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经秦都旧址咸阳,石窟艺术胜地麦积山、西北名城兰州,过黄河,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一个相当奇特的地理单元。它的北面,是草木不生、景色单调的戈壁和沙漠,南面则是蜿蜒不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夹在中间的走廊地带,地势平坦,南北狭窄,而东西则绵延1200多公里,东起乌鞘岭,西抵新疆的星星峡。2000多年以前,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又在这里修筑了长城,设置了武威(古名凉州)、张掖、酒泉、敦煌四个郡,以及阳关、玉门关等军事机构,从此,河西走廊就成了中原通往西北边疆的天然坦途,成了古代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孔道。
1969年,人们在武威北郊雷台的东汉(公元25—220年)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青铜奔马,就是那名驰中外的“马超龙雀”,它以巧妙的构思,独特的造型,优美的体态,精湛的技艺而成为众口赞誉的绝世佳品。祁连山的“祁连”,本是匈奴语“天”的意思。中国古代有“天马”的传说,这“马超龙雀”就是“天马”的具体形象。大诗人李白,曾作《天马歌》吟咏西极马:“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记名刷燕脯秣越,神行电迈踢恍惚。”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崛起以后,逐渐扩大大月氏人和乌孙人而占有了河西走廊的牧场,并以其彪悍的骑兵而使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王朝的处境困难。西汉王朝为了与之抗衡和打通往西方的大道,也相应地大力发展骑兵。汉武帝刘彻派人到中亚搜寻良马种,又引进优良饲料苜蓿,任命善于养马的匈奴人金日碑为马监,在西北边地设立“牧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匹”。骏马大多为乌孙马,体魄高大,健壮雄伟,疾驰如飞,人们称之为“天马”。《汉书•张骞传》记载: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马超龙雀”实际上是丝绸之路上物产交流在艺术上的反映。
古代张掖,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大商埠。大致在四世纪到六世纪的近300年间,中国南北出现了拥兵割据的纷乱局面,大宗贸易已不便在长安等中原地区进行,一直到隋王朝(公元581—618年)统一中国,依然是“西域诸蕃,多到张掖与中国互市”。
隋炀帝杨广十分重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并派大臣裴矩常驻张掖,掌管有关通商事务。裴矩在任期间,撰写了一部《西域图记》,描述了新疆及中亚、南亚各地山川地志及风俗人情,记述了从敦煌到地中海的三条商路,即丝绸之路的具体经由路线,十分珍贵。公元609年,隋王朝邀请新疆各地及帕米尔以西各国宾王和使者访问张掖,并派裴矩亲到敦煌迎接。访问期间,武威和张掖的侍女盛装打扮,道路两旁焚香奏乐,载歌载舞,而隋炀帝则从青海经扁都口驾临张掖,与各国各地宾王使者相见。随后,他又邀请各宾王使者随驾访问洛阳,命洛阳商人盛饰市容,陈列全国各地名产珍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来的时候,曾在张掖逗留一年之久,他说:“甘州(即张掖)是一大城”,并在他的《马可•波罗行记》中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他当时看见的一座寺庙今天犹在,这就是坐落在钟楼附近建于公元1098年的大佛寺。寺中有一卧佛长达34.5米。四十年前,人们在寺旁出土了六枚波斯(今伊朗)萨桑王朝(公元226—651年)银币,正面铸有库斯老一世的头像,北面则为祭祀拜火图案。这无疑是中外贸易的遗存。
酒泉是河西走廊的一个重镇。古代,凡是东来西往的商队、学者、僧侣、旅行家,诸如法显、鸠摩罗什、玄奘、马可•波罗,都要经过这里。酒泉在古代又叫肃州,张掖古名甘州,甘肃省名就来于这两地名的首字。酒泉西郊是一大片广阔的戈壁沙漠,古墓众多。其中,以今年发掘的丁家闸五号墓最引人注目。古墓有相通的前后两室,后室存棺木,较狭窄;前室则宽敞,长宽高各有3米,满壁绘有精彩的壁画。墓的主人系汉族;具有公侯身份,很可能是西凉王朝(公元400年—420年)的一位重要的官员。壁画的上部反映墓主信仰的中国古代的神话,中间是墓主人的起居生活和餐饮娱乐。下部壁画实际上是五世纪河西走廊的风情图,那里描述的是树上硕果累累、顽猴嬉戏其间果园;叶片肥嫩而又可以蔽阴的桑园;牧场上放着骏马;农田里有的耕耘、有的扬场,真是一派兴旺的景象。今日的河西走廊已经见不到桑园了,但在古代,它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出产丝绸的地区。
东西逶迤万里的长城,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奇迹。嘉峪关,就是万里长城西段的雄伟壮丽的关隘。它陡然拔起于平沙旷野之上,南扼祁连山,北控马鬃山,把河西走廊一切两段,成为东西往来必经的隘口,被称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建于公元1372年。当时,由于中国的沿海省份已经成为经济上繁荣富庶的地区,船舶建造及航海事业的发达使海上交通大大发展,所以横贯亚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已不那么重要。明王朝之所以派郑和七次出海远航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及阿拉伯、东非各国,其目的也在于海上交通的更为发展。因此,嘉峪关的建造,不是以交通为目的,而主要是为了军事上防御的需要。1972年至1973年,考古工作者对嘉峪关东北墓葬群中的八座古墓进行了发掘,其中六座墓内出土了砖画六百余幅,这些属于魏晋时代(公元220—420年)的砖画保存完好,色泽如新,内容以描绘当时的现实生活为主。画师们以洗炼的手法和准确的线条表现了当时河西走廊的田园景象,如耕田、扬场、放牧、射猎等。有一幅采桑的砖画,它形象地表明古代的河西走廊确实是一个产桑蚕的地方。
阳关,是汉王朝在河西走廊上建立的著名的两座关隘之一,其位置在敦煌县城西南约70公里的南湖绿洲边缘。这座嘉关城,现在除了荒凉一片的沙漠以外,几乎一无所有。这片沙漠曾被称为“古董滩”。阳关的南面,是形势险峻的阿尔金山,隐约可见的宽达4米的城垣残基,沙中埋存着陶片、箭镞、古钱、纺轮、耳坠之类。遗址的东面是一片绿洲,是汉代的龙勒县,县城遗址在绿洲东北边缘的沙漠中,部分残垣至今尚存。史书上说,从鄯善沿昆仑山北麓,经过一系列沙漠绿洲。西行到莎车,是丝绸之路南道。在丝绸之路开辟后的最初年代,东来西往的商队主要是经南道横贯亚洲大陆,而阳关,恰恰扼其咽喉。
汉代玉门关相传在敦煌县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关城有高大的城墙,非常坚固,但面积并不大,长宽各为26米和24米,基本上呈正方形,所以当地称之为“小方盘城”。上个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沿着丝绸之路从新疆来到此地,从出土的中国文书上的内容判断,这里就是著名的玉门关。后来,中国学者阎文儒也在这里发现了汉简数枚,其中一枚写有“玉门都尉”,因而他也赞同了斯坦因的说法。玉门关东约20公里,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合仓城,当地称之为“大方盘城”。这座城实际是一座军需仓库,它东西长达132米,南北宽17米,墙高6.7米。城中只有两垛南北向的墙,从而把整个建筑物一分为三。而在南北两面墙上。各凿有三角形的气孔八个,上下交错排列。仓库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外围东、西、北三面还加筑了两重围墙,而在其正南戈壁上的高阜处,又建了一座烽燧,这些,显然都是为了保护仓库安全的设施。
阳关和玉门关是汉王朝开辟丝绸之路建立的两座重要的军事设施,它们与长城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玉门关向西直抵罗布泊、向北达吐鲁番的通道,也就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北道。使节、军队、商旅去吐鲁番、焉耆、库车以及中亚的费尔干纳、撒马尔罕,无一不经玉门关,其实,玉门关正是传送东西方之间友谊春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