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关中环形路 跨越秦巴山中景——续五
小南湖上雨朦胧 雾中南郑田野新
第五天(6月20日)一大早,照例是6:00整,我们从虎头桥村出发,转过了一个弯就到了与人民广场毗邻的天汉大道。今天我们准备先行南下过汉江,到大巴山北麓的南郑县,去搜寻一下与巴山蜀水有着渊源的胜景和那些早已被尘封了的过往历史留下的点滴痕迹。
汉中的清晨,虽然仍有云层低低地笼罩在上空,但天地间迷漫的空气依然是那么的沁人心脾、清凉爽快,而大道两旁的高楼大厦依然是那么的清新靓丽、洁净如洗,没有了大白天的喧嚣和吵喳的这种时候——静谧和安宁是那么的令人陶醉和有安全感。天汉大道上行人和车辆还不很多,偶而有几个行人也是在晨炼,我们顺着天汉大道一直向南骑行,昨天游历时大道上车水马龙、人来车往,大城市里的喧嚣总是让人浮躁或紧张,即使是在幽静的天马广场亦或是在汉水边上的傍岸水草边、堤岸上文化走廊、滨河路上景观带等等远离市中心的地方,也无法享受到这大清早真正的安宁或静谧,也无法获得如此的安全感觉和令人陶醉的清新空气——我们在秦岭以北见惯了满目仓桑、风沙蔽日,见惯了要不赤日炎炎、酷暑难当,要不就是阴霾灰黯、冰冻严寒。现如今在能在这种完全不一般的环境里骑行,其心满意足自是无法用文字形容得了的啦,莫名的舒畅感觉和心灵的升华倒有点象是在梦幻般的仙境里翱游一样,不知不觉就骑出了汉中城区,昨天游历过的天马广场、滨河大道、汉水堤岸看上去更是美丽可爱,从它们身边匆匆而过后,骑过了汉江大桥——便是南郑县的大河坎镇,进入了南郑县的地界了。
大河坎镇由于其与汉中市区仅一江之隔,虽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但其尊容却和其他普通的乡镇大不一样,从汉江大桥延伸过来的主街道是那么的宽敞笔直,两侧的建筑物也是簇新雅致,而镇外正在拓宽改造的南郑大道,其长度和宽度自然可以和汉中市里的天汉大道相媲美,只是两侧还没有来得及盖起那么多的高楼大厦,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高楼林立、车水马笼,成为汉中天汉大道的江南岸繁华地带,现在看来汉中市的区划很是不尽合理。汉中和南郑几千年来一直是分分合合,名称和辖地反复地异位或移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河坎镇以及南郑县的其他部分迟早会变成市区的一部分或汉中市的一个区,这亦是汉中大都市化的趋势所在或须求所在,或许我们再过几年或十几年,有机会再来时,汉中市的市区扩展早已超越了我们的预期,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也未可知。
南郑地处秦岭、巴山之间——东经106°30ˊ-- 107°22ˊ,北纬 32°24ˊ-- 33°7ˊ之间。跌宕起伏的山川地势,温暖湿润的海陆气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南秦巴山地自然风景和湖光山色.南郑在陕西的地貌分区中,属陕南山地的组成部分。境内横 惯东西的米仓山构成了地貌主体骨架,汉江环绕着县境的东北部向东流去,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县域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区(属汉中平原一部分)、低山丘陵区(属大巴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中山区(属米仓-大巴山构造剥蚀中山的一部分)。三种主要地貌的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8%、22.5% 、65.7%。全县最低处是圣水镇东部的汉江河滩,海拔484米;最高点在南部碑坝镇与四川省交界的铁船山,海拔2468米;相对高度差1984米。
主要河流有9条,除汉江过境外,以米仓山主脊为界,北坡有濂水河、冷水河、漾水河汇入汉江;南坡有西流河、碑坝河、后河、长潭河、焦家河汇入四川省嘉陵江。河流总长度365.4公里。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支流65条,总长886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6公里。河流年径流深835.14毫米,径流总量多年平均为2352亿立方米,年内分布以7---10月最高,占到全年的53.7%。这里的气象要素——冬无严寒,夏无酷热。
咏南郑
(1)
北倚秦岭汉中盆,南屏巴山富饶地;
河网密布南部流,湖光山色美景在。
南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南郑之名与西周司徒郑桓公相关联——也可以说是始于郑桓公(公元前806-771年),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于此,故称之为南郑——南郑是方位上的特征,而新郑则是指郑桓公在封地以外,另行觅得的新封地——现在的郑州和新郑市,是其在司徒官位上请命后东徙之地。
郑桓公名友,乃周历王少子、周宣王庶弟,周宣王22年封友于郑——居于或林,徙拾。因是桓公封地故称为郑。周幽王八年,郑桓公成为西周的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这便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其评价。在做了一年多的司徒任上,桓公所看到的王室乱象令其担忧,于是他请教当时的太史伯:王室变故时如何寻求安全躲避灾祸,以免殃及子民;当时的太史伯就告书他,只有洛水之东河济以南,可以作为退身之地,看到桓公不知其所以然;太史伯就又告诉他,这块地方与当时的虢、郐相邻近,这两个地方的小诸候又贪而好利,老百姓并不怎么拥戴;桓公则是当朝司徒,乃朝廷重臣,又深得老百姓爱戴,若能诚恳些请求在这里居住,不仅王室不会反对,而虢、郐之君也会因你在台上,为了讨好大臣也会自愿送些土地想给桓公你,若徙居到此,那么虢、郐之民不也成了桓公你的子民了吗??
于是桓公便与幽王请命,将其子民徙迁到了洛东(即现今的新郑、郑州一带)。而虢、郐之君也真的献来了十邑,桓公还真的在那里立了国,并在东周初期曾一度成为诸候强国。
第二年犬戎就杀幽王于骊山下,而桓公亦被殃及,死于战乱,并未幸免于难。当时其旧封地上未徙迁的子民没能来得及远遁洛东,却奔逃到了秦巴山间汉水流域,并在这里繁衍生息,故这里又被称为南郑。
当然南郑的历史渊源和痕迹远不止这些,考古工作者在县境北部的梁山地区就曾发现过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证实了南郑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即有古人类生息繁衍;原始公社时期,已有较发达的农牧业、手工业。因此,南郑是汉水流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各个时期的承载、延续踪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南郑在周代即为汉水上中游地区重镇,战国时期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的县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筑南郑城后,即为汉中郡.道.府附郭首县。
咏:南郑
(2)
桓公殁于犬戎手,其民南奔秦巴来;
南郑渊缘乃如斯,先人确是西周臣。
汉中之人郑家民,源流至此旺族群;
文化遗址随处在,新旧石器梁山地。
南郑县虽然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但县政府驻地却在距汉中城区12公里外的城关镇周家坪村,整个县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 现今的南郑县实为两省四县(区)边缘地区组成的新县但沿用老名,1949年12月6日,南郑县解放后,随即将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曾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便由南郑县辖领。 在1954年底,又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给南郑县,1958年底南郑县被撤销,辖区并入汉中市。而1961年9月县市再度分设,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所辖的冷水、汉山、红庙、南海、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所辖的高台、新集、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县的新行政区划。
从大河坎笔直的南郑大道上,骑过来没觉着有多远,7:00许,便到了县城所在地周家坪。虽然一路上漫上坡,但在清晨的微风和薄雾抚摸之下,倒也舒畅和清爽,我们一直从北头骑到南头,浏览了城区及其主街道——总体的印象是县城并不太大,城区里的主街道也不太宽,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我们的到来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的眼球,所到之处无不引来行人驻足观望。眼看就要骑出城区了,我们又折返回城区中心来,向南街口骑去,本来是想寻找一家饭店,该是吃早餐的时候了。或许是我们骑得远离了城区中心地带,在南街上就没找到一家吃饭的地方,一路骑下来尽已出了城,从城关镇又上了国道。不过城关镇的国道旁倒是有好几家相邻的饭店,吃饭的人还真不少。我们便停下来在此打尖吃饭——
吃了几碗汉中的热米(面)皮和菜豆腐,便向5km外的小南湖进发,刚骑到县城西南边上的出口处,就时断时续地下起了雨,沿途的风光真是美不胜收,你看那远处大巴山北麓的丘陵山地上,云海白色里透着丝丝絮絮般的雾霭蒸腾,田野与山地交接处掩映在海市蜃楼般的晨霭里,村庄房舍忽隐忽现,公路边大片的稻田碧绿青翠,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面对如此美景,我们不由得停了下来驻足观赏,陶醉在此等美景之中,我们自然也忘不了将这些美景用瞬间底的影象凝固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照片虽不及真实的美景之万一,但毕竟还有其定格下来的神韵,也够大家欣赏或神游其中之用了,请朋友们随笔者一道神游这秦巴美景——雨中之海市蜃楼、田园般的诗情画意吧。这幅铺展开来的画卷,一直延续到了小南湖风景区。
当我们到达小南湖景区时,由于大雨正在滂沱,亦或还是由于时间尚早,景区内的守门人员不知是还没上班,还是早就料及大雨中无人光顾,凡正是没见到他们的踪影,这样倒是为我们省下了15元的门票。骑进大门后,售票的小亭门窗紧闭,我们推着车攀过了小门,翻越了坝前小花园里的亭台楼阁,将车子停放在大坝下,徒步登上了大坝。
站在大坝上极目四望,发现景区内外游人极少——右首的韩湘子码头及台阶上渺无人迹,或许韩湘子正隐没在烟波中静候游人的到来,寂静中的韩湘子自不会感到寂寞或无聊,神仙是没有寂寞或无聊的困扰吧,否则谁还稀罕神仙这种生活方式呢!左首大坝近前,倒有几个垂钓翁悠闲地握着钓竿,在雨中矗立,几个圆圆的遮雨伞伴随着他们在风雨中承受着煎熬;稍远一点的中心码头上,停靠着的大游船、豪华艇毫无用武之地,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风和日丽时节的闪亮登场,等待着大展宏图时的风风光光;远处的鸳鸯山和罗汉岛,完全隐没在湖中朦朦胧胧的湖光山色和沟沟岔岔里了,只有那高高在上的电视转播塔的塔尖和塔身在一片青翠碧绿中傲然屹立,挺拔中透着钢筋铁骨般的意志和耸立云天的高贵。
小 南湖风景区 位于汉中市西南17公里的大巴山北麓,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6.5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09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爽,四季分明。
小南湖景区山势优美——七沟八梁、六十八个小丘、山岭,构成了风景区的主要框架,景区绿树成荫、四季长青,松、柏、竹、杉、桂、茶树等遍布山坡,与碧绿的湖水相呼应——形成了青山环抱碧水来、绿水缠绕青山在的自然美景。
咏:南郑
(3)
南郑风光巴山景,小南湖上坝头东;
天然水山公园在,陕南明珠自然成。
小南湖大坝、罗汉岛、以及其他主要景点及道路两旁:桂花、丁香、菊花、太阳花、麦冬、红杜鹃和红叶小檗等,相互搭配、相互映衬。这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各类植物、鸟类、兽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自然和谐;这里的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近千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动物资源近百种——在湖面、林间,随处可见鸟雀飞翔、翱游。
南湖主要景点有:揽月楼、百花园、动物园、狮子亭、琼花阁等。景区“融碧水青山为一体,集天灵地秀于其内”,景区水域宽广,林密沟深,花香四季,山、水、建筑物,组合巧妙,古朴典雅,堂皇秀丽,构成一处令人眷恋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钓鱼台、琼花阁、神怡宫、揽月楼、雄狮亭、集贤殿……姿态各异。或栖岛屿,或卧湖滨,或半架坡面,或突入湖心。既有曲径通幽、青逸深邃的绝地佳境,又有登高远眺、尽收眼底的高阜山巅,更有豁然开朗、沁人心脾的大幅画卷。
景区同谷林美术馆合作,将其多年的心血之作---奇石、根艺、字画移居揽月楼。这一举措不仅充实、增强了揽月楼的文化品位,而且还增加了小南湖景区的文化内涵。
景区的基础设施还算比较完善,游人想休息歇歇脚时,自有白亭子、水榭长廊、游客中心等免费的场所供您驻足,景区也为游客提供了大小机动船只15艘,其中有大游船、豪华艇、冲锋舟和快艇,非机动玻璃钢划船若干——这些可就不是免费的了。
站在大坝上,极目远眺整个小南湖,我们不禁被这美丽的南湖风景深深地吸引,面对着绿水层层抱青山,绿水弯弯绕青山的美妙画卷,笔者的心里在呼唤:这里不正是一块神仙般胜景的“世外桃源”吗?现在置身于其间——欣赏青山碧水、竹海花香、倾听鸟语、松涛,我们也算是步入了神仙的殿堂,小南湖美景的确美的自然,而小南湖的特色也就在于自然,自然的美才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但愿人们不要再去用世俗的眼光去雕琢和修饰它了,更不要再为其添加什么子虚乌有的东西了。
站在大坝上,笔者除了为小南湖留下这雨中的倩影和风采之外,面对这些雨中的胜景,还诗兴大发——赋得几首小诗献给小南湖,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心领神会这独特美景吧。
大坝顶上骑行客, 雨中远眺雾朦胧;
鸳鸯山前浮桥在, 揽月楼上可凝眉 。
中心码头豪华艇, 不渡韩湘鹤桥西;
琼花阁前亭子白, 钓鱼台下无鹤飞。
风光绮丽景常绿, 灵山秀水河密布;
松涛竹海碧水旁 , 青山鸟语花香时 。
湖面林间无飞鸟, 雨中游湖人自稀;
独特南湖有谁知, 自然美景今朝雨。
我们远远地领略了一下这里美丽的风景,便匆忙地骑上了自行车,车轮碾过了雨打风吹飘落的花瓣,车辙扬起的泥沙和水花或许已经嗅到了叶的芬芳。
在小南湖上游,据说还有一个更大更美的湖泊——红寺湖,与小南湖一样,原来都是水库,两库本来相连——红寺湖蓄水达3000多万立方,南湖蓄水700多万立方,南湖之水靠红寺湖补充——故有人就说:红寺湖为母,小南湖为子,可谓谬之大矣;它们其实是亲蜜无间的兄弟,只是在如今旅游大行其道的时候,当地政府在水上做开了文章,将两水库分别辟为旅游景区;红寺湖虽大,但比南湖开发展的晚了些,所以没有小南湖名气大,故我们这些外人多知小南湖而不知红寺湖——
红寺湖美山掩面 无缘见面汝深藏
笔墨形容难达意 相会届时与君约
可淅淅漓漓的中雨阻搁了我们欣赏红寺湖的决心或信心,只有相约以后再见了,我们告别了脚下的小南湖、并未谋面、久违了的红寺湖,于是便原路返回、打道回府,冒着大雨向汉中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