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14
分享
《汉中七天行日志》连载

第二章 紫柏山下张良庙 留候留坝留情怀

 

横穿关中环形路 跨越秦巴山中景——续二

紫柏山下张良庙  留候留坝留情怀

 

 

 

                 咏张良庙


山环水抱张良庙,二水夹流浑天成;

摩崖碑刻神仙洞,留候留坝留情怀。

 

 

 

        告别柴关岭及其美仑美奂的云海——我们同样是沿着蛇形漫舞的盘山山道继续骑行,只不过此时却是一路下坡向岭下飞驰,行进中一路上不断地转弯——这里山环水绕,云雾迷漫,如临仙境,此时才让人真正体味到了秦岭深处的的魅力!不断地看见公路两侧茂密的松树挺拔、端庄,一棵棵盈尺粗细的油松拔地而起,那树冠所撑举着的针叶,牵牵连连、相依相偎、婀娜多姿,一蓬蓬一簇簇,青绿如染、浓密似伞,铺天盖地中完全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宽阔的公路都遮罩在一片浓绿之中了,小小的自行车以及我们的身影,完全成了这绿色海洋中一叶扁舟。掩映在浪花之中,淹没在风雨声和松涛声中了。


        骑行没多久,被两边山峦挟的紧紧的公路,好象是突然被松了绑似的,大山慢慢地向后退去,眼前则顿时豁然开朗,前面一大片状似躺椅形的谷地显露了出来,山岙中一大片由亭台楼阁,挑檐飞角构成的古建筑群落,掩映于苍绿滴翠的丛林之中。四周也出现了长满稼禾的田地和轻轻地飘着袅袅炊烟的农家住户,留候镇和留候庙便露出了真面目。


        到达留候镇后,发现还存在老庙和新庙之说——从柴关岭下来进入留候镇内,首先发现在右侧的山腰处,有一个崭新的建筑,下面的指示牌上标明了是张良的老庙。本来想先过去看看,但一打听说是真正的老庙在后面的山顶上,现在已经建得很有规模了。但爬到山顶须要好几个小时,我们就知难而退作罢了。


      山谷中,两条清澈见底的溪水逶迤而来,柴河、紫河在山谷中淙淙流过,在留候镇里交汇,被指称为新的张良庙就座落在这山环水抱之中。

 

        事实上,现在紫柏山顶及山坳里都建有留侯祠,山顶上的被人们称作“张良老庙”,因游人攀登不易,就在山坳里扩建了如今的这座新庙——现在的张良庙,始建于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此后三百年间,张良庙香火日益旺盛,一直处于扩建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将损毁严重的地方进行维护修葺。近些年来,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又开始了有计划的大规模整修。

 

 

        在这丛山峻岭之中,这座依山枕水、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有房舍一百五六十间的古建筑群,确实气势非凡。庙内分六个大院,其殿、堂、楼、台、亭、阁、桥、榭、甬道、回廊等建筑物上飞檐、斗拱、雕梁、画柱一应俱全,且疏密有致。笔者花了三十元人民币买了门票后进入里面游览参观,由于下雨天几乎没有什么游人,祠内清静幽深,细雨绵绵中一片静寂,祠内名胜、古迹、文物、风景兼备集于一体。进大门时有一座连通二门的大桥,名曰“进履桥”,取张良在记桥给黄石公进履之意。

 

 

       北院内“功成身退”大殿右前方,一块石碑刻着“第一山”几个大字,殿内横匾:“机其神乎”、“明哲风高”分别悬挂在大殿的屋顶和门庭上,两侧的碑文石刻昭示这这位“古今一人”在后人眼里的地位和形象,里间的“相国神仙”大殿,更是一派道家的风范。而里里外外那些赞颂的碑文石刻更是多达一百三十多块,木刻楹联也不计其数——其中北花园“拜石亭”旁(拜石亭”取张良拜黄石公为师之意),有一座高近三米、宽近一米的大石碑上,刻着“英雄神仙”四个大字,更是气度不凡。拜石亭北还有一个四方亭,名曰“回云亭”,取功成身退,返回云山之意。亭前柱上石刻有对联:“赤松黄石有深意,紫柏青山无俗情”。

 

 

     在南北二花园里,曲曲折折的须要走过很多的殿堂、楼阁,沿竹林之中的幽幽小道走过去,“授书楼”(“授书楼”,取黄石公在记桥与张良授书之意)就建在一百多米高的山头上,授书楼上下两层,建在用大理石、南阳玉砌筑一百多米高的人工造山顶上,因为它背依紫柏山正中,故名“紫相中峰”。这是张良庙的最高处,也是最为吸引游人的地方。放眼望去授书楼好似仙间楼阁,忽隐忽现地深藏在云雾辽绕的轻纱薄雾里,这种景象更凸显出了仙境般的飘渺和虚无;而一阵阵吹来的山风,奏响的林涛之和声恰似境中的仙乐绕梁、沁人心脾,远处溪水潺潺,空气格外醇香,令人心旷神怡。游此胜景,使人有一种置身**仙境亦或是南方某些城市里的园林之感。

 

    

      张良是个传奇性人物,他的一生留下了不少可以传诵千古的佳话、史话:圮桥拾履,黄石公授《太公兵法》、博浪沙巨锤行刺秦始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楚汉相争,鸿沟为界等等。他一直是刘邦的谋臣总长,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据史书记载,当年追随刘邦转战南北的名将功臣们虽都封王封侯,但却有一百多名王侯不久即被以各种罪名一家一家的满门抄斩了——其中包括韩信和英布这些领兵元帅的高级别人物。张良由于功成身退,明哲保身,隐入道家,修身养性,与世无争,不仅保全了自己,也因此而成就了他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理想人物的形象。

 

     令人不解的是被奉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另两杰是:萧何和韩信),他的封地在留(江苏沛县境内),死后也葬在留,可为什么会在这里有如此气势不凡的一座祠庙或寺院呢?


       庙内却有资料和碑文记载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疑团,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成为汉中王后,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他就自称是留侯张良的第十代子孙(亦或他真的就是张良的后代),于使乎他为了纪念祖先,就在当年张良送刘邦入汉中的连云栈道旁,选中了留候镇这个风光秀丽的去处,建成了留侯祠——是为人们现在所说的老庙是也,由于年久湮灭,才有现在这座明代修建的留候祠。也就有了我们先前在进镇时所看到的山腰和山顶的老庙及其指示牌。


    庙中还有碑文记载,张鲁初建张良庙时,住持为道士——这是因为张鲁的祖父张道陵就是五斗米教的教主,而且据传张良晚年辞官不做后,曾习过道家的“避谷”之术。但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和尚却赶走了道士,在庙中塑起了释迦牟尼的佛像。后来,那个被称为一代廉吏的于成龙两次因公路过张良庙时,又下令赶走了和尚,并重塑了张良身着道装的塑像,恢复了道家的地盘。就这样形成了目前这种释道合一的格局。


      比起柴关岭上,留候镇里的雨虽然小了很多,但仍在淅淅漓漓地下个不停,再加上从柴关岭上飞驰而下时,风雨的无情吹拂,冰冷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于是我们草草地参观游览了一番,便起程上路。留候镇到留坝县的距离不算远,且一路的下坡很快就到了留坝县城——此时恰好是下午4:30分。


       留坝县位于东径106度38分05—107度18分14,北纬33度17分42,——33度53分29.这里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山岭环抱,东南部地势较低,形如簸箕。境内海拔最高的紫柏山2610米,海拔最低的褒河谷地585米,平均海拔1547米。这里地广人稀——全县总面积1958平方公里,东西长46.4公里,南北宽67.2公里,总人口才4.5万人。


     这里乃秦岭南麓腹地,其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蕴藏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的陕西三大名山之———紫柏山,绵延百里,山水相衬,坦洞相依,雾霭缭绕,更有“紫柏云海”、“紫柏飞雾”、“紫柏夕照”、“紫柏冰凌”等景观著称于世。这里历史悠久,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褒斜道等数条古栈道纵贯南北,蜿蜒百里,遗迹众多。“火烧栈道”、“寒溪夜涨”、“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历史典故流传千古;青桥驿、马道驿、武关驿、安山驿等古邮驿站遗址尚存;武休关、柴关岭等古关隘雄风犹在;铁笼山的三国古战场依然宏伟。

 

    这时雨已经停了下来,风停雨住、一路下坡——本来应是骑行的好时机,按照我们的骑行计划和安排,完全还可以向前再骑行上几十公里,到达马道镇或更远一些的地方。但我们身上的冰冷却依然挥之不去,浑身都是湿漉漉的,脚下的鞋子更是吸满了水分,沉重而笨拙,整个脚都被泡得肿涨了起来,由于担心再撑下去会损及身心健康,有违我们骑行的目的和宗旨,故而临时决定在留坝县城住下来,及时休整、养精蓄锐。

     在留坝县城里兜了几个圈,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坝县宾馆——县招待所住了下来,在街上的小饭馆吃了两碗米线后,寒气驱散的差不多了,在县城里仅有的一家对外营业的浴池了洗了个热水澡,冰冷的感觉才完全被驱除掉了。

 

早早住下来,使得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近距离地观察和认识留坝这个秦岭南麓山间里的留坝县城——留坝县城区面积并不很大,是属于那种一眼就可望得到边的地方。但周围的山峦则真的不愧为是“林冠西北第一县”,满目的青翠和葱绿,城区北面掩映在绿色山峦下的几栋小楼白墙红瓦格外地艳滟,国道旁的广场凸显了山间小城的风格——顺着国道顺着穿城而过的溪流沟壑,而自成体系,溪流边上的护栏以及台阶都显得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我们顺着与国道并行的广场——也可以说顺着穿城而过的溪流上由护栏和台阶组合成的广场之路,从城中走到城北,再从城北返回城中,两侧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又让人留连忘返。


       傍晚时分的留坝县城,主街道和广场上的人流还是很让人惊讶,或许是一整天的阴雨绵绵,使得人们蜗居在室内憋闷的透不过气来了,在这难得的雨后清新时刻走出家门来透透气、散散步、聊聊天,此时国道上已很少有车辆通过了,小城里一片安宁和静谧,三三两两的人群——老人、孩子、情侣,漫步在这不是很大,但很长的广场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还真是一幅难得的和谐美妙的画卷呀!我们也能融入其中,可算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了——

 

留坝县城印象

 

雨后城北郁青葱  傍晚城南云雾浓

前街后街成一体  城区广场国道旁

 

 

     山区的小城或许傍晚的时分特别地短,我们逛了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到城区南边再看看,天色已经慢慢地黑了下来,笔者在其还没有完全黑透了的瞬间,迫不急待地留下了一张留坝县城区南部的晚景,也算是对留坝的最后一分念想吧——留坝城区的南北便已都留在了笔者的脑海里了。但用文字描述起来就显得不及其万分之一了——真是报歉或惭愧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