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2
分享
《丝路千年萦梦回》连载

第十章 海上开拓

从远古是起,我们的祖先就把丝绸之路外传和征服海洋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因渔猎的需要,已能“刳木为舟,剡木为辑”,制造船只。在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就发现这种古船的桨。夏朝的统治者就已经“东狩于海,获大鱼”。殷墟出土的鲸鱼甲骨,证明商代已有了航海的活动。再从《诗经•商颂》中,有:“相士烈烈,海外有载”来看,可知当时我国同海外各民族已经开始有了往来。早在西周时,我国通过海路东与日本,南同越南已有了海上往来。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越人“以船为车,以辑为马,往若顺风,去则难从”。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当熟练的航海技术,海上活动也相当频繁。相传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便将中国的养蚕织绸生产技术传至朝鲜平壤乐浪区土城附近1000多座汉墓中,出土大量中国的绢、罗、绫等丝织品。这是中国丝绸传至朝鲜的历史见证。

唐代东海航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和日本、朝鲜的海上贸易往来较前代更加频繁。日本的遣唐使共达15次,名义上虽是派遣外交使节贡方物而唐亦回赐礼品,实质上是变相的官方贸易。日本政府遣唐使时,按等级赏赐大使、副使、判官大批织品,作为奖励和旅费。他们到达中国后又受到唐朝的赏赐,除赏赐国王大使丝绸外,判官以下水手每人赐绢五匹。公元839年以后,从明州港起航的中国海船,已基本上取代了过去走北线的日本船和新罗船。中国船的构造比日本船坚固,有的船还利用日本盛产的珍贵楠木,在日本建造。承和九年(842年)学问僧惠云赴唐时所乘的船,是唐人李处人在日本肥前松浦郡值嘉岛用大楠木费时三个月建造的。中国商人自备商船来于东海航路,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张支信、李邻德、李延孝等人。他们都曾多次来往中日航路,其中张支信不但到日本经商,而且还为日本大宰府当通事(翻译)多年。

遣唐使从初期的北路航线转变到南路航线,是中日海上航路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是适应当时官方的遣唐使和民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发展的需要。由于遣唐使的热潮日益高涨,往来的船只和人员越来越多,过去绕道北方的航线路途远,时间长,途中风险也不少,而选择南线横越东海岛中国长江口附近登陆,是一条最理想的航线。日本遣唐使从公元603年—894年,入唐人数达3622人,其中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画师,阴阳师、音乐家和各种有专门技术的手工匠师。他们全面地学习了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学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和政治、法律制度乃至风俗习惯。日本留学生中,最著名的有两人。一个是吉备真备,留唐时间达18年,回国后,仿唐制删定日本律令、矫正差误,在传播唐代文化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另一个是著名的阿部仲麻吕(汉名朝衡或晁衡),随遣唐使到长安留学,并在唐朝任官职,与我国文人学士,交往情深,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写下了珍贵的一页。

扬州的鉴真法师,从公元743年开始从扬州东渡,遇到种种挫折,经历了五次失败,到公元753年第六次东渡日本已经65岁,始获成功。他不仅是传布中国佛教文化的僧人,也是一个博学多才,技艺超群的科学家。鉴真东渡形式上虽是一个僧团组织,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顾问团。随他东渡的,有雕刻玉器的、雕塑佛像的、镌碑的、铸造的、擅长书法和绘画的、精于建筑和懂得医药的各种人才。他东渡日本后,把中国的医学、药学、建筑学、雕塑学以及铸造、刻镂、绘画、文字、刺绣、缝纫、酿造、乃至烹调、园艺种植等等,都无私地一一传授日本人民。日本人民也以崇敬的心情,尊鉴真为“过海大师”。

“茧簿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宋朝采取发展对外贸易的措施,比唐代更加积极。例如开国不久(公元987年)宋太宗就“遣内侍八人赉敕书金帛(丝织品)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角、真珠、龙脑。每纲赉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各处赐之。”这一措施是以我国丝绸和黄金作为招邀外商的诱饵,因而也是中国丝绸大量外传的开始。公元1137年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随着海外贸易日益发展的刺激,宋代的丝织业也非常发达。欧阳修《东阳主簿》诗中有:“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之句,可见当时城市丝织工业已经兴起。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造的大型海舶,不但船体长大,可载数百人和一年用的粮食,载重几万斛,海能在船上养猪、酿酒。船上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设备,并开始用指南针导航。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针”。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有:“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伙)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等记载。

元代比宋代奖励发展海外贸易又进一步。元代积极推行“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的政策。在泉州、杭州设市舶都转运司,又在庆元(宁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市)、温州和广州设市舶司。当时的泉州(国外称刺桐城)成为世界著名商港。我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向东远销朝鲜、日本;向南远销东南亚、南亚各国;向西远销西亚、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而这些国家的药材、沙金、黄铜、香料、珠宝、象牙、犀角等也运至我国海港。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于公元1328年冬,从泉州上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航。在为期五年的远航中,他到过菲律宾的马尼拉,吕宋,苏禄,到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文莱,泰国的吞武里,马来西亚的吉兰丹,新加坡的龙牙门,横渡南巫里洋到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到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然后又到了霍尔木兹和巴士拉。1334年冬,他第二次从泉州开始了规模更大的远洋航行。这一次,他到达印度港口科泽科特之后,不是向北航行去波斯湾,而是向西航行到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亚丁,然后去麦加朝圣,之后到了开罗和摩洛哥的丹尼尔。在返航途中,他又南下红海,到了东非的摩加迪沙和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斯瓦尼等地。汪大渊是第一个可以举出姓名访问过北非和东非的中国人。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上了皇帝宝座。朱棣凭借政治、经济上的强大实力,大张旗鼓地开展海外邦交活动,主要是通过派遣郑和使团下西洋来付诸实现的。而郑和七次下西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壮举,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发展道路鼎盛时期。

郑和(公元1371—1434年)回族,云南昆阳人。他的先世为西域人,其父姓马,信奉伊斯兰教,曾经朝拜国天方麦加圣地,被尊称为“哈只”。1405年(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率领一支由27000人组成的庞大船队,驾着最大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数十艘宝船,从苏州刘家港起航,驻泊福建长乐太平港,于十月后,乘着东北信风扬帆出海,揭开了历史性大航海的帷幕。据记载:“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庚寅,命南京守备太监郑和、王景弘等,以内府见贮大绢十万匹,棉布二十三万匹,令户部遣官运赴北京。”一次就调运丝绸几十万匹,可见其数量之多。《瀛涯胜览》记载满刺加的情况是“凡中国宝船到此,则立排栅,如城垣,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郑和回来时所带的物品多为珍宝、香料、药品、颜料、木料、食品和珍禽异兽等一百余种。中国的航海事业,以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为标志,达到了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