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桑永梁的头像

桑永梁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6/16
分享
《周桥爱情》连载

第十章 第一次工作

于叔死后也葬在了下关村,和陈姨埋在了一起。自从于叔生病到去世,于南浔的话变得越来越少,脸上再不见笑容。那个天真浪漫活泼开朗不经世事的少女逐渐变成了一个为生计操持家务的女子了。于叔去世后不久,她便把家里的店铺以二十圆每月租给了卖鱼虾的老刘。由于当时物价上涨,金圆券购买力有所下降,她不得不想着家里的柴米油盐。在后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她在张三李的教导下,她学会了洗衣做饭,缝补衣服。她让张三李在院子里栅了网,又喂了二十多只鸡。她想让自己有事可做,因为做事的时候,能忘记很多烦心事。她想让院子里有声音,有响动,这样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便不再害怕。

张三李在于叔安葬后不久,他在镇上干起了零散的活。他在镇上帮别人家修葺屋顶,补修那些漏雨的地方和修理门窗。由于张三李干活认真仔细,人们都愿意找他干活。他每次临出门时,于南浔总是会说一句爬高爬低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每次出门时,圆圆总是跟着他一起。不管是在周桥镇上,还是下关村或者胡湾村,圆圆都一路尾随。张三李在干活时,圆圆就很懂事的爬在人家门口,它不发出一点声响。当有的狗挑衅它时,圆圆也并不理会。张三李给别人家干活,如果活很小,他便不收钱了。有穷人家,付不起钱,只得拿米,面和鸡蛋来抵扣。有的富裕一点的人家不仅付钱还会管顿中午饭。而张三李出门干活如果收到了饼干罐头和苹果一些好吃的,他自己总是一口都舍不得吃,他会连同当天的工钱一起交给于南浔。张三李每次去远地方干活,再晚他又要连夜回去,因为他知道于南浔一个人在家会胆小害怕。每次张三李出门干活,不管多晚,于南浔也会在锅里给他留饭。她会一遍一遍的在锅台下生着火,给饭菜加热。自从于叔去世后,张三李就从店铺搬进了于叔和陈姨之前住的房间,他会在睡觉前隔着两堵墙,和另一间房的于南浔聊着当天发生的事。于南浔很喜欢听他讲干活的那家人家几口人,几个孩子,孩子是否调皮,大人是否客气。两人经常聊到夜深人静,张三李总是耐心的回答着她的提问。好几次,张三李实在困得不行,他前一秒还在和于南浔讲话,后一秒他便打呼了。

这天张三李干活的这家人家离得很近,他便出门出的很晚。就在他出门不久,于南浔看见他常用的铁丝没拿,她便赶紧拿着铁丝追了出去。哪知于南浔正好看到张三李从赵凤杰家出来,而张三李却没有看见她。张三李从赵凤杰家出来后才去了干活的那家人家。九点多时,赵凤杰过来找于南浔,他问于南浔有没有需要帮忙干的活,他可以代劳。于南浔只是礼貌的回复了他的话,然后她就进屋了,留赵凤杰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那一晚,于南浔同样给张三李留了饭,可是她不再理会张三李。张三李跟于南浔讲话,她只当没听见,她只顾摸着圆圆的头,给圆圆倒狗食。而一天没见于南浔的圆圆,回到家看到她时,也是很兴奋,围着她不停的打转。张三李后来出门,如果时间不是太早,他都会去找赵凤杰,他跟赵凤杰讲家里只有于南浔一个人在家,他要赵凤杰经常去看看于南浔。

大年二十七这天上午,那队驻扎在沈家大院的士兵三五成群的向东街西街每户人家讨要过节费。他们的说法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保护,九回山的土匪才不敢来的。他们向每家要的钱也不相同,那些开店铺做生意的人家,他们都是要二十块钱起步,没开店铺的人家都要十块钱。他们在孙闻那要了四十多块钱,临走时还跟他要了几包壮阳的补药。他们到于南浔家时,他们向老刘要了二十块钱。老刘哭哭啼啼的讲自己是小本生意,自己一个月也挣不了那么多钱。然后那三个士兵翻箱倒柜把老刘一上午卖鱼的六块钱连袋子都给拿走了。他们离开时一脚踢翻了老刘放鱼的木盆。

三个士兵从店铺进到院子里,圆圆看到生人后便冲他们大叫。三个士兵看到圆圆后,便打起了狗肉的主意。一个士兵说:“这狗不错,不胖不瘦的。这大冬天,我们要是一边吃着狗肉,一边喝着酒,那就太享受了。”

另一个士兵说:“哈哈,大冬天吃狗肉很补的,比他们几个拿的那几包补药有用。”

“狗肉滚三滚,神仙都站不稳”一个士兵得意的说着。

当他们看到于南浔后,他们的注意力马上都转移到于南浔的身上了。他们猥琐的盯着于南浔看,从她的头看到她的脚。一个士兵提醒另外两个士兵,他说这个女孩就是他们第一天过来的时候看到那个穿孝的女孩。三个士兵嬉皮笑脸的问于南浔叫什么名字,家里有没有需要干的活,他们可以帮着干。三个士兵看到张三李后,他们以为他是于南浔的丈夫便没再多说其他的。他们向于南浔要了十块钱,当他们接过于南浔递给他们的十块钱后,几个士兵都抢着闻钱上的味道。

第二天上午,于南浔和张三李去给于叔和陈姨上了年坟,之后张三李一个人又去了胡湾村给自己的父母上了年坟。两人到家不久,赵凤杰便过来了。他过来告诉于南浔,要她和张三李后天大年三十去他家一起过年。于南浔非常生气的对他说,自己有家,怎么可能大过年的去别人家过年。接着于南浔向赵凤杰展示了自家的年货,她说自家的年货不一定会比别人家的差。

于南浔和张三李两个人的年夜饭既温馨又凄凉。虽然他俩准备的挺多挺丰盛的。可这年的年夜晚,家里一下少了两个人,叫人如何能不伤心。于南浔提前几天就把她腌制的腊肉,腊鸡和腊肠就给煮好了。大年三十这天下午,两人又烧了一只新鲜的红烧鱼,鸡蛋炒青椒,红烧肉,还有之前没舍得吃的橘子罐头也给打开了。下午四点多,太阳还很高时,两人便吃上年夜饭了。于南浔提议要和他喝点酒,可张三李却拒绝了。于南浔蔑视的说:“土匪都不怕,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又不是毒药,怕喝了酒做错事么?”

张三李没有辩解,他只顾往于南浔的碗里夹她平日里喜欢吃的菜。

开春后没多久,老刘的鱼虾生意越来越好。老刘不仅自己贩卖鱼,他自己还承包了一片六亩大的水塘,他自己也养鱼。他有时会把渔网晒在门口和院子里。老刘喜欢在下午不忙的时候,一边看店一边坐在店里补渔网。有时刚坐下补渔网,又有人过来要买鱼,老刘只得放下手中补了一半的渔网去给客人拿鱼。做好生意后,他才重新去找补了一半渔网的线头。老刘年龄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他总是找半天才找到刚刚补得线头。于南浔见到后,她便上前去帮忙。老刘却拒绝她的帮忙,因为老刘说自己要补的渔网有很多,她帮忙补一个两个也于事无补。可于南浔还是倔强的帮老刘补了一下午的渔网,那晒干的渔网上的鱼腥味一开始只把她熏的想吐,她还是坚持补完了所有的渔网。老刘很感谢她的帮忙,最后老刘硬是送了一条刚死的鲢鱼给她。

晚上,张三李从外面干活回来后,于南浔给她端上热好的饭菜,然后又端上了一份鱼头汤。于南浔把下午帮老刘补鱼网的事情都告诉了他,然后于南浔告诉张三李她的想法。于南浔说:“我们这镇上沟河水塘比较多,那些抓鱼的,养鱼的也比较多,他们谁家不用渔网,谁家不补渔网。今天下午,我就帮老刘补了一下午渔网。干脆我开个补网店吧。我们首先就把老刘每天要补的渔网都给他承包过来,你看怎么样,我不想自己一直闲着。”

“那个活,你还是不要干了,渔网又腥又脏,渔网上面的树枝,鱼刺还容易刮到手。再说了我现在出去干活挣的钱,挣的粮食,店铺的租金都够开销了。”

“你哪里知道,今天周莹来和我说,她讲现在金圆券越来越不值钱了,所有的东西都越来越贵。不多攒点钱怎么办,现在外面也不太平。”

在于南浔的反复要求下,张三李给她锯了一块木板,木板上写了两个粗黑的大字-补网,然后给挂在了店铺的外面。刚开始过来补网的人并不多,随着后来人们的相互介绍,过来补网的也就多了起来。于南浔把那些比较脏,比较腥的渔网先在院子里用水淋一遍,然后晾干以后再补。张三李不出去干活的时候,他就陪着于南浔坐在太阳下的院子里一起补渔网。他和于南浔面对着面,一边干活一边说着话。晚上,当于南浔数着补一天渔网所挣的钱时,张三李十分肯定这并不是于南浔理想中的生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