽了雨中骑行的个中滋味,难得的体验和际遇,使得本次骑行更加具备了不同凡响和骑行的魅力。


 

                   翻越西秦岭 夜宿凤洲镇

                   ——(汉中七天行)骑行日志及随想录

 

          第一天的骑行,可谓是轻车熟路,再加上一整天太阳公公也没这么露脸,骑行起来显得轻松自在、清爽愉快,8:00钟前即在临潼一家小店里吃完了早点,继续上路后虽然遭遇的是临潼到豁口的滥路,速度提不起来,但仍然于9:30分左右越过了霸桥,到达西安东城区;照例每次穿越西安城区都得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出得城来,又骑上了去年前往太白山的路线——然后再向西经斗门、大王、涝店等乡镇向西骑行。


        在涝店的马家清真饭馆吃过羊肉煮馍后已近中午一点了,此时太阳总算是露了一会儿脸,中午时分还在涝峪河边上建伟战友所开的木工场里打尖歇晌,主人的热情和好客真是让人好感动——品尝完无籽西瓜,给水壶里灌满水后继续上路,一路无话、一路顺风,到达眉县时已是傍晚时分——6:30分了。本来已快骑出了眉县县城,但考虑到五丈塬以西正在修路,天晚了不太安全,便又折了回来,住到了水利局的招待所。


        第二天一大早,6:00点整从眉县出发,8:30分即越过了五丈塬到虢镇的滥路,到达了陈仓边上的潘溪镇,等吃过了早饭,天空中迷漫着的雨水渐渐地从云层里掉了下来,开始还只是淅淅漓漓地漂淋上几个小雨点,可等骑过了***后,雨水逐渐地多了起来。骑行到宝鸡时,已转成了中到大雨,沿着宝鸡开发区的开发大道,贴着宝鸡城边绕城而过,沿清姜路向南而行,还没到中午时分就已骑行出城,直奔秦岭北麓上的大散关而来。


       大散关——是古代关中四大门户(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之一,这里最早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也有说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还有说是因散谷水而得名),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川陕公路大约20公里处的清姜河岸。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曾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亦曾和南宋名将吴蚧反复拉锯于此。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经发生过战役多达70余次。由于大散关是关中通往西南的唯一要塞,自古以来都是由巴蜀、汉中出入关中之咽喉,战略地位如此重要——自然乃兵家必争之地了。司马迁所说的 “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  真是一点儿也不差,历代兵家的看重和争夺亦为此作出了最好的注释。


       由于大散关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还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到今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据传:老子出关西游,就是在大散关得遇关令尹喜,在此授其《道德经》一卷,使得老子的思想得以传世千古,至今还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走向;当年曹操过大散关时也曾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后来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特别是宋代陆游、苏东坡与大散关有关的诗为最多,影响也最大。

        公元1169年,抗金主将王炎任四川宣抚使,统领川陕抗金。曾任用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陆游(46岁)襄赞军务—— 陆游是宋代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当年陆游曾身着戎装,亲临前沿大散关,执剑守关,跃马杀敌。并在大散关写下了很多忠诚保国的诗篇。山门上刻制的楹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其著名的诗句。

      如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都穿关而过,千年天堑得以变成通途,才使我们能够骑行到这山势险峻,层峦叠嶂的西秦岭北麓,并经过古散关城之故址、瀑布山、宝成铁路秦岭北坡以及那呈麻花状的8字型盘山公路上翻越秦岭变成现实。当然,如今大大散关也已经失去了往古冷兵器时代的那些个作用,也不再有什么金戈铁马式的场景,公路旁的古代营寨式关门,便成了人们凭吊怀古的好去处和游览大散关的标志性符号了。

       我们到达时,这个具有古代营寨式建筑风格的大散关山门却紧闭,并且在山门上挂着一个大锁——我们被拒之门外,这时雨正下的越来越大,我们伫立关址旁,极目远望,大雨迷朦中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葱郁,真乃一道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两侧的山峰犹如卧牛、亦如奔马而忽隐忽现,滂沱大雨中更显得如咽如喉;大散岭下,雨中的清姜河更是激湍奔流。这里的自然风光倒是特别的优美,只是我们却无更多的心思和情怀去欣赏这一切,在雨中留下了与大散关的合影后便匆匆赶路,冒雨继续向秦岭山梁上骑去。

大散关(图1)

        骑行没多久,就感觉出了有些吃力,一开始还以为是坡大路陡,因此就只顾着往前骑了,可速度总是上不去,便慢慢地落后了下来,且一发地骑不动了,下来粗略地检查一下,好象也没发现啥问题,继续骑行总是很困难,不得已下得车来仔细一查看,前带却没有一点气儿了,难怪骑不动。抬头一看建伟车友已骑得不见了踪影,赶快从后驮包里取出打气筒,打饱了气继续上路,就这样连续打了几次气骑行了一阵子,总算看到了建伟车友那等待的的身影,近前说明了情形,一查看是一小块玻璃渣子扎透了外带,进而伤着了内带,看来补带已是不可避免的事体了——荒野里渺无人烟,那能期盼有补带的修车铺呢?看来也只有自己补带了!于是商定到前面找一个能避避风雨的地方去处理车胎的问题。

      推着车子向上行走了大约半里地的光景,拐过了一个之字形大弯后,转弯处右侧的向阳坡面开阔地上,一座看上去象是新近才落成不久的山间农家乐饭店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那个名字——“独一家”更是名符其实,这里上上下下再没有了打尖休息的地方了。当我们正在犹豫着进不进去打尖的片刻,独一家的主人已从店门内走出了门外,招呼我们进去歇息,并向我们推介着他店里的一切,看到我们还在犹豫,便很真诚地让我们进去避雨,说吃不吃饭无所谓,看到主人一脸的真诚,我们倒是大为感动。骑行到此,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冒雨骑行和攀爬秦岭北麓陡坡的骑行,可以说是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已经是饥肠碌碌,确实也该补充些能量了;再看看我们浑身湿淋淋的样子,以及须要马上补带的车子,便迫不急待地进入店里。

      小店虽然不很大,但还算是干净利落,店门内两边摆放了三张圆桌,下雨天倒也没什么别的客人,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冷清和寂静,自然为其增加了不少人气或饭店的气氛,里间的厨房里女主人正在忙活着作准备——右首一个小小的柜台上主人家的大男孩戴着一副宽边眼镜,正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浏览着什么,看到这个情景,我们还真是大感意外,想不到在这深山里、在这等小店里,还能看到如此的情景。笔者顾不得脱下雨披,与热情的主人聊了起来,主人家的大男孩告诉笔者他是用联通的CDMA上网,只是在深山里网速要慢一些——这可真是网络无限啊!任何角落和山巅都难以阻挡它的发展和传播,它的触角这不已经伸到了秦岭之巅了吗?其影响自然也是无时无刻不在——信息社会及其网络的身影当真是无处不在啊!小伙子为我们查阅了未来五天的天气情况,再查看凤洲、留坝、汉中,啊!一样全都是有雨,看来此次骑行是伴随着风雨前行,还真与阴雨天结上了缘啦。

      寒喧之际,主人还是为我们介绍了店里的菜肴和特色,这里以炖菜为主,鸡、鱼、兔等算是主打菜了,山里的野生菜蔬理所当然地成就了这里的特色,原生态的绿色食品更是独一家的招牌。我们点了些山里特有的菜蔬——野木耳、娃娃菜、炸小雨儿,只可惜菜谱上没有汤,当我们表示想喝汤时,店主人马上说要送我们一个汤,自然是山里的野菜和鸡蛋烹制的热汤了。

      就在笔者与店主人敲定饭菜食谱时,建伟车友已经从驮包里取出补带的工具,麻利地卸下了车带,正打饱了气寻找漏点,笔者赶快向店家要了一脸盆水,立马就验出了漏点的所在,于是建伟又很麻利地挫痕、抹胶、沾贴,没几分钟就已完全搞定。相伴车友如此的技艺精湛,却又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果真是真人不露象呀。

      补好带歇息了一会儿,饭菜也陆续端了上来,下雨天吃凉菜,又凸显出了笔者出行之经验不足,饭菜虽然丰盛,但却没有吃出热度来,,倒是主人家送的热菜汤,弥补了不足,稍许增添了些热量,浑身上下舒坦了很多,精气神都在短时间内得以复原,体力的恢服为我们继续攀登秦岭山梁,奠定了信心和决心。

      在秦岭上能有如此一家店面供过往人员在这里打尖歇息,这无论是对过往的客人,还是对独一家的主人来说,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店主人是一个中年男子,从言谈举止看还真不象个山民,可谓是见多识广,他能看到独一家的开阔地界是块风水宝地,亦可谓是独具慧眼了。

      离开独一家时雨仍然下的很大,主人看我们执意要翻越秦岭山梁,也就不再劝我们等雨小了再走,他告诉我们,下雨天一定要小心骑行,前些时一伙准备进藏的北京客人,在这里就因为有人受伤而打道回府了,千万不可大意——肺腑之言,难得难得。

      独一家离山梁上还有七公里的路程,恢服过来的体能自然还可以顶得住,不过七公里路程笔者还真是无法一口气骑上去,自然是骑行和推行并举了。一路上外边是雨淋得湿透了,里边是汗出得也湿透了,雨披根本挡不住山里的滂沱大雨的浇淋,骑行帽上不时有水流突然流到脸颊上,脚上的骑行鞋里灌满了水,鞋帮上柔软的内衬全都吸满了水,脚上鞋的重量一下子重了很多,抬腿动脚都显得很沉重,雨天骑行的滋味还真是很特别,快到山梁上时,确实感觉到了很累的滋味,当秦岭山梁的石碑和嘉陵江源头游览区的山门在雨水和雾水中隐隐约约出现时,便生发出了一种胜利了的感觉和冲动型的力量,骑到顶段时建伟已经等候多时了,在山色迷蒙的朦朦胧胧中留下了秦岭石碑和嘉陵江源头的合影——立此存照,以见证我们骑上西秦岭山巅来的瞬间,虽然雨水和雾水淹没了我们喜悦的微笑和胜利的情怀,但内心的激动和自豪却已使我们更坚定了此次骑行风雨无阻的决心。

 

 

        嘉陵江源头游览区,地域宽阔,纵深处无限风光,真正的源头溪流在山梁下偏西北好几十公里处,据一位就住在区间内的小伙子说,他家就在里面开了一家农家乐,过去的山民现在都成了旅游开发者或接待者,他们家家盖小楼、构建农家乐设施,都发了家致了富。由于我们急着赶路,无法进入区间内游览,小伙子还给我们送上了名片,说以后来了打电话找他,一定让我们吃住满意、玩得痛快。看到我们被雨水淋的精湿,又不想流连山梁上准备继续骑行时,他还建议我们下山后,可到山下的宝成铁路秦岭站去投宿,说那里吃住都不错。

 

      告别秦岭山梁之巅峰,我们一路下坡顺风顺水,虽然因下雨路滑不敢放开骑行,但速度则明显地快了起来,而骑行中雨水的情况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从山顶上的大雨,变成了坡下的中雨,骑行到秦岭站时,天色有了些明亮,已经没有了山巅之上那迷漫的云层和雨雾难分的朦朦胧胧,在这里中雨则又变成了小雨,看着向好的天气和秦岭站周围的建筑和设施,再加上时间尚早,我们打消了在此投宿的念头。过了秦岭站不久雨就停了下来,接下来的骑行则就是一路顺风、一路下坡——虽然一路都捏紧了前后闸,小心谨慎丝毫都不敢有半点大意,可速度还是慢不下来,真可谓是——风弛电掣南秦岭,风光一路转眼新;紧接着象黄牛铺、红花铺等乡镇很快就被我们甩在了车后,7:30左右进入凤洲镇——这里到凤县县城还有15km,考虑到傍晚骑行的诸多安全因素,经过一番协商,我们就在此住了下来。

凤洲镇(图3)

 

      大雨天骑行翻越秦岭山梁的体验和在秦岭北麓上独一家的所见所闻,以及秦岭南麓骑行的顺风顺水、风弛电掣的全新感觉,还真是为这次骑行留下了非常美好且难以忘怀的记忆。为此特赋得:“翻越西秦岭”小诗一首,以抒情怀:翻越西秦岭

 

雨打散关路不前,路边打尖独一家;

云横秦岭滂沱雨,雾锁嘉陵江头源。

风弛电掣岭南路,南北气象转眼新;

秦岭南麓风光好,一路顺风凤洲道。

 

附:

     骑行路线:渭南——临潼——西安——涝店——周至——眉县——宝鸡——大散关—嘉陵江源头——红花铺镇——凤洲镇——凤县——酒奠梁——陈仓古道碑(南星镇)——柴关岭——留候(张良)庙——留坝县——武关驿——张良追韩信处(马道镇)——石门水库——汉中市——南郑(小南湖)——汉中——张骞墓(城固)——蔡伦墓(洋县)——金水镇——秧田——西岔河——佛坪——秦岭隧道——板房子——马召——户县——西安——临潼——渭南。

    2、骑行时间:6月16~22日    骑行里程:1024k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