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6
分享
《丝路千年萦梦回》连载

第二章 西出长安

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省省会西安,古称长安,是著名的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十一个封建王朝先后在此建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和隋(公元581年—618年)、唐(公元618—907年),它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古代联结欧亚两大洲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它在东西方的友好交往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安位于黄河流域的渭水平原上,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宜于农业,是中国古代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西安长安城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约三公里。城墙始建于公元前194年,用5年的时间筑成,周长约26公里,作为规则的方形,全系板筑土墙,夯土十分坚固,经受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破坏,残迹犹存。如今,在西域的西南隅有一庞大的土堆,高约10余米,这就是未央宫的遗址。遗址周围古代瓦砾遍地,可见当年宫殿栉比的繁荣景象。未央宫始建于公元前199年,它由40多座宫殿台阁组成,壮丽非凡,是西汉王朝政治舞台的中心。现今的西安城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明代再次设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一直沿用至今。

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畅通,长安成为中国和西方各国友好往来的中心。从长安出发的使者相望于道,汉朝的使者曾远至安息(今伊朗),奄蔡(今里海与咸海间)、犂靬(罗马帝国)、条支(今波斯湾口)、身毒(今印度)等国。汉使到安息时,安息王曾派江铃骑兵20000人在国境线上迎接。汉使回国时,安息王又派使者一同来长安,向汉武大帝献“大鸟卵及犂靬善眩人”,大鸟卵可能是鸵鸟卵,眩人亦称幻人,相当于今之魔术师,能表演吞刀吐火,自缚自解的精彩魔术,博得了汉武帝的欢心。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中国出产的丝绸、漆器、竹器、黄金等以馈赠和商品的形式,远传至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同时西方的珍宝和动植物也陆续传到了长安。由于西汉王朝影响日益扩大,各国来长安的使者越来越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长安城由皇城、宫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位于全程北部的正中,是皇帝和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城之南便是皇城,是封建政府机构和宗庙所在地。外郭城是住宅和商业区,它从东西南三面拱围着宫城和皇城。外郭城东西宽9.5公里,南北长8.4公里。从宫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经皇城的朱雀门直至外郭城南明德门的南北大街,宽约150米,是长安城的中轴线长安城(除宫城、皇城外)由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大街整齐地划分为一百一十坊(“坊”是四周有墙围起来的独立的住宅区)和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让他的父亲李渊夏天“清暑”,在城东北禁苑内的龙首元上修建了永安宫,第二年改名为大明宫。半个世纪以后,唐玄宗兴建了兴庆宫。他和爱妃杨玉环曾长期居住在这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公元643年,667年、701年、719年,大秦(东罗马帝国)曾派使节前来长安,向唐王朝赠送了赤玻璃、狮子、羚羊等珍贵礼物,唐王朝也回赠了绫、绮等高级丝织品。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胡姬招素手,廷客醉盒樽”的诗句。

唐玄奘在中国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玄奘原名陈祎,今河南偃师县人。自幼聪明,喜欢读书。13岁时,他在洛阳出家当了和尚。二十几岁时,他对佛学已有很深造诣,被人誉为“释门千里驹”。可是玄奘并不满足,他深感国内佛教经典体系太乱,无所适从。于是,他努力学习梵文,决心亲自去天竺,求取真经。公元629年秋,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越凌山(今新疆天山汗腾格里峰西南)至热海(今伊塞克湖,属吉尔吉斯斯坦),过碎叶水城(托克马克,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呾逻私城(江布尔,今属俄罗斯)折而向南,纵贯今中亚细亚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然后经今巴基斯坦北部进入印度半岛。大约在公元631年(贞观19年)正月回到长安、结束了他历时16年,行程2500公里的旅行。玄奘一生翻译佛经75部共1335卷,数量之大是惊人的。根据他西行时沿途的见闻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上百个国家的山川地形,城邑物产、人文习俗等,不仅在当时对扩大人们的视野,增加对中亚、南亚各国的了解,起了积极的作用。玄奘还奉唐太宗之命,将中国道教的经典《老子》译成梵文,介绍给印度。

由华清池沿骊山北麓东行约5公里,一座金字塔似的陵墓巍然矗立,这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210年),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的创立者。他奋扬武威,扫平战国时期割据一方、称雄一世的六个诸侯国,建郡设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并修筑连绵万里的魏巍长城,创建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历史上称为“千古一帝”。

嬴政从13岁登上王位起,他就着手建造陵园、修筑墓寝,特别是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兴师动众,凿水运木,开山筑陵。1974年,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挖掘出同真人相仿的陶俑,后又经过考古发掘,终于使地下王国的御林军的雄姿重现人世。这支地下御林军由三个大小不一的长方阵组成,分布在一、二、三号坑内。一号坑是主力部队的阵容,6000多兵马俑列成以车兵为主体的军阵,三个身穿铠甲的军官率领210人的三列横队,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东端,显然是冲锋陷阵的前锋。紧接着是38路车兵相间的纵队,每路长达180米,战车分别列为六乘一列、四乘一列、两乘一列编制,随车步兵或夹于兵车两侧,或立于车前车后。两端三列纵队为后卫,两列面东,一列朝西。南北两侧各有一列卫护侧翼的横队,面向阵外,杀气腾腾。一号坑东北的二号坑,排列出车、骑兵为主的战阵,千余武士、四百多匹战马、八十几辆战车布成五个方阵,前为弩兵方阵;右侧布战车方阵;殿军是骁勇的骑兵,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勾连成套的阵容,灵活善变。一号坑西北的三号坑,列驷马战车一乘,髹漆彩绘,非同寻常,车后紧随四个武士,周围又有64个铠甲武士捍卫,面向战车,威风凛凛。这是统帅全军的“军幕”(指挥部)。

秦陵三个坑7000多兵马俑组成完整的军阵,再现出2200多年前进击东方统一中国的秦军的阵容,显示出秦始皇当年的战功和军威,真是“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这群世所罕见的陶塑,武士佣高一米七五至一米九〇,一个个体格魁伟,翘首举目,身穿戎衣,手执兵器,严阵以待。但各人的面貌神情不一,有的昂然挺立,圆目双争,凝视前方,表现出勇敢刚毅的性格;有的容光焕发、英气勃勃,信心满怀;有的意气昂然又若有所思,表现出沉着老练而又足智多谋。容貌服饰不仅体现出不同兵种和不同职务,而且能表现出不同民族的差异。那一匹匹战马,矫健雄骏,姿态各异,或伫立待发,或昂首嘶鸣,或攒蹄欲行。规模宏大,刻划传神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但这只是秦始皇构建的地下王国的一部分,一个属于陪葬的一部分,整个地下王国究竟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