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一直是丝绸之路中路上的一个重镇,素以自然景观奇异、文物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位于天山山地东端。“吐鲁番”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思。它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也是中国地势最低和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盆地内大多是戈壁和沙漠,增温快,散热慢,加之地处大陆干旱区的中心,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因此形成了夏季的高温。六至八月份,持续气温在摄氏四十度以上的有三四十天,最高温度四十七度以上,因此自古以来,吐鲁番就有“火洲”之称。提起吐鲁番的热,人们便会自然的联想到火焰山。火焰山是吐鲁番盆地的奇异的自然景观之一。火焰山的岩石多属于第三世纪砂岩,呈紫红色,在赤日的照射下,犹如熊熊的烈火,因此得名。中国十六世纪的作家吴承恩,以唐玄奘西行求法为背景写成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描写这里“八百里火焰、寸草不生。”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则是火焰山的真实写照。
吐鲁番盆地向以盛产瓜果而闻名,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葡萄和甜瓜了。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自大宛采葡萄种带回长安,种于上林苑,葡萄已经开始在内地种植。唐代,吐鲁番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都已相当发达。在阿斯塔那的唐代墓葬中不仅发现过葡萄干,而且出土的文书中也有不少关于葡萄种植和酿酒的记载。麹氏昌王朝时,征收葡萄园的酒租,据一件出土的“入酒账”记载,有一次入酒即达973斛。可见当时高昌葡萄酿酒之法是在唐太宗平定高昌后才传入长安的。唐诗中赞美葡萄酒的诗句很多,“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传颂千年的佳句。在吐鲁番,葡萄园随处可见。但是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葡萄沟了。葡萄沟距离吐鲁番县城11公里,是火焰山中的一条狭谷,宽仅半公里,长约八公里。沟内,葡萄园连绵不断,各色各样的葡萄挂满了枝头,颜色有黄绿色的,有紫红色的,有翠绿色的,也有深紫色的,形状有的像马奶头,有的像鸡心,有的像鸽蛋,大的有大拇指那么大,小的和豌豆差不多,真实琳琅满目。
吐鲁番盆地还盛产甜瓜,尤其是鄯善出产的甜瓜,维吾尔语作“阔法”,内地人一般叫“哈密瓜”。其实,哈密产甜瓜在新疆并不出名。清代(公元1644—1911年)哈密王用鄯善出产的哈密瓜向朝廷进贡,乾隆皇帝吃了非常赞赏,因为是哈密王进贡的,便误以为出自哈密,这样哈密瓜的名称就流传开了。吐鲁番盆地出产的甜瓜,具有香、甜、脆的特点,含糖量高达百分之十六。甜瓜分夏瓜和冬瓜两种。夏瓜在六月间即开始上市,最有名的品种叫“红心脆”,瓜瓤呈橙红色,肉质细嫩多汁,香甜可口。
古代,从吐鲁番南下,越过觉罗塔格山和库鲁古山,便进入塔里木盆地。从吐鲁番到库尔勒铁路线,当年就是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在铁路经过的鱼儿沟口,一座用卵石砌成的堡垒坐落在河谷旁的台地上,俯瞰着开阔的谷地。古道很可能就从谷地通过。在古堡中曾发现一张唐代文书的残片,可见这座古堡修建不会晚于唐代。在古堡附近的几座古墓葬中,还出土有陶器、铜器、金银器、漆器、丝织物等。金器大多是捶塑成各种兽纹的装饰品,形象十分生动。虎纹圆盘中的老虎昂首披鬣,身体卷曲成圆形,造型和汉代白虎纹瓦当和很相似。出土的丝织物虽已腐朽,但是仍留下清晰的印痕。这些文物约是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至西汉时期(即欧洲拉登文化时期)当地土著民族的遗物。这说明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丝绸之路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并把东西方的文化,带到了这个地处天山腹地的游牧部落。
库车,古代称为龟兹,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张骞出使西域后,龟兹就与汉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公元前六十九年,汉皇室嫁给乌孙王的解忧公主的长女弟史,在长安学琴,返回乌孙途径龟兹,龟兹王绛宾提出求婚,经解忧公主同意,结为夫妻。公元前六十五年,龟兹王绛宾与弟史一同到长安朝贺,汉宣帝赐给龟兹王和弟史印绶,并封弟史为公主,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绮珍凡数千万”。龟兹王绛宾和弟史在长安住了一年,喜欢汉朝的服饰、礼仪,回去后,建宫筑室,仿效汉朝的宫廷制度。绛宾死后,其子丞德继位,与汉朝的关系更加密切,往来不断。龟兹的音乐和舞蹈,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称赞龟兹“管弦伎乐、独善诸国”。
古代的喀什名叫疏勒,疏勒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2100多年前。公元一世纪初,王莽对边境事务处理不当,匈奴势力乘机扩张,一直畅通的丝绸之路南路也陷入了兵火不休的混乱。东汉(公元25—220年)建立后,有一个立志效仿张骞,愿意为东西方的交往献身的人,他就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的弟弟班超。他本来是一位书生,自愿从军,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到朝廷的重视。随后,他奉命前往丝绸之路南道,仅率三十六人,以谋略和勇敢先后消灭了匈奴在鄯善(今若羌)、和田的势力,又废除依附于匈奴的龟兹强加给疏勒人的国王,另立受到惹您拥戴的疏勒人为王。以后,又平定了受到匈奴怂恿的莎车、龟兹、焉耆等地贵族的叛乱。在新疆的局势安定以后,他又着手整顿丝绸之路的交通,并派他的副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班超在新疆期间最困难的岁月,正是在疏勒度过的。汉疏勒遗址,在今喀什南郊,古迹已不存在。唐代的疏勒就更为繁荣了,东来西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当时的疏勒不但是一大商埠,还是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都督府治所,即同时是一政治军事要地。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一是经由海上到达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地,并在那里聚居,修建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另一路则是经由陆上,首先传到喀什,而逐渐扩大。
伊斯兰教沿“丝绸之路”向东传播是随着阿拉伯的东进而进行的。公元837年,阿拉伯人侵入波斯,波斯萨桑王朝的末代国王伊嗣俟在墨尔夫被刺死。随后,阿拉伯军队又向中亚挺进,8世纪上半叶,康国、安国、俱蜜国及吐火罗国均向中国求援,但唐王朝鞭长莫及,中亚各国就被阿拉伯穆斯林打败而改奉伊斯兰教了。回鹘人迁入新疆以后,由于哈拉汗朝的可汗信奉和推行伊斯兰教,于是,游牧于八拉沙衮附近的二十万帐操突厥语的牧民信奉了伊斯兰教。可汗又命令喀什地区的民众也改变信仰。随后,哈拉汗朝就以喀什为基地,发动了对周围地区的宗教斗争。11世纪初,哈拉汗朝灭掉了于阗李氏王朝,12世纪又征服了库车、焉耆一带,从此这些地区都先后改奉了伊斯兰教。而后,伊斯兰教日益向全疆发展,十四五世纪东传到吐鲁番哈密、十六世纪则在新疆占了统治地位。
喀什,作为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地方,伊斯兰教寺院及古迹也保留最多。市中心的艾提尕尔寺,能同时容纳八千名穆斯林作祈祷,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它的历史已有2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