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地瓜参加聚义过后,和将士们送别,安慰大家到了夜郎境内,当认真干活儿,目前嘛,当然是集中主力打败当地的土司,清剿为主,招降为辅。
江东农民军到了地方,情绪高昂,一连打了许多胜仗,打胜利了就在地方修路,盖屋,伐木,勘探,采石,把当地的资源开发了运出来。几个月过后,第一批到夜郎来居住的江南人在当地安家落户了,燃起了炊烟,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江东人对土司进行高压治理,加上两地文化认识不同,激起了民愤,反抗。首先,土司被抓去后没有判刑,劳改,而是直接斩首示众,太过于苛刻,有一天,一批土司,大地主,被集中圈禁到可牧梁子斩首,人有一千多人,而负责斩首的人员只有五千人。斩第一排人的时候,有人喊了一声,大家造反啦,然后群体涌动,冲破了圈禁范围,抢夺了农民军壮士手里的大刀。杀了许多农民军壮士。造反的土司势力瞬间扭成了一团,逃走了。事件报到了上将军那里,研究了此事,决定对土司实行劳改教化,而不是斩首。事情才不了了之。农民军占领了夜郎,开发了牲口河,政权更加巩固了。一个月左右,农民军孔部自发的在各个大小村落建立了抓小偷前营,枸县自有以来,什么都不多,就是山贼多,抓小偷前营的成立对当地的防贼计划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首先山贼人人有了顾忌,个个有了提防之心,赶乡场,办事,大多害怕被抓捕,不敢再打击马帮,抢夺过路人的东西了。但是另外一样情况却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孔部抓捕的小偷大多是平凡之人,老百姓,那些真正的山贼,大多逍遥法外,成为孔部多个首领的座上宾,这些个座山雕一旦逍遥法外了,把地方弄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这是什么情况,又是令人头痛的现状。于丞相当人大面的就大骂孔部,妈的,往常一年才发生丁点儿
事情,如今你们孔部不是发生这样事情就是发生那样事情,还想不想活了,关键的时候,还是上将军懂知识,语重心长的给大家解释说,孔部的行为其实并不奇怪,相反倒是证明了当初老人们说的话的正确性。老人们说,以江为名称的几个地方住的老百姓都是患有神经性疾病的人,健康的部份跟着老皇帝跑到江西以西等地方去了,留下的没有一个是健康的。住在江西的被称作疯子,江西人的经验就是如何治疯子治病,治病的手法当然是当初如何把他们的祖辈治疯的手法,疯子后来解放了,当老百姓了,还是念念不忘治过自己的手法,把手法沿留下来了,一是如何把人治成为疯子,二是如何抓疯子,当然,打疯子之类的事情,得别的地方去做,这可能是其悲哀的地方。住在浙江的被称作神经病,神经病的嗜好不再是抓疯子啦,而是抓小偷,他遇到的都会被他称为小偷,神经病们的活路一年四季就是抓小偷,除了抓小偷就没有其它事情做了。住在江苏的被称为胆小鬼……。所以,对孔部也不要苛责太多,派人去把命令改过来就可以了。顺便给我发榜一个悔罪书,说我对不住老百姓,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有违背规律的法令和行为改过来。让老百姓相信农民队伍是世界上最公正最懂道理的队伍。
孔部农民军不再抓小偷了,他们乱抓小偷的行为被令行禁止,又开始四处收集妇女,开店,搞人口贩卖,周边的地方受到了不少的骚扰,许多妇女要有将领前去讨要才会被送返回家,在枸县,这个情况却得到了好转,孔部农民军不但没有掠走多少少数民族姑娘,相反,许多人的媳妇居然破天荒的改嫁当地的土著了,把大家搞成为光杆司令了,士兵无不抱怨,真是见了鬼了,在江南地方天天愿被打愿被骂的女人到了南方来居然造男人的反了,改嫁了,所以,孔部只能不断的从江南江北江东等地方运女人到枸县维持士兵的私生活。事情传到了上将军那里,大家坐在一块儿来研究问题,一致认为,上将军真英明,把什么人用在什么地方,有他的独到的领导方式,策略,简直不可思议。经过几年的发展,休养生息,枸县已经是南方繁荣的大县。
咸丰皇帝退位了,新皇帝登基了。剿灭农民军的命令被废止,连扼杀农民起义的事情也松懈了,南方农民军在这个时候,因时制宜,调动老百姓开展南人北迁工程,一瞬间,江东,江南,江北住满了迁去的老百姓。
按照上将军的指示,农民军要把农民阶级的队伍住到北京城去。主要方式当然是水满则溢,不是急功近利打到北京。许多人嘲笑关大虫说,你是要把苞谷栽到北京城吗。这样当官打仗,何时才能完成理想呀。
关大虫可能在这个策略上唯一被批评。其余的全部是赞扬,赞扬他的智慧出众。从关大虫晚年的策略来看,他的进取心可能减退了。又像当年一样能够在官州当一个大户已经是最高的理想了。如今他的理想则是稳中求稳,治中寻治,和平过渡为一个大地主大买办。清廷不是大赦天下了吗,不再绞杀起义队伍了,他有这个想法有何不可。
夜郎境内是土司,地主,流官学令管理地方。夜郎也不叫夜郎而叫做枸县,夜郎是老地名了,要有知识的人才能叫出它的名称。上将军和丞相一开口一比划就谈夜郎问题,说明他们是有见识的人,不是知识短浅的人,乡村老百姓只知道当地叫做枸县,用猪狗牛马来谐音记忆才记住了枸县的名称。这不就是——狗——枸(狗)县吗。知道了枸县是老夜郎国也就知道了它的历史,上面人口的属性,当地的作物,特产之类的事情。
枸县最初的时候,没有人口居住,和许多地方一样,也是茹毛饮血,草木丛生,一片荒芜之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了一个争强好胜的蛮夷头头,还有许多队伍在一堆儿帮衬,打杂,当下手,势力突飞猛涨,危及一方水土,偏偏就和当时的王上大人干上了,王说,谁把蛮夷的人头取来,就把女儿嫁给他。四顾之下没有人敢去取蛮夷头头的人头,谁料一只狗听了,跑出殿外,过了一会儿叼着蛮夷头头的人头回来了,王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狗,狗驮着公主,跑到万山老林里,生了七个子女,七个子女又互配为婚,成为百彝地区七个民族的始主,夜郎就是其中一个民族。这个说法虽然圆满,像一个神话,但还是有欠妥当,作为人种研究来看待夜郎问题,不能光看表面,不顾真正的历史。
夜郎的第二个来源是庄橋从北方带出来的后裔,因为地域缘故,其肤质体质有所改变,成为当地土著,这一个说法还是有欠妥当,因为庄橋带过来的全部是男人,没有女人,男人争强好胜,不会以夷自损。到了汉代,唐蒙力挺夜郎,损兵折将不少,打牲口江的时候,屯到当地去的许多女人被抢了,那些女子不但没有反抗还和当地土著安家落户,当地才繁荣一时,成为夜郎的来源。这个说法更烂,不但和历史不符,还歪曲事实,因为历史上说,就在这当儿,不几年的时间,夜郎就亡国了,哪有时间和李家姑娘还是唐家姑娘反正都一样生儿育女。如果真实,也当是某一些局部地区在人种交流。第三个说法,夜郎的来源为南海边上的土著后裔,该土著要避水患,逃到了多山的夜郎来定居,建立了夜郎国,这种说法符合历史依据。上将军研究出来的就是这个历史。所以要占领夜郎,攻打枸县,他最清楚要从什么地方下手。
枸县是枸县,杞县是杞县,枸的知县大人叫做二麻黑,二麻黑不是北疆人,也没有买买提之类的含义在里面,二麻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土司转身的县令的名字,他的家里有十多个人,媳妇娃儿不少。其余地方则全部是土司,大大小小的土司在一个枸县就多达二十多个。每一个土司家里养着许多人,一是族人,二是子孙,土司大多好吃懒做,清廷恨之入骨,恨透了这帮土司,派了流官来要对地方进行改土归流。
关大虫的农民军当时已经有百十万人,清廷在一边改土归流,大的小的土司不是抓就是打,有的还坐了牢。激怒了土司,二麻黑率先投降了关大虫,打退了清廷的改土归流,枸县于是并入了官州,剩下一些个土司不愿意反抗朝廷,怕被杀头,到了道光帝年间,已经全部投降农民军。
咸丰皇帝积劳成疾病入膏肓,躺在承德避暑山难以走动。他对身边的奴才说,你们去唤军机处大臣来,我要拟召让位。奴才把军机处大臣喊了来,大臣帮咸丰拟了召,咸丰正式退位了。道光登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道光登基的事情传到了关大虫的耳里,关大虫已经五十多岁了,开始留了胡子。关大虫急匆匆带着几个王去了戎州这处战略要地察看攻势。
关大虫等农民军将领在戎州聚义堂简寨商量地方大事。寨外,大河向东流,瀑声震天,寨里,一帮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商量地方大事。
上将军关大虫说,我们已经打退咸丰皇帝的围剿了,我的心里不由自主的高兴。新皇帝登基,不知道是否会新官上任三把火再次来围剿,不得而知啊,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接着又谈了生意上的问题,他说生意越做越大了,销往江南地方的木材,石头,药草,貂皮之类生意超过了当地的大户,单是盐巴一方面有所欠缺,盐巴是政府专管,每年从我们地方运过,要消耗我们不少的银两,得把盐巴生意拢过来做……。
道光皇帝登基后朝政一度松懈,政策也相对宽松,农民军没有了造反的理由,大家的心也宽松了,许多人甚至想告老还乡了。如果不是生意还在有条不紊的做,谁都有一个马放南山的梦要去完成。
农民军聚义完毕,关大虫带着各个地方的将领前去观金沙江大潮,那几天刚下了一些雨,河水泛滥,波涛滔天,巨浪横空。
关大虫说,古语有云,守在戎州,不愁天下不到手……。望着金沙江,关大虫又说,长江之水天上来,金沙江自古是最急的一支干流,守在这个地方,什么英雄来我都不怕,有力量把他打败……。关大虫目光望向坝子里,山头上,装束整齐,以及守着大炮的农民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安稳。适时,一队又一队的农民军战船从金沙江面驶过,船上面飘着官字战旗,站在船头的领兵威风凛凛的捏着大刀长矛,农民军也在换防。关大虫即兴吟了一句,金沙江水波浪急,战船往来竖大旗。
农民大军纷纷作辑,齐声称呼,上将军万岁万岁万岁……。
关大虫让侍卫端酒上来,在山梁上请大家喝酒,各个头领身上都揣有一个杯子,侍卫端了酒来,每人倒了一杯,大家一饮而尽……。
关大虫带着丁壮,以及各个头领巡视了许多座山,查看了许多岗哨才回到大营休息。
半夜三更里,又下了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把江水在原来湍急的程度上又增高了几分,关大虫暗想,年成不好,不是山崩也要地裂,守在戎州,怕官州出乱子,打算第二天带领一部队伍回官州去……。
江山大事,水煮沉浮。
你说咸丰皇帝不是英雄吗,王聪儿,姚之富,张富国,刘协的白莲教起义何其的声势浩大,几乎乱了半个江山……。后来鸦片从外国秘密流进来,许多民间老百姓悄悄在家里吸食鸦片,养成为好吃懒做的生活作风,咸丰皇帝首先倡导戒鸦片。他的倡导一度引发了戒烟热潮,为了防止感染烟瘾,乡村里生活的老者连皮儿烟,烤烟也几乎戒了,不再吸食。有一天一个懵懂无知的乡村人,估计是四五十岁的一个老农民,他的名字叫做张三,媳妇名字叫做李婆,俩个烂种地的乡巴佬,无意间把鸦片的籽洒在育辣椒秧,茄子秧,番茄秧的沟沟里,鸦片和其它秧苗一样,夏天还没有过去就长出来了,青幽幽可人,老农开始还误以为是莲花白菠衣菜的幼苗,把秧苗移栽到地里。有人过路看见,曾经妄下断语,这些个莲花白与众不同,比其它蔬菜的秧苗精神,饱满,今年一定能够收获不少的莲花白。谁料秋天时令到了,大烟长大了,开出了紫色的花朵,大朵大朵的大烟花占据了田野,从路上过路的农夫看见了,指着花朵嘲笑,原来是一些大烟秧苗,朝廷禁栽的大毒草,就像马和驴,别看驴比马大,驴其实才是大毒草。
农民家地里长出来了大烟的消息传到了杨学令大人的那里,学令大人不敢懈怠,匆匆忙忙带着官差,主簿,前来查看情况是否属实。他们来到了地里,站在一旁研究这是什么鬼,杨学令大人气急败坏的说,我是拿你上吊呢还是拿你下油锅,鸦片你也敢栽,你不要命了我还要乌纱呢。
张三回答,我也不知道它就是鸦片,大毒草呀,开春的时候被人误丟在了辣椒籽里,还有一些番茄籽,一些是茄子,籽粒这么小,我怎么能够看出来呢。
杨学令说,你家秧苗是家里去年自家留的种子耘的吗。
张三说,不是,新从街上买来的种子。
学令问,街上何人所卖。
张三说,最近没有看见这个人了,估计到别处卖辣椒籽去了,大人,你得抓住他,不然,又要陷害不少的无辜呢。
学令说,妈呀,一点儿线索没有,我啥地方抓他去呀,大海里捞针吗。由于地域文化交流的频繁,各种语言流行起来了,许多学令在遇到稀奇古怪的事情时就会用一些别的地方的语言来自嘲一下,比如俺,吾,在下,鄙人,愚人之类的称谓曾经混用在不少地方。这一次学令先喊了一声妈呀,老百姓给他记住了。每一次混用总让大家捧腹大笑,只有老百姓墨守成规。又是一桩无头案。你赶紧给把秧苗拔了。噢,还是我自己来拔,这是公事,老百姓不宜做。
学令拔了秧苗,提着回了乡府,农民被抓去了,要看押三天,打十大板子才能放出来。
张三的媳妇提了两只鸡去贿赂学令,想让学令大人在打自己丈夫的板子的时候力气放轻一些,还有就是关押的时候,不要上枷锁,像犯了大罪一样,免得将来死了到地下去没有脸见祖宗的面,他们的祖宗可都是一等一的干净,善良,没有犯过罪,打过架,偷过东西,抢过劫的人。
学令大人如果答应了,当晚就应该把鸡宰了,下锅,如果不答应,第二天一定会让主簿把鸡原模原样的送回来。为了证实一下学令是否答应,张三的媳妇留在学令府大门背后窥探究竟,学令看来是答应了,当即就让家丁给鸡拔毛,要煮鸡肉吃。学令大人则从屋里抱出几棵从老农家地里拔来的禁烟大烟苗自顾自的掐着,又拿了一个小簸箕来,把烟叶,烟杆掐小了放在簸箕里。鸡拔了毛,喷了火,洗净了,剁成为块儿,然后混着大烟一锅煮着,那一晚,李婆看见学令大人一家吃得欢欣鼓舞。李婆暗想,妈的,学令大人也太欺负人了,怎么他家吃就不犯法,我家种就犯法了。不过这个东西学令家吃也不见得有什么副作用,人还是官,钱儿还在兜里,还比别人家威风,回去也这样干,我家里虽然没有经常吃鸡,逢年过节总要宰一只来解馋,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效仿杨学令大人家的做法炖鸡肉吧。学令大人的做法不胫而走,让老百姓知道了,争相效仿,鸦片于是屡禁不止了。到了道光,光绪年间,一度酿成了鸦片战争……。
咸丰皇帝在位之时鸦片还禁得住,民间连烟草也禁了大半边,后来为什么禁不住了。咸丰在位之时,农民军余孽即使再厉害,造反起义再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不是也被扑灭了吗。还有农民起义,即使再风生水起,也只是全民游戏,种地思想,普及天下而已,没有把矛头真正的指向清廷,指向斗争中心,大家所想,仅仅是过上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田野里种地,山上放牧,不向任何人交税,不受盘剥而已。后来又引申到了大家的子女,婚姻不受欺骗,不预订给谁家当丫鬟,小姐,童养媳之类。比如,当官要经过老百姓的同意,要进行普选,不是一人说了算之类的想法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思考过。农民政权在迂回曲折中艰难前进,道路是渺茫的,前途虽然是光明的,大家过的是现世生活,不是理想主义生活,很多人一生就活在当下里,所有这些,咸丰皇帝的招架力强,把农民的思想弄成为这个样子,包括农民起义了也还是这个思想,愚昧无知,封建落后。所以说,咸丰皇帝确实是一个英雄。
无论天下英雄如何英雄,皇帝也如何英雄,守在戎州,中甸,枸县,官州,凉州,关大虫永远是上将军,一座推不翻的山,一个打不倒的人,农民军的大英雄。
关大虫让丁壮牵马来,并且准备弓箭,他要去山里围猎一圈,大家也兴致勃勃地陪同上将军进入森林围猎,大家拿着弓箭,背着板斧,到林子里打猎,过逍遥自在的山里生活。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在围猎中过去了……。
第二天,关大虫没有再去围猎了,昨天打了一天的猎物,今天还在感到疲倦,他撵着羊到坝子里放牧,坝子里草很茂盛,风吹过来,羊群掩映在野草的绿色之中,隔着很远望向这边,风吹草低见羊群,景色很是动人心弦。这个时候,关大虫看到山里有一种花朵开放了,单单独独的几朵花儿,百草丛中尤其惹眼……。几朵花儿让他的心里涌出了一道波澜。
傍晚时分,放羊回来了,交接了当地的驻守事宜,关大虫带着丁壮骑马去了官州,马在路上疾驰,踏草纷飞,扬起尘埃。
农民军队伍里有一个搞舆论宣传的老家伙,地位相当于伙食团的团长,权利不小,有到各个地方宣传反抗清廷的舆论的资格。他的名叫做黄天光。
黄天光曾经是乡下人,在乡村生活,在坝子里种地,秋天到了,天气晴朗,没有下雨了,地里的庄稼干燥,水分晒干了,捏着脆响,住在枸县幌子山梁子下面的村庄里的黄天光一家三口人背着千杆去地里收麦子,他家种的是冬小麦,冬小麦夏天收割水分重容易变质,耽误了几天的时间,挨到了秋天吹秋风了,才去地里收割。黄天光已经六十五岁了,花甲之年的年纪还多了五岁春秋,算得上一个老人了,可惜天缘不凑巧,黄天光五十岁了才结婚,娶的是一个又丑又壮实的乡村姑娘,那个姑娘年芳三十岁,名字叫做刘燕子,刘燕子是一个大龄剩女,因为样子丑的缘故没有找着称心如意的郎君,这一年,五十岁的黄天光知道了刘家村有一个大龄剩女刘燕子,托人去说媒,娶到了刘燕子。夫妻俩人生了一个儿子就生不起了,今年十五岁有余了,叫做黄八哥,因为是独生子,扶养着很为贵,黄天光经常给儿子讲故事,牵着儿子去挑水的时候要讲一个,带着睡觉的时候要讲一个,下地干活更是不例外,天天讲故事,天天给儿子编笑话。这不刚割完了一片麦子,俩父子又坐在一块儿吹牛皮了。
黄天光说,田酒在口袋里,你给我提过来,累了,要喝一口。
黄八哥说,你吹牛皮吹出来的那个石头缝里蹦出来了个乡巴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吧,趁时间,闲着,讲一讲可以吗。
黄天光说,你把田酒提过来就给你讲。
黄八哥说,好勒,等着。走过田坎,到高处提了一壶用提壶装着的田酒来,递到黄老爹面前,笑嘻嘻说,给你田酒,你要有故事,不然我让你好看。
黄天光说,你知道如今是什么朝代,谁人当皇帝吗,听了这么多龙门阵,总要记住一些呀。
黄八哥说,如今是道光皇帝坐朝堂,咸丰皇帝已经退位了。
黄天光说,看来你的记忆不差,那就接着给你讲石娃诞生的故事。
传说天地尚未分开的时候,人类氤氲在一团雾气之中,并没有成型,有一年天气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了风雷雨等自然现象,于是人类像蘑菇种子一样瞬间从木叶丛里衍生出来了,人类一开始衍生就区别于万事万物,特别是有聪明的智慧。单就是幌子山梁子上有一团氤氲着的气息没有衍生出来……。
黄八哥问黄天光,土地公落到了林子里又怎么样了,他有没有去找小鬼子算账,有没有把小鬼捆起来打,居然半夜三更里乱哭,引来了张真人抓鬼……把天庭得罪了。不但差点丢了头上的乌纱帽,还差点丢了吃饭的脑袋。
黄天光看看天色,不早了,给儿子说,故事就讲到这里啦,老人这么告诉我,以后就没有下文了,想知道下文,我也不知道呀,自己猜去吧。一天的功夫就花在讲故事上了,地里的活儿再干不完,被其他人家看见了指不定要怎么笑话我懒惰呢。黄天光于是起身去干活儿,挖地,锄草,无论他怎么使力气,怎么加快速度,就是在夕阳西下之前无法挖完割过麦子的新地了。过了几天,再过了几天,土地被太阳晒硬了,就会硬如石头,别说人啦,就连牛也拿它没有办法了。
黄老爹回到了家里,一家三口人坐在一块儿吃饭,黄老爹喜欢抽烟喝酒,吃了饭还要抽烟喝酒。醉醺醺的当儿,问儿子,你已经老大不小啦,应该给官家去找份子差事做去。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浪费劳动力呀。
儿子回答,你是骂我浪费粮食吧。
黄老爹说,你误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你看我们黄家算什么算不准,你去乡府大人家让他发一个文书给你,加入司仪先生的行列,给朝廷当术士去。
儿子说,你别以为文书这么容易搞到手,听说白莲教起义的时候学令大人已经被杀害了,没有人治理地方了。现在是一个叫做关大虫的人在管理,不过他是造反的农民军首领,你看我能投靠他吗,万一投靠了,殃及池鱼怎么办。你不怕坐牢我还怕丢了头上吃饭的家伙呢。如果去其它地方,天遥地远,简直是十万八千里,路上又是狼又是虎又是豹的要吃人呢,我一个人去,害怕呀。我看还是呆在家里呆在村子里做自己的老百姓,种地务农,栽白菜有吃有喝就满足了,什么升官发财之类不去想了,管它张当官李当官狗当官。
黄老爹说,这个娃儿没有出息,明天给我放羊去,地里你别去了,省得见到你我老是心头添堵。
黄老爹迷茫了一段时间,终于想通了,特别是看到关大虫派到地方来驻扎,或者经营生意的队伍,觉得关大虫也是可以投靠的大人物,跟着他也能够大红大紫,有出息的。如今自己儿不缺,吃不愁,穿不愁。要去干一件大事,轰轰烈烈一次。他毅然决然投靠了农民军,给农民军当宣传员,主要宣传和污蔑清朝道光年间天灾人祸不断,各个地方出现的光怪陆离之事,最后又宣传了在这个年代神仙下凡,鬼怪作祟之类,皇帝的祖宗是猴子变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冷血动物之类的奇谈怪论,把清廷统治下的社会批判成为地狱一样的人间社会。呼吁老百姓齐心协力,相互关爱一块儿过自由自在,不花一分钱遍走天下的生活,而不是被奴役的黑暗生活。他的最经典的故事就是石娃诞生记,其它的故事大多是迎合斗争需要临时改变出来的段子,也只有这一个故事让他感到了温馨,他曾经讲给儿子听的故事。
关大虫带着五千人到营盘来放牧已经有很多天了,他的大队伍则驻扎在不远处的山包上,和他放羊的地方相距五十里路远,他们伪装成为老百姓,住在山寨里,一边放羊,一边指挥队伍打仗。附近的老百姓,除了一部份是老住户之外,许多人都是队伍安插过来的眼线,别看每天三五成群的撵着羊出去放牧,其实是眼线。关大虫要到这里来放牧,就安插到乡村寨子里来放牧,关大虫走了,把这一帮人留下,继续放牧,搞联络,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什么也纳下,打大仗的时候,有人来组织民兵,参加战斗,平常时候当然是在家乡放羊,种地务农。
湘龙山地处云南贵州两省边缘,是一处一个地方几种风俗人情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水流成河,坝子,坡地肥沃,很多不同姓氏的族姓自发搬到湘龙山来居住,开垦土地,盖建房屋,湘龙山的人户主要耕种的农作物有洋芋,苞谷,红豆,黄豆,麦子,苦荞。主要喂养的牲口有羊,牛,马,有的放牧,有的圈养,喂养形式多样化。当地居民的副业,有篾业,药材,等。
湘龙山的旅游食品有炸土豆,煮羊肉,豆花饭,荞麦饭,凉粉,面条。卖旅游食品的帐篷,摊点就沿着山寨分门别类的矗立着。
湘龙山前面是一条河,河流猛涨的季节,常常有一丈余,波浪起伏,涛声震天。观潮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湘龙山有许多地方都很出名,野猫洞,兔子山,野猪林,冒家山……,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说。比如野猫洞,传说有许多野猫活动,野猫是什么,估计是狐狸一类,总之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很多年轻人估计没有见过野猫这种动物,比如兔子山,兔子山的兔子很多,并不奇怪,但是兔子山的兔子个头儿大,像狗,其它地方大概没有。比如野猪,见过野猪的人不多,野猪的牙齿像象牙,这是最主要的特征。
到相关的地方放羊,当然要带点产品,在寨子里你会遇到卖野鸡,兔子,野猪的猎人,和他们谈价钱,买一只回去,喂也可以,吃也可以。
除了动物特产,还有药材,人参,半夏,当归,黄芪,天麻等中草药。
关大虫是湘龙山的常客了。
在湘龙山遇到了一个卖野鸡的老人,关大虫问老人你的野鸡是真野鸡吗。
他说,是的,刚从山里捉到的。为了捉野到一只野鸡,他已经在山里等了五天五夜了。第一天遇见野鸡的时候,还是在荞麦地里,他刚从家里拿着套子去山里打猎,没有想到半路遇到野鸡了。野鸡正在哒哒哒的扇着翅膀吃荞麦。天色已晚了,野鸡没有看见猎人来了,毫无忌惮的吃自己的食物。
猎人把网安到地里,野鸡的近处,等着野鸡到套子边缘吃荞麦的空儿,捕捉野鸡。
套子安了以后,猎人躲到土地边的草丛里等待猎物落网。
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候情况发生变化了,远处跑来几只猎狗,汪汪的叫着,跑去把野鸡逮住了。其中一只落了网。为了平分猎物,猎人对猎狗穷追猛打,希望能够拾到猎狗叼落下的野鸡。没有想到,几只猎狗太团结了,反而把猎人咬翻了。猎人好不容易逃离了狗,却丢失了野鸡。猎狗一只野鸡也没有留给猎人。猎狗走了以后,猎人伤心极了,坐在空地上叹息。
自己白忙活一场了。
天黑了,猎人烧了一堆柴火,披着大棉衣坐在石头上烤火,他将在山里过夜。等下一批野鸡到荞麦地里来吃荞粒的时候,捕捉野鸡。
荞麦地里有一些土豆,不知道是野生的还是因为种的稀疏,长势并不是很好,猎人跑到地里刨了几个来毛烧土豆过夜。
晚上,他裹在大棉衣里吃了一顿香飘飘的土豆,稀里糊涂睡着了。
半夜三更,几只猎狗又来骚扰猎人了。这一回不再是一两只而是一群,隔着很远的距离狂吠着奔过来,来势汹汹,看来情况是好不了了。猎人二话没说,甚至来不及思考,飞快地爬到地边上的松树上去。猎狗追来围着松树狂吠,其中有一只一步之遥跳到松树上,用腿抱着松树,爬了一米左右的高度,终究不是上树的行家,被迫退了下来,估计是腿软了无力爬上去。
猎人爬了几丈高,桠枝多,且粗大的地方坐着,看猎狗如何对付自己,今晚看来他是下不了树了。猎狗围着松树守着,也睡了下来。半夜离开了松树。
第二天猎人下树来的时候,已经风平浪静了,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发生,他想换一个地方安网。但是情况发生变化了,又有几只野鸡来荞麦地里捉食荞粒了。而且据猎人估计,还会有更多的野鸡落脚在这里,因此他不能走,必须坚守阵地。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猎人的收获满满当当,野鸡装着麻袋里,准备离开荞麦地里。
这个时候,出现新情况了。
主人家来了,笑呵呵对猎人说,弗阀,你要走了吗,把吃了的地里的洋芋钱开了。另外,还有这些天来,你把我家地里的荞麦弄得不成样子了,野鸡你就别想带走了。
猎人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些事情。早知道如此,不来这里了。
猎人和主人家打了一架,几乎鼻青脸肿,最后好不容易才带走了一只野鸡。
端午节,带着野鸡来赶集,希望能够卖了,买点消炎药回去治伤。
像这样的猎人,湘龙山里还有很多个,他们经历串在一块儿,可能是一大部猎人笔记呢。
关大虫说,你的野鸡我要了。晚上就有野鸡肉下酒了。
湘龙山虽然有不少眼线已经扮作住户安插进山头去了,还有不少的自由住户,陈张李王刘黄人户不少,要怎么样才能治理完善这些个自由住户呢,撵大家走,又不合情合理,人家是老住户了,明朝时代已经在山里安营扎寨,开垦山地,建家落户了,不撵走万一清廷的奸细混进去,农民军的战略格局可要受到威胁。还是队伍能人多,对出现的形式采用交换婚姻的方式,稳定了地方。
从湘龙山回来又去了边镇赶集。边镇上熙熙攘攘,赶集的人多,大多是农民军的家眷子弟。卖菜的菜农,卖布的生意人,卖牲口的贩子,卖篾制品的多极了。关大虫带去的人则是卖汤锅,搭着帐篷煮羊肉卖。
人群中一个干瘦的老者抱着一只兔子来卖。
他的兜里揣着几个钱,卖兔子之前,要先来吃一碗羊肉。
关大虫问,你的兔子是抱来卖的吗。
老人说,从山里逮到的啊,抱来卖了买包盐巴。
关大虫说问,你叫什么名字。
老者说,你可以叫我老王。
关大虫说,老王,你像一个正规的猎人,不像是老百姓呀。
老王说,我在山里打猎一辈子了。
关大说,有猎人的身手怎么不去参加农民军。
老王说,我的儿子在队伍里,我老了,要回来养老啦。我回来了,心还是向着农民军的,有时候也会把收集到消息报告队伍。现在每天的事情就是到山里捕兔子……。
兔子是山区最多的动物,主要靠食苜蓿,和青草度日。
苜蓿是老百姓种植来喂牲口的草,营养价值很高,传说有一段时间,某些地方的老百姓靠吃苜蓿过日子。苜蓿的果实和豌豆荚差不多,虽然体积要小很多,吃在嘴里的味道是一样的。
兔子喜欢吃这个草,经常跑来老百姓的地里吃苜蓿草,很多人对兔子很是恼火,有人开玩笑说,兔子啊兔子,你吃膘肥体壮了,就开溜了,农户家里的牲口可就饿惨了。
老百姓拿着手礼去请猎人来收拾兔子,果然抓获了一只一只膘肥体壮的兔子。
打猎的人多,他们却没有发现狼狗这个得力助手,用的是老土工具,套子,弓和驽,只有我的辅助工具最先进,是一只狼狗。买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家伙会有大作为,去家里看狼狗,把狼狗当西洋鉴看,取笑,议论,还嘲笑我就像那一只狼狗。谁知道一年后狼狗长大了,样子突然剽悍了起来,楚楚动人,不像其它的狗那样耷拉,简直是一只身强力壮,与众不同的公狼狗。
我捕兔子的时候,喜欢在山上睡觉,一边当然还睡着狼狗,一般是睡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会有兔子落网了。
我在乡场上卖兔子已经不止一年两年了,许多人都买到过兔子,吃到过兔子肉,有的买去熬汤锅,有的买去喂养,想要买兔子,就可以到乡场上去找到我。
我卖的兔子,全部是野生的,没有一只是娇滴滴的家兔。
为此,亭长也找他谈过话,野生动物现在是受到保护的了,不能乱捕捉。
我问,打猎了一辈子,也没有听说过要禁猎,既然你们禁猎,以后不打猎了。
果不其然,老王很少到乡场上卖兔子了,这次无意间又看见了老王,老王比昔日的兔子更瘦了,一问之下才知道生活每况愈下,没有猎打了之后,这一帮留守原地的老弱病残,几乎无法维持生计了。他偷偷到山上又捕了一只兔子来倒卖,被遇了个正着,交谈之下,关大虫买了他的兔子,还让他不花一分钱吃了一碗羊肉才离开。
关大虫对老王说,你回去之后还是继续捕你的兔子,卖兔子,有了新情况,打探到了新消息要及时向亭长报告。
老王问,你是农民军的大官吗。处处为农民军办事说话的样子。
关大虫说,不是,我是做生意的汤锅老板。
老王说,你和农民军做生意,农民军都是一帮土包子,就好吃这一口啊,你应该发了不少财吧。
关大虫说,当然发了不少财,所以有时候要帮他们说几句好话。像清朝的官,只知道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横征暴敛,滥杀无辜,遇着也害怕呀,谁敢把汤锅给他们吃,我就不说他们一句好话。
晚上收了摊,关大虫离开了边镇,到其它地方去了。
第二天大家去了营盘放羊,营盘上的草茂盛。
探子到营盘上来报告关大虫,围在戎州以东的清兵换防了,来了一些鼻音重的长毛子,估计是四川总督府带来的人。
关大虫问,他们手里拿着刀枪没有。
探子说,除了装束不一样之外,没有其它奇怪的地方。
当时丞相也在,陪着关大虫巡山,他们撵了一百多只羊来营盘这一个地方放牧,俩人都披着披毡,腰间挂着一把宝刀,大刀,长达一米五左右,刀鞘膜坚硬,是上好的檀木做的还打了几圈青铜保护刀鞘不破。于淼丞相站在营盘的一处崖挡子上摘咪渣果吃,看到探子来报,也跟了来问,前面出什么情况了。
关大虫说,戎州以东换防了,他们对我的地盘不会有什么企图吧。
于淼丞相说,不会,新皇帝刚上任,一时半会儿管不到我们这儿来,别管它,让探子再去观察,这回要深入不毛,到敌人的南方屯防中心成都去,拿到第一手的情报。探子,你带着你的探听部去,多派几个人去,一定要把成都来的新大人的情况摸透。
探子说,是,我去了。
探子走了,于淼丞相说,我们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了,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啊。
关大虫说,你死了就到头了。
于淼丞相说,一百万人马,打到南京去称帝,应该差不了多少吧。
关大虫说,于丞相,这个意见可不行呀,要打到南京去至少十个一百万人马,中途胜败还未可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放羊,团人,什么时候人口多了,兵多将广了再打这一仗。
于淼丞相说,意见不能统一,那就放羊,反正有肉吃有酒喝……。这个夏天的咪喳果今年很不一样,比往年堆堆落落呀,好像年成比往年要丰收一些。
关大虫说,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丰腴了,在官州辖区是这样,外面不知道一样吗。
于淼丞相说,江南派来的眼线也谈到了相关情况,据说那边的姑娘生育力也有所提高了,往常三年能生两个,现在一年生一胎还要余些时间赶集会。
两人一块儿在山头眺望农民军,他们的农民军哨子站满了每一个山头,有条不紊的守着每一处山头的工事,工事里重要的地方安排了大炮筒,不重要的地方也插了旗帜。
天黑下来了。关大虫,于淼丞相回到了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点了清油灯,准备晚餐,煮羊肉下酒。
关大虫在心里酝酿了一番话,一番藏在心里已经很长时间了的话,想要对漆黑的夜晚倾述。
关大虫暗想,山村里怎么没有月亮了,偏偏就没有月亮了,能怎么办呢……。
关大虫没有思考完心中的独白,于淼丞相已经在帐篷外烧了一堆柴火,侍卫帮忙搬来了石凳,他们的帐篷安排了一百多个刀斧手,分插在各个要道口把守,此外还有十万人在不远处驻扎,连一只鸟也飞不进来,所以营盘这个地方安静极了。
关大虫不是吝啬之人,他和于淼丞相喝酒吃肉的当儿,也让侍卫吃肉喝酒,所以一次晚餐就热闹非凡极了,划拳声,吼叫声……像极了一帮山贼在大搞骚扰。
于淼丞相问关大虫,你的子女在大地方,你想他们吗,要不要接来住几天。
关大虫说,人在沪江地方,就让他们在沪江地方吧,接来了怕不能适应环境,再说一去一来需要半年时间呢。那边环境不差,大地方呢。
于淼说,也好,什么时候打到南京去再去接人。
关大虫说,人在那边要做好保密,他们和队伍离得远,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忙。
于淼说,不要担心,已经安排妥当了,派去的一千多人已经化作生意人租房子住在边上,夫人孩子进出都有人盯梢,不会出问题。听说但是私塾里有些难进去,也派了几个得力的人扮做读书人混进去了。
关大虫说,运往东吴去卖的木料,药草生意怎么样,卖着顺利吗。
于淼说,顺利极了,东吴那边单是粮食收获比官州这一边强,它们产的是大米,芋头胡豆,我们产的是玉米土豆,那个地方没有,当地老百姓误以为玉米是我们一方独有不敢乱种,所以产品充斥到集市,销量很多。
关大虫说,歌班带来了没有,大半夜寂寞,让歌班唱一首歌来听,那个琴师也要弹几曲。让他们在大地方搞宣传工作,太大材小用了,还是带来我们自己享受,呵呵。
于淼说,歌班在山脚,喊歌班来……歌班,让歌班来唱歌,上将军要听歌呢。
歌班有十多个人,黄天光当团长,歌班给关大虫唱了《鸿鹄歌》,又唱了《大风歌》,据说两首歌都是刘邦的作品,歌词大气磅礴,表达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用它来颂扬上将军风生水起的人生经历,再确切不过了。没有唱《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还用得着再唱吗,唱了唱《鸿鹄歌》……。唱了歌又讲故事。关大虫也不甘落后,谈起了黄巢起义,话说黄巢不是东西,纠缠性较重,先是纠缠妇女,拿吴越人当独角羊,然后纠缠李皇帝,最后闹到了要起义才能解决事情了,黄巢起义也就罢了,李皇帝家三不为四不做,大事不作主,小事不敢做,日子过法活生生像一尊佛,吃的用的乌鸦唅来放在嘴里呀,黄巢不起火,老百姓也要起火,推翻其统治。偏偏不巧黄巢再坏还是不是对手,被李皇帝围剿覆灭啦……。
关大虫教育黄班子说,你们班子姓黄是吧,要引以为戒,不要再学习黄巢的德性,要热爱老百姓……。
黄天光说,是,唯上将军命令是从。今后一定用戏班子造福更多的人,不会为非作歹,让首领丢脸。搭话完毕,戏班子群体唱了歌颂关大虫起义的歌:一条大河向东流,向东流啊,流水响叮咚,穿山越岭要流到东海去啊,邂逅更踊跃激荡的波涛。一条大河湾湾流,两岸稻花香飘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