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桑永梁的头像

桑永梁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6/12
分享
《周桥爱情》连载

第一章 广河县城

张三李在九岁那年父母饿死后,他的小舅便把他从胡湾村送到周桥镇上最心善的于家做长工了。于家在周桥镇上做茶叶生意,人缘和口碑在周桥镇的十里八乡都很不错。这天下午小舅拉着张三李站在于家店铺门口,他对于家夫妻说把自己外甥送给他家做长工,不要工钱,只要有吃的有住的地方就行了。小舅说完后他自己不好意思的倒先笑了,因为他也知道瘦小的张三李那时没有任何的劳动力。张三李躲在小舅的身后,他害怕的看着眼前的两位陌生人。于叔和陈姨夫妻俩看着眼前的张三李,他俩都对身材瘦小穿着破旧的张三李心疼不已。陈姨拿着手帕给张三李擦了擦脸上的灰垢,又擦了擦他嘴巴上干了的鼻涕,张三李只顾站在小舅身后一动不动。于叔问张三李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他却一声不吭,只是两眼无措的看着他俩。小舅赶紧陪着笑脸,他解释自己的外甥不是哑巴,身体健康的很。于叔和陈姨告诉小舅,自家不需要长工,自家没有多少活需要忙的。小舅听后赶紧拉着张三李跪在他俩面前,他说如果他们不收留自己外甥,那么自己外甥也将会被饿死。然后小舅又向他俩哭述着张三李的悲惨生世和可怜的遭遇。于叔和陈姨把小舅拉起后,于叔夫妻俩站在那里左右为难。这时十岁的于小姐拿着两本书从学校放学回来了。她在大街上蹦蹦跳跳的往家跑,脑袋后的麻花辫被甩的老高。她还没跑到父母跟前,就向父母大喊着自己晚上要吃红烧肉和大鱼头。于小姐看着哭哭啼啼的小舅和穿的破破烂烂的张三李,她一头扎在母亲陈姨的身上,问母亲他俩是什么人。陈姨看看自己女儿又看看眼前的小男孩,她想到他们这个年龄都应是无忧无虑的,都应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只因他们生在不同的人家,便有着不同的命运。自己女儿被她和于叔当成公主一样宠着,吃好的穿好的有学上。可眼前的这个九岁男孩在父母饿死不久后,他也面临着将被饿死的命运。陈姨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挨过饿,她不知不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她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于小姐走到张三李跟前,她俏皮的问他念几年级了,问他会不会背古诗。然后她又转身笑呵呵的跟父母讲,眼前的这个小男孩脸上脏的像钻锅洞的花猫。父母笑着问她想不想把这个小弟弟留在家里,她立马就讲了想。

于叔夫妻俩把小舅和张三李带进屋子后,陈姨就让于叔做饭去了。她拉着张三李,把他的手泡在温水里,给他搓了手背和胳膊上的灰垢,之后又给他清洗了脸和头发。吃完饭,小舅和张三李讲自己要上茅房,然后小舅就留下了外甥张三李,自己悄悄一个人走了。于叔跑出院子撵上了小舅,他递给了小舅两个银圆,并对小舅说以后生死这孩子都是自家的人了。小舅明白于叔的意思,自己外甥就是卖给他们家了。第二天,小舅带着这两块银圆就从胡湾村去南方投奔他的亲戚去了,之后张三李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小舅。

于家临街的是店铺,店铺后面是三间青砖瓦房,两边青砖竖起的围墙让这个前面是铺面后面是居家的院子充满了烟火气,这个院子也将是张三李成长的地方。张三李明白小舅丢下了自己,他以后都是于家的下人了。他到于家后很懂事,家务活他总抢着干。店铺里的事他也不断的学习,从一开始的包装茶叶到后来的称茶叶再到收钱。由于他一开始没有柜台高,他总是在脚下垫上板凳。吃饭时,他不敢夹菜,也不敢多吃饭,陈姨和于叔就让于小姐不断给他夹菜。晚上街上没了行人,于叔和张三李把门板上好后,张三李便一个人睡在店铺里。一开始于叔担心他害怕,陪他睡过一段时间。而张三李却懂事的和于叔讲自己不害怕,也不要陪。刚到于家时,张三李一直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只有他和于小姐两个人的时候,他才愿意和她多说话。于小姐看张三李没有上学,她便和自己同学赵凤杰与张三李做起了老师教学生的游戏。她俩经常有模有样的把自己在学校里学的古诗和生字教给张三李。这看似游戏的教学,却成为了张三李认字的关键。后来张三李喜欢上了看小说,那些生字的积累都是来自己于小姐和赵凤杰。

这年的年末是张三李第一次从周桥镇上回自己老家胡湾村。年末胡湾村有家人家娶媳妇,这家从于叔家订了几斤茶叶需要他给送过去。于叔和张三李把茶叶按半斤一包分好,便给那家人家送了过去。两人往回走时,张三李拉住于叔的衣服指向一处倒塌的土房子,他告诉于叔那就是自己曾经的家。那处土房子没有了屋顶,两边的土墙也倒的只剩半人高,房梁上的烂木头被雨水淋的腐朽不堪。而腐朽的烂木头连被人家当柴烧的资格都不具备。张三李又看向一里多外麦田的两个坟包,他知道自己爸爸妈妈一直就睡在那里面,只是再也叫不醒了他们。从胡湾村回周桥镇要穿过下关村,张三李故意走的很慢。走到一个路口时,他就东看看西看看,走过一座桥时,他要停下歇一歇。他俩去时走了一个多小时,回时走了近两个小时。因为张三李想记住回家的路,他想记住从镇上回胡湾村该怎么拐弯该走哪条岔路。后来他还是没有记住回家的路,他也不敢一个人往家走。在张三李十七岁这一年,于叔为了方便到县城进购茶叶就买了一匹马。这匹马叫东东,而张三李也就多了一份养马的工作。

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二,张三李正在院子里的马棚下给东东喂饲料。他抱了一捆玉米秸放到马槽里,上面洒上一些粗盐。张三李一边摸着马背一边和东东讲着话,东东也只会聆听,它有时会眨着它那铜铃般的眼睛,好像自己听懂了一样。于叔把张三李喊了过来,他给了张三李一个小口袋,小口袋里装了三沓钱。于叔对张三李说:“三李,这三沓钱你分别帮我还给赵校长,周广宾和林老板。你记住了,不要让孙大夫看到。他的钱我只能后面再还给他了,先把他们三个人的小头子给还掉。”

于叔进购茶叶时,有的茶商先把茶叶给他,等于叔出售掉茶叶以后再给茶商结货款,有的茶商只能现结。于叔为了资金周转便经常向这几个人借钱,这几人和于叔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也是他的好朋友,同时也是周桥镇上相对富裕一些的人家。

孙大夫叫孙闻,他是在镇上做药铺生意的,可他的医术却很普通,但是孙闻的大哥孙望却是个了不起的人。病人找孙望看病时,只要孙望说开药,病人听后当即就开心了。因为吃了孙望开的药,就没有好不了的。孙望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他就搬去了县城,在县城开了一家中医药房。之后他在县城的口碑也越来越好,他便被请到重庆,南京和上海,给国民党的军政要员看病。孙家原是胡湾村的富户,孙父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也很上心。当两个孩子十多岁在私塾里每天还在念四书五经时,清政府被推翻了。孙父想着两个孩子念私塾以后也考不了试,做不了官了,所幸就花钱让两个孩子跟着镇上最有名的大夫学了医。大夫收下他们兄弟俩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哥俩改了名字,哥哥改叫孙望,弟弟改叫孙闻。孙父告诉两个孩子,把本事学到手,以后不管是什么人的天下,不管是丰年还是荒年,都会饿不到他们的。后来大哥孙望坚持背医学典籍,坚持学习,跟着师傅后面学煎药把脉针灸拔罐,他在三年以后便能独立给病人看病了。而弟弟孙闻却喜欢和朋友一起捉鸟抓鱼,只学了个半篓子。

周广宾是镇上开浴场的,他的女儿周莹与孙闻的小儿子孙佳茗和于小姐都是县城高中的同学。而周莹与孙佳茗还是从小就订了娃娃亲的,两人平常关系也很密切。林老板是镇上开钱庄的,他近来是整个周桥镇上最倒霉的人了。政府要用金圆券代替法币,为此他又要损失一部分钱。

赵校长叫赵良臣,他是镇上的小学校长,他的弟弟赵良功是周桥镇的镇长。赵良臣和于叔的关系最要好,两家经常来往。赵凤杰从小便喜欢和父亲一起到于家串门,当大人们在谈话时,他便跑去同自己年龄相仿的于小姐和张三李玩耍。几个小孩一起长大,于小姐和赵凤杰也从没有拿张三李当下人看待。他俩从学校听来,新时代都应该人人平等,不应再有老爷和下人。可张三李却从不敢忘记自己是于家下人的身份,在他俩面前总是唯命是从。他只有在忙完事情后,才会和他俩说话,他只有得到于叔和陈姨的同意,才会接过他俩递到他手里的饼干糕点。赵凤杰也比张三李大一岁,他从小便和张三李交好,他也成为了张三李为数不多的朋友。张三李喜欢请教他一些生字,也喜欢向他借一些书回去看。

张三李先还了林老板和周广宾的钱,然后他才去的赵良臣家。张三李到赵良臣家时,他看见赵凤杰正在看报纸。周桥镇看报纸的人不多,大家压根不关心新闻。周桥镇的新闻传播都是由人们口口相传来完成的。本来认识字的人就不多,人们更没有多少精力去看那些芝麻大小的字。赵凤杰看到张三李进来,他便马上放下了报纸,招呼他坐下来。张三李先把上次问赵凤杰借的小说《封神演义》还给了他。然后张三李问他:“凤杰,你怎么回来了?你现在不是应该在县城的学校吗?”

赵凤杰说:“我姑不是一直有胃病么,这么多年,她是中医西医都看了,都治不好。前几天听孙闻讲他大哥孙望回县城了,我爸就把我姑送到了县城孙望家了,他大哥给我姑治了三天,我姑的胃就不疼也不吐酸水了,吃东西也有胃口了。之后他又给我姑开了一些中药,昨天一早我就从县城把我姑给送回来了。”

“那你什么时候回学校?”

“在家过完中秋节吧。三李你不知道,上学有好多好玩的事,能学到好多知识,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能了解到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事,还能交到很多朋友。你要是能上学,和我一个班就好了。”

“没事,我现在过的也挺好的,于叔陈姨对我都很好,我看小说的时候也能从上面学到很多道理。”

“对了,你过来有什么事么?”

“我过来找赵校长的,他人呢,在学校吗?之前于叔进购茶叶不是从赵校长手里借了钱吗,他让我过来把钱还给赵校长。”

“我爸去县教育局开会去了,他今天上午才走的,明天不回来,后天肯定回来。”

“我听说九回山那边在今年夏天的时候来了一伙土匪,赵校长一个人去县城,他不害怕遇到土匪吗?”

“哈哈,我爸就是个教书的,能有多少钱,他又不是做生意的,土匪怎么会抢他。我们家没有钱,也不怕贼惦记。”

“那我把这个钱先还给你,赵校长回来后,你亲手交给他。”

赵凤杰接过钱后,他指着报纸对张三李说:“你看这些新闻上面写的是国民党现在北方已经开始大溃败了,这个天下迟早是共产党的天下。我听说九回山那批土匪中有国民党的逃兵。”

“不管谁的天下,我们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就行了。只要以后不再打仗就行了。”

张三李回到于家时,太阳还很高。他又赶紧忙起了店铺的事,他按于叔的要求,把茶叶从纸包里打开后,按半斤一包给从新包装好。吃晚饭时,于叔让张三李早一点睡,明天早一点起。于叔让他明天一早拉着马车去县城,把于小姐从学校接回来过中秋。吃过饭,张三李又去马棚喂了东东,又给东东饮了水。

张三李回到店铺准备躺下时,于叔和陈姨走了过来。陈姨捧着一套黑色呢子褂子递给张三李,张三李把这崭新的衣服在身上比来比去,肩宽大小合适的很。然后陈姨又递给张三李一些钱,她说:“三李呀,现在天气要转凉了,早晨晚上要多加衣服。这套衣服是我自己做的,你出门穿。你不要舍不得穿,穿破了,我再给你做。你现在也长大了,平常穿衣服也要讲究些,不能穿的破破烂烂的,不然人家小姑娘怎么能看上你。”

张三李腼腆的笑了笑,他却不接陈姨递过来的钱,他只说自己没有用钱的地方。

陈姨说:“三李,你明天进县城接你于姐。晚上你找个大车店住,或者找个宾馆住,不要再睡草堆里了,现在晚上已经很冷了。到了县城,看有喜欢吃的东西,你就买。县城有很多我们镇上没有的东西,遇到喜欢的就买,不要舍不得花钱。三李呀,你是属猴的,你比你于姐小一岁,你今年十七,你在我们家也干了八年了。我记得你刚来的时候个头都不到我的腰,你现在的个头都超过你于叔了。时间过的真是快呀,这么多年,你的工钱,我都帮你存着呢,留着给你结婚成家用。你父母都不在了,你要听我和你于叔的话。”

张三李听到结婚成家,害羞的低下了头。于叔也让他赶紧把钱收下,之后张三李才接过陈姨递给他的钱。那晚张三李比往常睡的都要早,他想到马上就能看到大小姐,心里开始激动了起来。后来张三李失眠了,直到他听到第一遍鸡叫,他才逐渐进入梦乡。

这天张三李五点多便起床了,那时天才蒙蒙亮。他穿上了陈姨给他做的那套新衣服,虽然没有镜子,他却十分肯定这身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应该是很好看的。他先给东东喂了一些饲料,然后再把马车套好。他在马车上铺了一层稻草,又从自己床上抱了一床被子,扎起来放在了马车上。这时陈姨也做好了早饭,她让张三李吃完早饭再走,张三李说乘早好赶路,他拿了三个馒头便拉着东东出了门。于叔和陈姨两口子在门口又向张三李交代一遍,要他不要舍不得花钱,要他多注意安全。张三李只说自己知道了,很快他便从东街拐上了西街。一个拐弯,那人和马车就看不见了。

周桥镇是江南的一座山区小镇,它位于两省交界的地方。周桥镇在广河县的最南边,从周桥镇出发要经过下关村和胡湾村,再往北经过九回山才能到广河县城。从周桥镇到县城有六十多里路,正常要走八九个小时。先前张三李和于叔走过很多次了,自己一个人走倒是第一次。

张三李拉着东东先走过了下关村,接着又走了几里路就到了胡湾村。走在胡湾村的大路上,他看见了自家房子的位置。自家的房子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块麦田。接着他又看见了田里父母的坟头。父母的坟头明显比周围的坟头要小的多,他想着来年的清明节一定要为父母的坟头好好包一下。

胡湾村过后直到县城中间几十里路除了有四户人家外便没有人家了。过了胡湾村,他又走了二十多里路,在中午时分便走到了九回山的山脚下。这条山路沿着九回山的山脚前后拐九个弯,前后共八里长。山路左边是曲折绵延,幽静深邃的九回山。山路右边是刚收完玉米,还没有砍完玉米杆的玉米田。在以往安稳的年代,人们会在收完玉米后,再把田给翻过来种上麦子或者油菜。近些年不是日本人就是土匪,人们便放弃了秋季的庄稼。山路边上有几间很破旧的茅屋,那是人们在夏天为了看庄稼用的。此时正值中午,路上没有一个人影。路边玉米田里的玉米秸杆都很高,那里面不知道藏了什么秘密。张三李想到有伙土匪喜欢在这里打劫路人,心里便不由得害怕了起来。他听镇上人讲,所有的土匪都一样,他们抓到人以后,便会拿铁丝把抓的人肩胛骨给穿起来。土匪攥着铁丝,就像是牵着牛鼻子,让被抓的人往哪走就得往哪走。被抓的人如果有钱就被称为肉票,土匪会拿肉票的一件东西送到肉票的家,让肉票的家人拿钱来赎人。如果碰到的是穷人,土匪便会像书上讲的那样,挖了那人的心肝来下酒。然后掏干那人内脏,再把那人的四肢和头颅都给剁下来,把它们放到路口显眼的地方,以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如果抓的是女人,那女人家里没有钱,土匪们则会挨个把她玩弄一遍,然后把女的头上套个黑袋子,再分尸,这样就不怕她变成厉鬼向他们索命了。土匪们的手段究竟是什么样的,土匪们究竟长什么样,他们都不知道。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周桥镇的人亲眼见过土匪。

这时,张三李走到了九回山最后一个拐弯处,这个最大的弯叫作叫不灵。周桥镇的老人们都讲他们在这个地方遇到过鬼打墙,遇上鬼打墙后,人们的心里很清楚可就是想叫人叫不出声。他拽紧东东的缰绳,右手搭在了东东的脖子上,加快了脚步。终于在二十多分钟后,张三李走过了叫不灵,也走出了九回山。他心里舒了一口气。再往前走,他看见了路左边高台上的那四户人家,第一家门口正有两个小孩在玩耍。这时,他悬着的心也渐渐松了下来。

到县城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他先在河边洗了洗脸,又整理了自己的头发和衣服。然后他进了胖子面馆,胖子面馆的对面就是张三李今晚打算住下的四海旅馆。他在胖子面馆要了一碗素面,吃完面,他就着剩下的面条汤吃了早上带的三个馒头。四海旅馆说是旅馆,其实就是大车店,住的都是出门在外讨生活的人。他先卸了马车,然后把东东拴在大车店的马棚里,再给东东喂了草料。他担心晚上会下露水,就把马车也推进了马棚下面。这时,他看见旅馆门口走过两位女孩。有个女孩是齐耳的短发,上身穿浅蓝色褂子,下身穿一条过膝黑短裙,怀里抱着书,向着远方走去。那身高和走路的姿势很像于小姐,张三李赶紧跑上去喊了句大小姐。那女孩一转身,张三李才看见不是于小姐,是自己认错了人,他连忙道歉。那女孩看着窘迫的张三李,她愉快的笑了。女孩问:“你家大小姐也是我们学校的吧,你家大小姐叫什么名字?”

“我家大小姐她叫于南浔。”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